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剛才我們在這裡定,也就是說把心稍微靜下來,能管住自己不要出聲音,這也是一個自我調整。定,有沒有定,其實定的邊緣有可能還沒有摸到呢,怎麼樣管好自己把腳盤好,手放好,身體不要動。動呢,也不要發出聲音來。我們在座這麼多人,如果都嚓嚓響,那還想入定啊。

但是比如說,你在訓練這個定你用心觀察會發現,就是「嚓嚓」的響和安靜來說,你如果把心只是用在這個動的,用在這個「嚓嚓」響上,那有一個人在這法堂里「嚓嚓」響的,你的心「呼」就去了。如果你的心還一直在靜,別人的嚓嚓響只是嚓嚓響,你的心不動,那你還好,那說明你已經找到一點線路了,找到一點修定的竅門了。


我們皈依三寶一樣的,你在這裡打坐,別人發出動靜來,你是皈依那個動靜還是皈依那個清凈,要皈依什麼?要皈依清凈的,要皈依清凈。怎麼樣子我們的生命跟清凈合成一體,不被動所動,這是要訓練的。關於這樣子的靜,這也是佛在《楞嚴經》裡面跟喬陳如講的,當初喬陳如就是因為悟到,聽明白了佛所講的客塵二字,遠離客塵的干擾而證阿羅漢果的。


我們坐在這邊,別人發出的聲音這都是塵啊,這不是你的皈依處啊。那你的皈依處在哪裡,在凈,清凈,那個清凈的體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你如果不去皈依這個尊貴的如來體,你皈依世間的生滅相,那你就是凡夫,那你就這樣子跟著它生死輪迴了,你那個頭就被它拽過去了。我們鼻子上有一根無形的繩,誰發出動靜,馬上就跟他去了,被他那個繩子拽去了。要想解脫,你皈依什麼,這很重要。


在這上面打坐的時候,那個清凈的體那就是佛的。你能安住在這個佛不動就是法。你得到清凈了,你的六根寂靜,皈依在清凈體當中,這就是僧。所以打坐的時候,在這個裡面也能夠分出佛法僧三寶,得出自己的皈依處。如果這樣子修習有所心得,那你回到社會上,你在十字路口也是可以打坐的,而且打坐不一定要盤著腿的,十字路口好參禪啊!人來人往,燈紅燈綠的,那些都是如塵嘛。你的心,這個宇宙的清凈的體是不會被毀滅掉的,所以叫海枯石爛不變心哪,心還是不會變的,海可枯,石可爛,天地可沉降,心不會變的。這樣久而熏習,成佛的根本就在這裡。

勝造恆沙七寶塔


小乘道大乘道這個都是共同的,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才有資格發大乘心。這個沒有你發什麼大乘心,所以佛在《涅槃經》里說,佛的法是次第修學,如果於小乘的法沒有修沒有證,大乘的資糧都沒有嘛,你拿什麼度人啊,你自利還沒有呢,你怎麼利人呢。對小乘來說,阿羅漢就可以成佛了,阿羅漢就是聖果了,所以在小乘教裡面,佛陀就是阿羅漢。當然佛陀祂的威德資糧,祂的功德福德要比一般的阿羅漢圓滿,所以又再分出。為什麼呢?因為過去佛行菩薩道積累的資糧,所以祂福慧兩個已經足了,已經圓滿具足了。


但是一般性的阿羅漢證漏盡通了,祂已經不墮輪迴了,就是說已經是聖人了。祂按照這個再修下去,可以度眾生了,祂可以七天或者每一天出來日中受眾生一供養。受眾生供不是因為要貪吃那一頓飯,這是因為祂要來度眾生,所以要漸漸地和眾生結緣,度化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生生世世這樣子做的話就是菩薩道。自行化他功德圓滿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兩足尊的佛陀


所以我們佛學,戒定慧這三無漏學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我們轉凡成聖非常重要的可實踐的方法。所以文殊師利讚歎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唐朝的龐大士也是這樣講:「世人愛真金,我愛剎那靜,真金亂人心,心靜成正覺。」所以靜止對我們來說有非常大的利益。我們今天在座的很多小朋友,希望你們要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原來最珍貴的,叫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往這邊一坐,價值就這麼高,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你想想看恆沙七寶塔,我們慧日寺這個寶塔叫你造,你大概也造不起啊。就算你造七寶塔好了,你造了很多,一座、十座、百千萬億座,但是還是比不上恆河沙座呢。不要說恆河沙座了,就說慈溪好了,慈溪那條溪的沙你數也數不完,我們長江那個沙也數不完,我們東海邊上的沙就數不完,恆河沙比這些還多,那麼多沙數的七寶塔,還不如在這裡一須臾靜下來,靜下來一須臾的功德超過那個。因為什麼?一個是無為法,一個是有為法。一個是回歸我們心靈本源,一個是追著影子走,跟著枝葉走。

靜心是我們的根本,靜心裏面才顯發出我們的佛性。你跟著外在的影子,跟著外面的物質走,恰恰是迷失自我的本性,你看這差多少。一個是迷失,業障多多,一個是回歸,功德大大,這個就不一樣,念阿彌陀佛也是念。我們師父常常教導我說阿彌陀佛即是不生不滅法。那我們打坐就是要去領悟那不生不滅法,然後皈依,所以我們打坐之前要念阿彌陀佛。


口號要喊得響響的,口號喊得響,心裡越來越清楚我這口號是什麼意思,我身體力行怎麼去實踐,然後坐下來開始可以皈依了。前面是喊口號,我要皈依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要皈依阿彌陀佛。然後把身心都收起來,就是把我們整個身心投入到無量光無量壽里去。(傳喜法師)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佛教的「消極」:不給「我執」加油
杜中良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展」
胡適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並非「全盤西化」
練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可根據性格選擇書體
複製的古書畫也有收藏價值,手繪最佳!

TAG:文化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無邊難喻恆沙智,助力學子展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