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不能錯過的40篇別人家的好文章——對,這就是赤裸裸的嫉妒
點擊播放 GIF/1576K
我們在這裡給讀者呈上40多篇文章。這都是我們2016年想據為已有的作品,也是不希望你錯過的好文章。延續我們這個痛並快樂著的傳統,請看《彭博社商業周刊》第四屆年度嫉妒名單。
2013年,我們第一次飽含羨慕嫉妒恨向你們推薦了別人家的優秀新聞作品,宣稱「在這個洋溢著無限善意的季節,嫉妒這種情緒被很不幸地忽略了。」2014年,我們假裝這是為了公平起見,因為我們當年總共發表了750萬字的報道,覺得自己有點貪心。2015年,我們多麼希望這些文章是自己寫的,以至於你可以從我們的表情中看出我們有多嫉妒。
這都是赤裸裸的嫉妒。
2016年有哪些呢?用有種族歧視的演算法來計算被告人未來犯罪的概率(恨死你了,ProPublica)。公司辯護律師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一心要告倒化工公司杜邦,只因為他接到了阿巴拉契亞山區某養牛戶打來的電話,說他的牛快死了(呸,紐約時報)。一篇關於世界上最有錢的巡演音樂人的人物特寫……你猜是誰寫的?(Deadspin!)巴爾幹半島小國的青少年作坊式地製造假新聞,煽動遠在美國的特朗普支持者(記住你了,BuzzFeed)。
心好痛。往下讀,2016年嫉妒名單。
(友情提示:文章標題可戳,閱讀方式不可描述。)
《巴爾幹半島小國青年如何用假新聞為特朗普造勢》來自Buzzfeed
Buzzfeed的這篇文章報道了馬其頓青少年如何靠力推美國政治假新聞賺快錢。這不是「長篇特稿」,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驚人之筆,但這篇文章就是讓人無法不去思考。多希望我們能先下手。我不認識這篇報道的記者克雷格?西爾弗曼(Craig Silverman)和勞倫斯?亞歷山大(Lawrence Alexander),但我帶著無限的嫉妒之情向他們致敬。此外,我還推薦《華盛頓郵報》記者戴維?法倫特霍爾德(David Fahrenthold)的文章。
—吉姆?阿利(Jim Aley)
《走進國家槍支追蹤中心》,來自《GQ》
珍妮?瑪麗?拉斯卡斯(Jeanne Marie Laskas)讓我們一窺美國煙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如何靠紙質記錄來追蹤槍支。這篇報道是對行政部門的讚歌,也是一則充滿悖論的黑色幽默故事:每一年都有數萬名美國人因槍支暴力受傷或遇害,儘管我們都是守秩序的好公民,執法部門在斷案中還需查明槍支的購買人和購買地點。但考慮到一個全國性的槍支銷售資料庫會不可避免地滋生暴政,聯邦法律迫使ATF從海量的紙質記錄中尋找槍支信息。這就是聯邦探員查理?豪澤(Charlie Houser)及其微縮膠片影印小分隊的工作。
—埃文?阿普爾蓋特(Evan Applegate)
《游泳,騎車,舞弊?》,來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運動界不常有這樣引人入勝的謎團,甚至帶有陰謀元素:幾名運動員感到被對手的可疑成績所侵犯。記者薩拉?萊爾(Sarah Lyall)在英屬哥倫比亞還原了2015年加拿大鐵人三項大賽中的爭議事件。這不是偵探小說,而是一篇扣人心弦的報道,講述了一個以心理健康諮詢師為職業的參賽者如何屢次在比賽中舞弊。最大的謎題是,朱莉?米勒(Julie Miller)是如何克服一系列複雜的反舞弊技術在多次比賽中「獲勝」的?更確切地說是:為什麼?
