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作者簡介


張曾祥,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退休),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 發表《老子「道」本體的現代解釋功能》、《「孟子困境」的李約瑟視角》、《用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關照社會和諧》等論文。


李玉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教育哲學,著有《一份特別教案》,發表《知識遷移與相似信息共振》等論文。

我們認為,其源頭在中國的《易經》和《道德經》,即它們建構的中國哲學的「道」本體論,同西方的基督教《聖經》和希臘哲學,即它們建構的「神創」本體論和「實體」本體論,造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人們的行為差異。


文/張曾祥 李玉萍


摘要


基督教《聖經》用「神說有,就有了」的方式,建構了「神創」本體論;希臘哲學對「水、火、原子」是世界基質的邏輯論證,建構了「實體」本體論;而神「普愛世人與揀選世人」的分裂,和人「向神懺悔與挑戰神權」的分裂,造就了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和「役物屈人」的文化形態,這是西方現代社會一切分裂的思想根源。《易經》和《道德經》,從天人關係來把握世界,以安心利行為價值用途,建構了「世界本源與世界秩序」、「人的地位與人的準則」融為一體的「道」本體論,這造就了中國「體相用」融合、「悟證解」一體的思維方式和「文史哲」不分的文化形態;使中國文化缺少研究自然物的「科學性」,也缺少用制度管人的「創造性」, 這是中國近現代以來被動挨打的思想根源。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神創」本體論(資料圖)


一個民族脫去蒙昧,就會解釋周圍的事物,理解世界的秩序,尤其會追問自己的由來,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安頓自己的身心,引導自己的行為。在這當中,人們理解的「世界本源」和「世界秩序」、「人的地位」和「人的準則」,就是人們的文化。如果說此前,人們以自己的本能,像動物一樣在自然當中演化,那麼此後,人們就要隨自己創造的文化一起演化,而開啟人類自己的歷史。


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聖先賢,上究天人之本,下察治亂之由,中通古今之變,以求「性與天道」;然後把自己理解的「天道」,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準則和行為方式,即依天道而行人道,依人道而行治道,以治道求人的和諧,是謂「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

西方人根據自己的實踐,把上述思想活動稱作哲學研究,認為這種研究建構起來的哲學本體論——它實際是人們的認識水平外化出來的客觀知識性的觀念體系,相比而言,中國上述思想活動建構的「性與天道」可以稱為中國的哲學本體論,它實際是內化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的觀念體系——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方式。所以,中西方的不同哲學本體論,決定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中西方人們的行為差異。


近現代以來,主要是用西方學術改造中國學術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用「哲學本體」代替「性與天道」,即習慣了現代學術觀念。那麼,從現代學術觀念看,中西的文化差異是什麼、其源頭在哪裡呢?我們認為,其源頭在中國的《易經》和《道德經》,即它們建構的中國哲學的「道」本體論,同西方的基督教《聖經》和希臘哲學,即它們建構的「神創」本體論和「實體」本體論,造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人們的行為差異。


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同時面對了同一個地球,使人們覺得需要一些大致相同的行為準則;而不斷地衝突,尤其是文化的衝突,使人們覺得對於各方不同的哲學本體論,需要一個大致相同的理解。


本文嘗試在中西文化的根本差異上,說說「道」本體論與西方本體論的差別,重點是說說《道德經》的「道」對中國本體論的建構。


西方的本體論建構及其思想方法


在西方,其本體論建構,主要是基督教《聖經》和希臘哲學完成的。


《聖經》上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事就這樣成了」;「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聖經·創世紀》)。


基督教的《使徒信經》上說:「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聖經·創世記》中說, 上帝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唯一真神,是「全知、全能、全愛」的主,是「自在、永在、忌邪」的神。人們要把認識上帝、榮耀上帝作為人生的首要目的;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上帝」(《 新約·馬可福音》)和「愛人如己」(《 舊約·利未記 》)。

我們看到,基督教《聖經》用斷言「神說有,就有了」的方式,於人類蒙昧初開的時候,像是面對兒童的空白心靈一樣,為消除人們的焦慮,直接給人們樹立信仰,即用直接回答「是什麼創造了世界」的方式,建構了信仰性的「神創」本體論;希臘哲學是在人們認識發展了的基礎上,在人們經驗的自然當中,尋找孕生世界萬物的「實體」,讓人們在推理中消除疑慮,隨之樹立自己的信仰,即用論證「為什麼是某物創造了世界」的方式,建構了科學性的「實體」本體論。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基督教經典《聖經》(資料圖)


