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由於王羲之在中國享有「書聖」的盛名,現存的任何相傳為他的作品都是既富有價值,又存在著問題的。學者普遍認為他的真跡已不復存在,因此凡是談及王羲之的作品集,實際上都是談的大量不同的複本和偽跡。這些作品的價值不管是複本還是偽跡,都取決於各件作品的質量和年代。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1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初唐摹本


無名氏惠借,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提供


舉例來說,任何唐代(618∽907年)的複本對收藏家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唐代複本質量之高,使中國鑒賞家稱之為「下真跡一等」。此《行穰帖》就是這樣的複本它是傑出的書畫家、鑒賞家北宋皇帝徽宗(在位時期1101~1125年)的秘藏真品,列入他的法書著錄《宣和書譜》中。現存的王羲之作品的複本中很少有這種無懈可擊的證據。事實上,這是西方唯一的藏品。有了這件珍品,西方的中國書法藏品地位隨之大大提高。正如董其昌在此篇作品上的題跋所寫: 「東坡所謂君家兩行十三字,氣壓鄴城、侯三萬簽者以此貼是耶。」這一作品已經過去的學者和收藏家廣泛的研究。列如作品的用紙已被兩位收藏家張丑(1577~1643)和安岐(1685~1744)鑒定為硬黃。汪砢玉(活動時期約為1628~1643年)認為此紙是由黃麻纖維製成,使得現代日本的歷史學家西川寧稱之為「硬黃麻紙」(用硬黃法加工的麻纖維紙)。


經過仔細研究,可看出《行穰帖》是一篇傑作,它綜合運用了「單筆」和「廓填」法。如果原跡中的筆畫有一尖峰,複製者亦試圖再現這一現象。但如果由於用筆時的壓力、速度、斜度或墨滲入紙的深度的不同,影響了原跡筆畫的輕重或墨色的濃淡,複製人就試圖相應地調整墨色,表現出色調上微妙的差異(圖1-2、圖1-3)。原作中最細小的不規則處,都再現出來,在圖1-2這局部放大的右行三個字中,注意幾個筆畫的下側有一兩根不順的筆毛露出,但未逃過複製者的眼睛。複製者的精確還表現在他再現了原作紙張的特徵。列如左行最後一個字的左側與右側之間有一模糊的墨痕,表明原作有破裂或修補的痕迹。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2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初唐摹本(圖1-1)局部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3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初唐摹本(圖1-1)局部


在王羲之早期作品的摹本中,藏於日本的《喪亂帖》(圖1-4)被學者認為是最優秀的作品。根據西川寧的研究,《喪亂帖》是王羲之在50歲左右晚年開始時所作。對比之下,西川寧認為《行穰帖》是王羲之的早期作品,可與王羲之另一早期風格的著名複本《姨母帖》(圖1-5)相匹配。但《行穰帖》與其他著名的王羲之書法的複本相比時,它的質量也很明顯。與這一複本相比,《行穰帖》(圖1-6)是更為優秀的複製品,它的墨色乾濕濃淡以及筆畫的立體感賦予它一種生動的特質,是其他的複本所沒有的。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4 晉·王羲之行書《喪亂帖》,唐摹本,局部

日本皇室收藏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5 晉·王羲之行書《姨母帖》,唐摹本,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6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初唐摹本


根據現存資料的記載,在南宋與晚明之間未提到《行穰帖》,在此期間它落入富有而精明的收藏家吳廷(活動期約1575 ~1625年)之手,吳的友人中有當時卓越的鑒賞家董其昌(1555~1636年)和陳繼儒(1558~1639年)。吳廷有1596或1614年刻的《行穰帖》(圖1-7),作為他的集帖———《余清齋帖》內容之一。這一拓本,除了幾個印象移動了位置之外,在總體上保存了原作的字形和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7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明《余清齋帖》刻本


1747年,《行穰帖》又被收入另一本重要的刻帖,即清乾隆皇帝的《三希堂法帖》(圖1-8)。刻工又對印章作了自由處理,只選了徽宗的印章加以複製,而且移動了他們的位置。刻工還為了字的排列,任意加大了字與字之間的間隔,使兩個縱行上下相齊,靠得很近,結果形成整齊劃一、結構鬆散的畫面,缺少原作那種自然的分析。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8 晉·王羲之草書《行穰帖》,清《三希堂法帖(1747年)刻本


《行穰帖》的另一摹本於台北故宮博物館,這一本可以斷定為偽跡,質量低劣。


董其昌(1555~1636年)在《行穰帖》上題了幾個跋董其昌書法以風格而論,其中最重要的和引人注目的是寫於1609年的十一行行書(圖1-9),典型地表現出這位重要書法家、理論家和畫家的藝術高峰。他的書法清俊勁健,用筆既謹嚴有度,又瀟洒閑逸。墨色由濃至淡,由濕至枯。與《余清齋帖》刻本中的董其昌跋(圖1-10)相對照,這件作品的美學價值更值得重視。刻帖儘管刻字精確,但最值得注意的缺點是它無法再現墨色微妙的變化,尤其是明代書家感興趣的枯筆。這從拖有長尾的「耳」字可以看出:在原作中,向下運筆時墨漸干,產生出細緻的條紋,而這在刻本上只能作很粗糙的處理。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9 明·董其昌草書跋《行穰帖》手卷(初唐摹本),1609年作,局部

王羲之《行穰帖》的複製臨摹的傳奇故事



圖1-10 明·董其昌草書跋《行穰帖》刻本(明《余清齋帖》)局部


因此,《行穰帖》有了幾種形式的複本:在唐代,根據原作描摹複本;後來到了明清,又根據唐摹本復出幾種刻本;然後是根據唐代複本的明刻本複製的石印本(圖1-7、1-10)。此外,明末還出現了唐摹本的偽跡。


在書法史中複本的重要性,從這一件作品可以得到典型的證明。由於缺少早期的原始資料,不同形式的複本已成為「失傳之作」珍貴的代替品和研究的重要根據。


(——註:本文轉載於:傅申著,葛鴻楨 譯 :《海外書跡研究》,故宮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 卓冠書法 ◎ 獨家撰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秘俠客 的精彩文章:

從毛主席、周總理書法看「書畫為心」
罕見潘基文書法,震驚奧巴馬
書法高手必學的14種筆法特技
王羲之的朋友圈,皇帝也要點個贊
清朝歷代狀元書法,個個身懷絕技

TAG:神秘俠客 |

您可能感興趣

王羲之行草行穰帖
毫髮畢現!王羲之《行穰帖》中的唐人勾摹技術
行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