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臨:如果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誰也逃不離
為「科幻」題材電影注入新理念
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樣一部科幻作品,是蠻幸福的一件事情。或許,把《降臨》稱作科幻文藝片,或文藝科幻片,都是等同效力的。
入圍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效、最佳音響剪輯,肯定了這部影片的質量和創想還有電影音樂上的優秀表現,唯獨女主角艾米·亞當斯缺席最佳女主提名,被調侃為女版小李。
上映已經有大半個月,在國內引爆口碑,同時掀起了關於語言學的大討論,沒想到「文科生」都可以拯救世界。
網上討論了太多有關電影主旨,故事內涵,語言學背景、原著結構等東西。
我在想我還能談些什麼呢?
(《降臨》的音樂完美地結合電影節奏,同時營造了一種恐懼、壓抑的異域感。)
《降臨》這樣一部作品,我個人覺得導演繼承了他對故事結構的追求和敘述上的高水準,看過他上一年的《邊境殺手》,能感受到導演的敘事功力,剋制與冷酷。
《降臨》我進行了二刷,它也值得被二刷。很多人會把它與諾蘭的《星際穿越》作為對比,但真正了解後,可以發現這兩部電影從敘事本源上的差異。
《降臨》建立在原著《你一生的故事》的故事上,個人把原著也通讀了一邊,非常引人入勝,整部作品是對「語言」和「怎麼與外星人進行溝通」出發的,讀起來有點學院風味,而且穿插大量對於未來女兒的相處遇對話,讀起來的跳躍性蠻考驗人;
《星際穿越》有人說延續了諾蘭的燒腦風格,但你其實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故事,只是需要懂點黑洞、維度等物理學知識,是決不妨礙你理解諾蘭用「愛」作為核心這樣一個軟科幻故事的。
《降臨》在「燒腦」上,要高《星際穿越》一個量級,同時我不贊同《降臨》是一部軟科幻作品,它是實打實的硬科幻,直接帶我們闖進了語言學的殿堂,理解一個科幻片幾乎視而不見,甚至直接跳過的話題:我們怎麼和外星人溝通?
在《降臨》之前,敢肯定的是,沒有一部電影認真地去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外星人默認會說地球上的語言,說的最多就是英語,或者直接帶個翻譯器,一切問題解決了。
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在外星人入侵的科幻題材上,我們給出了兩個默認選項:1.文明程度高的外星人,直接可以利用工具和人類溝通;2.文明程度低的,直接就與我們對立,直接開戰,溝通都是瞎扯。
所以,我們一想起「科幻」也不外乎,《獨立日》《世界大戰》里與外星人開戰的場面,當然這些都只是科幻里的我們對於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想像。
科幻科幻,顧名思義是科學幻想。對外是不同的物種、空間的探索想像,對內是人類社會關於倫理、科技、生物、環境等等創造的構想、實驗與預演。因此這個電影類型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文化資源,跟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可以挖掘的空間巨大,同時也是人類想像力最好的印證。
導演丹尼斯首次把「語言學」科幻電影呈現給我們。是對科幻類型電影的一次顛覆嘗試,也挑戰了我們對於外星人的思考。
故事:外星人來地球教書法的故事
讓我覺得震撼和牛逼的是,導演在這個故事裡,不再給我們呈現人類與外星人的對戰「熱」場面,再也沒有劍拔弩張,再也沒有轟炸和破壞。
甚至你會覺得荒謬,一群外星人突然出現在地球的十二個地方,然後一聲不吭,也不研究我們,也不說明來由,就立在那裡,靜靜地看著我們「裝逼」。
整個故事是從第一層外星人的「降臨」開始的,由我們人類內部的恐慌引出故事。第二層的「降臨」是指女主角未來女兒的出生,經歷與死亡。
既然外星人來臨,那我們必須搞明白他們的來意,還有我們怎麼應對這一次「危機」。
女主角飾演的語言學家登場,被官方召集來進行「第一次接觸」。人類選擇與外星人「溝通」,那麼我們就需要知道外星人說什麼話,說的話代表什麼意義,從而決定我們進一步要幹什麼。
所以我說《降臨》從頭到尾都散發著一種「硬科幻」氣質,它冷靜克制,理性而嚴謹。對於天外來物的突然造訪,給了我們另外一種選擇的可能。
有人戲稱整個故事是:外星人來地球教書法(外語)的故事。
這樣的機靈讓人會心一笑。而導演關注的也正是這門「外語」,這是給人類的禮物,或者說是武器。語言即是武器,對我們而言,是陌生而震撼的概念。
結構:輪迴與宿命
原著《你一生的故事》要改編成電影其實難度很大,大量碎片化的「插敘」,還有關於語言學的討論。導演和編劇下足了心思,完成度讓人驚嘆。
原著作者
整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圈」。對應七肢桶的「七文」,原著中對於七文的描述比較潦草,大概是以繪畫和圖像的形式呈現,導演把它們變成水墨風格的圓形文字。
「圓」本身正是「輪迴」、「圓滿」之意,沒有起點與終點。電影開頭和結尾運用了同一個鏡頭,片中出現女主角和女兒的片段,不是「插敘」、不是「倒敘」、也不是「預知」,而是同時發生的片段。因即果,果即因。
搭配片中的呢喃配樂,深沉的管弦樂,讓人深陷其中的宿命感。東方式哲學的輪迴思想,讓人肅然起敬。
理論思想:非線性思維、語言哲學、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心裡戲言:這麼語言太牛了,學了就可以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了!
