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彪大軍南下,不怕國軍,卻怕兩樣東西

林彪大軍南下,不怕國軍,卻怕兩樣東西

南下行軍兩千餘華里,一腳踏上江南的紅土地,老天爺和土地爺就成了四野最可怕的敵人。



林彪大軍南下,不怕國軍,卻怕兩樣東西


王希斌老人說:


從平津南下,為旅次行軍,每天60華里左右。上午7時出發,下午6時左右進入宿營地。中間兩次大休息,每次個把小時,走上個把小時還有次小休息,約10分鐘。白天行軍,又沒敵情,走這點路還不玩兒似的?還過星期天,每周休息一天。闖過關東的老同志說,好日子都叫你們趕上了。


沿途政府和群眾更感動人。那路修得寬寬的,路邊牆上都是歡迎四野大軍南下的標語,村鎮路口、街道兩邊都是歡迎的人群,還有扭秧歌、送慰問品的。到了宿營地,房子、炕早就收拾好了,就等著你住了。


要說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是風沙大,俺們東北人叫「刮黃土」。天氣乾冷乾冷的,到處黃乎乎的,風一刮,滿天灰沙迷眼睛,許多人得了沙眼、角膜炎。那年春天風特別大。南方兵說快走,到了江南就好了。果然,越走天越藍、地越綠,過了長江一點風沙也沒有了,那路卻更難走了。

翟文清老人說:


從大別山到五指山,一是山多,山地面積佔50%以上;二是水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各有數千條支流,湖南、湖北更有「水鄉澤國」之稱;三是雨多,那年雨水又特別大,過了長江這衣服好像就沒幹爽過。從武漢出發前,每人發塊桐油雨布,兩米見方,大都用來包背包了。那時沒有塑料布。到了湖南又發個斗笠,戴在頭上沉甸甸的,只能遮住少半個身子,打起仗來礙事,輕裝扔東西先扔它。


山多沒什麼,四保臨江和四保臨江之前,我們就在吉南和遼東山區轉了。北方人不識水性,可江河再多也不往山上流,最討厭的就是這雨多了。身上一天到晚水淋淋、潮乎乎的,北方人什麼時候嘗過這滋味兒呀?比這滋味兒更頭痛、難過的,是腳下那路太難走了。


在東北,下場雨,無論多大,兩天工夫地面就乾爽了。最難走的是3月底、4月初,一冬的積雪化得南流北淌,東北人叫「爛道」。那也只有半個月左右時間,這江南好像就沒有不「爛道」的時候。



林彪大軍南下,不怕國軍,卻怕兩樣東西


太陽出來一會兒,就能把人曬得冒油,那空氣也悶乎乎的能攥出水來。山裡小路,一個連過去就爛得黏糊糊的,或者一跐一滑摔跟頭,或者一腳下去沒腳面子,你就跟土地爺叫勁去吧。山嶽叢林,水網稻田,平地上大都走田埂。當地婦女挑著百多斤擔子,在那上面顫顫悠悠地帶著小跑,我們這些北方漢子一會兒這個仰八叉,一會兒那個狗吃屎。若是夜行軍,天亮了一看,全是泥人了,認不出誰了。


都拄根棍子。「三條腿」穩定性好,又能借力,還能打蛇。發現敵情,追擊敵人,棍子扔一地,絆腳、摔跟頭。


行軍,特別是夜行軍,誰腳陷爛泥里了,一下兩下沒拔起來,尋思喘口氣兒再拔吧,那人站那兒就睡著了。在北方,常常是走著走著就睡著了,腳下絆著個什麼就跌倒了。後面的人跟上來,碰上了也摔倒了。有時一倒就是幾個、十幾個,甚至更多。與多米諾骨牌不同的是,那骨牌是從最後一個開始向前面倒的,這隊列中的人雖然也向前倒,卻是從前向後數的。


王志建老人說:

雨天濕地奔了半個月,有時一天就走出30多里路,卻比在東北強行軍120里還苦還累還遭罪。鞋在爛泥里,拔掉了打赤腳,有時一天喝頓稀粥也照樣走,上山下山差不多就是連爬帶滾了,那人一個個都弄得沒人樣了。


宜沙戰役後,我們在鄂西追擊宋希濂。那地方「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還有個什麼「四十八道河」,聽著就讓北方人打怵。後來明白了,就是一條河在山裡轉來轉去。水淺處我們就過河走直道,水深了就跟著那河繞圈子。


開頭416團緊跟著我們,後來就沒影了,團長說他們在後面「開炮」呢。師炮兵營翻山過河跟不上,一個步兵團幫他們推炮、扛炮,那也沒趕上來。


離休前為某軍政委的譚順田老人,當時是40軍118師炮兵營教導員。

老人說:


東北交通發達,鐵路、公路很多,老百姓稱公路為「電道」,形容道路寬闊、平坦,走路像電一樣快。馬拉炮就跑吧,伴隨步兵作戰及時到位,從未出過問題。平津地區也行。這江南公路、大路本來就少,橋樑又被破壞,只能走鄉間小道。東北鄉間道路也走馬車、牛車,江南基本就是人行,窄窄的沒兩個炮輪寬,更鬧心的是泥濘不堪,動不動就陷進去了。我們平時就跟不上步兵,爬山過河就更沒轍了。


