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是單身狗?可能因為選擇太多
作者:Elzabeth Svoboda
選擇越多不一定越好
在這個網上交友的時代,浪漫的選擇可比大海中的魚兒還多,你懂的。舉個例子,在加拿大線上婚戀交友網站Plenty of Fish(簡稱POF)里,你可以在決定聯繫某人前,仔細閱讀成百上千份潛在約會對象的資料。如此不受限制的選擇意味著真愛之矢可以射中更好的人吧——至少許多約會者相信是這樣的。大多數人可能認為,你的選擇越多,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對象的可能性越大。
然而,許多約會者發現,選擇少一點反而會有更好的結果,還不用一直為選擇而焦慮。我多年的好友Shannon Whitaker是匹茲堡地區的一名家庭醫生,她是通過eHarmony與自己的丈夫相遇的。eHarmony會讓客戶填寫一份詳細的匹配度問卷,然後再給客戶配對有限的幾個到十幾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對象。註冊這個網站2周後,Whitaker發現了一名心儀的男性,他們聊天聊得非常愉快,以至於第二次約會竟然達到了11個小時,數月之後,他們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Whitaker對自己能以相對這麼簡單的方式找到此生摯愛感到震驚和激動。她說:「假如一個交友網站提供了無數選擇,就會有太多其實並不適合你的人。我不認為我有心情把不適合的人一個個剔除——這工作量太大了。」
速度扼殺愛情:研究發現,速配男女主要是基於外貌選擇約會對象的。只有在給定較少的選擇時,他們才更可能花時間去考慮對方的內在品質。
小心貪心不足蛇吞象哦
Whitaker的成功案例並不會讓史瓦茲摩爾學院研究社會理論與社會行動的講座教授Barry Schwartz感到驚奇。Schwartz已經花費了數年研究限制選擇範圍如何帶來更好的結果,他認為太多的選擇會淹沒我們,反倒使我們不快樂——他把這一現象稱為「選擇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Schwartz說,無盡的選擇非但不能讓人滿意,反倒會讓人厭倦。在一項被稱作「果醬研究」的典型實驗中,面對24種不同果醬的購物者反而比面對6種果醬的購物者更難做出選擇。就算買了,他們對自己選購的果醬也不滿意。
Schwartz解釋說,這是因為當你有更多選擇時,你就會傾向於給自己施加更大的壓力去做出最優選擇——而最終,當你做出的選擇並不完美時,你也會感到更加失望。「即使你選擇時感覺不錯,最終還是會失望,」 Schwartz 說,「即使你確信你做出了不錯的選擇,你仍覺得你應該選得更好才對。」基於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的研究,我們對損失的負面情緒要強於對收穫的正面情緒,Schwartz認為,當面臨數不清的選擇時,擁有更多選擇的樂趣會被做出錯誤選擇的得失之患抵消。
自2004年Schwartz出版《選擇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一書以來,研究人員就對過多選擇是否會讓我們的腦力資源負擔過重進而導致選擇困難和苦惱這一觀點爭論不休。日內瓦大學認知與消費行為專業的教授Benjamin Scheibehenne著手重複果醬實驗後發現,並沒有證據顯示擁有更多選擇時人們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不太滿意。「人們很難僅僅因為選擇的數量過多就會大腦超負荷、思維混亂或者感到沮喪,」Scheibehenne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相當善於處理問題的。」他指出,如果豐富的選擇真的像Schwartz和其他人所說會使人懵逼,那我們在面對諸如「衣服穿什麼」和「午飯吃什麼」這樣的日常生活場景時,將會不停地陷入困境。
愛情需要限制選擇
與之相反,Scheibehenne認為,人們通常會通過使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來避免過載,即利用一些捷徑來限制選項——加強選項某些因素的權重或者直接忽略一些選項。「如果一開始有較多的選項,所有的決策者都會調整篩選步驟。」他說。Scheibehenne認為運用某些有意識的方法來縮小選擇範圍是機智的——無論是依靠網站的匹配公式還是制定自己直覺上的經驗法則。他說,這麼做的人通常會得到一組符合其需求的相當好的選項,而他們也不會再因選擇過多而不知所措了。
Scheibehenne和Schwartz都同意限制選擇數量是人類本能,而兩人爭論的焦點在於大量的初始選項是否會產生不滿。Scheibehenne的研究表明,並不會。而Schwartz卻反駁說,儘管我們的歡迎無限的選擇,可我們期待的滿足卻並不總是如期而至。「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想要更多的選擇,」 Schwartz寫道,「但當我們真正得到時,可能就不喜歡了。」
關於選擇悖論的爭論常常圍繞著日常俗事:買哪台數碼相機,去哪個熱帶景點度假,在Netflix上看哪部劇。不過,如今獨立的研究證實,想要幫人們得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愛情伴侶,一個能夠託付終生、同甘共苦的人,那給他的選項宜少不宜多。沒有哪個領域比愛情更能說明限制選擇的重要性。
