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鎌倉時代太刀各部點陣圖鑒:詳解兵庫鎖太刀
國內的日本刀愛好者很多,但目前國內缺乏對日本古刀特別是平安、鎌倉時代太刀款日本刀各部位的詳細說明以及解釋。故此以下文為例,對平安、鎌倉時代日本太刀的特定部分進行詳細解釋說明。
飾劍拵(裝飾劍器,刀器)
山形金物:連接腰帶索具和刀鞘的金屬片,又稱之為「足金物」。
足金物:太刀刀鞘上有兩個金屬環(靠近鞘口的一個稱「一足」,另一個稱「二足」)用索帶相互穿插編織成型,使之便於攜帶。
一足:足金物中靠近鞘口,連接腰帶前索的金屬器具。
二足:足金物中離鞘口較遠,連接腰帶後索的金屬器具。
七金:是一種為了固定劍鞘,刀鞘上帶執處皮革索帶(緞帶)的金屬環扣。一足部分有三個金屬環口,二足部分有四個金屬環扣,加起來一共有七個金屬環口,故此命名為七金,且以七個金屬環口的裝飾視為正式。
帶執(索帶,緞帶):又名足緒。將太刀緒穿過此處,使之便於佩戴於腰際。由於裝飾劍器的帶執是用纖薄的皮革摺疊成繩狀之物,因此又被稱之為足革(下緒)。
足間:指的是日本刀刀鞘上一足與二足之間的距離。
目貫:刀柄上的金屬片(通常放在鮫皮之上,纏帶以下的地方)。作用是防止連接刀柄和刀身的目釘鬆脫用的。
腕貫緒:手腕索帶,亦被稱之為手貫緒。在實戰中,用腕貫緒(手貫緒)纏在手挽手,防止刀器滑落。
緣:柄與鐔(護手)之間的裝飾物件。
口金物:刀鞘口的條狀金屬物。
表鑌:刀器柄上的寶石裝飾。打穿柄處的刀刃,將鑌(裝飾寶石)鑲嵌上去於外側,在內部放入墊片兒加以固定,隨著時代的變遷,表鑌逐漸風格化,其裝飾性功能也日益突顯,外部與內部的鑌都變成一枚枚鑲嵌進去的。
長金物:刀器柄端裝飾金屬物。
環:穿在胄金上,讓腕貫緒通過。
胄金:亦被稱之為兜金。是為了保護刀器的柄頭
露先金:亦被稱之為水滴金。是安裝在腕貫緒前端的金屬。
大切羽:打磨的比鐔(護手)小上一圈的薄板狀金屬。太刀的特點是有大切羽。
切羽:兩小塊金屬片,放置在「鐔」的表裡兩面,可以將「鐔」楔緊在位,而且也有輕度的吸震作用。若是太刀的話,則會在刀柄側與刀鞘側各安置2~3枚切羽。
緣:柄與鐔(護手)之間的裝飾物件。
鐔:(1)劍柄末端的突起部分,狀如蕈類,中空,上有孔,吹而有聲。也稱劍首、劍珥、劍鼻。(2)指刀、劍之柄與刀、劍之身連接處的兩旁突出部分。兵庫鎖太刀的話,其特徵是安置有木瓜形厚鑲邊。
猿手:為了讓腕貫緒通過而存在。兵庫鎖太刀的話,其特徵就是金屬鏈子。
覆輪:金(銀)鑲邊,鑲邊。
為了讓大家增進了解,本文以兵庫鎖太刀為例進一步介紹。兵庫鎖太刀指在刀鞘上方鑲嵌有「兵器用鏈條」的太刀。平安、鎌倉時代,兵庫鎖太刀是一種十分流行且製造工藝極為嚴謹的太刀。作為最實用的太刀而廣受貴族們與武士們的喜好而被使用,後來被製作為獻給寺廟、神社的奉納品。太刀與打刀最大不同的是,太刀有太刀緒可以懸掛於腰際。
具體說來,兵庫鎖太刀在刀鞘的表層與內層都墊敷了鍍金?鍍銀的底板,並選用了細雕細刻的手法對其進行精心雕刻,且對柄與鐔(護手)之間的裝飾物件至刀鞘末端進行鑲邊,可以用刀柄頭部以及刀鞘上的足金物(金屬環)加以緊固。因為在帶執(索帶,緞帶)安置著纖細的銅製兵庫鎖鏈,故而有此稱呼。該刀刀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與刀鞘相同墊敷了同樣的底板,另一種是用鯊魚皮加以纏繞取代底板,並對其進行鑲邊的
目貫:刀柄上的金屬片(通常放在鮫皮之上,纏帶以下的地方)。作用是防止連接刀柄和刀身的目釘鬆脫。
目釘:用於固定武器柄和莖的圓形固定物,由目釘孔插入固定。可以由銅,鐵,竹,木等多種材料製成。
錦地:近代絲卷太刀一般會在刀柄下方用漆填或描繪出華美的紋樣作襯地,其上再飾各種圖案。
猿手:在馬上使用太刀的時候為了不讓太刀掉落故此在刀柄處安置纏繞了被稱之為腕貫緒(手腕索帶)的索帶,但是由於在使用太刀相互廝殺的時候有些礙事漸漸被廢除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這種被稱之為猿手的裝飾性金屬環。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凌文樺,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阻擋上帝之鞭、拯救羅馬帝國的沙隆會戰
※當了皇帝還玩罷工的明神宗,要不要這麼任性?
※揭秘史上最堅固和最難加工的折刀:一體框架鎖折刀
TAG:冷兵器研究所 |
※古代哪位皇后武藝最高?佩刀上朝,化解兵變危機
※歷史上哪位皇后武藝最高?佩刀上朝,化解兵變危機
※揭秘:蔣介石如何瓦解兵強馬壯的新桂系集團
※當兵的進化史,了解兵制章程之外,弄清跟誰當兵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