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期,國外推特社交媒體中,有網民發表了一張照片,顯示的是一群敘利亞難民和幾名俄羅斯駐敘部隊的憲兵,或者是等待領取食物,或者是等待登記檢查。在這些難民的後方背景中,出現了一輛大型的長方形裝甲車體。根據其外形判斷,這是一輛俄羅斯新型的KAMAZ-63968型「颱風」-K模塊化防雷裝甲車。


這種大型化的防雷車可以運載3名乘員和16名載員,相當於2個班的兵力,猶如大巴車一般,當然這種大巴車是擁有厚重裝甲防護的「戰場大巴」。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照片背景是一輛長方形車體的「颱風」-K KAMAZ-63968型模塊化防雷裝甲車。


原來,這種「颱風」-K裝甲車只是龐大的「颱風」家族的一員。

「颱風」是對俄軍新一代防地雷反伏擊裝甲車(MRAP)的統一稱呼,這是俄軍現代化軍事裝備重整計劃中的關鍵一環,其目的是設計一種全新的統一輪式裝甲平台,並通過採用模塊化設計理念衍生出後勤保障車、醫療救護車、工程搶修車、武器系統載車等一系列車族,以取代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數量繁多的舊式輪式車輛。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颱風」-K家族中的KAMAZ-63969防地雷反伏擊車(左)和KAMAZ-63968裝甲輸送車(右),此次出現的就是右邊這種車型。


「颱風」項目的淵源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對安哥拉內政的干涉。

1975年,蘇聯通過古巴軍隊對安哥拉內戰進行了大規模武裝干涉,把2萬餘人的古巴軍隊和大批武器裝備運入安哥拉,蘇聯飛行員、坦克手、軍事顧問等也直接參与了軍事行動。在安哥拉內戰中,蘇聯人第一次見識到了第三世界國家戰爭所特有的地雷戰,脆弱的BTR-60/70輪式裝甲輸送車往往被炸得支離破碎。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安哥拉內戰中被擊毀的蘇制BTR-60輪式裝甲輸送車。


與脆弱的BTR裝甲輸送車相比,蘇聯人在非洲見識到了一種其貌不揚的裝甲車,這就是來自於南非的卡斯皮(Casspir)防雷車。該車因對乘員的良好防護能力,給蘇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其貌不揚的南非卡斯皮(Casspir)防雷車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防雷車,由於其獨特的V字底設計,在安哥拉作戰中遭到地雷爆炸時往往車毀人不亡。這讓蘇聯顧問大開眼界,原來第三世界打仗是這麼打的。


隨後在衣索比亞、阿富汗和中東的戰場上進一步證實了防雷裝甲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只能最大限度保證核威懾戰略的有效運轉,但對常規部隊裝備更新有心無力。然而隨之而來的血腥的車臣戰爭再次喚醒了俄羅斯軍人已經麻木的神經,對防雷裝甲車的需求再一次提上了議事日程,而2008年的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使這一需求更加迫切。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一輛蘇制BTR-70輪式裝甲輸送車在車臣遭到路邊炸彈襲擊的慘烈景象,坐在車上的士兵當場就被震死,肢體被拋上天空,無人生還。


2010年,俄羅斯發布了《俄羅斯武裝力量軍用車輛2020年發展規劃》,明確啟動新型防雷裝甲車研製工作,包括烏拉爾、卡瑪茲等車輛製造廠家以及俄羅斯國立鮑曼技術大學都投入到該項目中來,這一項目被命名為「颱風」!


由此催生了諸多型號的「颱風」車輛。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車臣慘烈的戰鬥讓這些前蘇聯的裝甲車再次顯示出脆弱性。


卡瑪斯汽車公司是「颱風」-K裝甲車的研製單位。由於該公司向來擅長製造越野載重卡車和導彈機動發射車,因此在「颱風」-K上採用了駕駛室在前,發動機艙在中,多功能艙在後的載重卡車型布局,並如步兵戰車一樣在尾部設有單開尾艙門。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厚重的「颱風」-K防雷裝甲輸送車。


「颱風」-K具有三防功能,防地雷指標參照北約裝甲防護STANAG 4569ⅢB標準,採用V型防雷底盤,座椅均懸掛在車頂以降低爆炸對人體的傷害,車輛可承受8公斤 TNT炸藥在任何位置的爆炸。車體裝甲採用陶瓷複合裝甲板,防彈性能對應STANAG 4569Ⅳ標準,可防14.5×114毫米B32穿甲彈、20毫米機關炮炮彈和155毫米榴彈破片。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颱風」-K裝甲車內的座椅採用防震設計,對人體頭部的防護措施也非常到位。


該車正面和側面防彈玻璃厚達128.5~129.0毫米,透明度70%以上,可承受2枚KPVT 14.5毫米機槍子彈911米/秒的彈著速度對同一點的連續打擊,防彈標準超過了俄羅斯GOST R 51136和GOST R 50963防彈玻璃設計標準的最高要求。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在防護測試中被機槍、機炮一陣狂虐的「颱風」-K裝甲車,可見其防護能力出眾。


輪胎採用16.00R20防彈輪胎,具有中央充放氣功能。發動機為450馬力V8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公路行駛速度105公里/小時,最大行駛里程1200公里。該車還擁有先進的GALS-D1M型戰鬥信息和控制系統(CICS),可監測和控制發動機運轉、車輛行駛速度、車輛水平姿態等信息,另外還配有5台攝像機用以監控車內外情況。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進行防雷測試的「颱風」-K裝甲車,可見雖然底盤損傷嚴重,但車體保持完好,注意其底部的V型底。


「颱風」-K家族車型繁多。


基型車是這次出現的,採用平頭駕駛艙的KAMAZ-63968型6×6裝甲輸送車,戰鬥全重22.55噸,可載3名乘員和16名載員,相當於2個班的兵力。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颱風」-K裝甲車可載3名乘員和16名載員,相當於2個班的兵力。


