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巧克力風靡全球,給無數人的口腔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但看到巧克力表面出現白霜,很多人就會三思,是發霉?是產品質量問題?話食團明確告訴你,起白霜的巧克力一樣可以安全食用。但是,巧克力為什麼會起霜呢?白霜到底是什麼呢?


巧克力起霜分為兩種:糖霜和脂霜


糖霜:相對濕度高於 70% 時,巧克力表面濕氣增加使砂糖晶體溶化,當相對濕度降低時,融化的砂糖又開始重新結晶,最終形成糖霜。糖霜的發生率低,對巧克力質量影響不大,可以通過控制加工和儲存過程中的濕度來避免糖霜的出現。有時候甚至故意做出糖霜,賦予產品獨特的感官。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脂霜:發生率很高,對巧克力質量影響很大。脂霜的出現與巧克力的中所用的油脂密切有關,包括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脂霜。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1. 起脂霜的原因是什麼呢?


巧克力起脂霜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三種:


1. 脂肪晶型的 " 變構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而可可脂有形態各異的六個 " 兄弟姐妹 ",其中五弟 ( Ⅴ型 ) 最穩定,是人們所期望的結構,他能使巧克力塗層具有光澤的外觀。而幺弟 ( VI 型 ) 比五弟 ( V 型 ) 的熔點高,在儲藏的時候五弟會變成幺弟,從而導致巧克力的表面形成一層非常薄的 " 白霜 ",這就是 " 脂霜 "。


2. 油脂的 " 遷徙 ":18 ℃時油脂遷移的速度很慢且未起霜;但在 30 ℃時油脂遷移速度很快並迅速起白霜。而且研究發現不同溫度下發生遷移的油脂組分不同。

3. 原料間的 " 鬥爭 ":有些商家會用代可可脂,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相容性差,使之發生重結晶,從而形成更大的結晶體游到了巧克力表面 , 這些長而尖針狀物最終引致白色混濁如霜。


2. 會有危害嗎?


不會。如果巧克力只是起霜的話還是可以吃的,雖然不太好看,但好的巧克力起霜味道變化不會很大,除非是品質差的巧克力,那就不要食用了。


3. 為什麼從冰箱拿出來後的巧克力容易起白霜?


巧克力長時間冷藏從冰箱拿出來後表面糖霜和脂霜都會生成,糖霜是因為巧克力從冰箱拿出來以後,表面的冷空氣降溫形成的水分使巧克力中的糖分析出,從而形成糖霜。脂霜是因為溫度改變從巧克力中游離出來的可可脂和可可油。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4.如何正確存放巧克力?


由上述起霜機制可以知道,高溫無疑是 " 起霜 " 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巧克力要貯藏於 15 ℃至 20 ℃環境中,並避免溫度波動。所以正確儲藏巧克力的方法應該是:

1. 冬天氣溫度一般低於 20 ℃時,巧克力可以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即可。


2. 夏天如果溫度高,巧克力容易融化,這個時候可以放在冰箱里,儲存溫度一定要保持不變,巧克力要用塑料袋密封好,置於冰箱冷藏室 ( 置於冷凍室是不對的哦 ) 。


3. 從冰箱取出巧克力時,請勿立即打開,讓它慢慢回溫至接近室溫再打開,巧克力外層就不會覆蓋一層水。

巧克力起「白霜」,吃還是不吃?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度知道日報 的精彩文章:

「北吃韭菜,南吃春筍」 盤點6種春天菜
教你冰箱的正確打開方式!
悲情的穿山甲,為什麼只是二級保護動物?
和春節一樣 它們都是中國人的發明
印度人飛的不一定是餅!還有查克拉環刃

TAG:百度知道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蛋白粉,吃還是不吃呢?
膽固醇,好還是壞?吃還是不吃?
馬鈴薯 吃還是不吃?
葉酸,是吃還是不吃呢?
肥妞瘦下來也好看,不吃太痛苦了,還是再吃肥些吧!
是吃還是不吃?告訴你夜跑怎麼吃才利於減肥!
還是忍不住吃吃吃?學佛讓你瘦起來!
堅持吃素,不喝酒,為什麼他還是躲不過脂肪肝?
不吃飯,胰島素打還是不打?你知道嗎?
孫悟空吃人?吃還是不吃?
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你天天吃,卻都沒弄明白!
冬瓜和它一起燉湯,不僅美味好吃,還是天然減肥藥!
吃還是不吃?聽聽膽固醇自己怎麼說
為啥非要吃火雞?是黃燜雞不夠香 還是辣子雞不夠辣!
放肆吃喝的女神舒淇為什麼還是瘦瘦瘦?跟她一起「過五不食」吧!
健身還能吃宵夜嗎?到底吃還是不吃?
寶寶出生沒兩天,體重竟然往下掉,是奶不夠吃嗎?寶寶太瘦了,身高體重不達標,還是奶不夠吃嗎?
反季節蔬菜,吃還是不吃?
吃多還是吃少,並不是由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