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唐朝是值得驕傲的時代,優秀的軍事將領層出不窮,早期的李靖、李勣、秦叔寶、尉遲恭,稍晚的薛仁貴、蘇定方、劉仁軌,盛唐後的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乃至後期的李晟、李塑父子,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然而,軍事是個科學活、技術活,不僅要看將軍打得多威風,還得看單兵的裝備、兵團的配合及戰術的運用,這些枯燥的東西,往往能反映出戰爭的真實面目。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關於軍隊的裝備,演義里的描述是極其粗線條的,或者說是不靠譜的。例如《三國演義》,只有大將們叱吒風雲、橫掃戰場的大場面描寫,至於士兵穿什麼、吃什麼、帶多少裝備,那都是未知數。《說唐演義全傳》則開始涉及到軍隊基層單位,諸如薛仁貴,傳說他當過伙夫,但是薛大哥是英雄,一心想著上戰場廝殺,具體怎麼做飯,一餐做多少量,也是筆糊塗賬。


歷史是瑣碎的,要了解它的真相,得去翻史料,比如對於唐朝軍隊的裝備,《新唐書》的「兵志」就有記錄。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是民與兵合一的機制。特點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裝備得自己掏錢購置,「皆自備」。具體自備哪些東西呢?人均一張弓,三十支箭及一種叫胡祿的箭囊;橫刀一把——一種佩刀,日本現在有完整樣本。


武器有了,還得有後勤裝備,即磨刀石、氈帽、氈裝、行李箱各一件。當然,還有吃的:人均攜麥飯九斗、米二斗。此外,還有著裝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鎧,騎兵還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鐵甲,背上有長槍。以上裝備是不是都直接配置在士兵身上呢?根據記載,軍隊里有馱馬。這些裝備在平時都儲存在折衝府的軍庫里,當有軍事行動時,再看具體情況進行發放。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隋煬帝時期遠征高麗,因為路途遙遠,糧食運輸艱難,所以每名野戰士兵身上要負重好多天的糧食,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和戰鬥力。也因此,有些士兵冒著殺頭和餓肚子的危險,將糧食埋在地下。如果是和平時期,這些府兵就配備橫刀和弓矢。個人裝備如此,那麼單位的配備情況又如何呢?唐初士兵三百人形成一個團,每五十個人組成一個隊,每十個人組成一個火。


火是一個很小的軍事單位,但仍會配備六匹馱馬,如果弟兄們實在差錢,可以用驢子代替馱馬。同時還有布幕、鐵馬盂、鏟子、鑿子、籮筐、斧頭、鉗子、甲床等各兩件,鍋子、火鑽、鹽袋、碓等各一件,馬韁繩三件。馬盂是什麼呢?據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陰經》記載,它是一種盛食品的容具,有木製的,也有鐵制的,容量為三升,能保溫,「冬月可以暖食」。


唐朝的軍糧可能還是未脫皮的,上了前線,還得用舂米工具,這工具就是「碓」。還有火鑽這玩意,別以為這是取火工作,實際上它是一種兵器,打仗的時候,在火鑽上澆上油,點上火,直接往敵人陣地上扔,大約可以算是原始手雷吧。此外,每人還配備一把鎚子,象牙做的。這鎚子可管用了,可以用來開箱撬鎖,類似瑞士軍刀吧。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這樣看來,大唐王朝單兵的裝備確實杠杠的。而對於戰馬,政府是有補貼的,不是直接給戰馬,而是每個騎兵發二萬五千錢,自個兒買馬去。如果戰馬過了服役年齡,就賣到民用市場上,用所得資金再買新的戰馬。不過這戰馬會不會和機動車一樣折舊,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唐朝歷時將近三百年,其軍制也是在變化發展中,後來的情況如何呢?到唐玄宗的時候,由於拓邊戰爭增多,原來的兵力明顯不夠用,於是改為募兵制。唐朝募兵,首先身高是有要求的,20歲入伍,身高應該在五尺七寸(大約1.7米)以上,就算降低要求,也要在五尺以上。


入伍男子免除賦稅。對士兵使用兵器也有要求,即要求士兵能夠自主使用伏遠弩,射程三百步;要求士兵在四發中能命中兩發,50%的命中率才算過關;對擘張弩的應用會有場考試,擘張弩是一種用雙臂拉開的弓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要求是四發二中,也是50%的命中率。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以上兩種是重射擊武器,對於輕射擊武器的使用,則是這樣的:角弓弩,射程二百步,要求是四發三中,對於命中率的要求提高了25%;單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要求是四發二中。別以為古代打仗場面,就像影視那樣,將軍大吼一聲,然後就奔跑吧兄弟,大伙兒一窩蜂上去群毆。


