科學家愛犯錯,有人給歸了類,你肯定用得上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科學家經常犯錯。
科學家不斷給自己、給別人挑錯。
發現錯誤,他們不避諱,而是想辦法改正這些錯誤。
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他們還找到了更好的認識世界的方法。
為什麼要給錯誤歸類?
了解科學家犯過哪些方面的錯誤,對科學家好處多多。
預防
如果我們根本不知道有感冒、發燒這些病,怎麼預防呢?
同樣,知道科學研究中可能哪方面出錯,科學家就能有針對性地預防犯這些錯誤。
診斷
如果身體哪裡不舒服了,不知道可能有哪些病,診斷起來有如大海撈針。
同樣,知道科學研究中可能哪方面出錯,在研究結果很奇怪時,科學家能更從容地對潛在的錯誤進行診斷和定位,進而改正錯誤,獲得更可靠的研究結果。
排查
當身體自我感覺良好時,也許有察覺不到的疾病正在路上,查一查,更健康。
同樣,知道科學研究中可能哪方面出錯,在研究結果順眼時,科學家能更有效率地排除可能存在的錯誤,讓研究結果更可信。
科學家都犯過哪些錯誤?
有人歸納了四大類,涉及研究的各個層面,各個過程。
這次我們介紹兩類錯誤,這兩類和中小學的科學實驗比較貼近。
材料錯誤
做實驗時,用到一系列材料、程序。這些地方可能出錯.
材料不行
實驗用的樣本不純,帶雜質。比如,喝有大腸桿菌的水會拉肚子,你就敢說喝水讓你拉肚子?
程序不好
沒按設計好的實驗步驟來,或者操作技能欠練。
比如,研究不同質量物體下落誰快,本來應該兩個物體同一高度同時下落,你把一個舉過頭頂,另一個叼在嘴上,這實驗結果你信么?或者拍運動圖像是,扶著相機的手一直抖。
觀察者攪和了現象
最熟悉的是安慰劑效應。
比如,看一種新葯能不能治感冒,實驗員對吃藥的孩子百般照顧,對吃糖豆的孩子百般虐待,結果說吃藥的孩子感冒好了,你對得起被虐待的那些孩子么?
沒能控制好實驗條件
比如,應該控制實驗室溫度不變,結果冷氣壞了,溫度的變化影響了實驗現象
觀察錯誤
就算材料沒出錯,觀察過程本身出錯也不行
沒控制該控制的變數
比如,壓根兒不知道一個單擺的繩子長度影響擺一個來回多長時間,在研究擺錘質量對周期影響時,也就沒管每次實驗繩子是不是一樣長)
觀察結果和要測量的東西之間關係不清楚
不理解工具和程序
比如,哈勃望遠鏡看東西有偏差,如果知道偏差是多少,準確和有偏差的數據之間怎麼轉換,也能得到準確數據。如果不知道這個轉換關係,那這望遠鏡的錢花得就不值了
觀察者感知偏見
觀察結果被觀察者偏好影響
比如,雙胞胎兄弟,你更喜歡哥哥,就可能傾向於覺得哥哥個子高,長得帥,暖男。。。)
抽樣錯誤
樣本太小,統計顯著性不夠
比如,兩個孩子,一個每天吃肉,另一個每天吃菜,如果發現吃肉的那個長得高,你就說要長高就得多吃肉么?)
知道這些,對我們也好
同學們自己在做實驗時,可以自查。
我們在看別人的實驗時,可以互查。
老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可以幫查。
對比這個,看看你做過或者教過的實驗,犯這些錯誤了嗎?
以下幾篇文章都說了科學實驗,這些實驗中可能的錯誤,在上面能找到嗎?
=======我是誰?=======
=======還有一點兒=======
TAG: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
※有科學家指出:時間並不存在,人類都被記憶欺騙了,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科學家指出:時間不存在,人類被記憶欺騙了,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很多人以為是才智成就了科學家,他們錯了,是品格
※倘若人類離開了,地球將會有誰統治?科學家:它們是最有可能的
※科學家:我們尋找地外文明的方向有錯誤,怪不得發現不了他們
※假如有一天太陽突然消失了,人類會怎樣?科學家:人類很有可能因此滅絕
※人類有沒有可能是宇宙的大腦?科學家:或許有可能哦!
※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科學家:你有沒有過心靈感應的經歷?
※我國科學家對銀河系有了新的認識,過去的認知有可能是錯誤的
※有科學家指出:時間並不存在,人類都被記憶欺騙了
※科學家:地球毀滅了也不用擔心,興許我們還有一個家!
※科學家:你的愛情故事可能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基因和細菌決定的
※科學家說了,你笨,就是因為你窮!
※超越光速有什麼好處?科學家:可以見想見之人,但是你只是個看客
※我們叫他「偉大的科學家」,卻得不到他的尊重!
※地球如果毀滅,人類怎麼辦?科學家:也許我們還有一個家
※此人若不隱退必是上將,三個女兒都是科學家,女婿更是為人不知
※科學家讓一條魚有「6塊腹肌」,有人覺得霸氣,有人覺得胡來!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生命,你確定自己能認得出來嗎?科學家這樣說
※怪不得科學家一直懷疑章魚的基因來自外星,這些理由讓人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