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邑拾珍——我的宜興博物館一瞥
新認識的群友給了一個新開宜興博物館的公眾號,還說自己為該館捐贈了一批宋代的韓瓶,肅然起敬之餘便在月底欣然前往。
宜興市博物館的外景還真美!
底樓大廳果然有他貼圖的三開間雞距石牌坊,那是為明末宰相周延儒連中兩元而立的紀念物,金字煊赫招搖,其人卻毫不足取,貪庸狹隘,苟且誤國,因此鄉賢名宦錄中並無此君(倒是可稱鄉嫌名壞)。
底樓大廳的周延儒二元及第坊
真正的宜興驕子古往今來當然不乏其人,六樓美術館有徐悲鴻的專廳和研究室,展出了若干真跡,桀立西風的瘦馬,勁距傲羽的雄雞,都直追古人的狂逸與蒼拙。徐是畫界一代宗師,桃李頗盛,就畫馬而言首推尹瘦石,筆法更為清潤洗鍊,畫的更為洒脫,更有現代感。
徐悲鴻
臨展區很大暫時也很空曠,但我對歐洲畫展和城市規劃之類的玩深沉沒什麼興趣就直接跳過了,所謂學習丹麥改造宜興的口號讓人也很不舒服,這本就是個天造地設的江南水城,非要學那套整齊劃一的『宜居都市』可能到頭來還是得不償失。
而且我怎麼也想不出這些細腳伶仃的自行車道,如何與民俗廳里費勁巴力搬來的老城廂店鋪門面混搭起來,原諒我沒有想像力,可能這也正是主辦方的內心世界:這些嘛,擺在與世隔絕的水泥匣子里給人留點念想就可以了。
風土館 一角
不過坦率地說,民俗廳費了不少腦筋,營造的氣氛也令人動容,路旁的槐蔭和綢布莊、銅鐵鋪都恍若百年隔世,陽羨書院讓我這個曾經的莘莘一員瞬間有了代入感,昏黃的閨閣床帳前似有嬌娘美目相盼。
寬綽的茶樓人跡寥寥,突然才想到了陽羨的茶也是天下獨絕,這裡沒有太多收藏意義上的高價茶具,因為畢竟是綜合博物館,需要統籌考慮。
雖然和城南的陶瓷館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宜博的紫砂器展出卻也不乏精品,素壺和花貨都有,光貨給人泥與火交融本質的思考,自然造化中渾裹著一顆淡於物外的心。
時大彬和陳鳴遠的名款大作無一例外都在省博以上機構珍藏,這也正是宜興紫砂的傲人所在,但方曾三的真品還是有的,底侈口斂,短流微欹,壺耳尤其碩大,也是清初的主流樣式。
其實就陶瓷成就而言,宜鈞也堪稱至寶,尤其那種帶寶光的天藍釉,如碧濤翻湧,層林無際,器型也更顯大氣。
雖則不古,但也體現了宜鈞的至美
陶文化上溯千年,更有深邃悠遠的故事可說,一些被標明為『陶盉』的物件就顯得很有個性,共同的特點都是橫向帶柄,曲流上翹,造型十分古拙。
另外明器也很多,有些樣式也確實獨特,比如形似瓦當的鏤空雞籠,帶有托盤頂蓋高聳如盔帽的瓮棺,以及姿態怪異的胡人立像等等。
最讓人心魂搖蕩的是庖廚俑,粗眉大眼,執刀在手,暗光反照上來目光略顯獃滯,似乎對於俎案之上的任何肉身都沒有絲毫憐憫,一種勞作者的麻木與疲憊令人酸鼻。
神態冷酷獃滯的庖廚俑
宜興青瓷始於六朝,中心位於丁蜀鎮周邊,唐代的澗潀鎮最為知名,南宋以後逐漸衰落,後來缸、缽、壇等器集中丁蜀鎮,五聖廟一代主要以燒小韓瓶為主。
近來內心有了收藏的萌動,對館藏銅鏡格外留意,雖然品類不豐,卻也格調不俗,尤其是歷來不為藏家所重的宋鏡,頗有幾枚令人憐愛的。
從戰國到漢代的神仙人物,到隋唐的海獸菱花,進入宋元之後純粹就成了小家碧玉描眉畫眼的『照子』,這裡有幾枚是地子比較繁密的手鏡,有的是蘆雁,還有可能是魚龍,從銹跡來考察,不排除是鐵鏡。
另外比如四言詩的方鏡(又稱方諸)也較少見,除楷字外還有篆款,鏡鈕似已漫滅,原本應當還有獨立的支架小鏟。
最特別的是僅在書上見過的犀牛望月鏡架,牛作半卧回首狀,背馱一彎新鉤,中國從先秦以後便對犀牛漸感陌生,藝術形象中將青兕與之混為一談,角不從鼻端挺出而是如水牛般卷在兩邊。
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望月犀牛的標準像
吳冠南捐贈文物中還有一個沒有具體年代說明的銅壺,略呈葫蘆形,壺鋬高置,上端與壺蓋相連,流如箕舌四周翻卷,整器古樸而帶有一種西域之風。
在這樣一個南方縣博中看到大體量的刀幣,多少有點意外,另外還有北方的釿布和金涅,極可能是楚國商貿交流的結果。
除了這些上古錢幣,還有一些唐以後貴金屬的硬通貨,在元寶沒有出現的年代,金銀貨幣通常以『鋌』的形式出現,宜興館藏展出的十枚銀鋌束腰弧首加多行戳記(似無刀鏨字),比較典型的南宋款式,側面清晰可見雙圈印,右上方『出門稅』三字昭然可見,這是當時行商納捐的標記。
宋代各色金鋌
鍍金小銅佛數量甚豐,有單體也有帶二脅侍的,都是漢地風範,我比較鐘意的是一尊體量不大的坐佛,兩圈細條粘出背後的佛焰,簡率古拙,朋友力薦的鎮館重器:北宋的銀座金佛,目似垂簾顯其神姿之妙,螺髻絡首如巾帽更有老僧入定的清雅,造像背後的佛焰苞亦似葫蘆勾邊,三重蓮瓣之下還有須彌寶座。