比如在古希臘,面對人們依賴的大自然,泰勒斯認為萬物的始基是「水」,這符合人們「有水就有生命」的直觀經驗;可是後來他們又覺得,水有體而無形,哪裡低下它就往哪裡流,容器啥形狀它就啥形狀,因此它不能規定它物,它不是自身存在和它物存在的原因。於是後來的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是世界萬物的始基或本原,因為它「自己運動而充滿宇宙」,雖然有形卻能進出一切物體之中,雖然無形卻以整個世界為形;可是後來他們又覺得,世界是無限的,以整個世界為形就是以無限為形,也就是無形,而無形的東西是不能成為有形世界的本體的。於是後來的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沒有上述缺陷,它是有形的、自動的並且「給世界萬物光和熱」,它在一定尺度上燃燒、一定尺度上熄滅、又在一定條件下從一物轉到他物上;這樣,從火向外推演,可以使世界萬物獲得一個物質基礎。可是,他們又覺得,從火向內推演,它需要火種和燃料,而沒有永恆的燃料,就沒有一團永恆的活火。


後來,許是有感於上述困境,他們又從尋找實體物轉向尋找抽象物,於是有了阿那克薩哥拉的「種子」說,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師徒的「原子」說,到17世紀有萊布尼茲的「單子」論,18世紀有黑格爾的「絕對理念」;可是,他們一直沿用了同樣的思想方法,即「找到一個不變的實體,論證它衍生了世界萬物」的思想方法。


再後來,許是這種實踐促進了理性的發展,使他們把這種思想學術活動,看成了「建構世界本體、安頓自己心靈」的哲學研究,並且認為這種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解決「人與世界」或「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再後來,經過對「思維與存在」關係的深入思辨,加上自然科學對世界認知的發展,包括工業革命使人的實踐本質的暴露,到19世紀,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馬克思批判了費爾巴哈——馬克思從「人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生產狀況決定人的思想狀況、先有人後有人關於神的觀念」這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出發,說明不是「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想像造了神——西方古典哲學就「終結」了。


但是,他們依然延續著「找到一個不變的實體,論證它衍生了世界萬物」思維慣性,依然由此建立他們的哲學本體論。所以當科學進步到打破「原子」,發現質子、電子,就有人驚呼「物質消失了」,世界得以確立的「本體」消失了;到後來再發現了「測不準」的量子,預言了正電子、反物質,西方的哲學研究工作,就作了幾次轉向,即從建構本體論,轉向了研究人的認識能力(所謂認識論轉向),又從研究認識能力,轉向了研究表達能力(所謂語言論轉向),以致找不到新的轉向時,就宣布「哲學已經死了。


上述情形,是西方的「基督教《聖經》和希臘哲學」建構其哲學本體論的發簡歷史,和他們所建構的哲學本體論的大體情形。


在上述情形當中,我們看到,西方哲學本體論提供給西方人的,一是相信「向上帝懺悔,得神主救贖」,要「愛上帝」和「愛人如己」,以安頓自己的心靈旁;二是從希臘哲學理解的「世界秩序」,演化出了關於世界萬物的科學知識體系,人們憑藉這種科學知識在自然中取得的成就,堅信了自己的本體論建構。但是,它提供的「人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和「人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因其理論上矛盾重重和實踐中衝突多多而不斷變動,從而使這種「矛盾、衝突、變動」充滿了他們的哲學史,攪得他們不斷地變換自己的研究方向,進而對自己的建構越來越不自信,以致無奈地宣布「哲學已經死了」



中國的本體論建構及其思想方法


在中國,其本體論建構,主要是《易經》和《道德經》完成的。


同《聖經》由「舊約、新約」從遠古傳來一樣,傳說《易經》是從伏羲畫卦開始的,後來經長期占卜記事,到文王為卦爻系詞,再到孔子序傳解經進行學理轉換,才形成現在的傳世本。實際上,《易經》累積了我們先民的經驗智慧,是我們上古典籍的群經之首,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活水源頭。老子的《道德經》,是繼承《易經》思想的獨特著作,其成書很晚,大概與孔子序轉解經的年代差不多。


