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訓練法」 :用本能去打球
高爾夫球手們並不知道,他們其實有著大量潛在的本能性智能。他們通常夾雜著成人的分析法進行學習(將揮杆分解成許多小碎片,然後再重新串起來),從而干擾了本能性智能的發揮。
作為高爾夫教練,我發現在打球動機的背後蘊藏著大量的技能。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讓你改變打球的動機或目的,我保證可以讓你產生10種揮杆動作的變化,而你根本覺察不出來。
在我執教的幾年間,我有幸很早就接觸了這種訓練法。而這種訓練法需要因人而異,我在教球過程中則需要因材施教。今天就拿出來與各位一起分享。
「釘子訓練法」
雙手平伸握住球杆,球杆與地面平行,與胸齊高,像握住斧頭一樣揮舞。這時,想像在你前面有一顆巨大的釘子。在不做任何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後揮球杆,然後砸向這顆假想的釘子。重複做幾組該動作,儘可能地用本能行為。
第二步
如圖所示,將桿頭置於桶上方。重複之前的動作,將目標想像成釘子。後揮杆並將注意力集中於釘子上。桿頭當然不要擊中木桶,僅僅做出後揮杆及釘釘子的動作而已。
最後一步
現在,將桿頭降至地面高度。想像有顆釘子橫穿高爾夫球(我實際上有一粒帶有釘子的高爾夫球,在訓練時省去了視覺想像)。千萬別讓大腦中的理性思想指導你該如何揮杆,而是要憑著本能及直覺去擊打想像中的釘子。
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將釘子釘入高爾夫球中,你的揮杆動作會是怎樣?
該訓練法所能改善之處
接受訓練之後,我很高興見到不少學生的揮杆有了新的變化。而最讓我欣慰的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揮杆的變化。動作是內心動機的反映,有如條件反射機制般。
通過此訓練法,我看到學生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進步:
? 揮杆平面
? 桿面控制
? 擊球質量
? 握桿
? 手腕動作
? 中樞旋轉運動
? 重心轉移
? 頭部運動
? 身體過渡順序
其實我還可以列舉出更多方面。雖然此方法並非是精英球員揮杆的完美體現,但至少已經很接近了。球員們在過去幾年的苦練終於顯現起色。
科學原理
目前,有不少理論也是支持這項訓練法的,無論是大腦認知理論還是球場上的運動理論。運動認知理論的研究也認同我們的觀點,即球員心理需關注外部焦點中心(比如想像中的釘子),而不是內部焦點中心(比如手臂運動、肩膀運動等),以外部認知中心為導向的運動可產生正確的結果。
同時,還可以幫助那些過度分析型的球友簡化思維。
穩定性
其實,高爾夫球手們的頭號目標就是實現擊球的穩定性,而這項訓練可以助大家一臂之力。不僅有利於運動上的穩定性(我從未見過揮斧頭的人離開過正確的揮杆平面),同時還讓球員在思想上保持單一想法,單一的思想日復一日不會變。
而大多數球員所思考的卻是每一次揮杆該怎麼打,而該訓練法卻消除了個別差異的不確定性。
或許資深讀者們會對該訓練過於簡單而表示不屑,但我真心建議大家去試試。我還發現一點,對揮杆原理了解越多的球手,其受益也是越多的。
※三招教你打出柔和切擊,助你順利上果嶺!
※大年初四,送你無病發財咒!快來一起念吧!真正讓你財源滾滾!
※修鍊探索:渾圓站樁歷程十七關
TAG:修鍊探索 |
※用一根釘子,你能幹嘛?
※拔釘神器,沒有釘帽的釘子也能輕鬆拔掉
※用釘子作畫的藝術家,靠深淺展示層次完成「釘子雕塑」
※當釘子邂逅毛線,用想像力創造藝術品
※真是高手在民間,國外一男子用頭釘釘子,練成傳說中的鐵頭功
※這是用釘子「畫畫」,看完我就跪了!
※男子嘗試用子彈敲釘子,最後的結果讓人目瞪口呆
※牛人作畫不用筆 竟用釘子了!驚艷四座
※釘子穿過手掌如此「簡單」,看完一遍後智商不夠用呀
※哪些腰椎病患者手術要「打釘子」?
※黑社會暴力拆遷,釘子戶用絕世兵器「雷公鑽」打得三疤瘌抱頭鼠竄
※幾片木板,不用一根釘子,徒手就能拼成傢具!
※別再用釘子掛照片了!滿牆的洞真丑,我家直接用這個!還能收納
※實拍國外男子打耳洞,直接用鐵鎚和釘子朝耳垂上打,小伙表情痛苦,看著都疼!
※不用釘子,如何靠自身的結構連接?
※牛人用釘子自製精巧複雜的迷你劍,簡直不敢想像
※木樁上鑽孔並打入釘子,在荒野變成實用的煮食工具
※這國買武器算盤打得好,仿製成功立馬出口,如今終於碰到釘子
※散落的釘子不易收拾,把盒子蓋在上方便能輕鬆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