信徒大多還喜歡施金銀葉子,方勝或佛幡鏤出連珠孔,有些是幾家湊成一張方方正正的葉子,鏨上各自名號和出錢多少,後邊還有求驗之事,大多是眼疾之類的苦楚。
口銜金葉的游龍
獨自捐銀的都是金龍銜葉,探爪顒首,須鬣飛動,蜷身蓄勢中勁健之氣幾欲噴薄而出,金葉方寸大小,僅有簡短的『乞保』字樣。
寫滿祝福語的金葉子
當然也不只是金銀或佛像,還有一些水晶小件,比方說花口杯、金剛杵等等,這是官宦之家的東西了,還有放供養的小木塔,和北方的那些壼門小經幢類似,非常有晚唐五代的意蘊。
很有遼代風格的小木塔
不多一會兒看到了一方橫卧的碑,根據注釋才大體知道了剛才這些珍寶的來由,原來這批佛物一共九十九件,加上百餘斤錢幣,都是宋崇寧四年埋在縣南門外法藏寺轉輪藏地宮內的,原先這座寺院在蕭梁始建之初叫做重居寺,是宜興最早的寺廟之一,唐肅宗時遷址,之後多次被毀,宋代蔣之奇以別院為功德寺,名為顯親追孝禪院,最終在洪武年間移建於城中。
卧姿婀娜的金羅漢
不過既然說到宜興蔣氏,可以屈指數來的名人真是不少,在當地也算是青葙世家,南宋詞匠蔣竹山,霍小玉傳的作者蔣防更是為人樂道。
通史館再往前推有一些兩漢和魏晉的碑碣石刻,僅就書體而言,漢末的司農劉夫人碑就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乃是這一時期『隸變』的典型,保留了一些秦篆的特色,但又獨具漢隸的古雅舒勻之氣。
從史學角度來說,此碑在歷代碑帖著述中多有提及,但從來都是只聞其名,公開現身還是五年前的事情,距離事主許司農(許戫)的墓只有數里之遙。外觀更獨特的則是時代稍晚的國山碑,之所以珍貴,是因為碑文是目前中國最早的地震記錄,原先在西南五十里董山上,形似米倉故又稱囤碑,由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郎將蘇建所撰,自東北繞南終於西北,四十三行每行二十五字,多處漫漶。
後世對此多有著錄,宋《雲麓漫鈔》、明《荊溪外紀》、清《金石萃編》都對該碑全文抄錄,清吳騫還對歷代拓本和原石進行了詳考,著有《國山碑考》。
上下六層二十多個展廳,大半天的工夫勉強能看個大概,後來順耳聽到,宜興博物館比原計劃提前了數月開門迎客,布展還未完全到位。
展廳一角
這也正是很多展品還沒有貼出註解牌的原因,靠著讀者頭腦中的知識儲備展開想像,比被動地接受現成信息更為美妙,當然作為縣博,審美疲勞過敏的博友或許還是覺得不夠出彩,但如果沉下心來,值得留戀繾綣的絕不止我上文略舉的幾樣。
如果是非自駕的驢友博粉,徜徉盡興還得控制好時間,這裡的出入交通有一定的時間和地域局限,當然留宿一晚也未嘗不可,畢竟寓目騁懷的去處,還是有的……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正在那裡等你!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生僻字 匜
※我唐日常 朕回來啦
※揚州八怪之黃慎——懷疑你是典型的金牛座
※生僻字 爻
TAG:博物館看展覽 |
※宜興市博物館迎來「神獸尊」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藏品,值得一看!
※桐君堂中藥博物館一游
※民間博物館-重慶寶林博物館
※獵奇:荷蘭七大奇葩博物館,居然有性博物館!
※最富貴的博物館 德國「黃金之城」珠寶博物館
※在博物館與歷史一同洗個澡:萌物居然是古董
※鄴都塵韻——我的安陽博物館之旅
※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每一件都驚呆了!
※去寶島,看崇明博物館
※寶馬酷炫的博物館之旅
※洛陽古墓博物館 被譽為「世界最陰森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開館 故宮「乾隆」當嘉賓
※帶你逛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
※這萌物火了——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新疆又添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員 看看吐魯番博物館都有啥「寶貝」?
※首都博物館館藏的精美玉器珍品
※博物館才能看到的長征珍貴油畫:一張圖呈現遵義會議人物內心
※帶你逛博物館|天津有值得一去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