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閱兵五大「最」:唐玄宗一次閱兵20萬
閱兵一事,古已有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歷史上那些經典的閱兵。
秦始皇兵馬俑以高度逼真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秦朝閱兵的場景
1、最早的閱兵
話說3000多年前,商朝出了一個君主叫帝辛。人們通常稱他為「紂王」。帝辛長得帥,夠聰明,會打仗,但是有一個缺點:剛愎自用,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不僅如此,他還用炮烙等酷刑殺掉了比乾等忠臣,在上層製造了一批反對勢力。
在周朝的西陲有一個小國家叫周國。文王事後,武王繼位。武王看清了商朝外強中乾的本質,想一舉推翻。不過,帝辛雖然已失掉人心,軍事上的實力還是擺在那裡,單是周國一家肯定搞不定。於是,武王決定搞一次閱兵。一來檢驗自己部隊的軍事狀況,二來測試對諸侯國家的號召力。
於是,武王率軍來到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進行閱兵。據統計,聞訊後趕到盂津參加閱兵的大小諸侯多達800家。「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形勢一目了然。武王心裡有底了。
當時,眾諸侯勸武王立即出兵朝歌(商朝都城)。武王和軍神姜尚都認為時機還未成熟,閱兵結束後全軍返回了。
2、最無奈的閱兵
商周以降,閱兵漸漸成為一種軍事訓練制度。顧炎武稱:「五年一閱,汰其羸,登其銳。」就是說,五年舉行一次,淘汰老弱病殘的士兵,補充年輕力壯的新銳。
孔子編撰的《春秋》,公羊高撰寫的《春秋公羊傳》,左丘明撰寫的《左傳》,不約而同地記錄了發生在魯桓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706年的一次閱兵。他們的記錄都很簡單,一句話而已:「秋八月壬午,大閱。」
實際上的劇情可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魯桓公是被迫無奈才舉行這次閱兵的。
春秋時期,魯國的地位很尷尬。一方面,他是周王室的本家,有資格「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一方面,他常常受到鄰國齊國的欺負,壓力很大。為了抵抗齊國強大的軍事壓力,魯桓公在公元前706年舉行了這次閱兵,顯示軍民團結,共御外敵的決心。
儘管這次閱兵規模不大,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卻不小,因為三部史書都特別予以記錄。史書記錄的原因很狗血,乃是由於魯桓公沒有按照禮制進行閱兵。原來,在農耕時代,一般選擇冬季農閑舉行閱兵,而魯桓公則是在秋季閱兵,違背了禮制。所以,孔子都看不過了,委婉地進行了批評。
3、最威嚴的閱兵
進入帝制時代以後,閱兵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前五年一次,變成了現在的一年一次。制度更完善了,規模更龐大了,參與的領導層次也更高了--不但將軍要閱兵,有時候,連皇帝都會親自出馬,指揮參加閱兵的軍隊,「自令進退」。
漢文帝繼位後,拜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駐軍細柳,防禦匈奴進攻。一次,文帝親自來細柳檢閱部隊。他發現軍容整齊,軍令森嚴。沒有周亞夫的命令,連武帝本人都不能進入大營。到了營中,武帝被要求按照軍令不得騎馬快行。見了周亞夫,後者也不按照朝廷禮儀而是以軍禮拜見文帝。
如果是其他皇帝,恐怕會認為周亞夫是在冒犯自己的權威,文帝可沒這麼想。他從細柳營出來後,一路狂贊周亞夫,認為他才是真正的將軍。當然,周亞夫也沒辜負文帝的厚望,在後來率兵平定了「七國之亂」,拯救了漢室江山。
閱兵是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這樣常規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
4、最有效率的閱兵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實際上,陳寅恪推崇的「趙宋之世」,是踩在短命天子後周世宗柴榮身上完成的。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就做了皇帝。柴榮凡事率先垂範,事必躬親。他曾5次親自領兵出征,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柴榮率兵攻打遼國的傀儡北漢。為鼓舞士氣,柴榮在北郊舉行閱兵。第二天,就在高原打敗了北漢皇帝劉旻。劉旻敗退後,柴榮緊追不捨,追到高平,再次給劉旻沉重一擊。
5、最大規模的閱兵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天,一次盛大的閱兵活動在驪山腳下舉行。這是我所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參加閱兵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了20萬。