—賈斯汀?巴赫曼(Justin Bachman)
《德里克?布萊克的「白人群飛」》,來自《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我嫉妒伊萊?沙斯洛(Eli Saslow)寫的一切。我們現在不斷聽到有人說事實不重要,說美國的黑人和白人已經不再說話,這篇報道在當前的語境下讀來顯得尤為感人。這是一篇關於白人民族主義繼承人德里克?布萊克(Derek Black)的人物特寫,講訴了他如何從白人民族主義運動中全身而退。這篇報道證實了人與人之間進行誠實、真摯、面對面的爭論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即使面臨的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這篇文章本身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此文也是一次案例研究,研究的是如何用真誠但又明辨是非的慈悲情懷來寫那些持有可怕觀點的人。(「白人群飛」指上世紀中葉歐洲裔美國人從種族混雜的城市地區大規模遷移到郊區或遠郊地區,這裡指美國當前的白人民族主義運動。——譯註)
—德雷克?貝內特(Drake Bennett)
《讓杜邦做噩夢的律師》,來自《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
這篇文章含有一切元素:企業幾十年的不道德行為;令人同情、善於表達、意志堅定的受害者;一名轉而對抗世界上最大化學公司的律師,為找到有罪證據查看了數萬份資料;還有吸引人心的開篇第一句:「在羅伯?比洛特(Rob Bilott)就要成為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的前幾個月,他接到了一個養牛戶打來的直線電話。」
—蘇珊?伯菲爾德(Susan Berfield)
《金?卡戴珊?韋斯特談坎耶和泰勒?斯威夫特,O?J?辛普森的包里裝了什麼,以及理解凱特琳?詹納》,來自《GQ》
凱蒂?韋弗(Caity Weaver)為《GQ》的這篇撰文可能是對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韋斯特所引發的文化現象的最深挖掘。除了關於這位加州卡拉巴薩斯名媛的滑稽趣事,韋弗深入了她的核心:卡戴珊「把生活本身變成了錢。」這個夏天,我也在在漢普頓的某處住宅採訪了和我同名的卡戴珊。我們談到了她的加州生活,但沒有機會談及她對明星身份本質的影響。我很後悔,因為卡戴珊真的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商業楷模。
—吉姆?哈辛(Kim Bhasin)
《詹姆斯?杜蘭想要你愛上他的樂隊》,來自Deadspin
Deadspin寫出這種文章也真是很反常。該網站一直以來的口號都是「沒有門檻、不帶偏見、無需慎重的體育新聞。」我猜,已經不在了的高客傳媒(Gawker)可能是對詹姆斯?杜蘭(James Dolan)最不友好的網站。作為紐約尼克斯隊(New York Knicks)的老闆,杜蘭挨了很多罵。但杜蘭在這篇文章中傾情大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作為藍調音樂人的副業。戴夫?麥肯納(Dave McKenna)沒有在文中對杜蘭諷刺挖苦,而是直截了當、盡職盡責地報道了一個億萬富翁不尋常的音樂之路。杜蘭的最新專輯只賣了113張。
—伊拉?布德維(Ira Boudway)
《靈魂樂教母》,來自《紐約客》(New Yorker)
或許只是我這樣覺得,2016年的新聞閱讀是被迫的、無趣的行為,我們甚至很難從大選年的烏煙瘴氣中找出幾篇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但讀完這篇關於歌手艾瑞卡?巴杜(ErykahBadu)的人物特寫後,我確信世間仍有神奇。
—喬希?布魯斯坦(Josh Brustein)
《父親領袖》,來自《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
我不認同凱文?D?威廉姆森(Kevin D. Williamson)在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觀點,但這不能阻止我對他產生嫉妒之情。對於白人工人階級的無望困境和唐納德?特朗普的崛起,各種說法層出不窮,而這篇文章對此作出了不動聲色卻又頗為挑釁的回應。今年,似乎世界上的每個編輯都決定做一篇極有價值的長文來呼應美國核心地帶的憤怒,威廉姆森卻另闢蹊徑。他以無比清晰地思維發問:美國真的需要一個核心地帶嗎?「丟開你的那套布魯斯?斯普林斯廷式的破玩意兒,」他寫道。「美國白人下層階級」需要的是「真正的機會,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真正的改變,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租輛拖車離開那兒。」威廉姆森對疾苦的漠不關心遭到了左右兩翼的抨擊。我之前也在猶豫該不該公開讚揚這篇文章,因為它確實冷血,而且我認為其觀點最終是錯誤的。但是,當社交媒體的「過濾氣泡」讓人們越來越看不到相反的觀點,我認為這樣一篇巧妙挑戰我們最深信念的文章是值得稱道的。
