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本文轉自「三聯節氣」


專註傳統文化 倡導生活美學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元宵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由來的傳說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一說,元宵節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而設,因為平息呂氏之亂是正月十五。


二說,元宵節是人們為慶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圓之夜而設,又稱「上元節」。


三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四說,元宵節起源於宗教,與道教傳統有關。


龍燈蜿蜒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條介紹了宋代元宵節「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的龍燈盛況,還有「奇術異能、歌舞百戲」的演出。

不眠夜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元宵節的內容及方式多種多樣,但有幾種則成為了固定的組成部分,如花燈、士女的遊玩,放焰火……這些構成了元宵夜萬人狂歡的鮮活畫面。男女老少盡情遊玩,走親訪友,玩賞花燈。康伯可的《瑞鶴仙》有:「綺羅叢里,蘭麝香中,正宜遊玩。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鬧蛾兒滿路,成團打塊,簇著冠兒斗轉……」

人約黃昏後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一年之中很少有出門盡情遊玩的機會,而元宵夜正是其中之一。因為稀少,所以難得。她們興高采烈,精心打扮,嬉鬧宴樂,甚至是「小番鬢邊挑大蒜,岐婆頭上帶生蔥」,無妨她們歡樂的腳步。


明月嬋娟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元宵節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秉承的文化氣息,使得各個時代的小說作家們對其大加青睞,以元宵節為故事展開重要背景的作品,如《金瓶梅》中前後四次提到了元宵節,並在不同的章節中承擔不同的氣氛營造任務;《紅樓夢》也多次提到元宵節,並利用此特定情境服務於作者獨特的寫作目的;《禪真逸史》第五回也有大段文字繪寫元宵之景,並在情節的推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等等。


燈節的燈



沈從文


插圖/王文哲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元宵主要在觀燈。


觀燈成為一種制度,似乎《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比較具體的記載,實起始於唐初,發展於兩宋,來源則出於漢代燃燈祀太乙。燈事遲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燈市」得名並擴大作用,也是從宋代起始。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論燈景壯麗,過去多以為無過唐宋。筆記小說記載,大都說宮廷中和貴族彩里燈奢侈華美的情況。觀燈有「燈市」,唐人筆記雖記載過,正式舉行還是從北宋汴梁起始,南宋臨安續有發展,明代則集中在北京東華門大街以東八面槽一帶。從《東京夢華錄》和其它記述,得知宋代燈市計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達數丈的「鰲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封建皇帝到這一天,照例坐了一頂敞轎,由幾個親信太監抬著,倒退行進,名叫「鵓鴿旋」,便於四面看人觀燈。又或叫幾個遊人上前,打發一點酒食,舊戲中常用的「金杯賜酒」即由之而來。說的雖是「與民同樂」,事實上不過是這個皇帝久閉深宮,十分寂寞無聊,大臣們出些巧主意,哄著他開心遣悶而已。


宋人筆記同時還記下許多燈彩名目,「琉璃燈」可說是新品種,不僅在富貴人家出現,商店中也起始用它來招引主顧,光如滿月。「萬眼羅」則用紅白紗羅拼湊而成。至於燈棚和各種燈球的式樣,有《宋人觀燈圖》和《宋人百子鬧元宵圖》,還為我們留下些形象材料。由此得知,明清以來反映到畫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遺事》和《水滸傳》插圖中種種燈景,和其它工藝品——特別是保留到明清錦繡圖案中,百十種極其精美好看旁綴珠玉流蘇的多面球燈,基本上大都還是宋代傳下來的式樣。另外畫幅上許多種魚、龍、鶴、鳳、巧作燈、兒童竹馬燈、在地下旋轉不停的滾燈,也由宋代傳來。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宋代「琉璃燈」和「萬眼羅」,明代的「金魚注水燈」,和用千百蛋殼作成的巧作燈,用冰琢成的冰燈,式樣作法雖已難詳悉,至於明代有代表性實用新品種,「明角燈」和「料絲燈」,實物在故宮還有遺存的。歷史博物館又還有個《明憲宗宮中行樂圖》,畫的是宮中過年情形,留下許多好看成串成組宮燈式樣。這個傳世宮廷畫卷,上面還有個松柏枝紮成上掛八仙慶壽的鰲山燈棚,及燈節中各種雜劇雜技活動,焰火燃放情況,並且還有一個樂隊,一個「百蠻進寶隊」,幾個騎竹馬燈演《三戰呂布》戲文故事場面,畫出好些明代北京民間燈節風俗面貌。貨郎擔推的小車,還和宋元人畫的貨郎圖差不多,車上滿掛各種小玩具和燈彩,貨郎作一般小商人裝束。照明人筆記說,這種種卻是專為宮廷娛樂仿照市面上風光預備的。宮廷中養了七百人,就是為得皇帝一人開心而預備的。到萬曆時才有大臣上奏,把人數減去一半。