孔子在《易經·易傳》上說,我們先民建構《易經》的方法,是: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即用觀物取象、比象畫卦、悟卦通神的方法建構的。於是先民們認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易經·繫辭傳上》)。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一陰一陽之謂道(資料圖)


用上述方法建構的本體論認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以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系詞傳》);並且「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說卦傳》),以教人們「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易經·乾卦·文言傳》)。老子在《道德經》上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經》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四十二章)。


將上述引文同基督教《聖經》和希臘哲學相比,我們看到,從思想方法上說,中國的本體論建構,沒有把「事物都有其創造來源」的具體經驗絕對化、簡單化、明確化,即沒有把「天地宇宙也有其創造來源」的觀念明確化,進而沒有明確提出「造物主」或「本體論」的問題加以探討;只是用現有的「存在」解釋其存在,從事物之間的關係來理解它們的性質,即認為:天高而尊、地低而卑;這種天高地卑的位置確定了,萬物就在其中生存繁衍了;於是,就有動靜、四時、剛柔、貴賤、吉凶、神鬼等等事情發生了;這種天之象、地之形是自然而然的。


在上面的認識中,最具哲學意義的建構,是認為這些天之象、地之形當中,其「卑高、動靜、剛柔、吉凶」等有形的可見的部分,是所謂「器物」,而在背後推動它們發展變化的無形的不可見的東西,是所謂「道」。但是,探討和理解這些有形可見的「器物」和它們背後無形不可見的「道」,其目的不像西方那樣,是為了建立一個解釋世界萬物的知識體系,而是將這種認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用以引導自己的生活行為,使自己「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所以就思想方法來說,中國的哲學本體論,既沒有建構「神創」本體,也沒有建構「實體」本體,而是建構了將「世界本源」、「世界秩序」、「人的地位」和「人的準則」混為一談和公用一個概念的「道」本體,是所謂「窮神化、一天人、立大本」和「知晝夜、通陰陽、體用不二」(見呂大臨[宋]《橫渠先生行狀》)的本體論。這樣,就使得我們文化,既沒有「人與世界」的實際分離,也沒有「思維與存在」的哲學問題,因而也沒有從「世界秩序」演化出發達的科學知識體系;這造就了中國文化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內修去私」的文化,而不是「主客二分」的、「役物屈人」的文化;所以我們的許多發明成了禮器,而沒有成為武器,我們的火藥做成了禮花,而沒有做成槍炮。


上面是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對中國文化肇始以來的思想方法所作的分析,「道」則是這種思想方法建構的哲學本體。至於對「道」的實際闡述,即對「道」本體的具體建構,主要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完成的。



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道,是中華先賢用來認識世界萬物的名詞,它在具象上有「道路」的意思,在抽象上有「規律」的意思,其哲學意義是指萬事萬物的本源、本體、本質、規律、原理、真相、程序、動力、路徑等等。本文稱其為「道」本體,是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同西方的「神創」本體和「實體」本體相比較,所用的方便之說。


同西方相比,中國的哲學本體論有以下特點:


1、道本體在指稱上注重功能性,而非西方的客體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德經》第42章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道德經》第14章


這意思是說,「道」是指在世界萬物背後起作用的那個存在,也就是,使「世界從無到有或宇宙從零到一;一或有,再二分為既對立又聯繫的陰陽;陰陽,又交沖又協和而生出新一代;由這種新新相生,而有世界萬物」的本源、本體。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老子出關(資料圖)


但是要明白,「道」作為人們認識世界的思想創造,亦即作為從總體上把握世界萬物的哲學範疇,可以指稱孕生世界萬物的本體,也可以指稱從本體到世界萬物的孕生過程,而且應以「指稱過程」為主。因為這樣,人們就會著力考察自己所建哲學範疇的功能,即考察它能不能確切指稱這個本體和確切指稱這個過程,亦即能不能藉以達到從總體上把握世界的目的;如果以「指稱本體」為主,就容易混淆「指與所指」的區別,由這種混淆,人們就會著力考察自己創造的「哲學範疇」,而不去考察它所指的「本體」,能不能孕生世界萬物了。我們在思想史上看到的許多混亂,諸如西方哲學建構了「水」、「火」、「氣」本體,又否定了它們;用西方學術改造中國哲學以來,一直有人在追問和解釋:「道」的概念怎樣「生一、生二、生萬物」;也有人在判定和爭論:「道」的說法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都是犯了這種錯誤,即犯了「用客體的邏輯證明,來抽象地把握世界」的錯誤。