—馬克思?查夫金(Max Chafkin)
《王子的吉他大聲哭泣的一天》,來自《紐約時報》
2016年的總統競選報道似乎佔據了我過去十年來新聞閱讀的絕大部分,我讀到了很多關於白人工人階級選民和中產階級艱難處境的好文章,都可以作為我的選題。在大選結束不到一個月,我發現自己很難從這些文章中挑出一篇放到這張名單上。當我閉上眼睛回想我今年讀過的報道,我頭腦里突然閃現出一篇很不一樣的文章:芬恩?科恩(Finn Cohen)口訴王子(Prince)在搖滾名人堂(Rock & Roll Hall of Fame)上的那段吉他獨奏。你肯定看過這段視頻。王子搶走了舞台上所有演出者的風頭,在表演結束時把手中的電吉他往空中一拋。這把吉他似乎永遠沒有落地。這不是我會寫的東西,但我懷疑自己今年的任何一篇文章給別人帶來的愉悅都沒有這篇文章給我帶來的多,對此我心生嫉妒。(標題取自披頭士歌曲《當我的吉他輕輕地哭泣》——譯註)
—帕特?克拉克(Pat Clark)
《保守主義建制派的另類右派指南》,來自Breitbart
根據Breitbart.com這篇文章的分類法,作者阿勒姆?波卡里(AllumBokhari)和麥洛?揚諾浦路斯(Milo Yiannopoulos)把另類右派細分為了「知識分子」、「保守主義自然派」,年輕一代的「網路迷因推手」(他們讓青蛙哥Pepe成了一個象徵符號),還有「1488信仰者」(「14」指的新納粹的口號「我們必須保衛我們人民的生活和白人後代的未來」,這句話在英文里是14個單詞;「88」指的是字母表裡的第八個字母,也就是「HH」,德語指「希特勒萬歲」。——譯註)作者指出,「1488信仰者」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者和偏執狂」,也正是這部分人抹黑了另類右派的其他群體。我從這篇文章獲得了一些新的認識,但我感覺和這篇文章在3月發表時相比,當前的另類右派處在更加黑暗的境地。
—彼得?科伊( Peter Coy)
《律師不如清潔工:低薪律師呼籲權益保護》,來自《華盛頓郵報》
莉迪亞?迪菲利斯(Lydia DePillis)深入採訪了審查文檔的合同工律師,揭露了這一律師群體辛苦卻低薪的工作,並討論了他們的工作是否「專業性」太高,以至於他們沒有資格獲得底層職業都有的加班保護。「這樣的討論看似無足輕重,」她寫道,「但直擊核心的是,從事白領職業的這一階層該如何看待自身,因為他們的工作越來越被商品化,兼職教授是這樣,甚至記者也是如此。」
—喬希?艾德爾森( Josh Eidelson)
《顛覆衛生巾生產的印度創業大叔》,來自《紐約時報》
這樣的爭論已經持續幾個世紀了,即資本主義和創業精神在社會上處於何種地位,以及這兩者應該如何與讓世界更美好的崇高目標相互作用。過去幾十年來,隨著矽谷人自詡的「矽谷精神」崛起(這個概念有時候也遭到嘲弄),這樣的討論成為了各種話題的引爆點,從公共交通到住房到假新聞再到這個體制本身的不公平。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一切元素,而且故事的結局是好的。報道里的創業者不僅顛覆了市場,還利用這一顛覆給使用他產品的人帶來益處,並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幫助人們致富。如果資本主義有個童話似的結局,我猜可能就和這個故事裡的一樣。我們沒能寫出這樣的報道,對此我感到嫉妒。
—泰特?福斯特(Tait Foster)
《奧巴馬主義》,來《自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這篇文章是對奧巴馬總統的一次豐富而細微的刻畫,呈現了奧巴馬在兩屆任期快要結束時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包括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國干涉主義的局限性,他的「斯波克式」溝通方式的效力,外交政策建制派一直遵循的老劇本的缺陷,尤其是美國在外交上對威懾力的迷戀。我確信,任何想要更好地理解美國這個全球第一超級強國(也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舉動的人都會反覆閱讀這篇文章,而且讀上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精湛之作。
—費利克斯?吉萊特(Felix Gillette)
《唐納德?特朗普在Twitter上侮辱過的289個人物、地點和事情:全名單》,來自《紐約時報》
賈斯明?李(Jasmine Lee)和凱文?奎利(Kevin Quealy)細數了唐納德?特朗普競選期間在Twitter上惡語中傷過的人、事、物,這是嚴謹數據挖掘的極好例證,只有靠真人手動才能完成。僅僅是數量就能有力地證明這位當選總統花了多少時間來搞垮別人。(網頁和紙質排版中的大量文字更是說明了這一點)。文字內容的信息量也很豐富:重複多次的簡單詞句,形容詞最高級的隨意濫用,大寫鎖定和驚嘆號的頻頻出現,以及毫無事實根據的批評指責。精彩!
