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為什麼火燒叔父朱高煦
朱棣皇帝因孫立子
朱棣因為立太子的事絞盡腦汁,竟然因為深愛朱瞻基這個孫子,而立了他的父親朱高熾為太子,只為了愛孫日後能順順利利地當上皇帝。
朱瞻基也沒讓祖父失望,從小就聰明過人,文武雙全,朱棣自然喜出望外,隨時都要把他帶在身邊。成祖死後,朱瞻基的父親即位為帝,就是明仁宗。他當皇帝只當了不到一年就一命嗚呼了。於是年輕的朱瞻基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即明宣宗。
宣宗當了皇帝,朝中倒是十分平靜,因為大臣們早已經認可了他是合法繼位,而且也都折服於他的出色能力。可是在朝外,他卻有著一個最危險的敵人,這個人就是他的親叔叔漢王朱高煦。
高煦年輕時經常隨著成祖四處征戰,立下了許多戰功。因此成祖十分喜歡他,甚至曾在還未當上皇帝的時候就答應他日後要立他為太子。可是成祖即位後,卻違背諾言,仍然按照立長的規矩立了宣宗的父親為太子。
這讓朱高煦十分憤怒,覺得本應該屬於自己的帝位被朱瞻基父子搶走了,所以一心想把帝位奪回來。
本來仁宗即位後,他已經有了起兵反叛之意,只是還想再多觀察準備一些時日再動手。不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仁宗居然就死了,由年輕的宣宗繼承皇位。
朱高煦覺得機會終於來了,宣宗太年輕,沒有什麼實戰的經驗,朱高煦認為憑自己多年的爭戰經驗,只要自己拉起叛旗,年少的侄兒一定不是自己的對手,到時帝位就唾手可得了。
朱瞻基輕鬆平反叛
宣宗登基還不到三個月,朱高煦就在自己的駐地設立了文武百官,還寫了一封信送給宣宗,批評他無才無德,實在不配做皇帝,這可是對新皇帝的一封挑戰書。
宣宗對此的回應是頒布了一道詔書給漢王,大意是要求漢王懸崖勒馬,皇帝必有重賜等等,語氣十分平和。
朱高煦接到了這封詔書,覺得小皇帝心裡害怕了,更加趾高氣揚,回信中更是語意囂張,好像自己已經作了皇帝一樣。
宣宗沒有辦法,聽從了大臣的意見,決定御駕親征。
其實宣宗剛開始時的做法都只是一種政治手段,暗地裡他早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一決定親征,軍隊馬上就調動整齊,立刻就向漢王的封地進發了。
在討伐漢王的路上,宣宗還一直不斷地寫信給漢王,希望他回心轉意。
宣宗認為,如果漢王真能罷手投降,兵不刃血,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國家都是最理想的結果,如果漢王還要一意孤行,自己也仁至義盡了。
漢王卻依舊對皇帝的要求不理不睬,也許他還不知道皇帝帶著軍隊已經在討伐自己的路上了,仍是每日逍遙快樂地做著皇帝的美夢。他一直認定皇帝最終肯定會向自己屈服,所以居然連戰鬥的準備都沒有做。
看來,與宣宗相比,漢王實在是有勇無謀至極,也難怪他會這麼輕易地就輸在宣宗的計謀之下。
等宣宗帶著大批的軍隊出現在漢王居住的城下,朱高煦才大吃一驚,慌忙組織士兵抵抗,可是這時城內早已經人心大亂,許多人都逃出城去向皇帝的軍隊投降了。
到最後,想謀反的朱高煦發現自己居然成了孤家寡人,只好出城向皇帝投降了。鬧得轟轟烈烈的反叛,到最後竟然就這樣不戰而降了。
找死的叔叔朱高煦
抓到朱高煦後,宣宗知道自己剛剛即位,根基未穩,生怕殺了漢王會引起議論,而且這正是顯示自己寬宏大量的好機會,所以他並沒有殺掉朱高煦,只是把他幽禁在北京城的一個隱密的地方,叫做逍遙城。
這樣一連過了幾年,宣宗對叔叔總算不錯,按說謀反是要株連九族的死罪,宣宗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對他很是照顧,除了限制朱高煦的行動以外,其他的一切供給都十分豐富,還時常賞踢一些東西給他。
在逍遙城內,朱高煦還是過著王爺一樣的生活。可是,朱高煦實在是一個魯莽之輩,日子一過的舒服,他又忘了自己的囚犯身份,還以為自己和以前一樣是王爺,對人頤指氣使,好不威風。
可是千不該,萬不該,他實在不應該忘記自己能活到現在都是宣宗的恩賜,他的莽撞個性不但使自己在起兵謀反時一敗塗地,還讓自己在過了這麼多年的幽禁生活後還是難逃被殺的命運。
這一年,宣宗忽然興起到逍遙城來看望朱高煦。
皇帝來探視,本是莫大的榮耀,可是朱高煦這個莽夫一見到皇帝,就想到正是眼前這個人奪去了自己的皇位,心中的不平之意又再次升起。趁著皇帝走過他身邊的機會,他竟然伸出腳去,拌了皇帝一個大跟頭!
這一下可惹怒了皇帝。宣宗盛怒之下,命人找來一口大銅缸,把朱高煦扣在下面,大概是因為實在不想再看到他了吧。不料朱高煦仍是不服氣,仗著自己力氣大,居然把大銅缸頂了起來。
宣宗這時覺得他實在過於藐視自己了,忍無可忍之下,叫人把大銅缸定住,在周圍架上柴火,點起一把大火,就這麼把朱高煦活活燒死在大銅缸里。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終於因為自己有勇無謀、莽撞無知而最終失去了生存的機會,落得了如此一個可悲的下場。宣宗的做法雖然是狠毒了一些,可是朱高煦也實在沒有什麼方面能夠讓人產生憐憫。
※大軍壓境,崇禎帝為何不南遷
※是誰扳倒了大太監劉瑾
※北京知名古塔都在這裡
※馬戛爾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李逵真的那麼可愛嗎?
TAG:問學堂 |
※明朝初期重臣黃淮為什麼被朱高煦誣陷?如何評價黃淮?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奪侄子的江山,可惜不是那塊料
※朱棣曾許諾二兒子朱高煦繼承皇位,為啥又改變了呢?
※朱棣為何不立有才能的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和朱棣性情相近,繼承帝王最佳人選,朱棣看中這事沒選他
※同是要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朱棣勝利了,朱高煦為啥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