最新推出的還有戰鬥全重23.7噸,採用單人突出駕駛室、傾斜前裝甲和7.62毫米機槍遙控武器站的KAMAZ-63969型6×6防地雷反伏擊車和空降兵用KAMAZ-53949型4×4防雷車。此外,該家族還包括4×4的KAMAZ-5388裝甲駕駛艙底盤、KAMAZ-5388裝甲輸送車、KAMAZ-53888裝甲貨車;6×6的KAMAZ-63966裝甲駕駛艙底盤、KAMAZ-6396裝甲貨車;8×8的KAMAZ-6398裝甲駕駛艙底盤、KAMAZ-6398裝甲貨車,KAMAZ-63988裝甲輸送車。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安裝有遙控武器站和獨特車頭的KAMAZ-63969型防地雷反伏擊車,這也是「颱風」-K家族的一員。


「颱風」-K技術還被運用到現有卡瑪斯卡車的改進中來,比如在KAMAZ -6560M載重卡車的基礎上,增加了「颱風」-K標誌性的平頭裝甲駕駛室,製成新型8×8裝甲駕駛艙底盤,已被新一代「鎧甲」-SM防空系統選做載車。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枝繁葉茂的「颱風」-K防雷裝甲車族,許多都是衍生產品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颱風」-K家族中的最小成員——KAMAZ-53949型4輪防雷車,注意其底部的V型底。


俄軍在敘利亞部署「颱風」-K裝甲車,正是因為敘利亞惡劣的戰場環境,雖然目前敘利亞部分武裝已經達成停火,但恐怖威脅仍然嚴重,恐怖分子混跡於人群中,難辨好壞,路邊炸彈和地雷隨處可見,對俄軍造成嚴重威脅。因此,俄羅斯不是派更多的坦克到敘利亞,而是部署有著「戰場大巴」美譽的「颱風」-K防雷裝甲車,正是為了應對這一新形勢。同時,也是通過敘利亞戰場的實戰,為「颱風」-K裝甲車做一個實戰檢驗。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颱風」-K裝甲車有可能成為未來俄軍的標準配備,因此需要實戰進行檢驗。


與美俄等國家的軍隊相比,中國軍隊當前缺少實戰的環境和經驗,因此需要積極地借鑒美俄的實戰經驗開展新型裝甲車輛研製。就像「颱風」-K這樣的大型防雷車,具有防護能力好、載員多、適用性強等特點,也早已走入中國兵工人員的視野。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北奔「鎧甲」8×8高機動戰術重卡。


在2016年珠海航展中,北方賓士汽車集團展出了類似於俄羅斯「颱風」裝甲防雷車的「鎧甲」8×8高機動戰術重卡。該裝甲車廂內部寬敞,設有22至24個摺疊座椅,最多可搭載3個班的兵力。擁有高機動性、高防護性、高信息力,可用來執行通信保障、邊境巡邏、戰場救護、後勤支援、反暴平叛等多樣化軍事任務。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中國「鎧甲」戰術重卡可以裝載3個班的兵力,比「颱風」-K要多1個班,可以達到快速戰區運兵的目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鎧甲」8×8高機動戰術重卡並非如「颱風」-K那樣的從設計伊始就將防雷放在首位,但由於8×8底盤的高承載力,更加方便後續改進,加上中國有豐富的防雷車設計經驗和出口經驗,因此在這種防護型重卡的基礎上設計新型的大型防雷車並不是難事。



被炸怕的俄軍在敘部署戰場大巴防雷車,一車可裝2個班



圖片:「鎧甲」也採用單獨向下開啟的大後門,內部採用防雷設計的座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東德少先隊員夏令營偶遇水陸坦克,乘坐下海遇事故溺亡
伊斯坦布爾夜總會遭襲,極端組織恐怖襲擊已有千年歷史
再探抗日神劇女鬼子手中火箭筒,真的不是英國勞80
冷戰中的美國秘密武器,一切為阻擋蘇軍的滾滾洪流
美媒:中國在南海部署大量導彈,可防隱身機打美軍基地

TAG:虹攝庫爾斯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防雷車被炸翻,卻「炸」出了名!堪稱炸不垮的防雷車
我國防雷車被炸翻,卻「炸」出了名,堪稱防爆神器
1噸炸藥都沒把這輛防雷車徹底炸碎
慘烈!外軍中國造防雷車被IED炸翻 一車士兵無人生還
如何停車防火防盜防雷電 鎖車前關閉車窗
我軍防雷車維和中遭遇30kgTNT爆炸,車被炸翻士兵毫髮無損
炮塔飛出數米:國產防雷車在非洲被炸成零件狀態 發生了什麼?
「炸不垮」的裝甲車——中國VN-2C裝甲防雷車有何玄機?
大陸防雷車被炸翻士兵卻毫髮無損 台媒贊:完美!
中國出口防雷車被30公斤炸藥炸翻 車內6人全員倖存
航展亮點:防雷反伏擊車可裝備維和部隊
防雷車是抵禦地雷、簡易爆破器材和其他威脅的改進防護的戰鬥用車
中國防雷車在實戰中遭30公斤TNT炸翻,車內6名士兵安然無恙
「活脫的拖拉機套個殼」印度「超帥防雷車」測試被「雷嘣上天」
中國製造有多強?我防雷車在非洲遭60斤炸藥炸翻:士兵安然無恙
中國「防雷車」發展:應對西北某些勢力的必要裝備
南非大批警察乘防雷車集結 只為防止球迷騷亂
波蘭安全部隊配備美式防雷車 即將前往阿富汗
俄「颱風-K」防雷反伏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