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概念,在西方藝術史中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著名批評家威爾遜(Edmund Wilson)曾經寫過一部名為《傷痛與弓》的著作,指出藝術家的身心痛苦與藝術創作之間有一種內在的、難分難解的聯繫。事實上,我們確也可以開出長長的一串名單,西方藝術家中,丟勒患有憂鬱症,蒙克患有精神分裂症,阿爾弗雷德·庫賓患有精神分裂症,文森特·梵谷患有精神分裂症……,也許我們很容易理解身心痛苦對梵谷的影響,甚至都知道一些他的瘋狂舉動,的確,梵谷的畫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神經質的色彩和筆觸,我們很難在他的畫中找到安寧平和的東西,一切知覺物似乎都不馴順,在扭動,在掙扎,在痙攣,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以至我們在中國繪畫史中都沒有找到類似的情況。中國歷史上也有個別瘋狂的畫家,明代的徐渭,發狂以至殺妻,但作品除了筆調奔放,隨意點染,造型狂怪奇拙外,遠沒有梵谷或勞特累克繪畫中傳達出的強烈的情感宣洩,這是否說明中國古代畫家在藝術創作中,內心痛苦並未產生影響,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內心痛苦,我們拋開畫工畫不談,以元代以來在中國繪畫中佔主導地位的文人畫為例,相信在文人畫家中內心痛苦是一定存在的,並且對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又和我們看到的西方繪畫的表達方式不同,是含蓄而內斂的,通過對元代一些文人畫家的內心痛苦和創作關係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更好的體會到這種影響的存在。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時期,政權由蒙古人建立,同時也是文人畫最為興盛的時期,黃公望就是眾多文人畫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


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痴,大痴道人,又號一峰道人。從小勤學,有「神童」之譽,稍長,博覽群書,鍾嗣成稱讚他「學問,不待文飾。至於天下大事,無所不知,下至薄技小藝,無所不能,長詞短句,落筆即成。」黃公望早年和中國大多數的讀書人一樣,希望在政治上一展身手,經邦治世,干一番大事業,但因為他生活在蒙古人統治的元代,仕途屢受挫折,中年時雖受徐琰的「賞識」,有機會在浙西廉訪司充當書吏,又受上司張閭「經理江南田糧」的案件的牽連而被捕入獄。出獄後,黃公望便絕了仕途之望,遠離官場,隱居山林。


黃公望開始隱居生活後,寄情於青山綠水之間,常和朋友共游太湖,欣賞湖光山色,最終隱居在富陽,常一個人在荒山中呆坐或對水中痴望,去體會山水之妙。這種心靜如水的心態在他為官時是絕不可能有的,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他在晚年才創作了大量的佳作,如《天池石壁圖軸》作於他七十三歲那年,《九峰雪霽圖軸》是他八十一歲時創作的,他的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也是他七十九歲時創作的,只通過了解這些作品是他晚年所作,似乎並不能幫助我們證明他內心的痛苦對他創作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兩者毫不相關,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黃公望「恥仕胡元,隱居求高」「絕意仕途」,其實皆是不得已而然,他在現實中理想徹底破滅之後,內心痛苦之餘,才把自己的理想轉向隱逸山林,對於佛道二教的信仰,也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痛苦的逃遁,當儒家的思想無法解決一些問題時,就用道家的「無為」,釋家的「禪定」之思來化解,以求得思想上的安逸,此時,他內心痛苦已經轉化為一種自我安慰,以道佛思想來自我安慰,來減輕內心矛盾,黃公望的經歷是痛苦,這種痛苦在西方畫家可能會用誇張的色彩和線條來表達,來宣洩,但我們靜觀黃公望的作品,看到的僅是恬靜的氣氛和自然的真山水,絲毫沒有壓抑、痛苦的表現,黃公望內心的痛苦並不在膚淺的表面,而已經被內化了,不是以單純畫面形式的方式來表達,而是上升為一種極端的理想,他畫行雲,是羨慕雲的來去無蹤的自由,他畫「山靜如太古」就是因為覺得而今處世太複雜,反不如恢復原始時代,做個太古人。他喜歡「空山無人,水流花卉」的境界,把「卧青山,望白雲」當作是最高的享受,這種對極端理想的衷心嚮往,刻意表現,實際上正是他不滿世事,內心痛苦的發泄。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中西繪畫中對於內心痛苦的表達給觀者造成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是焦慮不安的情緒,一種是恬淡平和的氣氛,原因何在,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我們前面提及的一些藝術家都生活在19世紀前後,他們當時的時代是西方社會的大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整個狀況,它自身的觀念,它的歷史感,它的信仰、虔誠和生產方式都發生了變化,這對藝術家的心靈無疑是很大的衝擊,藝術家變得無所依賴,只有通過強烈的形式來掩蓋內心的不安,使我們感受到藝術的另一種傳達方式。但這對於中國的文人畫家來說,政權的改變並沒有真正波及藝術家的信仰,傳統的儒道釋學說並沒有改變,藝術家完全可以遁入其中去安撫受創的身心,而儒道釋三家主張的中庸和柔和又使文人畫家對痛苦的表達也極為含蓄。繪畫史上可以找到的一個最為極端的例子,也就是清初四僧之一的朱耷,作為明皇室的後裔,不得意到極至,也僅畫一些翻白眼的魚來表示白眼看世界,也僅在簽名中暗含「哭之笑之」之意,這和梵谷筆下夜間咖啡館的大塊面紅黃綠色彩的運用,從視覺衝擊力上來看還是無法比較的。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內心痛苦和藝術創作的關係,在中西方的藝術創作中同樣存在,中國傳統畫家在創作中雖然沒有西方藝術家表達的清晰、強烈,但表達方式的不同也絕非意味著可以忽視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在平和、高遠、恬靜的山水美背後,藝術家所經歷的內心痛苦是同樣的,所簡單不同的只是我們各自有差異的文化背景。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道長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韋編三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垃圾王國 破碎山河
古琴與書畫
道家哲學思想在歷史長河中的作用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繪畫:內心無意識深處湧出的創作
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內心寧靜的藝術
繪畫|在畫中 展現內心的瘋狂
展露內心世界的藝術作品,如夢如幻!
繪畫:內心世界和情緒
畫在內心 美出知性——龔偉海國畫人物作品賞析
藏傳珠飾 當代中國人的內心秘密
「戰神」內心很細膩?經典火炮內構賞析 精巧宛如藝術品
神秘內心世界的探索,心靈個性化的女性角色插畫|藝術捕夢
老樹畫畫:藝術是唯一讓我們內心柔軟的東西
插畫 內心中的自我
巨大化的動物代表內心的恐懼,表達內心陰暗面的神秘畫作讓人震撼
在畫中 展現內心的瘋狂
內心圖像 繪畫
豆瓣評論:在遊戲中感受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
直抵內心躁動的人體攝影,為藝術獻身的美女
中國怪談《童年陰影》內心深處的恐懼感
女同性戀藝術家難以啟齒的成長,靠畫「驚悚畫像」宣洩內心情感
刻畫內心的《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