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數息的方法和層次
諸位進入禪堂以來,我就提示方法和觀念。方法是用來修行的工具,觀念則能讓我們看清目標,把自我中心放下。但在未能放下自我以前,須先用觀念來疏導,用方法來實踐。
我們所用主要的基本方法是數息,而數息有許多層次:
第一步,就是把散亂的心集中在方法上。一發現胡思亂想的散亂心,就要「把心念交給方法」。但要把散亂的心集中也不容易,開始用方法時,就像是一隻猴子被關在籠子里,常常想往外面跑。雖然出不去,但它的耳朵及眼睛,時時在向籠外攀緣;身體被關在籠中,心念還在籠外。
第二步,就像把猴子的眼睛蒙起來,耳朵起來。雖然心還在想,但是眼不見,耳不聞,裝瞎作聾,便減少許多外緣的紛擾。
第三步,不但是把猴子關起來,把猴子的眼耳遮掩起來,還把猴子捆綁在像柱子樣的方法上。不僅看不到聽不到,也不能亂闖亂跑,只好乖乖地緊貼在像柱子一樣的方法上。
第四步,不僅不緣外境,對其自心的內境也放棄了。內外一時空卻,便是無我智慧的出現。沒有內外也不取中間,才是悟境。
各位想想看,現在的你,是屬於那個階段的猴子?是在籠子外嗎?已在籠子內?已被栓緊在柱上?等到正在用鏈子拴起來,可能仍然在掙扎。必得等到放棄掙扎、放下萬念時,統一的定境才會顯現,身心的負荷才會減輕乃至消失。
所以,若要把數息的方法數得妄念越來越少,就先得關閉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眼睛不看、耳朵不聽、身體等各種官能的感覺不管。因為我們心中的妄念雜想,都是從六根引進來的種種消息,六根關閉之後,內在的種種妄念便會沈澱下來,浮動的妄想便會逐漸減少,心境才會漸漸安定。心安定了,才真能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性格與方向,明白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越能真切地了解自己,越能漸漸地健全自己的品格和品德。
現在請各位注意練習運用數息的方法,了解並配合剛才所作的比喻。
第一階段,把散亂的心放到方法上去,讓散亂心漸漸減少。但要注意的是,須得自然減少,不能希望它少。因為「希望」的本身就是妄念。要一次又一次,很有耐心地用方法。如果光是希望妄念越來越少,那妄念反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煩躁。只要覺察到自己沒有在方法上,趕快回來,再從數數重新開始就好。不要以為那是失敗、不必後悔、不用責備自己。發覺自己有妄念,那表示自己已經在修行了,應該感到很歡喜。
第二階段,雖然還有妄念,但已不多了。呼吸在、數目在,妄念雖來打擾,但數目沒斷,並且知道正在數呼吸。
第三階段,數目不斷,妄念好像有一點,但是一閃即過,也不知道那妄念究竟想的是什麼。
第四階段,雜念完全沒有了,心念專註在方法上。數呼吸的數目連綿不斷,絲絲入扣。到這層次,會覺得很舒服、很歡喜,心理沒有負擔,身體也可能感覺不到了。
第五階段,呼吸還在,數呼吸的我也還在,但是沒辦法數了。不是故意不數,而是呼吸微細沒什麼好數,還是在用功,只是少了數目。到這時候,知道呼吸就好,不必數了。
第六階段,已不知道是否有呼吸,也不知是否有自己,更不知道要數呼吸的數目。這時,身體和心理,內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環境都還在,但不是分開的,而是統一的。身心統一、內外統一、前念後念統一,已是入了定境。
而前念後念的統一,也有兩個層次:
1、前念後念,念念都在同樣的一個念頭上,仍有念頭起滅,但卻不離相同的內容。
2、念頭不起不滅,無前無後,也無時間與空間的感覺。事實上,此時尚有自我意識,也有空間時間,只是時空的感受沒有了。
這些都是數息的層次。但是正在用方法的時候,不要想到自己是在那一個階段的什麼層次,否則的話,你永遠都是在第一及第二個階段。
※常見佛教名詞釋疑
※萬不得已吃肉的方法
※在家誦《地藏經》容易招感不好的東西嗎
※如何分辨和取捨究竟的佛法
TAG:低碳生活 |
※聖嚴法師:安心的三個方法
※界詮法師:更有效的念佛方法
※聖嚴法師:忙人的修行方法!
※弘一法師:寫字的方法
※聖嚴法師:人生觀的層次
※聖嚴法師:能夠讓你安心的三個方法
※凈界法師:減少嗔恨的方法
※聖嚴法師: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麼
※凈界法師:凈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
※印光法師: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凈界法師:這樣的念佛方法正確嗎
※印光法師開示:製取大悲水的方法
※弘一法師:談寫字的方法
※傳喜法師:念佛的不同方法
※聖嚴法師:真正的懺悔
※界詮法師:修行方法很多 哪個法門最好?
※界詮法師:最有效實用的念佛方法
※印光法師:最提倡的念佛方法——「十念法」詳解
※聖嚴法師:一個方法教你如何與不喜歡的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