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多地開始流行「共享汽車」 會否加劇交通擁堵?

中國多地開始流行「共享汽車」 會否加劇交通擁堵?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李金磊)繼「共享單車」之後,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多地開始流行起「共享汽車」。只需下載手機APP,註冊後就能用手機在附近找到汽車使用,到達目的地後可把車還到指定的停車網點或任意的正規停車場。


「共享汽車」悄然升溫


在「共享單車」紅遍各大城市的時候,近一段時間,新一波「共享汽車」熱也在悄然升溫。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中國多個城市的街頭,已經出現不少類型的「共享汽車」,很多市民已經進行了「嘗鮮」。

2月15日,中新網記者體驗「共享汽車」視頻直播" href="/shipin/spfts/20170215/800.shtml" target="_blank">中新網記者在北京也實地體驗了一把 「共享汽車」,並進行了手機視頻直播。記者下載了一家 「共享汽車」APP,上傳了駕駛證、身份證進行註冊,無需繳納押金,註冊認證成功後即可使用「共享汽車」提供的分時租賃服務。


打開APP,選擇好取車點和還車網點後,即可選擇可用車輛,系統會顯示可用汽車的車型、車牌號、續航里程等信息,並會免費保留5分鐘取車時間,超時將自動開始計費。這家「共享汽車」APP顯示的特價收費標準為1.5元/公里,0.15元/分鐘。


記者選擇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找到汽車並用手機取車後,順利將車開到了之前選定的還車網點,然後點擊還車。出於體驗的考慮,記者行駛速度較慢,且有所繞路,最終收費單顯示時間為24分鐘,里程為2公里,總費用為8.66元。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共享汽車」所用的車型包括傳統汽油車,但主流多是新能源車。在註冊時一般都需要上傳本人駕照和身份證照片,多數「共享汽車」公司需要繳納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的押金,但也有少數公司不需繳納押金。

對於「共享汽車」的收費標準,一般是按公里+時間收費。在還車模式方面,有的公司規定必須停到指定的還車網點,這樣不向用戶收取停車費;有的可停到任意的正規停車場,但需要下一個用戶支付一定的停車費用。


「共享汽車」為啥漸流行?


記者觀察到,很多市民在體驗過「共享汽車」後,會把經歷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對於這種新鮮事物,多數普通人關心的還是「共享汽車」是否方便和便宜。


「感覺挺方便的,收費也不貴。」重慶的張女士過年期間就體驗過兩次當地一家公司的「共享汽車」服務。「一天收費只要99元,這是很划算的。」


不過也有市民認為「不太方便」,因為要到指定的停車場取車,還車也是到指定的停車場。

不能夠隨地還車,成為不少用戶反映的「痛點」。另外,由於目前各家公司投放的「共享汽車」數量有限,供不應求也導致很多用戶想用車時無車可用。


雖然評價不一,但「共享汽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在限行、限購的大背景下,民眾買車、養車的成本高,城市停車難等問題,激發了民眾尤其是擁有駕照但卻沒有車的民眾對「共享汽車」的需求。


一度用車COO付聰對記者表示,目前城市裡存在這樣一部分用車需求,就是能夠自己開車出行,而且用起來很方便很便宜,「共享汽車」提供的分時租賃服務就能滿足這種需求。


付聰透露,根據測算,在同樣的時間和距離下,「共享汽車」的花費比專車、計程車低,比如15公里2個小時的行程,「共享汽車」花費一般在25元-30元之間,而打計程車則需要40元-45元左右,專車的花費更高些。


會不會加劇交通擁堵?

由於市場潛力被看好,包括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共享汽車將迎來爆發期。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共享汽車」處於市場發展初級階段,發展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運營成本高,指標等政策限制也不少。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汽車運營指標有限,「共享汽車」規模和網點擴張會受限;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雖然說可以享受不限行的便利,但車輛價格、停車位、電費、修車救援人工費等運營成本比較高。此外,充電樁的鋪設也是一大難題,一些公司不得不採取晚上人工調度、集中充電的方式。


另外,越來越多的「共享汽車」會不會加劇城市的交通擁堵,這也成為不少人擔心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作為公共交通的補充,「共享汽車」應該適度健康發展。對於是否加劇交通擁堵的問題,業內人士分析, 對於「共享汽車」,用戶有用車需求時,才從網點取車,並不會有空車在道路上行駛。而且,車輛都是本地的運營車輛,不會給城市帶來額外的交通壓力。隨著網點分布增多,用戶隨用隨還,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有本無車人群對擁有車輛的慾望。(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雙師教學」項目三年助力教育公平
印度的太空夢:一箭104星發射成功 探索火星列入日程
台遊覽車33死事故後續:罹難者遺體暫定19日火化
這個異軍突起的國產手機,是如何做到全球銷量第四的?
日印聲稱要當亞太地區「穩定器」:制衡中國力量崛起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退歐「箭在弦上」 會否引發全球金融動蕩
通脹上升 英國央行會否因此加息?
英國若脫歐影響有多大?中國會否躺槍
人類是否會經歷「大滅絕」 地球會否成為「陪葬品」?
颶風接踵而至美國優先不好使,其會否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韓國現首例免稅店閉店 會否引發關店潮
中國經濟會否出現探底?統計局回應三大經濟熱點
朝核問題惡化,美國加大動武跡象,中國會否第二次「抗美援朝」?
目前最新發布的3台全面屏手機,你會否打算入手?
亂侃|不是捏造,律師沒用!凱騎交易大地震,會否改變聯盟格局?
晚間美國公布GDP的五種猜想,做多歐元機會會否到來?
華為擬改善手機供應鏈 會否走自給自足之路?
谷歌收購台灣HTC再度瞄準智能手機市場 會否重蹈收購摩托羅拉覆轍?
震驚!印向中印邊境大量增兵,狂妄舉動會否點燃戰火
義大利最富裕的兩大區欲「自立門戶」!「加獨」之後,義大利會否也被「撕裂」?
世界緊盯朝會否再搞核試爆 朝鮮:不會坐以待斃
俄美關係會否出現大反轉?
法國大選迎終極PK 歐洲政治風向標會否轉右?
人口以最快速度遞減,日本會否淪為「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