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孩子只管快樂與玩,這教育,聽起來真美好呀。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識的挑戰。可這種「快樂教育」的結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禮貌、知識、能力和視野一個都沒有,還一個個心比天高,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受不得管、吃不了苦、聽不得罵、學不會基本加減乘除。我就想問問那些由著孩子減負的家長,你家存款後面究竟有多少個零,就這麼有底氣讓孩子在基礎教育的階段,沒頭沒腦的玩?那個最先給孩子端出「快樂教育」雞湯的究竟是誰?真應該逮住好好打一頓。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提倡的。


「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這個觀點,對西方科學教育理論的開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斯賓塞指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質上都是快樂的。快樂教育的提出是希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並教會大家通過改善心態來獲取快樂。


快樂教育?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獲得的。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全世界都一樣。縱觀我們身邊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別再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如果說學習可以讓你快樂的話,那也是在你經過努力之後,取得成績和回報的時候。沒有經過無聊和艱苦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取得讓你快樂的學習成績。


如果孩子在自己不擅長的知識和技能面前,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可以快樂的去學習。只會越學越累,極端點的就是會產生厭學症。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玩能玩出好成績?


不要再給孩子灌輸什麼快樂教育。無論你怎麼說,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孩子天性就喜歡玩,不讓他們知道學習是辛苦的,他們孩子永遠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如果玩玩就能玩出好成績,他們怎麼可能主動努力學習?


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但凡優秀的孩子,除了天資聰穎,更多是後天的努力。

我們很難想像,如果孩子在小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長大後在工作過程中會變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與其說在孩子教育中培養孩子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不如說是在培養他們自小樹立起積極向上,有責任感的優秀品質。讓他們長大後踏入社會後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這才是讓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最重要目標。


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也是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責任。


沒有規劃的人生是拼圖,有規劃的人生是藍圖。沒有確定好學習的整體規劃,孩子們只會學得更辛苦。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有興趣就能喜歡學習?


大家經常說因材施教,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就要首先發掘孩子的興趣。然而事實上呢?


孩子說喜歡畫畫,當你給他報了班,學了沒多久,他會說,素描太難了,天天練好枯燥;孩子說喜歡鋼琴,學了沒幾天,他又說,天天練,手都磨出泡了;相信還有很多這樣,試圖半途而廢的孩子。所以,有時候,興趣是最不靠譜的東西。


想想我們自己就知道了,當你抱怨工作辛苦的時候,會找個借口說,這不是我喜歡的工作。但事實上,即使是你喜歡的工作,當你365天都要面對他,你說你會不會煩?


其實有這樣一種解釋,有些人並不是對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沒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沒有人喜歡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盡量迴避自己的短處:唱歌跑調的人通常不太喜歡與朋友一塊兒去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補缺的時候往往非常不情願;……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


所以,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很多事情,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長了;擅長了,就自然做得比別人好;做得比別人好,興趣就大起來了,而後就更喜歡做,更擅長,更……良性循環。


所以,有時候興趣並不是第一位的。除了興趣,更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對事情的堅持。一件事,既然選擇了,就要盡全力去做好。


興趣是會隨著我們的年齡而在變化的,所以在為孩子做教育規劃的時候,我們同時還要參考孩子們的性格去分析(人格潛能測評是從興趣,特長,性格去分析一個人)


國外教育輕鬆?我們都被騙了!


快樂教育與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一樣,終極目標都是使人獲得成功,因為只有成功才能讓人感受到快樂。因此,幫助孩子成功是快樂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快樂教育包含的內容主要有:


1,用興趣引導孩子快樂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沒有笨孩子,只有沒掌握方法的父母和老師。


2,引導孩子的好勝心。合理的競爭環境對孩子成長有意,但是需要注意競爭對象需要能比自己強,或者是自己的進步,引導孩子對事不對人,並勇於面對失敗。


3,好奇心讓孩子自願學習。好奇心強的孩子,創造力也強。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是成功引導孩子的關鍵所在。


4,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廣泛的興趣、有限制的物質佔有慾、親密的親子感情、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利、保持孩子生活學習環境的和諧、教會孩子積極調整心理狀態。


5,快樂教育的禁區。粗暴尖刻的言語、過分地批評孩子、忽視孩子以及懲罰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把自己的遺憾讓孩子來完成、要孩子十全十美。


6,父母要參與孩子的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分解目標、以身作則,以增強孩子的耐心和勇氣。


7,與孩子共同遊戲。遊戲是就是孩子的學習,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語言能力等;玩的感受和想法很重要。


8,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才能了解,才能建立友誼。


9,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給孩子以目標和信心,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讓孩子知道積極的心態能解決問題。


10,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和安慰讓孩子有信心。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不輕易否定自己,才是真正自信的孩子。


11,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習慣培養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去除壞習慣的初期必須靠強制作用進行約束。


縱觀以上種種,其實快樂教育的精髓,是要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給孩子愛、鼓勵、約束,讓孩子擁有更自信,更快樂的生活,使孩子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幫助孩子成功。而不僅僅是減輕孩子的壓力,給孩子快樂。


其實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孩子幸福!家庭教育,實際上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斯賓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煩躁,他也煩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有了這面鏡子,父母們就有了改變和提高自己的機會。同時,父母的改變也使孩子發生了變化,教育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效果。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麼快樂教育



不能把「快樂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小孩子無需太用功,玩樂最重要。玩樂當然很重要,「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但如果把「快樂教育」等同於自由玩樂、降低學習難度,那是一種誤讀。真正的「快樂教育」是引導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內在積極性,努力減少學習中不必要的負面體驗,同時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如果在認識上誤讀,其結果或對孩子在生活上自由放任、在學習上蜻蜓點水,或將「快樂教育」一棍子打死,用「吃苦教育」取而代之,這兩種極端都不可取。


本文綜合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教育是一項重要且不容易的工程,因人施教是教育大家孔子的一句話。如何教好你的孩子不是簡單看幾遍幾篇文章就可以做到的。任重道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爸辣媽 的精彩文章:

大學生娶相差34歲的同學媽媽 網友:保養是王道

TAG:虎爸辣媽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如果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僅顯得他沒教養還沒別人嫌棄!
教育孩子一定要說到做到,要不孩子不會讓你舒心的
「你一個大人竟然跟小孩子過不去」「你驕縱孩子放任不管,那隻能讓別人替你教育」
「哭窮式教育」如果你不懂得怎麼說,就不要再這樣做了
你教育得再好,也不如幫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小孩子要不要打併不重要,怎麼打才能突出父母的教育方法
「你可以拒絕睡覺,但是你要說出理由」寶媽這樣教育孩子,不僅聽話還會變得聰明!
不要再說「孩子太小不懂事」了,你不狠下心腸,社會就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老公說我脾氣不好,教育不好孩子,總是不耐煩的說不要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不讓別人厭惡?
別等孩子說「你們不配擁有我這麼優秀的孩子」才後悔教育失敗
別再讓隔代教育耽誤孩子一生 你必須要知道其中要害
不要強迫孩子逞強/孩子被打後,要不要教育他打回去?
父母不要再對子女說這三句話,會害了孩子,家庭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面對孩子犯錯,我們該如何做到教育懲罰而不羞辱孩子呢?
孩子被欺負,這位媽媽教育孩子 「打回去」,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該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養孩子累,是因為你在「錯位教育」,請不要誤了孩子!
你還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嗎?吼孩子?你不能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