從思想方法上說,只有追問自己創造的「哲學範疇」能不能確指世界的「本體」,才能從哲學上「抽象地」把握世界。而混淆了「指與所指」的區別,無論追問自己創造的哲學範疇——「道」、 「水」、「火」、「氣」——能不能孕生世界,還是追問範疇所指的本體——道、 水、火、氣,直至後來出現的「奇點大爆炸」的奇點——能不能孕生世界,都不能使人從哲學上「抽象地」把握世界;最多只能從實證上「具體地」把握世界,而那是科學而不是哲學的任務。


現在知道,我們智慧的先賢,尤其著《道德經》的老子,不會犯上述錯誤。他用古人「形而上者謂之道」和「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基本思想,敘述了「道」 「生一、生二、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之後,就說「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可以「名夷、名希、名微」;也可以認為它「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可以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恍恍惚惚」,但是「不可致詰」;因為,一旦對「什麼是『夷、希、微』,它們和『道』是什麼關係,『道』怎樣『生一、生二、生萬物』」,予以「致詰」,就會造成邏輯上的混亂,或者造成無盡地循環,最好的結果,也是侵到實證領域,用哲學思辨代替科學論證,從實證上「具體地」把握世界。


2、道本體在呈現上注重具象性,而非西方的終極性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道德經》第21章


這意思是說,道本體,有「生一、生二、生萬物」的功能,也有「恍兮惚兮、窈兮冥兮,有象(形式)、有物(質料)、有精(能量)、有信(規律)」的具象;「道」作為哲學範疇,就是指稱本體這種「功能」和這種「具象」的範疇。這種「哲學範疇與所指本體的同一性」,不是從現有的世界萬物,推斷產生它們的終極本體,而想像出來的;而是從現有的具象觀察其本體,用現有的「存在」解釋其存在,從事物的關係理解其性質,直觀上就是這個樣子。如果再問,怎麼知道「是這個樣子」,那是因為自古以來,先賢們用「道」來觀察和指稱世界本體,一直是這個樣子,即用「道」來指稱本體的「具象和本體」、來表示本體的「指稱和所指」、來理解本體的「存在和理論」,一直沒有遭遇困境,一直沒什麼有改變。


說到底,是人們都理解,「道」是人們創造的用以指稱和理解天地萬物之本體的工具,但它的特性不是人為規定的,而是由它指稱的本體之特性確定的;因此,中國的本體論是用世界萬物的秩序,來引導自己行為,所以它有許多具象是可查可知的。而西方本體論,是用世界萬物的秩序,來推想產生世界的終極本源,所以它在理論上是實證的和邏輯的。


3、道本體在自性上注重法自然,而非西方的創世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第25章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道法自然(資料圖)


這意思是說,「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本體,不是獨立於天地萬物之外的,具有人格、帶著目的來創造天地的神,而是在「從本體到孕生世界萬物的過程中」,實際存在和實際起作用的某物及其特性的總稱,即第21章所說的「象(形式)、物(質料)、精(能量)、信(規律)」之「混成物」的總稱,是外在「實體」的客觀存在與觀察者心中的「表象」存在的中和,包括人對這種主客關係的「理解」的中和。因而,無論「道」作為本體自身,還是作為哲學範疇,其特性都是「法自身」和「法自然」的。不像西方哲學本體論那樣,會發生「宇宙起源上的科學論與世界秩序上的認識論」的分裂,最終導致「主觀與客觀」的分裂。


