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在西方的電影節上終於殺入了第三個階段
文 | 閔思嘉
中國電影資料館巨蟹座碩士
今年的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對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劉健導演的獨立動畫電影《好極了》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是華語動畫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的重大突破,其開創意義好比當年的《紅高粱》。
《好極了》(2017)
此外,全景單元還有《空山異客》《檳榔血》《巧巧》,新生代單元有《石頭》《笨鳥》,青年論壇單元有《承諾》《囚》等多部影片,中國的青年才俊們,再次借歐洲電影節這個舞台,走向了世界。
《空山異客》(2017)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歐洲電影節對中國電影的接納,真的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西方人不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中國電影,我們也不該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歐洲的電影節。
先回到那個老問題:歐洲電影節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中國電影呢?
我的總結,從《紅高粱》開始,主要有兩種類型的中國電影,特別容易進入「國際視野」。
《紅高粱》(1987)
第一種,我稱它為「中世紀的中國」。
這一類非常容易辨別,一說大家肯定都知道。比如以張藝謀《紅高粱》為代表的大量具有強烈地域和時代特徵的中國故事,偏遠鄉村、少數民族、古代。
這些電影除了鄉土化的故事以外,還擁有強烈的異域色彩的影像風格,視覺衝擊力強大。
《紅高粱》(1987)
這樣的視聽風格和故事類型,迅速造就了一大批很容易識別,同時也帶有鮮明中國意象的民族電影,為中國電影迅速打開了國際傳播之路。同時,它們也展現給西方國度一種他們「一廂情願以為」的東方樣貌。
這樣的中國是蠻荒和熱血的,也是貧瘠和苦難的,更是原始和充滿情慾的。
國際電影節是一種評價體系,作為初來乍到的被評價對象,中國電影為西方觀者提供了能夠挑起他們慾望的,充滿神秘力量的新電影。
想想《紅高粱》里奔放放肆的迎親隊伍,《秋菊打官司》中愚昧保守的鄉村、《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高門深宅,《霸王別姬》里光怪陸離的戲班和伶人,《野山》里的換妻,都很容易轉化為某種或壓抑或奔放的東方情慾力量。
《野山》(1986)
但事實上,這種在西方看起來蔚為奇觀的中世紀景象,在同時期的普通中國電影觀眾眼中看起來,同樣也是新異、遙遠的。這種想像與其說是西方對東方的想像,不如說是東方對自己的想像。與其說是西方對東方的誤讀,不如說是東方對自己的誤讀。
在這其中,其實也充滿了頗多自我迷戀的心態,作為一種文化商品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也參與了當代中國民族文化的重構過程,這些對外國人和國人來說都是奇觀的影片,明顯的表現出了對傳統文化、傳統制度的過度迷戀。
這一類的電影,在《霸王別姬》拿下了戛納金棕櫚後,算是達到了一個高潮。之後又有零星的如《風月》這樣的不成功案例,就漸漸走向凋零。
《風月》(1996)
和這第一類「中世紀的中國」並行或者說稍晚的,是我稱之為的「近代中國」的電影。
進入到90年代之後,中國社會開始迅速邁向都市化,處在現代化浪潮和城市化初期的中國,開始誕生出以都市為背景的作品,對西方來說,這個過程就像是從「中世紀」跨越到了「近代」,於是中國電影也迅速更新換代了。
《本命年》(1990)
90年代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歷史時期,國門大開,對我們來說,整個世界彷彿都是「舶來品」。而中國的都市普遍進入「舶來狀態」,瘋狂複製外國都市,尤其是香港。
直到現在我們都還能在北京二環以內的街道上看到這種「舶來學習」的遺留物——那些半新不舊裝著染色反光玻璃的建築,就是對美國式摩天大樓玻璃外牆的拙劣模仿。
電影如實地記錄了那個時代。《本命年》中出獄的姜文,《小武》里的KTV和電視機,《春光乍泄》中的同性戀人,《盲井》中被騙去煤礦的王寶強,《三峽好人》里分別和妻子、丈夫失去聯繫的韓三明和趙濤,這些作品相比展示「中世紀的中國」的電影來說,它們都儘力呈現處於城市化初期從停滯轉為一路狂奔的那個中國。
《三峽好人》(2006)
但在早已完成摩登都市化的西方人看來,中國的都市總帶著一些對國外都市笨拙、粗糙的山寨感,體現了對「現代性」的急切渴望,以及這種不切實際的渴望、拙劣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在這樣的都市中,總是發生著與中國迫切希望實現的現代之間毫不相稱的故事。
對電影節來說,這些當然都是非常精彩的故事。
《小武》(1997)
要歸結於中國的發展實在是迅速,很快第二種關於「近代中國」的電影也已經不能準確地描述時代了。一批更加新的藝術電影開始出現,並也立刻得到了西方電影節的認可。
有哪些呢?
以下這些都在某些層面、某些角度具有代表性:《山河故人》《長江圖》《白日焰火》,包括今年的動畫電影《好極了》。它們既走出了民俗化的中世紀桎梏,也逃離了表現苦難的困境,它們指向的,是一種身已在都市,但又反思都市存在的階段,和歐洲藝術電影之間的「代差」進一步縮小。
《山河故人》(2015)
這些新一代受到歐洲電影節青睞的作品,正在以一種「回看」的姿態,試圖去重新書寫一個中國的樣貌;試圖在過去的魔幻、民俗和苦難中剝離出一個不那麼濃墨重彩、也不那麼奇觀的中國;試圖在現代化完成之後,去重新找到西方文化中的東方。
而這個東西方電影交流的過程,不僅需要電影人自身的努力,同樣離不開更多的幕後工作者默默奉獻,架設起業內交流的橋樑。
※沒有電影比它更深刻地諷刺了人性的貪婪
※單純從耍帥的意義上說,《極限特工》已經突破天際
※他是王家衛和侯孝賢的超級粉絲,第二次拍電影就入圍奧斯卡
TAG:虹膜 |
※中國電影新出路? VR電影首次入圍戛納電影節
※北京電影節將展映這位喜劇大師的四部電影
※這部島國電影創了個「影史首次」,但上映時險遭封殺
※這個主打科幻的電影節,將給中國電影開開腦洞
※世界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留下童年陰影的十部電影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後一趴
※香港電影最後一個大佬
※第四屆德國電影節將在法國文化中心上映四部影片
※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市場,有了一種新的方式
※大陸第一部分級電影,讓我淚奔了
※日本電影的水準高於中國,這是一個原因
※中國電影怎麼了
※北美近期上映的十部電影精選
※世界上最「悲劇」的大橋,在美國電影中,被各種毀滅!
※北京活動|第四屆德國電影節將在法國文化中心上映四部影片
※電影:三部大片終於定檔
※又能在國內電影院看到日本電影了?
※中國內地八十年代票房破億的八部電影 都是經典老電影
※威尼斯電影節要開幕了,中國這次一個入圍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