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風雅非小事,多些風雅又何妨

風雅非小事,多些風雅又何妨

風雅非小事,多些風雅又何妨



從詞源上說,風雅本是一個「美詞兒」。但「附庸風雅」一詞的出現,改變了它的形象。一時間,人們變得恥談和諱言風雅起來。事實上,附庸風雅固不可取,但風雅本身是不應否認的。倒不如說,在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今天,多些風雅又何妨?

從一定意義上說,風雅是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徵。風雅一詞源自《詩經》,意思是對文明的萃聚、傳播和踐行。《詩經》集中反映了以周禮為導向和底色的和諧、文明、有序的社會生活。我國在西周至春秋中前期,分封的諸侯國達70餘個。大諸侯國可按禮樂規約朝拜周王,小諸侯國則遵照周禮之約就近朝拜大諸侯國,並希請大諸侯國代為朝拜周王。這實際上是一個遵周禮、施仁義的過程,即「演習」和傳播文化的過程。


這樣來看,古時的風雅是一種擁戴禮儀和遵奉文明的積極行動。今天,很多人都認識到文化和文明對於修身、益智、尚德、勵志的價值,並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實踐中有所追求、有所行動,這其實也是一種風雅之舉。這種舉動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有人說,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和拜金主義正在腐蝕中國。其根據之一是:5年前,我國的奢侈品消費僅佔全球份額的10%;現在我國公民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買家,其購貨量的全球佔比高達1/3。與此同時,國人的讀書量卻在逐年下滑。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如此巨大的反差,不能不引人深思,不能不激起有識之士對風雅的呼籲和倡導。

風雅非小事,多些風雅又何妨


涸池倍顯游鮒貴,歲寒更見松柏青。在此情此景下,我們更沒有理由鄙薄風雅。因為風雅乃文化之要、文明之舉,絕不可有須臾斷檔,更不能任其闕如。


在我國歷史上,春秋是一個義禮相約、秩序井然的時代,到戰國時則信義盡失、殺戮成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春秋時期有禮樂維護世序、涵養人心:以禮維序,以詩明志,以樂致和。而進入戰國時代後,正像孔子所說的那樣,由於禮崩樂壞、風雅不存,人們只講功利不講道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將棄仁義而重權謀、廢禮讓而興戰爭當成為人、治世、馭權的公理與通則,所以道德淪喪、社會無序。當縱橫家張儀運用騙術而致秦滅楚後,有人問孟子,張儀算不算大丈夫?孟子道:只有居於仁、立於禮、行於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算大丈夫。顯然,孟子對張儀之行是持否定態度的,而否定的理由便是張儀不遵禮制、有失風雅。而開統一中國之先河的秦帝國為何「二世而斬」呢?就因為秦輟風雅而棄文明,全然用打天下的方式來治理天下,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風雅非小事,多些風雅又何妨



縱覽古今,風雅非小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今天增強文化自信,就包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風雅精神。當然,在追求風雅的同時,也應盡量避免附庸風雅。當前,一些人的書櫃里雖然擺滿了書,但從不去讀,也不是為了讀,而只是以之裝點門面、佯裝風雅罷了。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則要進一步使風雅從形式走向內涵、從表層進入精髓、從感性升為理性、從觀念跨向實踐,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實學實用,不斷加大認知強度、提升精神高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良知心學:結構·精神·啟示
《顏氏家訓》精選20句,句句好家風!
古人的「三無建築」,百年不倒的「橋上宮殿」
「最鈍拙」的曾國藩何以最有領導力
陳先達:文化自信與民族自強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拒絕「附庸風雅」,擁抱真正的風雅
茶,不是附庸風雅
宋朝那些事兒,風雅的過眼雲煙
古人九大風雅事,你也可以做!
若無文化,何談風雅?
此小楷:無意於法,最是風雅
古詩詞里的那些風雅,真美
古人的風雅慢生活:焚香有禪意,風雨不驚心
如何風雅地說再見
小暑,如何喝茶 養生 度風雅?
附庸風雅的背後都是殘酷
多少風雅事 一壺小花紅
附庸風雅鬢毛斑,恬淡吟詩趣使然
風雅,崖柏盆景
蜀風雅韻,不如你
中國式風雅,你愛幾何?
他的小楷風雅,俊逸流美、秀色可餐!
內心寧靜,便是一個人最好的風雅
風雅古淡,無人能及錢舜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