大腦的結構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過於自由的選擇會讓我們如此輕易陷入困境。主導邏輯和因果的前額皮質在決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脅迫下會不堪重負。天普大學神經決策中心的研究顯示,當人們面對連續的複雜信息時,背側前額葉皮質(DLPFC)的活動會增強,不過不會無限增加,如果面對的輸入過多,背側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反而會減弱,就像過載的電路會切斷自己一樣。
而且,糾結於各種選擇可能還會有損精神健康。在哈佛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給受試者展示一系列相似的選項,當他們糾結於選擇時,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可以發現其反映焦慮的大腦區域變亮。互聯網、社交媒體和狡猾的商家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類似的選項,比20年前多了不知道多少,我們的大腦很可能正在日復一日地產生焦慮的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時常發生的猶豫不決會讓你的心情和前景蒙上陰影。在長時間的選擇焦慮下,多巴胺系統——與獎懲機制相關的化學和神經系統都在加班加點運作。「在連續的壓力下,多巴胺系統可能會消耗殆盡,之後你可能會陷入無休的失落感中,」生物人類學家,《愛之解剖》(The Anatomy of Love)的作者Helen Fisher在今年補充說道,「當你經歷太多選擇時,這些情況在大腦中就可能發生。」
海量求偶小心單身一輩子
有經驗的網上約會者可以證明,點擊十幾份資料後,他們的目光基本就獃滯了。而當你面對一大堆深膚色、性格有趣的攀岩愛好者,又沒有什麼明確的辦法來劃分選項時——你可能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頭因為決定不了吃哪一堆乾草,就要餓死在乾草地中的驢。「看過的人越多,就越難選擇。」Fisher說。人類在小型的狩獵採集團體中生活了數千年,並從中選擇伴侶。Fisher說,因此,我們人類在生物學上就不適應網路時代的海量配偶選擇。(Fisher是Match.com的首席科學顧問,她設計了一份用戶性格測試。)
而一旦你想要擺脫這一思維困境,你可能又會陷入對做出錯誤決定的恐懼中,正如Schwartz所預測的一樣。威斯康星大學2016年的一份研究顯示,從24名候選者中選出約會對象的網上約會者的滿意度不如從6名候選者中選出約會對象的網上約會者。另外,選項更多的人也更可能會改變決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錯過更好的而搖擺不定吧。
如果你堅持從大量選項中選擇一個人,你可能不僅僅會自己不滿意——還很可能真的做出錯誤決定。台灣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當網上約會者有更多選項時,他們在考慮每種可能性時花費的時間就越少,也更難排序。研究人員解釋說,過度應用認知能力可能會導致你在不相干的細節上分神,讓你偏離最重要的選擇標準。這表明,想要評估重要的品質——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對象的誠實、可靠和幽默等等——需要的是深入考察而非蜻蜓點水。
那這是否意味著你應該選擇由像eHarmony那樣專家指導定製型的方法呢?不少網上約會者喜歡這種輔助選擇,以至於願意為之多付費用,而紐約大學訪問教授、加拿大銀行高級經濟師Hanna Halaburda領導的一項研究(獨立於eHarmony)解釋了這一切背後的原因。
Halaburda說,首先,在受限的選擇場景中你面對的競爭也比較少。你會成為別人約會對象列表裡為數不多的候選人之一,這意味著他們也將會更加仔細地考慮你。而當你的選項縮減後,你評估選項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選項較少時,你會更加仔細地關注對象,」Halaburda說,「而不會敷衍而過。」這意味著你可能會中了愛情的頭獎,而你找到的這個人你可能在廣撒網的過程中因為一些膚淺的原因排除過(做過軟骨穿刺或者支持奧克蘭突擊者隊)。
大多數網站允許用戶跳過一些步驟直接使用,然而,eHarmony的匹配問卷會耗費用戶好幾個小時去完成,這在一開始就營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用戶圈。「一旦你使用了這個平台,你就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同時你也知道你潛在的對象也在這個平台上付出了不少成本。」 Halaburda說。這樣的准入機製表明了你潛在對象意圖的嚴肅性,這對許多忙碌的商務人士來說簡直加分。Whitaker在註冊eHarmony時正準備著她的住院醫生實習,沒時間理會那些花花公子們。她說:「我能這麼快找到另一半真的太幸運了!」