湘贛戰役前,過鄂湘贛交界的幕阜山、九宮山,可把炮兵折騰壞了。


幕阜山脈上下100多里,陡處坡度40度左右,一條羊腸小道下邊大都是懸崖斷壁,一個人、一匹牲口停下,後邊隊伍就動不了了。白崇禧的廣西部隊裝備輕便,士兵穿大褲衩子,在那種天氣、地形下行軍作戰,好處多著了,不說也明白。廣西多山,南方多水田,士兵從小就在山裡轉,在田埂上遛。南方人喜歡打赤腳,那腳丫子扎煞著,不像穿鞋的北方人,5個腳趾頭緊攏著。這些先天的後天的條件,咱們都處於下風。人家那馬也都是南方小馬,馬背還沒人肩膀高,靈巧,善爬山,走田埂、小橋挺利索。咱們的北方馬個大、有勁,爬山過河走田埂就不行了。日本大洋馬、美國大騾子受過正規訓練,人走哪它都跟著你,到這種地方也像老牛掉井裡了,渾身直哆嗦,心裡也是害怕呀。上山時,馭手在前邊抓著韁繩往上拉,炮手在後邊推屁股;下山時,馭手在前邊勒韁繩,炮手在後邊拽尾巴。那羊腸小道許多地方是石板路,這個不爛道,人走著挺舒服,可馬不行呀。馬蹄鐵和石頭硬碰硬,又有坡度,上山動不動馬失前蹄,下山經常坐屁股,一些馬腿、屁股上磕得那血呀,看著叫人心疼。再看看前邊部隊摔下山崖去的那些馬,就更難受了。好在我們營還都安全通過了。


開頭前邊停下了,後邊還往上傳口令,讓「加快速度」。心裡都急呀,想趕上部隊,跟上步兵。沒有炮火支援,步兵打仗傷亡大,吃虧呀。後來除了滾下山崖塊石頭,能引起一陣驚叫,以為有人馬摔下去了,再就沒聲了。不是不著急了,實在是有氣無力了。



林彪大軍南下,不怕國軍,卻怕兩樣東西



上下100里,我們營走了三天多。


有的部隊一天只挪動兩華里。


不知道這是不是創了全軍「紀錄」,但肯定是四野「紀錄」了。


聞名天下的八路軍的鐵腳板,踏進江南的紅土地就不大靈了。


和平時期,戰爭年代,部隊講得最多的就是「戰鬥力」三個字。那戰鬥力的成色,不光是槍炮聲中衝鋒陷陣,還在於平時行軍走路。能走才能打。走不動,追不上,那仗還怎麼打?


過幕阜山趕上晴天,太陽熱辣辣的,那石板路上卻泥呀水的——都是汗水呀,人和馬的汗水。


過了江,不是陰天,就是下雨,大家就盼個晴天。太陽照到頭上了才明白,咱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那個太陽了。


進一步閱讀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曾提兩個接班人,都有誰?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宗 的精彩文章:

周總理最經典的十句話:誰看了都要肅然起敬!
外交場合,周總理最霸氣的十句話,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周總理和鄧穎超: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TAG:史宗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彪大軍南下紀實:不怕打仗,就怕熱呀
亞洲又一強國崛起,已是最大軍火進口國之一,在東西方左右逢源!
朱元璋大軍攻入元大都,發現一樣東西找不到,於是瘋狂破壞元朝宮殿,二百多年後皇太極得到了那件東西
紅軍大軍駐紮在縱橫千里的深山窮谷,北上還是西進?何去何從難抉擇
南宋第一軍,滅金國十五萬大軍,硬悍蒙古大軍南下
缺少這種小東西:讓德軍損失近百萬大軍 我軍又如何解決?
林彪大軍太厲害了,打得國軍都成了「扒路軍」了
林彪大軍南下,一路所向披靡,老百姓說「當年的紅軍回來了」
南北朝時大破北魏十萬大軍,穩定梁朝邊境的名將是誰?
隋朝大軍攻滅西方強國吐谷渾,在其故地設置了這四個郡,影響很大
唐代河西走廊,駐紮七萬大軍!為何還被吐蕃佔據,大軍都去哪了?
南北朝時大破北魏十萬大軍,穩定梁朝邊境的名將是誰
五路大軍在湘江邊布下陷阱,紅軍此番獨闖險地,悲壯!
橫掃歐洲的匈奴大軍,在我國兩朝軍隊前簡直不堪一擊
佛經東來,為了一個和尚,二十萬大軍遠征西域滅掉龜茲國
「東北王」張作霖是「民族英雄」還是「賣國求榮的大軍閥」?
歐洲人眼裡最厲害的四大軍神,竟沒有中國軍神,你覺得能比嗎?
為什麼小小水泊梁山,朝廷大軍多次攻不下來?
林彪大軍南下側記:最難的不是打仗,而是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