可以說,中國的道本體,是用來化解自己認識之疑惑的,不像西方哲學本體論那樣,是用來解釋「創世界」的。兩相比較,用於「解疑惑」的本體論,遭遇新事件和新認識的否定,會重建自己的解釋,因此中國的哲學思想史,從子學到經學、從佛學到玄學、從理學到心學,都是從上古源頭開始,重注六經而重建新的「道」本體,所以中國文化一直表現為以「道」為本體的連續性;而用於「創世界」的本體論,遭遇新事件和新認識的否定,會認為世界不能創生,或者認為「哲學已經死了」,因此西方的哲學思想史,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從認識論到語言論、從機械論到有機論、從可知論到不可知論、從唯心論到唯物論,都是後者根本否定前者,而重建新的本體論,所以西方文化總是表現為後人否定前人的發展性。


4、道本體在功用上注重修內心,而非西方的役使物


「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第52章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道德經》第34章


這意思是說,大道普施於萬物,像洪水泛濫一樣,遠及天邊近在左右。與此同時,萬物依道而生存,它不推辭;萬物賴道而成功,它不佔有;它給萬物以滋養,不替萬物作主張。所以,既知天地始於道,知道一陰合一陽,也以道這種天地之母體,來理解天下萬物之性情。既知萬物之性情,復守天地之母體(以及,既知人生之寶貴,復給自然以尊重),則一生沒有危險。比如閉塞奇想,順其自然,使陰陽和合,那就一生沒有什麼麻煩;如果放開自己的奇想,追逐自己的慾望,那就一輩子也達不到滿意。(以及,既知五穀之珍貴,復給土地以保護,而不僅僅集谷,就不會沒有飯吃;既知魚蝦之性情,復給水源以滋養,而不只顧抓魚,就不會沒有魚吃。)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資料圖)


由此可知,中國的「道」本體,是「法天、法道、法自然」的本體;由這種「道」本體所決定,中國文化是一種順其自然、合於陰陽、萬物恃之不為主、衣養萬物不居功的文化;不像西方的「神」本體那樣,是普愛眾人、揀選眾人、救贖眾人的本體,當人不聽神的話吃了「智慧果」,神就懲罰人把人逐出伊甸園;由這種「神」本體所決定,西方文化則是一種向神懺悔、求神原諒、得神救贖的文化,以及從希臘哲學發展起來的「與懺悔相補充」的反抗神權、造福人類、從天盜火、張揚人性的文化。


相比較可以知道,西方的本體論,在神「普愛世人與揀選世人」和人「向神懺悔與反抗神權」源頭上,就發生了分裂,這是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及其一切其他分裂和現代社會問題的基本原因。中國的本體論,因為「從天人關係來把握世界,以安心利行為價值用途」的思維方法,使中國文化一直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而不是「治天役物」的文化;當然,這也造就了中國文化的現代性缺陷,即缺少研究自然物的「科學性」,沒有發展出公設、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組成的科學知識體系,沒有製造出堅船利炮、汽車飛機、電影電腦、克隆羊、安樂死等等;也缺少用制度管人的「創造性」,總是教人信因果而去私心,不是規定切蛋糕的最後取,只是提倡施捨行善,不是建設高額累進稅,只是提倡武死戰而文死諫,沒有想過問責制和選舉制,這是中國近現代以來被動挨打的文化原因,也是一些人認為中國文化落後,而提出全面西化的思想依據。


5、道本體在價值上注重合自然,而非西方的遂人願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第28章說:「 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離」,「知其白,守其黑……常德不忒」,知其榮,守其辱……常德乃足。」


——《道德經》第46章


這意思是說,社會的治道合乎天道,即順萬物之自然,人們會用戰馬去送糞,好像用軍械去耕田,用黃金修廁所;如果治道違背了天道,即追逐人的慾望,連孕馬都要被趕去參戰,以致父送子妻送郎,母生在戰場上。所以,根據「一陰一陽之謂道」,要知道據守雄壯的地位而保持雌弱的心態,使雄壯與雌弱玄同而不張揚雄心,這於天道德性就不離失;要知道保持清白的品性而表現為朦黑的形式,使清白與朦黑玄同而不凸顯清白,這於天道德性就無差錯;要知道堅持榮耀的目標而走卑辱的道路,使光榮與卑辱玄同而不追逐榮耀,這於天道德性就會充足。