—馬克?格拉斯曼(Mark Glassman)
《美國單身女性》,來自《紐約時報雜誌》
讀麗貝卡?特雷斯特(Rebecca Traister)的文字就像是在讀我自己想寫但沒寫的日記。這篇文章選自她的新書《所有的單身女性》(All the Single Ladies),和她的其它作品一樣,這篇也充滿了對美國女性生活狀況和女性主義的絕妙洞見。2016年,美國選出了一個曾說出「摸一把她們的私處」這種話、還被多名女性指控性侵犯和性騷擾的總統。在這個時候,你必須要讀一讀特雷斯特的作品。
—麗貝卡?格林菲爾德(Rebecca Greenfield)
《30周談30個問題》,來自紐約公共電台(WNYC)
趁推薦一個作品的機會,我偷偷夾帶兩個私貨。做這樣的一個電台節目很帶勁,也非常有難度(30個問題?),但見識廣博的布賴恩.萊恩(Brian Lehrer)還是克服了競選中的各種雜音,觸及到了很多重要的問題。在我看來,他應該獲得一枚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和萊恩一樣,湯姆?阿什布魯克(Tom Ashbrook)的節目《On Point》也深入了競選亂局,他尊敬每一個給節目打電話的聽眾,但拒不接受任何胡說八道。此外,在《紐約客電台時間》(New Yorker Radio Hour),才藝爆棚的戴維?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在他的精彩節目中邀請到了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施瓦茨和唐納德?特朗普曾合著《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對此簡?邁耶(Jane Mayer)寫過一篇令人深感不安的文章。你知道嗎,乾脆買一送三得了,我還要推薦布魯克?格拉德斯通(Brooke Gladstone)和鮑勃?加菲爾德(Bob Garfield),他們的節目是2016年必聽。
—彼得?傑佛里(Peter Jeffrey)
《不可思議的矽谷》,來自n+1
安娜?維納(Anna Wiener)在此文中用第一人稱流暢地書寫了矽谷生活。令人嫉妒的是,這篇文章讓我們意識到商業也是文化,也是有價值的文學題材。作者所在的公司以其他科技公司為客戶,這為她提供了觀察矽谷的絕佳機會,包括矽谷的裝修文化和自欺情結。此外,她的觀察技巧、妙語連珠和現在時態的精確語句讓讀者沉醉於她描寫的每一個場景。
—傑米里?基恩(Jeremy Keehn)
《暮色降臨四季餐廳》,來自Eater
這是一篇關於四季餐廳(Four Seasons)的神奇目錄,讓你忍不住對這個關門已有一段時間的標誌性餐廳產生強烈的感情。從開篇第一句起(「幾乎所有關於四季餐廳的故事都是以同樣的方式講訴的,即便有的講得比其他好。」),你就陷進去了。文中的圖片就更絕了:不管你想不想看到半裸的大廚尚-喬治?馮格里奇頓(Jean-Georges Vongerichten)在酒店的水池裡玩水,你反正躲不掉。此外,你還可以讀一讀《你吃了最後一個鱷梨嗎》,來自Grub Street。
—凱特?克拉德(Kate Krader)
《煙鏡行動:在芝加哥警察局,如果頭兒說這事沒發生,那就沒發生》,來自The Intercept
一開始你就知道你會讀到什麼,因為你讀的是一篇關於公共服務的新聞報道,你肯定會在裡面發現不公。但這篇報道非常引人入勝,我一讀就停不下來,就像是在看電視劇《火線重案組》(The Wire)。你還可以讀一讀《認錯臉:人臉識別誤判會怎樣毀掉你的生活》,同樣來自The Intercept。(煙霧和鏡子是在魔術中常用的障眼法,這裡指用虛假消息欺瞞。——譯註)
—迪寧?勞倫斯(Dune Lawrence)
喬什?格林(Josh Green)在《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上發表的三篇文章