新的時代燈節已完全為人民所有,作燈器材也大不同過去,對於燈的要求又有了基本改變,節日即或依舊照時令舉行,意義已大不相同了。


古代燈節不只是正月元宵,七月的中元,八月的中秋,也常有燈事。解放後,則「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全國各處都無不有盛會慶祝。天安門前廣場和人民大會堂的節目燈景,應說是極盡人間壯觀。不僅是歷史上少見,更重要還是人民親手創造,又真正同享共有這一切……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我生長家鄉是湘西邊上一個居民不到一萬戶口的小縣城,但是獅子龍燈焰火,半世紀前在湘西各縣卻極著名。逢年過節,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燈。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燈」,只是全城敲鑼打鼓各處玩去。白天多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或在八九張方桌上盤旋上下。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主要比賽轉到另一方面,看誰家焰火出眾超群。我照例憑頑童資格,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隊伍城廂內外各處走去,和大夥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燈的不僅要氣力,還得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大吼如雷,這些人卻不管是「震天雷」還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陣,迎面奮勇而前。我們年紀小,還無資格參預這種劇烈活動,只能趁熱鬧在旁吶喊助威。有時自告奮勇幫忙,許可拿個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運氣不壞。因為始終能跟隨隊伍走,馬不離群,直到天快發白,大家都燒得個焦頭爛額,精疲力盡。隊伍中附隨著老漁翁和蚌殼精的,蚌殼精向例多選十二三歲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當,老漁翁白須白髮也做得儼然,這時節都現了原形,狼狽可笑。樂隊鼓笛也常有氣無力板眼散亂的隨意敲打著。有時為振作大夥精神,樂隊中忽然又悠悠揚揚吹起「踹八板」來,獅子耳朵只那麼搖動幾下,老漁翁和蚌殼精即或得應著鼓笛節奏,當街隨意兜兩個圈子,不到終曲照例就癱下來,惹得大家好笑!最後集中到個會館前點驗傢伙散場時,正街上江西人開的南貨店、布店,福建人開的煙鋪,已經放鞭炮燒開門紙迎財神,家住對河的年輕苗族女人,也挑著豆鼓蘿蔔絲擔子上街叫賣了。


有了這個玩燈燒燈經驗底子,長大後讀宋代詠燈節事的詩詞,便覺得相當面熟,體會也比較深刻。例如吳文英作的《玉樓春》詞上半闋:


茸茸狸帽遮眉額,


金蟬羅剪胡衫窄,


乘肩爭看小腰身,


倦態強隨閑鼓拍。


寫的雖是八百年前元夜所見,一個小小樂舞隊年輕女子,在夜半燈火闌珊興盡歸來時的情形,和半世紀前我的見聞竟相差不太多。因為那八百年雖經過元明清三個朝代,只是政體轉移,社會變化卻不太大。至於解放後雖不過十多年,社會卻已起了根本變化,我那點兒時經驗,事實上便完全成了歷史陳跡,一種過去社會的風俗畫。邊遠小地方年輕人,或者還能有些相似而不同經驗,可以印證,生長於大都市見多識廣的年輕人,倒反而已不大容易想像種種情形了。


一九六三年三月北京 (本文為原文節選)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和《三聯節氣》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看吧,愛情

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深夜屋台:那些與愛情有關的食物
埃科的最後一部小說《試刊號》
物候志 玉蘭花滿枝
民謠給人帶來歸屬感,它是心底的調子
聽葉嘉瑩說,在這個時代該如何讀古詩詞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靜心花影,美醉了
高考之後,戀愛解禁,讓《花影》喚起你的少女心!
止庵:他筆下的女人是隔簾花影,而他樂而不淫
韓寧寧最新書法扇面欣賞:夜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杏花詩詞: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碧海潮生,桃花影落,愛情只是傳說(二)
醒時只願弄花影,醉時唯想對花眠
百花影后白百合,表情如此豐富,這波表情包很精彩!
最美是花影不掃
新皮膚情報丨花影闌珊處,燈瑩引魂歸
用芭蕾追隨花影
杯茶斗煙,花影時節宋時人?
容易被爛桃花影響的面相
《花影》戶外主題展的結束,意味著你與愛豆的親密接觸即將開始!
林志玲說他帥的太過分,男明星不敢跟他同框!如今卻和小花影后談了忘年戀!
親近自然微距攝影 如何留存那片花影葉色
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蘇幕遮·鬢雲松
柯南附體!帶你扒出偶像推理漫畫《花影》的可疑之處!
工筆畫(貓)-閑折海榴過翠徑,雪貓戲撲風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