更重要的是,考慮了個性怪癖、宗教信仰和價值觀等因素來縮減了選項的電腦程序,可以將你從糟糕的浪漫衝動中解救出來。如果把過多的選擇留給你自己處理,你可能會被那些膚淺的參數迷惑而不自知。一項關於速配的研究表明,女性選擇對象主要是基於外貌,而當只有少數幾個對象可供選擇時才會著重考慮更深層次的品質。「當有更多選項時,你更可能做出糟糕的選擇,」 Schwartz說,「尤其選擇對象這種複雜的決定上。」縮小範圍後,你就可以將腦力資源用在確保在這段關係中你的潛在對象有著你最看重的品質上。
還是用心去選擇愛情吧
不過,如果你期待你未來的伴侶符合某些特別標準,情況就有點變化。西北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Alexander Chernev發現,如果有些人對自己想要什麼有著強烈主見,他們的選擇範圍還是大些比較好。因為如果你只是希望約到一個像自己一樣的錫克教教徒,或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你的嚴肅的要求本身就形成了一道高效的篩選器,儘管你最初的選項數量很龐大。而對於要求不是十分明確的人來說,篩選過程就不那麼簡單或者直截了當,選擇困難的風險也有所增加。
但無論選擇過程是簡單還是冗長,擺脫「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想法都不是什麼易事。Schwartz說,如果你切身體會到了太多選擇帶來的痛苦,比如因為「吃著碗里望著鍋里」而失去一位真正的靈魂伴侶,這可能會幫助你緩解限制選項的焦慮。他說:「學習這一切的方法,就是親身經歷選擇的難題。」
即使限制約會選擇範圍會帶來實際上和情感上的好處,但這些好處是否足以讓你放棄一些主觀行動,還需要仔細考慮。在一個限制選擇範圍的網站註冊,就意味著你信任一套計算機演算法來為你做出關鍵選擇——例如從成千上萬的潛在對象中,篩選出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供你進一步了解。這一演算法是個黑箱,其內容仍然在不斷變化,因為程序員可能會通過修改代碼來調整或者改變某些品質的權重。即便在網上交友之外的領域,一些人也會覺得限制選項個數這一「捷徑」就是一種逃避——挑選終身伴侶這種大事,需要經歷完整的選擇過程,即使選擇的過程是沉悶而不適的。
這一論證聽起來很有道理,西方文化中反對包辦婚姻也來源於此。很明顯,我們不願意把選擇權全部交出。杜蘭大學的一項實驗發現,在購買DVD播放器時,只有一種選擇的人最終購買的可能性不如有兩三個選項可供選擇的人更高。這一現象被研究人員Daniel Mochon稱之為「單一選項厭惡(single-option aversion)」。選擇悖論或許存在,但我們的選擇、愛情等等,也同樣必須足夠多才有意義。
因此,就約會而言,存不存在一個理想的選項數量——既不過少,能夠確保類型多樣,也不過多,可以仔細打量又不會累壞大腦?Schwartz 說:「人們總是會嘗試找出一個『魔力數字』來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在涉及消費品的實驗中,他指出,最佳選項數量似乎介於8到12之間。
在挑選對象的事情上,Fisher認為最合適的數目在9到10人左右。「一旦你遇到9個還不錯的人,就挑一個深入了解他。如果你對這9個人無感,就換另一組,」她說,「但別想著和100萬個人去約會。人類大腦可不是為從20000人中找到對象而生的。」直到最近的人類歷史中,大多數人只有極少的伴侶可選擇,而大都數伴侶都彼此扶持終生,至死不渝之愛的現實故事——如為妻子修建泰姬陵的古印度皇帝沙賈汗等等——依舊在這代人中傳頌。
究竟是什麼能夠成就持久的關係?無限的選擇並不能幫助我們找到真愛,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秘訣是找到一個讓你感到安全、可靠、信任的人,然後安頓下來。「我們常常直到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什麼最重要,」 Schwartz說,「有成千上萬個選擇反倒會讓我們難以堅持。」
在親密關係中,把選項數目保持在控制範圍之內,可以讓你把精力集中在與對象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上,有利於保持長久的愛情。深入了解和關心少數的幾個選擇是更耗費精力的策略——但最終,比起在交友網站上瀏覽每一份資料來說,也是更有效的策略。可能看上去有些矛盾,但縮減選項數目很可能是最能讓你從愛情選擇中獲得自由的方式。
※為什麼人們獨處時非得找點事情來分神?
※這三個字竟然比「呵呵」還招人煩!
※你一生只應該干兩件事
※喜歡和愛的10大區別
※你是哪位神仙轉世?
TAG:in大學 |
※可能這就是我單身的原因
※你那麼懶,可能是因為濕氣重!
※你的健身卡可能是在為別人買單?
※怎麼那麼困?你那不是懶,可能是病了
※如果你能把女生畫的這麼美,你怎麼可能還單身?
※容易餓?可能是因為你吃這些食物
※為什麼你總化不好妝?可能是忘了這個!
※單身汪們,你活得可能還不如這幾隻狗吧!
※你單身,僅僅是因為心裡有個不可能的人?
※為什麼你一直找不到「真愛」?原因可能出在這裡!
※你的孕肚為什麼這麼小,真正原因可能是它!
※有人叫你吃屎可能是為你好,這些屎可能你都吃過,並且受益不淺!
※你知道你為什麼總睡不著嗎?可能是你的基因決定!
※喝凉水都胖的你,可能不是因为你吃的多
※為什麼你比別人容易熱?有可能是肉吃多了
※為什麼有人討厭香菜,可能是因為基因
※戒不了煙?可能是你借口太多
※為什麼你晚上總做惡夢?可能是因為這個!
※少吃也胖?可能是肥胖基因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