《彭博商業周刊》的喬什?格林寫了三篇非常出色的封面文章,報道了把唐納德?特朗普送上總統之位的共和黨內部亂局。我認為這三篇文章可以組成一個三部曲,因為它們之間互相有聯繫,但喬什不這麼看。第一篇《美國最危險的政治幕後推手》向我們介紹了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Breibart新聞網站背後興高采烈的煽動者。好吧,這篇文章是去年的,但包容一下好嗎。第二篇《怎樣在不毀掉整個黨的情況下讓特朗普當選》,敘述了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賴因斯?普里巴斯(Reince Priebus)的懊惱,運氣似乎不太好的他因為特朗普的崛起而焦頭爛額。文中還有總統候選人本人在特朗普大廈的一段令人難忘的友情客串。第三篇是《距大選12天,走進特朗普的數字戰略中心》,喬什和彭博的伊森伯格?薩沙(Sasha Issenberg)採訪了那些幫助特朗普在大選日意外獲勝的工作人員。特朗普陣營的重要人物都在這篇文章里出現了。班農成了特朗普的競選經理,而普里巴斯似乎意識到特朗普真的有機會入住白宮。文章還採訪了一個長得像阿米什人的技術負責人,他的工作是在網上尋找特朗普的支持者,而他能拿到這份工作是因為他幫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Ivanka)做了一個廉價網站。這些人都對喬什侃侃而談,因為喬什沒什麼目的性,他只想知道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當喬什弄清楚了真相,他知道怎樣把這些事實寫成讓人慾罷不能的文章,也就是上面提及的三部曲。我曾建議喬什下次把這寫成一本書。我現在還是這樣覺得的。你在讀嗎,喬什?
—德維內?倫納德(Devin Leonard)
《想要創造奇蹟的薩爾瓦多市長》,來自《弗吉尼亞評論季刊》(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勞倫?馬克漢姆(Lauren Markham)對薩爾瓦多首都市長納依比?布可勒(NayibBukele)的這篇特寫向我重新介紹了這個在1992年內戰結束後就淡出了人們視線的國家。35歲的前公關布可勒試圖阻止首都聖薩爾瓦多的幫派鬥爭,鬥爭導致該市的謀殺率激增到美國平均水平的20多倍。由於高強度的治安整頓不起作用,布可勒現在開始嘗試大修市中心,並通過社交媒體來觸及年輕一代。他的理念是讓人們相信他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城市,不應該互相殺戮。馬克漢姆非常了解中美洲的情況,他對市長的新理念沒有盲目樂觀。但豐富的軼事和感情色彩讓這篇讀起來非常享受。如果布可勒成功了,其他市長就會向他學習。
—卡羅爾?馬特拉克(Carol Matlack)
《機器的偏見》,來自ProPublica
ProPublica的這篇報道揭露,美國警方使用有種族歧視的軟體演算法來預測罪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通過計算罪犯的風險指數,這種演算法被用來決定犯罪人的服刑期限,有時甚至被法官作為判刑的考慮依據。這篇報道不僅通過《信息自由法案》要求公開這部分數據,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還讓這一議題進入了《白宮人工智慧報告》(White House report on AI)。此外,這篇報道還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我寫這段話的時候,arxiv.org網站上和這篇報道相關的論文達到了13篇。事實證明,要求對此類演算法進行公開審查並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
—布萊基?米廖齊(Blacki Migliozzi)
《讀百科全書的人》,來自《紐約客》
這篇文章向我們表明,發現一些微小細節能徹底地改變一個人的生活。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認識刑事司法系統的獨特視角,尤其是關於一個人離開監獄重新融入社會後的人生百味。更不要說,這篇文章的文筆非常優美。
—波利?莫森茲(Polly Mosendz)
《紐約警方把無辜居民趕出家門》,來自ProPublica
