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清明廉政的皇帝,喜歡公正廉明的好官;

昏庸無能的皇帝,喜歡阿諛奉承的諂官;

兇殘暴躁的皇帝,喜歡手段狠勁的毒官;

但無論是清明,昏庸還是殘暴,作為一名皇帝,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懂得進退,適可而止的「糊塗官」。

范蠡: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道家學者和經濟學家。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從政,是他人生的轉折。他的行為舉止放蕩不羈,人性率真,深得道家風範,但他並非世人認為的頹廢,不是悲觀主義者,在內心,范蠡還是有黃老學派治國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然而在檇李(浙江嘉興)之戰中大敗,被擊中腳趾,因傷勢過重,不久死去。吳王闔閭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踐聽說吳國日夜演練士兵,準備向越國報仇,打算先發制人,再來個檇李大捷。南陽人范蠡力諫: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勾踐不聽范蠡勸諫,執意出兵。范蠡預料此戰凶多吉少。

果然,越國遭遇會稽山大敗。范蠡勸勾踐答應吳國的任何條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而吳王沒有聽伍子胥「今不滅越,後必悔之」的進言,罷兵而歸。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吳王夫差想勸范蠡離開勾踐,到吳國幫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動搖,很坦然說道:「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

范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 "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范氏 之先祖。

衛青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衛青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漢軍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潰敗無功,只有衛青一路勝利,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他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他順理成章的成為漢武帝之下的最高軍政首腦,位在丞相之上。

衛青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蚡厚待賓客就常讓劉徹切齒,所以他堅信臣子只需做好臣子的本分,奉法遵職就可以了,又何必去養士呢?就連他被封為大將軍之後,漢武帝希望群臣見大將軍行跪拜之禮,汲黯卻依然行揖禮,衛青不但不生氣,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經常向他請教國家和朝中的疑難之事。衛青的安分守己,懂得進退的睿智,不僅深受百姓敬仰,更是甚得君心啊!

王翦: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對於他們:建功立業易,但功成身退難,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王翦像

秦王政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萬重兵,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秦王政大笑;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說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秦王聽了心想:「看來這位老將軍打仗是行家,為人也沒有什麼大志向 啊!」於是就笑著答應下來。王翦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他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王翦一生征戰無數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當時殺戮無度的戰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

自古皇帝多忌諱位高權重的武將,所謂的功高震主就是如此。武將靠一身本領建功立業容易,可若是能在合適的時機裝裝糊塗,功成身退留的美名的則是少之又少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韻古風 的精彩文章:

魯迅先生抨擊無數走狗漢奸,但卻獨獨欠她一個公道!
古代最受人推崇、尊敬的四大瑞獸,過年期間受到人們喜愛!
這四位歷史人物被古人尊為「財神」,古時過年少不了拜拜他們
這四位才貌雙全,得到一位都是祖輩做善事庇佑的!醉卧美人膝
古代最厲害的五大神運算元,其中一位是風水預言大師鼻祖!

TAG:無韻古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