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在職場如何讀國學?

人在職場如何讀國學?


人在職場如何讀國學?




人在職場如何讀國學?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傳統文化素養是職場的標配之一,中小學語文課本增加了傳統詩詞和文言文的比例,有關考試難度也在適度提高,作為一個學生,能從小加強國學修養,提升文化素質,從古老的經典當中吸收文化營養,為以後服務國家和社會打好紮實的基礎,確實是很幸運的,應該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分秒必爭。然而,作為已經身在職場之人,痛感國學功底不足,如今又謀生經營不暇,又何以忙裡偷閒、見縫插針地補足國學功課呢?不妨從以下方面著手。


全面廣泛不如深入精讀:


讀《史記》效果勝過讀《資治通鑒》

在不同的時代,對於讀書人的國學素養要求是不同的。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梁啟超給所有專業的大學生開了一個國學書籍書單,內容涵蓋經、史、子、集,甚至包括洋洋巨著《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宋史紀事本末》等,而詩人專集方面,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蘇軾等人的詩歌全集是必須通讀的,理工科學生也是如此,這份書單在今日看來,是行不通的,哪怕是文史類學生,也只能望而興嘆。


到1934年,世界書局為了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熟悉國學,於是出版了一套《四部精華》,作為讀者深入研究國學的入門橋樑。《四部精華》就篇幅而言,已經不及梁啟超書單的十分之一,可行性更強,然而,於今天的讀者而言,不免還是有望而生畏的感覺,因為我們當代人的文言文功底,比較《四部精華》出版的那個時代,又有些差距,而《四部精華》也是沒有詳細註解的,僅供誦讀而已。《四部精華》對如今職場人士而已,也已經夠難夠長了,零碎繁多,諸家都有,卒讀亦不容易。


其實,現代人讀國學,不在於成為國學研究專家,不在於成為宿儒飽學之士,而是有恰當且較精深的了解,並有一定的運用就可以了。貪多貪全,則時間不足,精力也不濟。個人認為,不如讀單篇,深入讀單篇。而這方面最好的教材是《史記》。


因為紀傳體通史的特點,每一個單片只講述一個人物的故事,不用像《資治通鑒》這種編年體史書那樣瞻前顧後,而《資治通鑒》如果沒有前後史料的照應,讀完一篇還不一定掌握了一篇,得有全書觀念,可全書三百多萬字,要照顧到還真不容易,這個月讀完魏晉史,下個月讀南北朝史,結果前面魏晉部分忘得差不多了,又得回頭補。而《史記》讀完一篇是一篇,對單篇的掌握,和其他章節沒太大關係。例如讀關於李廣的《李將軍列傳》,就不太用顧及「高祖本紀」「孝武帝本紀」裡面的內容,也不用顧及「李斯列傳」,每一個單篇都是相對獨立的內容。況且內容不是很多,可以從容地反覆讀,記住一篇是一篇,熟悉了《李將軍列傳》,再著手去讀《司馬相如列傳》,兩者不妨礙。有大學功底的人,花十天時間掌握一篇傳記,一年下來,也能掌握三十多篇傳記,花時間不多,見效卻快。


《史記》乃「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魯迅的讚譽所含的信息就是:《史記》既是史學材料,也是文學讀本。一年掌握三十多篇集文學和史學於一體的美妙好文,就等於掌握了《史記》的精華。退一步而言,一個月學好一篇,一年能學好十二篇,也很了不得。

這裡並不是要貶低《資治通鑒》而刻意抬高《史記》,兩者都是不分高下的歷史巨著,而是就初學者而言,《史記》更容易入手。例如給兒童講三國故事,與其通過概述讓兒童全面了解三國歷史,不如給其講述「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等生動活潑的單篇故事,形象生動地領會勝過全面地掌握,廣不如深,泛不如精。


學習是為了表達:


別把《小窗幽記》《千家詩》不當國學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經典文化,不是為了讓我們顯得高深,而是為了更精彩的表達,這種表達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要達到以上效果,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笨辦法,日積月累,長期用功,熟讀各類經典,然後才華積累於中,發於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精選各類精彩片段,甚至是單個的句子,將它們瞭然於心,做到能誦能背,在寫作和交談當中運用。