這又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閱兵。其他閱兵,多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家軍事實力;這次驪山閱兵,卻是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震懾朝廷內外潛在的政治對手,樹立自己的威信。
原來,李隆基即位後,雖然剪除了威脅自己權力的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但宮中仍然有暗流涌動,伺機而動。李隆基於這一年的10月,調動20萬人馬集結於驪山腳下,舉行閱兵活動。這次閱兵聲勢浩大,旌旗連亘五十餘里。
雖然規模龐大,可由於軍容不整,閱兵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李隆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以制軍禮不肅罪殺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將兵部尚書郭元振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兩位重量級官員被嚴懲,在軍隊里產生了很大震動,導致秩序混亂。只有左軍節度薛訥、朔方道大總管解琬所率部隊保持穩定,令李隆基讚嘆不已。
說起閱兵,古已有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那些經典的閱兵之「最」。
最多人:唐玄宗閱兵二十萬
公元731年,唐玄宗剛繼位不久,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震懾朝內外的政治對手,在驪山腳下,他調來各地軍隊,舉行了迄今為止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當時,光是受閱的軍士就有20萬人之多,檢閱部隊的軍旗在風中颯颯飄揚了五十餘里,滿眼軍旗,紅遍驪山。
可是雖然規模很大,但是由於人員眾多,管理起來實在讓人頭疼,難免有個洒脫任性的,所以閱兵根本沒有什麼整齊可言,軍容軍紀更是亂的一塌糊塗。所以這次閱兵的效果非常之差。閱兵完畢後,生氣的唐玄宗還因此處死了主管禮儀的唐紹,兵部尚書也慘遭流放。
最震撼:朱棣大閱兵震驚亞洲
明朝的永樂帝朱棣,曾經舉辦過一場讓整個亞洲為之顫抖的「大閱兵」。雖然在人數上比起唐玄宗稍微差了一些只有10萬人,可是兵種繁多、武器豐富,足以讓觀者瞠目結舌。不僅有步兵方陣、騎兵方陣、弓箭方陣、長槍方陣、火器方陣,還有極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土狼兵」、「白桿兵」方陣。尤其是其中所展示的各式各樣、新奇先進的高科技武器,諸如「火龍槍」、「火龍車」、「虎威炮」等等更是令人大開眼界。
為了展現大明國威,永樂帝還邀請了27個國家的使節一同「觀禮」。這些國家使節觀禮之後都有什麼感想啊?萬分震驚、強烈震撼自不必說,據說在閱兵之前帖木兒國使臣死活不肯向朱棣磕頭跪拜,但在觀禮之後竟二話不說乖乖向朱棣行了跪拜之禮,還將其國王父親的坐騎親自獻給了朱棣。據載這場大閱兵一共舉行了長達一個月,聲勢之大轟動了整個亞洲。
最艷麗:乾隆帝戎裝閱八旗
「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都是親自戎裝騎馬、金鎧熠熠、英姿勃發的參加三年一次的南苑大閱兵。
眾所周知,清代軍隊與戶籍有八旗制度。八旗的顏色各異,每次大閱兵,八旗將士們就各自穿上自己本旗的閱兵禮服,有騎兵、有步兵,各自排列陣勢,軍旗飄揚、號角高昂。八樣軍旗、八種禮服、紅、白、藍、黃,五顏六色,真是既壯觀又好看。
乾隆皇帝在每次大閱兵前還要親自來一段開場即興表演,通常都是他最拿手的射箭。歷史記載,他在一次大閱兵前表演射箭,連發七箭,個個正中靶心。真可謂「強『帝』手下無弱兵」啊!
※《武媚娘》背後歷史真相:武則天本名叫什麼?
※只恐夜深花睡去:典故中的故事
※中國歷史十大未解之謎
TAG:不許駝背 |
※古代最大規模閱兵:唐玄宗一次閱兵20萬 軍旗飄揚50里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20萬人大閱兵,唐玄宗演給誰看?
※1957年國慶閱兵 人數最少的一次閱兵
※1955年國慶閱兵 軍銜制後首次大閱兵
※俄媒解讀中國八一沙場大閱兵:到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強軍隊
※因建軍90周年閱兵 中印巴三國網友演了一場大戲
※1965年美軍士兵拍攝的台灣雙十閱兵
※建國10周年閱兵:林彪唯一的一次擔任閱兵首長
※建軍90周年閱兵武器全點評:港媒認為殲20隻能排第二
※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殲-20亮相閱兵式
※1918年中國慶祝一戰勝利閱兵的罕見照
※俄《獨立報》認為:中國沙場大閱兵:2020年將成世界最強軍隊
※1954年國慶閱兵 騎兵部隊最後一次參加
※1950年建國一周年大閱兵的那些珍貴影像!
※1949——1959這十年,中國十次國慶閱兵紀年
※1959年林彪元帥國慶十周年閱兵罕見彩照
※國慶35周年的大閱兵中亮相的79式系列主戰坦克
※1959年國慶閱兵 59式坦克紅旗檢閱車首次亮相
※1959年國慶十周年閱兵,一組照片帶你看看五十年代的閱兵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