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會留著辮子,其滅亡之後為何多數人不肯剪掉?
清朝為何會留著辮子,其滅亡之後為何多數人不肯剪?
文|歷史幫
在明末清初,1645年,清順治皇帝發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臣僚不得論奏剃髮,否則「殺無赦」。此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剃髮令」。
清朝統治者為了徹底從精神上征服漢人,是把剃髮作為一種表示歸順的標誌,為此,不惜以死要挾,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對當時的漢人來說,肯定是無法接受,一縷青絲,不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於明朝的象徵,怎麼也不能剃掉。
所以當時漢人奮起反抗,口號是:「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 反抗異常激烈,滿族因此殺害了很多漢族人民,演出了不是慘不忍睹的歷史悲劇,最悲壯的莫過於「江陰十日」,是年農曆六月二日,江陰人在閻應元、陳明遇的率領下誓死捍衛頭上之發,誓死效忠明朝,堅守城池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人,有六萬七千壯士戰死於城牆上下。
最後城都被攻破了,清軍屠殺十日,直到滿城殺盡才才封刀。有十七萬多軍民死於清兵刀下,隨著南明小朝廷一個一個地垮台,人們覺得明朝已經大勢已去,已經沒有希望了所以人們不再反抗了,終於接受了滿清統治的現實。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久而久之人們也不覺得奇怪了!
直到清朝末年,各種改革變動之後,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滿清王朝,成立了中華民國江西軍政府,同時實施了除舊布新措施。首由軍政府貼出剪辮告示:「自武昌起義推翻清帝,重振漢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辮。」當時南昌城內七處城門口,以及督軍衙門(市政府)、府學前、百花洲等十處,皆設有「義務剪辮處」,凡來剪「文明」髮式或剃光頭者,一律免費。但民國成立後,相當數量的中國人,仍留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辮子。這個剪去胡辮沒有像清朝的剃髮令那麼強硬!
那麼為何這些漢人不願意剪去胡辮呢?清朝滿族對漢人長達了兩百八十多年的奴役和洗腦,也是讓漢人習慣形成的一個過程。所以清亡時習慣了被奴役的大多數漢人對新風氣的突然轉變而產生的不適應也是很正常!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晁蓋其實後悔救宋江上梁山,臨死前說的那句話已經道出原因
※古代後宮中,宮女和太監對食,被皇帝發現後會有什麼下場呢?
※此地跟中國很近,曾屬於中國,至今90%為華人,使用人民幣
※古代皇帝後宮3000妃子,老了之後有何下場?第三種最殘忍
TAG:歷史幫 |
※清朝滅亡後為何多數人不肯剪辮子?
※清朝滅亡了,為何多數人仍然留著長辮子
※清朝滅亡後,曾經是屈辱的辮子,為何當時多數中國人不願意剪掉?
※清朝滅亡後,此人留起了辮子,卻因為剪掉鬍子,錯失宰相之位
※清朝男人的長辮子洗嗎?滅亡之後,男人不肯剪掉,到底是為何?
※清朝滅亡後,那根曾經視為屈辱的辮子,很多人死都不願剪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清朝滅亡後,那根曾經視為屈辱的辮子,很多人死都不剪
※揭秘!當初打死不留的辮子,而很多人哭卻著剪了!
※清王朝滅亡後,遺老大臣都哪去了?有人至今仍留辮子
※清朝滅亡後,皇室去了哪裡?至今還有不少,身穿黃馬褂留大辮子
※清朝滅亡後,遺老大臣到哪兒去了,有人至今留辮子!
※清王朝滅亡後,遺老大臣到哪兒去了,有人至今留辮子!
※清朝的辮子頭,為什麼後來又捨不得剃掉呢?
※清朝滅亡,漢人寧死不剪辮子,也是曾國藩不敢造反的原因
※清王朝滅亡後,遺老大臣到哪兒去了,有人至今留辮子
※清朝強推「剃髮令」呢到底殺了多少人?為何要留辮子呢?
※大清滅亡後,滿人排隊剪辮子,漢人寧死不剪,究竟為什麼?
※滿清被推翻以後,滿人搶著去剪辮子而漢人卻誓死不剪,什麼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