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對手握重兵的衛青非常信任?只因衛青很「圓滑」!
反映衛青「圓滑」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他處理自己麾下敗軍之將蘇建的謹慎方式。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衛青以大將軍的身份率領公孫敖、公孫賀、趙信、蘇建、李廣等六將軍兵出定襄,反擊襲掠朔方一帶的匈奴騎兵。蘇建、趙信所部在進軍途中恰好與單于所統率的匈奴主力相遭遇。雙方大戰一日有餘,漢軍死傷慘重,血流成河,幾乎全軍覆滅。趙信一看形勢危急,遂帶著800騎兵向單于投降,蘇建見勢不妙,「三十六計,走為上」,腳底抹油,丟下部眾,隻身狼狽逃回漢軍大營。
打了敗仗,損兵折將,大丟漢軍的面子,大傷朝廷的威儀,自然要嚴肅執行軍法,嚴厲懲處有關責任者,以儆效尤。衛青於是就召集軍正閎、長史安和議郎周霸,向他們詢問相關的處置意見:「蘇建大敗而歸,法當何罪?」議郎周霸是個非常直率、坦誠的君子,第一個發言,「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蘇)建棄軍,當斬,以明將軍之威」。閎和安兩人則持不同意見,以為應該多考慮當時戰場上的實際情況,抱同情之理解,高抬貴手,放過蘇建一馬,暫且饒恕其死罪:「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今建以數千當單于數萬,力戰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後無反意也,不當斬。」(《漢書·衛青傳》)
衛青仔細地傾聽了雙方之間的辯論後,沉吟半晌,然後緩緩道出了自己的真實看法:我屬於皇親國戚,身份相當特殊,而且深受皇上的信任,完全不必擔心在軍中沒有威信,周霸所提出的用斬殺蘇建來樹立大將軍威信的建議,實屬節外生枝、無事生非,斷不可取。「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周)霸說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作為大將軍,我執軍法絕對不能自專,在當今天下,皇上才是軍中法律的最高主宰:「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同上)畢恭畢敬、俯仰皇帝的最高權威,藉以表明自己發乎內心深處的恭謙順從天子之心跡。這真是聰明伶俐、善於揣摩、左右逢源、世故圓滑到了家。
衛青手下的軍官自然也不糊塗,他們對衛青的良苦用心心領神會,便一致表示舉雙手贊同,「軍吏皆曰善」。衛青於是將蘇建押上囚車,送往京師長安,讓漢武帝本人去發落,「遂囚(蘇)建詣行在所」。漢武帝見衛青如此明曉事理,知所進退,內心的喜悅自不必說,於是便益發信任和重用衛青了。(黃朴民)
※被譽為「鐵軍將才」、由朱德元帥專門介紹入黨的抗日名將是誰?
※乾隆與香妃:一見傾情後的百味人生
※康熙朝最悲劇的公主死因詭異
TAG:婉如清揚 |
※為何曾國藩四次手握重兵,都不敢稱帝?是因為膽子小,沒志氣嗎?
※毛澤東對他讚賞有加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手握重兵又受百姓愛戴的岳飛 為何甘願赴死?
※手握重兵又受百姓愛戴的岳飛 為何甘願赴死?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若是反清稱帝真沒勝算?
※手握重兵的韓信為什麼沒有自立為王?
※曾國藩手握重兵五十萬,為什麼不反?只因慈禧手裡還有兩顆棋子!
※重兵在握的吳三桂,最後究竟為何沒能打過長江?
※康熙駕崩後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為何不兵變奪位?
※揭秘:解放軍如何登上國民黨重兵守衛的華山
※此人手握重兵自比太祖皇帝,欲迎二聖回朝讓沒兒子的皇帝立太子
※為什麼扶蘇手握重兵不反抗胡亥?後人建扶蘇廟的原因
※曾國藩手握重兵卻一直不敢稱帝,膽小如鼠為何還有很多人推崇他?
※康熙駕崩後,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兵變奪位?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手握重兵,為什麼不敢造反?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不稱帝,只因三大隱情讓他後怕
※手握重兵的岳飛後裔,為何甘為清帝賣命?他說:我是螞蟻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們,手握重兵,為什麼不敢造反?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明明有賊心,為何遲遲不敢擁立自己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