實際的戰爭場面蠻複雜的,李靖的《李衛公兵法》現在在杜佑的《通典》里還保存了一部分。在《李衛公兵法》里,每次出征時的軍隊數量是有規定的,大將出征,一般每次授兵兩萬。當然,這也不是死指標,會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減,「臨時更定」。至於兵種的組成結構,李將軍說得很詳細:一支四千人的野戰部隊,稱為「中軍」,必須有2800名戰鬥人員,比例為70%。


這2800戰鬥人員當中,有800名弓弩手,弓弩手又再細分:弓箭手400人,弓弩手400人,騎兵1000人,刀盾手500人,唐朝管這類士兵叫「跳蕩」。還剩下500人幹什麼?他們是「奇兵」,是用來機動作戰的。按照唐朝部隊編製,機動作戰人員必須佔三成,「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為奇兵」。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唐代史料也記載了唐前期軍隊訓練情況。《新唐書·兵志》對這個程序有詳細記載。「每歲冬季」,是全國士兵集中訓練的時機。以一個折衝都尉府為單位,分左右兩個校尉統領,每個校尉手下有十支步兵隊,一支騎兵隊。還沒有正式集合的時候,士兵們都打開旗幟,分散站立。


第一通號角吹起,指揮官馬上集合手下士兵,步兵和騎兵都排成隊列,「諸校皆斂人騎為隊」。第二通號角吹起,將軍旗和長矛都放下,有點偃旗息鼓的味道。第三通號角吹起,軍旗和長矛都舉起來,似乎進入戰鬥狀態。


接下來,擂起戰鼓,兩支部隊鼓噪衝鋒。當然,絕對不是漫無紀律的群毆,還是有章法的:先是右校尉這邊鳴金,隊伍稍稍退卻,左校尉分隊進入右校尉的位置;接著,相反操作。兩支部隊退卻之後,又上前迎面對殺,進入演習狀態。最後,三通號角,演習結束。然後,大夥去自由狩獵,獵物各自分配,「是日夜,因縱獵,獲各入其人」。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事實上,狩獵也是增強戰力的方式。軍隊訓練要各司其職,不能逾越。有一回唐太宗在驪山上看到山谷里的軍隊自由散漫,不成隊伍,正要大發雷霆,處分校尉,旁邊的人把他勸住了:「皇上,這不是你管的事兒,別壞了規矩。」唐太宗只好強忍怒氣,交由有關部門去處理。


收復東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著海,東到大海,西到鹹海,南到南海,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極盛的時候是1600萬平方公里,可惜只維持了三年。鹹海雖叫海,實際上是一個湖,在今天的哈薩克境內;外興安嶺,今天叫斯坦諾夫山脈,在俄羅斯境內;庫頁島今天叫薩哈林島,也在俄羅斯境內。


隋唐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統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較重視民族關係,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發達也使得中原邊疆往來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紇、靺鞨;西南有吐蕃、南詔先後建立政權,他們開發了祖國的邊疆。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突厥興起於阿爾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後裔或者別種。阿爾泰山是今天蒙古國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產黃金,所以蒙古人一誇你,就說你純潔的跟阿爾泰山的金子似的。現在估計也沒了,都是沙土了。六世紀中期的時候,阿爾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國。到隋朝初年,分為東突厥、西突厥,其中東突厥特彆強大。


貞觀初期,唐太宗大敗東突厥。這是前面講過的,唐朝名將李靖以三千鐵騎,大破突厥於陰山。頡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將,俘虜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降眾有好幾十萬人,這要怎麼處理。魏徵上奏皇帝, 「突厥狼種」,這幫人是狼的後代,因為他們的國旗就是一個大狼頭,「不可以仁義教,不可以刑法威。」這幫人軟硬不吃,所以建議「殺盡其酋首,分散其子民於大江南北」。另一個大臣給唐太宗建議,把他們移到內地來,好監視他們,弄到山東。就像唐朝滅了高句麗,滅了百濟,都把人遷到中原內地來了。


