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不是越多越好?
關於洗澡,有的人會每天一洗,一次至少持續二三十分鐘。而另外一些人,可能不太愛洗澡,一周洗澡只有兩三次,但由於洗澡常常和個人是否愛乾淨相結合,這些人只好將這個小秘密藏起來。傳統觀點認為,勤洗澡會更健康,因為洗澡過程歸根結底就是洗掉身體的死去的皮膚細胞和有害細菌,乾淨的人總比邋遢的人健康點吧?然而科學家們認為,當涉及到健康時,那些洗澡頻率不高的人反而更健康。
小心化學物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們曾經做了一個研究,試圖弄清楚洗髮水、沐浴液、化妝品這些化學用品在停止使用後,會不會導致人體內激素水平的顯著下降。在動物研究中,這些化合物已顯示能干擾內分泌系統,那麼,人類會不會也出現相似的情況呢?
研究者們特意選擇了100個年輕女性作為研究對象,這是因為女性是這些個人護理產品的主要使用者。在現在的香水、美髮產品、肥皂、沐浴液等人們日常使用的清潔和化妝用品中,一些化學物質普遍存在,比如鄰苯二甲酸酯、苯甲酸酯、三氯生和羥苯甲酮。為了測驗不再使用含有這些化學物質的產品的效果,研究者們向志願者提供了並不包含這些化學物質的個人護理產品。
這次試驗進行了三天。在這期間,志願者們只用研究者們提供的沐浴液、肥皂等,在實驗前後,研究者分別採取了志願者的尿液樣品進行分析。雖然時間短暫,但實驗結果顯示身體里這些化學物質的水平下降得很顯著。比如,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這是一般沐浴產品和香水中普遍使用的香料化合物,減少了27%;而用於防腐的防腐劑甲基和丙基對羥基苯甲酸酯,分別減少了44%和45%;抗菌肥皂以及某些品牌的牙膏里發現的三氯生,和在某些防晒霜中發現的二苯甲酮-3(BP-3),減少了36%。
那麼,為什麼個人清潔用品里的化合物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里的化學物質成分呢?這是因為皮膚不是堅不可摧的盾牌,皮膚可以吸收與之接觸的物質,有時這些物質能穿過你的皮膚,進入你的血液。
在過去,清潔用品由羊肉脂肪、木灰和天然鹼製成,其中的香氣則是人們添加了富含香味的藥草油,而硬皂則由橄欖油、純鹼、石灰、香草和花卉等天然物質製成。但今天,沐浴液、肥皂中包含了香料,染料和許多化學物質,天然成分已經很少。而且,熱水更容易幫助去除我們身上的天然保護物,幫助肌膚吸收沐浴液里的化合物。比如,許多人喜歡泡「泡泡浴」,電視上影視明星會展示一些泡在潔白的泡泡里的洗澡方式,這時化學物質不僅會刺激皮膚,而且還會刺激眼睛、耳朵和尿道。
不利於皮膚健康
除此之外,研究者們發現洗澡太勤也不好。就像腸道一樣,皮膚上生活著幾十億細菌、病毒和真菌的生態系統,這些「居民」需要平衡,才能維持我們的皮膚健康。如果洗澡過多,雖然會殺死有害細菌,還會改變我們皮膚上的有益細菌的自然分布。比如,因為皮膚本身是酸性的,有益細菌也更喜歡酸性的皮膚環境,用鹼性的肥皂清洗身體後,會溶解掉皮膚的天然保護屏障。
研究者發現,在那些洗澡次數更多的人身上,更容易發現糠疹,這是皮膚上酵母生物體過度生長的結果。另外一些人常常會抱怨洗澡過多會使得皮膚更乾燥,之前人們認為正是洗掉了你皮膚的脂肪和油才讓我們的皮膚變乾燥,但現在研究者們認為更可能是因為移走了一些有益細菌,才會使得皮膚出現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皮膚上的菌群失衡可能導致了許多健康狀況,比如痤瘡和哮喘的過敏症。
過度清洗還會導致皮膚脫脂。皮膚表面的最外層(被稱為角質層)由硬化的、死去的皮膚細胞構成。這些皮膚細胞為生活在下面一層的健康的細胞提供了保護。角質層不僅僅是死細胞,它們還包括皮膚分泌的天然油脂,這些油脂雖然讓人覺得有點臟,但卻是保護皮膚細胞的最天然的成分,有助於保持皮膚水分。
在我們洗熱水澡的時候,用沐浴液和搓澡巾等,會破壞皮膚角質層的完整性。就像用熱水和洗潔精容易去油脂一樣,肥皂和熱水的結合會很容易溶解皮膚表層的油脂,擦洗會加重這一趨勢。淋浴越頻繁,這種損害就會越嚴重,皮膚通過再次分泌皮膚油脂來自我修復的時間就越少。而且,皮膚的角質層被擦洗掉後,會露出下面一層的嬌嫩的肌膚細胞。最終在我們勤於洗澡的好習慣中,皮膚變得越來越薄,變得更乾燥,在皮膚表面還會發生皸裂,使得皮膚變得更加好滲透,更容易被細菌和病毒侵入。這個情形同樣出現在洗頭髮的過程中,如果你洗髮過勤,很快就會發現頭髮變得又毛躁又沒水分。