但第二遍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這門語言並不會讓人掌握預知未來的超能力。更清楚的表述應該是:不是學習了這門語言獲得超能力,而是這門語言本身,讓我們可以有看到未來的思維模式。
這裡要引出的是語言學上的一個假說——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在電影中有提到過,一言以敝之:語言決定你的認識世界的模式。不同的語言,讓我們對世界產生了不同的認知。
因為無法被完全證實或證偽,所以它是一個假說,但影響了我們對於「語言」的重新認識。
我最欽佩的20世紀哲學家,語言哲學奠基人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所有的哲學問題,都是語言的問題。他首次把人的思維問題放在了我們使用的語言的範疇內。在西方哲學界,有人稱他的哲學為上一世紀唯心主義哲學轉變為本世紀分析哲學的「革命」;也有人稱他是把現代哲學方法「推進到決定性轉折的第一人」。
作為理性能思辨的人類,我們的思想是由組成語言的概念、辭彙、語法、句意所定義的。
因此他也說:對於不可言說之物必須保持沉默。我們語言的極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極限。
簡單來說:我們無法說出也無法理解我們無法定義的事情。
雅克德里達也說過:文本之外別無他物。
哲學走進20-21世紀,在思考了一連串形而上學終極問題、邏輯學,各種主義之後,我們開始把目光回歸到表達這些哲學觀點的「語言」本身。
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思維是語言的延伸。所以也有人說,積極的語言會塑造積極的靈魂,反之亦然,智人能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也是因為我們掌握了語言這樣一個工具。
而「七肢桶」來到地球目的是:給我們提供(語言)武器,幫助人類從而在三千年後幫助自己。
一般人很難理解,以所有影片燒腦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對於「語言學」這一範疇的陌生,以及我們很難跳出人類的線性思維。
第一次觀影,我實在有點坐立不安,影片節奏緩慢,剋制到不給你呈現大開大合的刺激畫面,而是在一次次探討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打開自己的思維。同時,我也找到了故事本身很多邏輯上的問題,實在讓人很難喜歡。
但在第二次觀影后,才發現自己陷入的正是人類的線性思維,也是因為我們的語言本身導致的。
導演必須用線性的外在表達手段來實現影片非線性內核。這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基礎,正是「因果」,原因對應結果的思維,也是我們說的「邏輯」,有A和B,從而導出C。
我們觀察一個現象,然後找到導致該現象發生的因素與原因。我們理解世界,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是這樣的存在,世界對於我們是線性的,有前有後,有因有果。
但七肢桶的文字是環形,無前無後,寫的過程中就已經知道原因和結果,了解了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點都是出發點,每一個點也都可以是結束點。
掌握了它們的思維方式,也就同時看到了過去、現在、未來。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中多次出現了女主角和女兒生活的畫面,經歷的喜怒哀樂,生離死別都那麼清晰。正是隨著女主角對「七文」的深入學習,她的認知模式也在跟著改變。
實在讓人驚嘆這種非線性思維,打破了我們對於自己存在的世界的再認識,影片當中看似是邏輯問題的問題在這裡面就變得無解,在一個無需考慮「邏輯」的語言體系和認識模式里,思考「邏輯」本身就是沒有邏輯的事情。
同時,這讓我最為感動的是:當你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一生,你還會去改變嗎?
女主角是全片最勇敢的人,她冥冥中被選中,掌握這門語言,在這個過程知道了自己與女兒所有的經歷,她的女兒註定一死,丈夫決然離開她,但她決定「擁抱自己往後生命的每一個瞬間」的時候,我眼角一濕。
我預知了自己的一生,我也知道無法改變,所以我決定勇敢前往。
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悲哀,但這就是我的一生的故事。
雖千萬人吾往矣。因為愛,所以無懼。
所以,你有沒勇氣學習這種語言?預知自己的一生,並勇敢接受每一個瞬間呢?
這是對於我們線性思維動物的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哲學上一種深沉地拷問。
一些不成熟的小疑問與小思考
TAG:詩想家Mking |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天意」
※佛說:因果輪迴,一切都是天意
※遇見的一切都是天意
※孙十万为何打不过张七百,既是人为,也是天意
※兩個想統一歐洲的狂人都功虧一簣,且敗給同一國,是天意還是必然
※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
※佛說:一切都是天意
※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
※妮影:每一份遇見都是天意,而每一種陪伴都是人意
※每一份遇見都是天意,而每一種陪伴都是人意
※一切皆天意,珍惜便好
※司馬懿僥倖逃出上方谷,真的是天意?別再被騙了,這才是真相
※除了一見鍾情是天意, 其他所有都是設計。
※歷史上最難以想像的四大巧合,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天意!
※遇見的都是天意 擁有的都是幸運
※這段姻緣是上天安排的,就讓我們人隨天意吧!
※佛說:一切都是天意(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