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筆中鋒」是陷阱!
總第660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編者按:轉載此文,可惜查閱了半天,不知原作者何人。文章主旨有很強的批判性:警惕中鋒陷阱。這種對於「中鋒」的辯證思考,於書法愛好者也是有益的。雖然行文有偏激之語,但觀點引人深思。歡迎大家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
近世書家動輒以中鋒為根本。如王蘧常說:「書法之妙,全在用筆,用筆之貴,又在用鋒,用鋒之要,則在中鋒」。沈尹默先生則更進一步的強調說:「用筆之妙,無非筆筆中鋒。」而白蕉先生則把中鋒用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說:「用筆講用中鋒,是書法之憲法,是用筆之根本大法」。學書者遂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務必要使筆筆中鋒而行。
結果如何?書法隨之成為狗嚙枯骨之學,縱任點畫布置工巧,線質卻少見精妙。
嘗聞才子徐海嘆曰:古人線質之妙我輩已無法望其項背,但求空間布置而矣。失望者多以古人自幼習字為藉口,或以古人擁有日常書寫之習性為託辭,或以古人用功甚勤做抵擋,唯唯不肯從筆法之正誤處用心思考,遂使中鋒用筆之邪說流傳數百年而不能肅清。
中鋒之說,多援引沈括《夢溪筆談》:「宋徐鉉善小篆,映日觀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屈折處,亦當其中,無有偏側,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鋒常在畫中,此用筆之法也。」嗚呼!世人之不察一致如斯。
沈括本非書道中人,徐鉉亦非精通筆法之流,小篆更是官方炮製的死文字。以此三者為中鋒之法的依據,無乃形同兒戲?沈括之說不過開其端倪,中鋒盛行,乃攜清代碑學而起。
其實對於中鋒的探討之所以了無成效,原因在於這個討論一開始便被沈括、包世臣之流引入邪路,更加上沈尹默之輩推波助瀾,以致不可收拾。
沈括形容徐鉉之小篆筆畫中心有一縷濃墨,轉折處也不偏不倚,大概類似馬路中心的黃線吧?這種技巧稱之為雜技可以,稱之為筆法則不可以。宋以前各類書體,除唐宋人誤解的篆書外,無不搖曳多姿縱橫飛動。梁武帝稱右軍龍躍天門,難道是壓著雙黃線過的天門?自目前見到的最早墨跡朱書玉版以來,至戰國竹簡、漢代簡冊、並六朝墨跡,並無類似徐鉉濃墨落於中線的寫法,至宋朝而有老米八面出鋒,亦非專壓黃線之流。清代徒求趙孟頫和董其昌之形似,帖學衰敗;碑學倡導者如包世臣但見刀斧痕迹,筆法造作,雖抵牾帖學但其務求形似之習氣則如出一轍。
沈尹默雖以振興帖學為己任,但實際如裹足少婦,雖不乏媚態而少見自然。此三者所言不同,而其誤則一:泥於書跡,而不知其所以跡。
韓文彬編的一本書裡面扉頁赫然是「行穰」兩個字的放大影像,看得這個清楚啊。看了兩眼忽然覺得行穰兩字之間的連帶右側有點發白,本以為我老眼昏花,湊近了一看:原來左黑右白的筆跡可不止這一處,基本上豎畫都是如此!這肯定不是摹寫者的失誤,而是對王羲之原作的忠實模仿。其實不僅豎畫,很多筆畫都是兩側黑白不均。
這說明什麼?說明右軍的筆畫,不是用二沈所謂的「中鋒」方式寫出來的!試圖通過二沈所謂的中鋒來上探帖學正脈,恐怕如同緣木求魚,是謂之「陷阱」。
編輯/彭澎
※吳昌碩無與倫比的線條美
※嚴格間距結構,不等於美術字!——田蘊章「每日一字」
※大自然的饋贈,海洋之淚硨磲
TAG:書法入門 |
※爭鳴|「筆筆中鋒」是陷阱?!
※這些「傷牙陷阱」,你中招了嗎?
※兵不厭詐:《史記》中那些著名的陷阱
※王者榮耀:血量只是陷阱!一絲血也能將你秒殺!
※幸福是個陷阱?
※裴敏欣:中等收入陷阱不是經濟陷阱,而是政治陷阱
※姐用十年血淚史,教你逃出打折季「陷阱」
※天價古錢幣是 是「餡餅」還是「陷阱」?
※秋季進補「七大陷阱」,你中招了嗎?
※掃一掃要慎重!背後藏陷阱
※戀愛約會中的曖昧陷阱你中過幾個?
※短篇:陷阱
※《使徒行者2》樂少峰身份揭曉,受傷掉進陷阱,被徐天堂親手打死
※孕媽補血,要注意哪些陷阱呢?
※誤入白虎堂,林沖犯了五宗錯,導致掉進陷阱
※農村小姐姐在河裡巧放陷阱,收陷阱時,把我嚇壞了!
※哪些星座會陷入三角戀情或感情陷阱里?
※12星座女要提防的愛情陷阱竟然是……
※感情中最忌諱的就是陷入自己的思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