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春節傳統文化
聽到春節二字,想必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了吧!春節要做的事家家戶戶都一樣:回老家、吃年夜飯、看春晚、燒香……樂趣中包含著各種特色和習俗。
春節是中華傳統民俗中的第一節日。在雞年春節來臨前夕,我們探討曆法的形成、春節的來歷、春節的風俗等,無疑是大家關切的「春節文化」的趣味話題。
1
曆法的概念
中國的曆法由伏羲初創。《神遺記》云:「有華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宸,歷十二年而生庖犧。」那就是說,華胥孕庖犧十二載而生。
故謂十二年為一紀,伏羲的出生地被稱為「成紀」。有成一紀之元的意思。遂定一年為十二個月。
自然界的溫度變化,推演出「春、夏、秋、冬」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規律。
每季三個月,每半月一個節氣,那就是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確對農作物的播種收割不失時效。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叫「農曆春節」。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灶祭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老百姓的概念,把正月都列入年的範圍,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形象地說,過年正像是「打鞦韆」,大年初一為頂峰,「灶祭」和「龍抬頭」為起落始終,實則到「龍抬頭」春節才算終結。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拜年道賀、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
春節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抵角像雄獅,身魄高大像野牛,性情爆烈,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某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討飯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討飯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討飯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討飯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民俗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所謂「約定俗成」,有許多習俗還相傳至今。
(一)迎春環境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習俗已成為春節的第一標誌。春節貼「福」字的風俗源於康熙皇帝,他年年春節前給家人和大臣寫「福」字,叫做「賜福」,後世留下康熙的「多福」經典字。
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一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一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髮源於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於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吉祥的印象。它內含濃郁的民族鄉土氣息,外形又很雅緻,既體現遠古時代的神秘,又體現中國人的靈秀。因此,它很快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室內懸掛,或互相贈送的物件。優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韻味給傳統佳節增添祥和、吉利的氣氛。
(二)拜年祭祖
拜年是春節最重要的習俗,是傳統文化禮儀之邦的弘揚。要給家人長輩、給村鄰長輩、要給親戚長輩、同輩道賀春節。一是給父母、長輩們虔誠叩首,成群打伙,挨門拜年,這是禮貌孝敬的表現;二是大年拜過年後上墳祭祖,是飲水思源,不忘祖先的功德;三是年輕人拜年認輩兒,延續禮儀傳統;四是拜年親情聯誼,現多為抱拳鞠躬。農村解開積怨的好辦法,就是春節拜年,磕頭一笑泯恩仇。
※漢字有多少個偏旁部首你知道嗎?
※25句話《墨子》精髓!
※背下這66句《論語》,立即讓你提升一個境界!
※上斬昏君、下斬佞臣的尚方寶劍存在么?歷史上其實沒有這個BUG
※諸葛亮的一世學問,都濃縮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
TAG:國學堂 |
※緬甸仰光的「春節」傳統氣息甚至可能比國內更傳統!
※春節傳統必備的美食炸春卷
※春節防身術之我和你不熟
※詩里的春節
※春節習俗中的孝道文化
※「圖書館春節不打烊」是文化寂寞而美麗的堅守
※為什麼民國春節不放假,還不能說春節快樂
※家鄉的春節作文
※家鄉春節的習俗作文
※家鄉春節的習俗作文
※關於春節的詩句,描寫春節的詩句
※古詩里的春節
※省心禪堂春節禪七:不一樣的禪修體驗
※印度人的春節:瘋狂的灑紅節,不允許寡婦參加!
※春節去日本 不可不吃的高顏值暖冬甜品!
※色彩繽紛的印度教「春節」 -胡里節
※我們的春節 不要成為動物們的「春劫」
※唐人的春節與今人的春節習俗有什麼不同?
※春節不殺生 才是真正吉祥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