上世紀70年代,紐約政府為了整頓時代廣場的性交易而出台了一部鮮為人知的小法案;如今,紐約警方經常以這一法案為據把無辜的居民趕出家門,除非後者同意警方的條件,如不讓自己犯事的孩子再住在家裡。薩拉?萊利(Sarah Ryley)在這篇文章中使用了一切元素:令人信服的數據,動人的故事,解釋晦澀流程的罕見天分,還引用了該法案撰寫人的一句金言。
—傑夫?穆斯庫斯(Jeff Muskus)
《賞味23種精選黃油》,來自Lucky Peach
小時候,表現好的話我就會被獎勵一大勺黃油。如今,作為身材發福的成年人,我更加警覺吃進嘴裡的脂肪。出於這個原因,我對沃爾特?格林(Walter Green)感激不盡,因為他讓自己的動脈接受了來自23種黃油的攻擊。我也非常嫉妒,因為彭博的生活方式平台Bloomberg Pursuits沒有率先寫出這種帶濃厚個人感情色彩的趣文。另外我還推薦《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栽贓》一文。
—尤斯汀?奧切安(Justin Ocean)
《裝飾之死:連星期五餐廳都開始走極簡風了,那些懷舊裝飾品怎麼辦?》,來自Collectors Weekly
如今,幾乎每一家新餐廳都採用了開放型的、略帶工業氣息的裝修風格,這種風格在凱爾?恰卡(Kyle Chayka)的另一片長文中被稱為「空域風」(Airspace),就連星期五餐廳(T.G.I. Friday s)也成了這種風格的新教徒。星期五餐廳一直以來都以店裡的各種小擺設品著稱,如今則要擯棄這種風格,換上更現代的裝潢。該餐廳的競爭對手也紛紛扔掉了之前散落在餐廳各處的懷舊錫制標牌、蒂凡尼燈飾和老卡車擋泥板。問題是:既然上不了餐廳的牆面,這些裝了好幾個倉庫的懷舊擺設品該如何處置呢?
—喬希?佩特里(Josh Petri)
《沙特王子打破幾十年的王室傳統》,來自《紐約時報》
誰不愛這樣的故事開頭呢?有錢有勢的年輕沙特王子在法國南部度假,看中了停在海面上的一艘400英尺的遊艇。幾個小時後,王子就從俄羅斯伏特加大亨手裡買過了這艘遊艇。沙烏地阿拉伯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權力崛起是去年最重要的報道之一,其對石油市場和美國外交都具有重要意義。馬克?馬澤蒂(Mark Mazzetti)和本?哈巴德(Ben Hubbard)詳細講述了薩勒曼當權背後的王室密謀,還分析了薩勒曼改革失敗後會面臨的危險處境。此外,我還推薦《紐約時報》的《大富豪的雙重目標:抗擊氣候變化和支持特朗普當選》。
—馬修?菲利普斯(Matthew Philips)
《哥倫比亞前女娃娃兵發現平民生活『很艱難』》,來自《紐約時報》
這篇報道講述了一個被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綁架的女孩接受訓練、為馬克思主義事業戰鬥的故事。報道展現了意識形態下女性生活的兩種不同可能性。文章的結尾讓我感到不安:如今已是母親的女孩表示家庭生活讓她倍感無聊,和照顧小孩打掃衛生相比,她似乎更懷念全副武裝參與作戰行動的日子。
—米蘭達?珀維斯(Miranda Purves)
《復仇者聯盟應該接受聯合國監督》,來自《經濟學人》(Economist)
在假新聞成為大選結束後爭議話題的六個月前,《經濟學人》就給大家上了一堂怎樣寫假新聞的課。5月10日發表的這篇時事評論完全是基於幻想。文章把漫威漫畫電影鋼鐵俠、美國隊長和X-Men中的情節當作現實中的老套時事。文章一本正經地胡說,讀起來很有喜感(儘管有點冷),但也進行了有現實意義的理性論證。
—埃里克?羅斯頓(Eric Roston)
《突擊行動:看媒體如何剷除伯尼?桑德斯和破壞真正的改革》,來自《Harper』s》
當我讀完托馬斯?弗蘭克(Thomas Frank)的書《堪薩斯怎麼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我感到非常的滿足,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有人和我一樣,對潛入美國內心深處的漠然態度感到困惑。弗蘭克在書中把目光鎖向進步主義的發源地堪薩斯,巧妙地解構了進步主義運動如何在堪薩斯演化成了如今這種截然相反的局面。他近期的一篇文章則分解了媒體在2016年大選中不盡人意的表現,特別是在民主黨初選期間。這篇文章是對2004年那本書的呼應。他在文中以一家主要媒體為對象,對該報的文字、專欄和社評進行了大量實證分析,以令人壓抑的方式表明美國新聞界的一部分已經完成了類似堪薩斯的轉變。弗蘭克的文章提醒我們,新聞的自身利益存在於開放的眼光和不懼不偏的使命。他在文中得出的結論是無可爭辯的,而且在11月8日投票前他就明確地提出過這一結論:2016年的競選表明美國,民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從問題的解決方法變成了問題的一部分,而這個問題還在不斷惡化。