回顧上面的簡單論述,我們覺得,中國哲學「道」本體的特性——在指稱上注重功能性,在呈現上注重具象性,在自性上注重法自然,在功用上注重修內心,在價值上注重合自然——融合起來,即在思想的源頭上,孕育了中華文明的特性。比如,面對人與人之間紛爭與合作的諸多鬥爭,儒家按照自己對「道」的理解,建構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原則;面對人與萬物之間利用與反利用的諸多關係,道家按照自己對「道」的理解,建構了「順其自然,無為而為」的行為原則;面對人們生存環境中的風寒暑濕燥火,醫家按照自己對「道」的理解,建構了「激發人體自愈,維持陰陽平衡」的醫療原則。


佛學傳來中國以後,我們又以自己理解的「道」,接引和消化佛理,比如以「注重功能性」, 而去萬物之假名,直指人心,教人不為名詞所障;從「一陰一陽之謂道」,來闡發「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把「注重修內心」,發展為「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教人不為情景所困(《六組壇經》)等等,把佛學轉成了人們心靈通達、安身立命的思想慧根,即把佛學接到中國的「道」本體上,使佛學與儒學和道學一起,成了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馬克思與恩格斯(資料圖)


馬克思主義傳來中國的時候,直接看上去,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暴力革命、民族獨立、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領導等等的工具理性,與我們當時救國救民的緊迫任務相契合,使之成了我們嶄新的思想武器;更深層的原因,則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理性與我們「道」本體的價值欲求相契合,比如,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論證,與我們民族「天下大同、社會和諧」的價值追求相契合;「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的理論論證,與我們民族精神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價值理性相契合等等。正式這種本體論意義上的價值契合,使馬克思主義成了我們跨越舊的時代、破除思想障礙、建設現代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



簡短的補充


上面的文字,簡單敘述了我們對中西方本體論的認識,和它們所決定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但有的論述不夠充分,有的結論過於直接而缺少過渡環節,有的因為思想偏好而用詞不妥。歡迎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從中西比較看「道」對中國哲學本體的建構



有耕戰之強,才有禮樂之樂(資料圖)


另一個大的思想背景是,我們所說的中國「道」本體論,實際生成了我們中國的「天下觀」,它是以「一個完整的人面對一個完整的世界,或以整個人類面對整個世界」的觀念;而我們所處的當今世界,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的到處矗立著現代國家的世界,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國家當中,每一個人都通過自己的國家,來面對其他國家的人和其他國家的自然界。這樣一來,依照「道」本體「注重修內心」、「注重合自然」的國家和人,遇到其他「注重役使物」、「注重遂人願」的國家和人,就會陷入中國近代史開端的那種情形,即吃虧挨打、被動落後,而無法將自己的原則貫徹下去。


所以,中國「道」文化雖能克服西方「主客二分」的文化矛盾,我們的「人類文化」 雖然演化出了「地球村」的文化觀念,但是,當今世界依然是「國家分立的世界」,人們依然要「通過國家」來生存和發展,國家依然是「有耕戰之強,才有禮樂之樂」。因此,要推廣「道」文化,要用人類內部的「人文化成」替代族群之間的「武力征戰」,還有很長的理論道路要走。


溫馨提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專訪墨西哥道長景威:外國人為什麼會接受道教&有「德」才有真正的力量
厲害了 她將老子的「名」與「道」寫成了小說
《四品經》、《早晚課》是基礎之基礎
實力懸殊的兩方 應該如何相處
老修行告訴你 你有多少福報可消耗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水墨在文化建構中何為?
邊疆、民族與梁啟超「新中國」的建構
《新青年》與中國現代學術文化的起源與建構
如何理解建築學中的建構與非建構?
李慶新:建構中國海洋文明體系
建構與解構:明代浙東湖水糾紛中的利益表達——以上虞皂李湖為中心的考察(一)
邊疆的概念與邊疆學建構
對數學對象的「理念性」意義的現象學建構分析
張孝斌:要建構屬於中國重汽的駕駛培訓體系
戈達爾在《電影史》中建構的三大主線
「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楊士霈:從《道門十規》談理想道教的形塑與建構
種族與國家建構
20世紀上半葉的大眾傳媒對蘇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構
AI:社會的解構與建構
從《星際特工》看電影中CG特效建構出的烏托邦!
全球史研究方法新探:互動、比較、建構
想像建構的世界(一)
晚明敘事與詩學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