另一個有爭議的假說由美國維生素D協會的創始人約翰·坎內爾博士提出。人體的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後,就變成了維生素D,這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坎內爾認為,形成於皮膚表面的維生素D,不會立即被吸收到血液中,經常淋浴會在身體吸收維生素D之前把它洗掉。現在,全世界範圍內維生素D均呈現廣泛缺乏的現象,除了日照過少外,頻繁地洗澡也可能是個重要原因。
一天該洗幾次澡?
事實上,人們每天淋浴的習慣只是現代才有的現象。100多年前,歐美國家的人們一般一周只洗一次澡,比如星期六晚上洗澡是歷史上大多數美國人的常態。中國古人在先秦時期,是「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到了漢代,還出現了「休沐」,就是說官員們上了五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來洗澡。唐朝時期,由五日改為十日,稱為休浣日,浣為十天。
在有淋浴設施的洗澡間發明後,在廣告商的精心推動下,每天淋浴的想法才慢慢變得特別普遍。人們這樣做也常常是出於社會壓力或者審美需求而不是實際需要。
既然洗澡太勤、太久都不好,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地洗澡呢?研究者們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需要視你的皮膚類型和你每天的運動量來變化。在冬天,慣於久坐的上班族一個星期可以只洗兩次或三次。如果你愛出汗或者工作是一些體力活,可以一天一次短時間地淋浴,那些皮膚敏感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嬰兒,淋浴時間和次數需要相應減少。
那麼,一次要淋浴多久呢?雖然在洗澡次數上不少科學家還會有爭議,但在淋浴時間上,許多人一致認為在溫水中淋浴2~3分鐘就足夠了。一般只是腋下和腹股溝才有產生體臭的腺體,腺體不是遍布全身。所以專家建議人們只需要用非抗菌的更天然的清潔用品,重點清洗臀部、腹股溝、腋下這些異味產生的重災區,其他地方並不需要用太多的清潔用品。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6年第12期雜誌文章
※千里飄灰的霧霾天,你或許要買個霧霾險
※錯過了「黃金期」,成年人是否還適合做牙齒矯正?
※逆天的日本廁所提供手機衛生紙防止交叉感染
※穿紅色的女性對男性來說更有魅力?
TAG:知識百科 |
※洗澡不是越多越好
※水不是喝的越多越好
※練瑜伽是不是出汗越多越好?
※書是不是讀得越多越好?
※維生素C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蛋白粉是不是越多越好!你補充了嗎!
※洗澡搓出的泥是什麼?越多越好嗎?真相竟然是
※老師,練瑜伽是不是出汗越多越好?
※牛奶營養價值這麼高,是不是喝越多越好?
※如何辨別汽車音響的好與壞?是不是喇叭越多越好?
※朋友不是越多越好
※夏天吃薑並不是越多越好
※有氧運動對減肥有什麼好?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比力量訓練還好?
※產後紅糖,並不是喝的越多越好
※有氧運動是不是越多越好
※鍛煉腹肌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多樣化訓練!
※雞蛋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多數人的吃法是錯的!
※奶喝得越多越好嗎?
※蛋白質需要量?蛋白質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