但是要把它移到內地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它的故地怎麼辦?把突厥人從陰山那個地方移過來,陰山那個地方怎麼辦?那地方派漢族人去駐守,誰都不願意。如果放棄那個地方不要,被別的游牧民族佔領的話,如何保證佔領該地的游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給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為中國捍蔽」。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這叫「興滅繼絕」。眼看這個國家已經快滅,要絕種了,你興滅繼絕是最了不起的,在中國古代的是最高尚的事兒。唐太宗採納了他的建議,突厥的可汗貴族還都是在長安居住,但讓當地人任都督,管轄當地自己的部落。等於我打敗了你,我還讓你當官,我還讓你管轄,就跟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樣,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變原有部落組織風俗,設都督府管轄,所以這些人對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對君長的尊稱。唐太宗自己講,「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才把我當做了父母。


因為李唐王朝也是大有胡人氣,皇帝都有鮮卑語的名字,本就是鮮卑人和漢人的混種。而且唐太宗說過這麼一段話,「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乎」。漢武窮兵三十餘年,長城萬里盡烽煙,結果也沒拿到什麼好處,還不如像我一樣,以德服人,把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收編,全都作為國家的編戶,入了版圖,我比漢武帝還厲害吧!是那麼一個感覺。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其實唐太宗這話有點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敗了才收編的嗎?如果不把他打敗了,不先以武服人,後面哪能那麼容易以德服人。沒有武力光有德,誰理你呢,那幫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後以德,才能將他們徹底征服。


東突厥處羅部的可汗阿史那杜爾,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尚以南陽公主,授大將軍,歷侍太宗、高宗兩朝,一生戰功卓著,堪與李靖等名將比肩。他橫掃西域,殺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的;滅大小國二十四個,為唐朝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創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讓阿史那杜爾佩刀執槊站在寢宮門口,給自己站崗,他不在那站崗,唐太宗睡不著。


阿史那杜爾拿著長矛,挎著刀戈站著,如果他心中想起國讎家恨,進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兒,一會兒一聽,呼嚕聲響起來了,不是考驗你呢!真睡著了。對他這麼信任,阿史那杜爾對皇上能不是感恩戴德嗎。所以阿史那杜爾為唐朝出生入死,死後陪葬昭陵,也是跟皇上埋在一塊了。這就是突厥貴族。



國人的驕傲!大唐將士是怎樣征戰四方



唐王朝,開闊、宏博、多彩,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都有在唐朝當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紇人、朝鮮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當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長,如喪父母。戳瞎自個兒眼的,拿刀割自個兒臉的,腦袋上點香的,自殺殉葬的什麼樣的都有,無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見,唐太宗時期的民族關係非常開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點通 的精彩文章:

揭秘秦始皇為什麼要逼死他的真正親爹呂不韋
解密 劉備連劉璋的嫂子吳皇后也不放過
李世民有多「好色」:竟召幸十四歲少女
雍正名聲不如乾隆 費力攢錢為他人做嫁衣
漢朝伏皇后之死 奸雄曹操設計的一場冤案

TAG:歷史一點通 |

您可能感興趣

史上最牛王后:嫁給四位國王,率領將士四方征戰,能與鬼神對話!
他是一國元首卻為中國征戰四方 死也要給皇帝殉葬
陝西人鍾愛的這種麵食,秦軍靠它征戰四方,對比才知楚軍吃盡大虧
他是大唐第一威猛駙馬,征戰四方,卻慘死在皇權傾軋之下!
劉國梁三大愛徒前途明朗:一人將征戰東京,兩人或因傷病退役!
梁山的一位古董級好漢,第一個敲響征戰方臘戰死的喪鐘,慘烈結局
還是美軍嗎?帶有一中國元素,征戰世界,背後緣由令國人振奮
征戰「死亡之路」的中國軍人,英雄一跪仍是英雄!
大秦帝國滅亡時,那隻征戰六國統一天下的大軍去哪了
成吉思汗的軍糧是什麼使他縱橫歐亞征戰四方
蒙古鐵騎征戰過的地方皆是哀嚎和白骨,唯獨多次慘敗在此處
華裔球員在加拿大遭遇種族歧視:我想真正成為中國人,為國征戰!
貴為皇后,她卻為國征戰!兵敗被士兵輪番侮辱?生不如死!
為夢想拼搏!那些曾在中國征戰的國外LOL大神
他是中國足球的混血王子,為國征戰毅然放棄德甲夢
征戰異國,美軍如何保障大兵們的身後權益?
她貴為皇后,為國征戰,被俘後卻慘遭士兵凌辱,後因大罵敵軍被斬
一個強盜追隨李世民,為他征戰四方守陵千年,堪稱大唐第一門神!
它是史上最彪悍的小國,曾經征戰蘇英美大勝,最後卻被中國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