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薩戰役經過
雅克薩戰役,是17世紀中後期清朝和俄國之間因邊境衝突而爆發的一場戰爭,俄方及西方稱之為俄清邊境衝突(1652—1689)。
經過
在清順治二年(1645年),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並且進軍黑龍江流域,幾次被清軍擊敗,然而滿洲地區人煙稀少,一旦清軍回撤,俄人又再捲土重來,在黑龍江流域建城尼布楚(現俄羅斯聯邦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現俄羅斯聯邦阿爾巴津)。
第一次戰爭
康熙年間俄國人還在不斷侵擾黑龍江流域,並且煽動當地約干索倫部酋長叛附,康熙帝震怒。幾次交涉未果後,康熙帝於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派遣彭春率領清軍3,000人圍攻雅克薩,於5月25日發動總攻,又準備焚毀木城,俄軍於是投降,雅克薩督軍托爾布津在受降儀式上發誓不再返回雅克薩。清軍把俘獲的700餘個俄國人遣送回國,另有40多人不願回國,被編為康熙俄裔近衛軍。
第二次戰爭
清軍回防後,托爾布津撕毀誓言,率領俄軍在七,八月間分批重返雅克薩,並全力構築城堡工事,做了長期固守的準備,此時距其投降不過兩月有餘。1686年夏,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清軍重新攻打雅克薩,城內有俄軍826人及12門大炮。6月4日清軍攻城未果,於是掘塹築壘,圍困雅克薩城長達10個月。城中俄軍接近彈盡糧絕,除戰死病死外僅剩下150餘人。此時 Софья索菲亞派特使在 尼布楚和中國議和,康熙帝命令薩布素撤兵。
1689年,中俄雙方達成和議,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俄軍撤出雅克薩,毀掉雅克薩城,劃定中俄邊界,整個外滿洲(外東北)歸中國所有。
此前在1650年代,朝鮮王朝兩度支援清朝抗擊俄國,朝鮮稱之為羅禪征伐。
評價
有評論認為「雅克薩大捷比失敗更糟糕」,又認為中俄簽定的尼布楚條約割讓了領土給俄羅斯,屬於不平等條約,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楊方對此觀點作出反駁,指出當時在尼布楚地區游牧的蒙古布里亞特部落並不屬於清朝,清朝也從未對當地實行過有效統治,因而談不上清朝割讓了領土給俄羅斯,而且條約簽訂時,喀爾喀蒙古也不屬於清朝。
清史學者戴逸認為:「《尼布楚條約》保障了中國東北邊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為清王朝後來平定西北、西南地區的叛亂提供了穩定富饒的大後方,對於清朝的發展和繁榮、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現,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明朝礦稅之弊概述
※拉薩條約簽訂始末
※海都之亂概述
※清兵入塞概述
※李成棟廣東反正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