—戴維?羅維拉(David Rovella)
《帥出天際的重罪犯》,來自《紐約》雜誌
當傑里米?米克斯(Jeremy Meeks)的驚天帥照(犯罪嫌疑人檔案照)在網上瘋傳,這個加州重罪犯(他因藏毒和持槍而被捕)成了全國性的轟動人物,記者們想方設法要採訪他。但要採訪一個長得像男模的重罪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大部分時候都在監獄裡。《紐約》雜誌的傑西卡?普雷斯勒(Jessica Pressler)想了個好辦法,她找到米克斯的代理人吉姆?喬丹(Jim Jordan),通過喬丹和還在聯邦拘留所的米克斯用FaceTime視頻。這篇人物特寫展現了洛杉磯這個城市、時尚行業和美國流行文化的瘋狂一面,不可理喻但令人捧腹。
—克里斯?洛夫扎爾(Chris Rovzar)
《Theranos醜聞揭發者震動公司和家人》,來自《華爾街日報》
90億美元的血液檢測創業公司Theranos是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這個故事太過美好,以至於沒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被又一個矽谷神話所蒙蔽的大批記者沒有去質疑;進入了公司董事會的假模假樣的投資人和大腕名人沒有去質疑;似乎大家都沒有質疑,只有《華爾街日報》的約翰?凱里盧(John Carreyrou)一個人,他隻身阻止了這家騙子公司繼續靠傷害消費者來給自己人賺錢。這是篇了不起的、無懈可擊的新聞報道,文中關鍵信源的勇氣也是難能可貴。此外還推薦《價值逾100萬美元的奧施康定止痛片落入罪犯和癮君子之手》,來自《洛杉磯時報》。
—阿龍?盧科夫(Aaron Rutkoff)
《餐桌上的農場神話》,來自《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
2016年幾乎沒有文章像這篇令我對食品報道(或者地方性報道)感到興奮。《坦帕灣時報》的美食評論家勞拉?萊利(Laura Reiley)的系列調查報告揭穿了 「農場到餐桌」的虛假承諾,揭露了農貿市場的假農戶,還向消費者給出了識別騙子的小竅門。誠然,她的報道證明我對餐廳菜單的厭倦之情是有理由的,很多菜單上都充斥著鮮為人知的農場名和各種自誇自擂。(這道名為「去你*的孟山都」的薩拉可能用的就是轉基因蔬菜。很多大廚都稱自己用的是本地某農場的豬肉,但這家農場主早就受夠了這些大廚每次都拿他當幌子,實際上用的是其它來源的更便宜的豬肉。)報道還寫了小規模農場的不堪一擊,真正堅持「農場到餐桌」承諾的餐廳所遭遇的經營困境,以及監管的缺失。作者還提出了這樣一個很難弄清的問題,即餐廳怎樣才能做到當之無愧的「農場到餐桌」,而我們作為消費者真正重視的又是什麼。此外,我還推薦《美國黑人如何被排斥在大麻熱潮之外》,來自BuzzFeed。
—薩姆?舒爾茨(Sam Schulz)
《如何管理一家都是「千禧一代」的公司》,來自《紐約時報》
社交媒體上很多人似乎都不喜歡本?維迪孔布(Ben Widdicombe)的這篇文章。文章向我們展現了新聞媒體Mic的千禧一代年輕員工是怎樣向老闆撒謊,踩著懸浮滑板到休息室拿免費零食,取笑年紀比他們大的人。和這篇文章的網路評論一樣,我也質疑千禧一代人是否真的比70、80或90年代的那些20多歲的人更自以為是。讓我感到驚奇的是,維迪孔布能獲知這類辦公室衝突和狗血劇情,因為這類事件在其它公司只會在私下裡流傳。這篇文章超越了刻板印象,同時讀起來非常有趣。
—本?斯蒂弗曼(Ben Steverman)
《當真?》,來自電台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