第二種方法其實也是學習經典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而且立竿見影,古代的一些童蒙教材,諸如《幼學瓊林》等就是走的這條路子。雖然只是隻言片語,一鱗半爪,但是很管用,能應急。這方面的書籍,除了當今所出版的諸如二十四史名言摘要、唐宋八大家金句選編之外,明清時期的《幽夢影》《小窗幽記》等其實也挺好的,這類書有情趣,編纂者功力又深,能將諸子百家、古來經典的精華融會貫通,化成淺白的方式,且句子又優美,有畫面,有形象,容易懂,不枯燥,引人入勝,信手拈來用一兩句,不只是談話增色,也讓文章增彩。例如談到淡定,《小窗幽記》里的「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就很有意思;再例如說一個人操心太大,想得太多,多愁善感,不妨用《幽夢影》里的「為月憂雲;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風雅中有趣味,揶揄中有關心,談話的檔次頓時上升。又例如寄託思念時,可以用《千家詩》里晏殊的「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尋常的意思,能用不尋常的詩句,或者古文,此人此文則有點意思了,久而久之,你的為人,你的為文,就很有意思。

因此,一說到讀國學,就不要以為就是長篇的《論語》《孟子》,或者就是大部頭的《資治通鑒》、《史記》,不要忽視那些易讀、易記、易懂的小冊子,讀起來方便,用起來順手,效果又好,況且從文學層次而言,《幽夢影》《小窗幽記》《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等又遠高於《三字經》和《弟子規》。可以說,這是一條捷徑,何樂而不為呢?


再如古代白話小說,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還有湯顯祖等人的戲曲作品,它們也是國學作品,熟讀《紅樓夢》《水滸》《牡丹亭》等小說和戲曲,其中的詩詞其實也讓人受益匪淺,《紅樓夢》里好詩好詞俯拾皆是且不說,其實像《西遊記》里的景物描寫,其功力可謂上乘,例如第十二回當中描寫唐朝首都長安寺廟的夜景:「日落煙迷草樹,帝都鐘鼓初鳴……上剎輝煌燈火,孤村冷落無聲」,有唐朝賈島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味道。讀小說的時候,別光顧著看情節,這些也不容錯過,記下來順手就能用。


當然,並不是說以上作品就能代替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和二十四史,因為一個人精力有限,只能有所選擇。除了怎麼方便怎麼讀之外,也要精讀泛讀相結合,時間有限,可以選擇一本精讀,全面學習,例如選擇整部《老子》作為一年之內的精修科目,然後其他的可以泛讀,選擇性地讀。而選讀課本當中,早年朱東潤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就是不錯的課本,還有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裡面也選了不少優秀的古典作品,那也是國學。


國學並不艱澀:要回到文學的本質

很多人對國學,一方面嚮往愛好,一方面卻又畏懼猶豫;一方面期許甚高,一方面卻又沒有信心。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沒有認清楚國學的本質。國學很高大上,也很親切;它對你走入社會,提升素質很有幫助,但你也不要想得太多了,不要期望著有了這個就可以經天緯地,成龍成鳳,古代讀書人讀的都是國學,也不見得個個成才成器。因此,我們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國學,不要把它抬得高高的,也不要妄自菲薄,國學是什麼呢?其實不妨看作一種文學現象,一些文學作品,《老子》也可以是文學作品,《出師表》也有文藝范,《鹽鐵論》也算是文學範本。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我們讀《老子》《出師表》和《鹽鐵論》,跟學習魯迅、茅盾、錢鍾書以至於狄更斯、雨果等人的作品,沒有本質的區別,儀式感不要太強,平心下來扎紮實實學習就可以了。以平常心看待國學,泛讀和精讀結合,用心鑽研好一部單篇作品遠勝過貪多貪全,這才是學好國學的正常心態和正確方法。(文/劉黎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茂名34歲女子懷孕6個月產下「巴掌大」女嬰 僅600克
廣州女子通宵打麻將到初二 結果被家人架進醫院
最年輕67歲,最年長85歲,這16位廣州老記者的雞年賀歲作品震驚了朋友圈
真相:基因是命中注定 黑科技只是美麗謊言?

TAG:廣州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里最有職場智慧的人:現代職場人如何從他身上學職場生存法則
人在職場——如何應對職場抱怨
低學歷如何成為職場強人!
職場女性如何學會講究
職場心理學:社會水太深,學學聰明人如何對待自己討厭的人
職場新人如何變身職場達人
職場新人如何避免在職場上被人隨意使喚?
職場達人會對職場新人說什麼?
職場男人們的養身學問
跟「周瑞家的」學學職場和為人之道
中國人在美帝,如何融入美國職場?
工作一個月,如何從「學生」到「職場人」?
職場英語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學好職場英語?
職場新人,如何適應環境?
新人:如何在職場生存
人在職場,如何不被欺?
職場新人如何避免捲入職場鬥爭?
想在辦公室多活幾天嗎?學學職場潛規則吧
男藝人變職場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