大多數美國人根本上都想要同樣的東西:安全的社區,好學校,乾淨的空氣,公平的對待,生病時能看好醫生,努力工作的話就會在職業上有上升。我們需要坦率真誠地討論如何才能最好地實現這些目標:交多少稅是合適的,如何應對不斷上漲的醫保費用,等等。但很多時候我們似乎並沒有進行這樣的討論,因為我們連什麼是真相都不能達成一致。就在大選日的前幾天,《美國生活》播出了這期節目,節目的主題是:兩個不同的群體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的現實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來自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移民專家解釋道,很多人眼裡的移民現狀根本就不是真的。節目還講到了自由貿易帶來的影響,以及為何現在有很多人反對自由貿易(包括唐納德?特朗普和伯尼?桑德斯)。事實是,自由貿易給美國帶來了很多好處。聽一聽這期節目,它讓我認識到,不管我們的政治立場如何,我們都應該接受這樣一種可能性,即我們確信不疑的某些看法實際上是錯誤的。
—克萊爾?薩德思(Claire Suddath)
《竭盡所能:奧林匹克盛裝舞步比賽上的興奮劑醜聞》,來自ClickHole
2016年我最喜歡的長閱讀文章是來自ClickHole網站的這篇諷刺性惡搞作品。這篇文章編得堪稱完美。極不自然的場景描寫(「那是美好的一天,大大的太陽傻傻地掛在天上」),一本正經的敘述,甚至是網頁上的視差滾動效果——很明顯ClickHole在惡搞前非常細緻地學習了這種風格。不管這是誰寫的,請聯繫我。我非常樂意讓你做一篇(真實的)特寫。
—尼克?薩默斯(Nick Summers )
《搞糟這一切 責怪所有人》,來自Deadspin
我不清楚到底是誰決定政治分析需要寫得很嚴肅莊重,但我很肯定的一點是,這樣的文章大部分都相當無趣。這篇文章做到了誠心誠意地出言不遜,雖然是在大選日後一天寫的,在我看來它今天依然是所有大選評論中的最佳作品。此外,我還推薦來自網路雜誌《Atavist》的《沉沒》。
—詹姆斯?塔米(James Tarmy)
《專訪A?J?道勒里奧》,來自Longform
高客網站(Gawker)在2016年停止運營,因為此事受到最多譴責的人之一就是高客網站的前記者A?J?道勒里奧(A.J. Daulerio)。在高客網站和霍克?霍肯(Hulk Hogan)及彼得?泰爾(Peter Thiel)的官司戰中,道勒里奧的報道及其在法庭上的表現成了核心問題。在這篇專訪中,道勒里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談到遭受事業和經濟雙重毀滅的感受。
—阿什利?萬斯(Ashlee Vance)
《卡羅爾花園社區的貓市長》,來自《紐約時報》
第一條規則:不要對寫動物說不。第二條規則:有時候好的故事就在你的眼前(或是在你的後院)。作者生動地描寫了一隻生活在布魯克林區的貓,讓它的形象躍然紙上。不僅是這篇文章寫得好,而且這樣的寫作練習還應該成為新聞院校的必修課。寫得漂亮,安迪?紐曼(Andy Newman)。
—朱莉?韋爾哈格(Julie Verhage)
《讓杜邦做噩夢的律師》,來自《紐約時報雜誌》
這篇文章五臟齊全:精彩的文字和報道,複雜而令人信服的主要人物,以及影響了我們所有人的一個啟發人心的故事。
—卡洛琳?溫特(Caroline Winter)
編輯:劉馨蔚
翻譯:陶夢縈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特朗普團隊丨「避稅大師」蘋果 丨悲觀預測丨純電商將死丨
MBA學位的代價丨許小年丨太空垃圾丨中國海外收購丨離奇謀殺案丨
......
特朗普稱讚普京:我知道他是個聰明人
奧巴馬警告特朗普:別太出格 |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這2萬字,是彭博2016年度推薦書單(下)
※Tomorrow Now 與奧迪同行 造就改變
※這2萬字,是彭博2016年度推薦書單(上)
※Future Maker 董關鵬:對未來的善意 是責任 是使命
※透過商周的鏡頭,讓我們一起直擊2016年全球商業大事記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