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傷力極強的墓葬防盜方式:墓毒與屍毒
在眾多具有殺傷力的防盜措施中,令盜墓者最談之色變的當屬墓毒。所謂墓毒,就是建造墓葬時在墓中隱藏的可以致後來者於死地的毒。盜墓者若貿然進入這種毒墓,一旦中招,輕則成為廢人,重則喪命。
墓中毒氣
關於墓毒,最早見於《太平御覽》中記載的關於漢代盜墓賊廣川王劉去的盜墓故事。劉去在盜掘戰國時代魏襄王墓的時候,墓中竟然冒出奇怪的氣體,「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墓中冒出的氣體是黃色的,氣味辛苦,刺人眼鼻,令人無法進入,劉去派人在外面等了整整七天,這些氣體才散盡。可以肯定,這些氣體不是簡單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而是毒氣。
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景公的墓葬在唐代時被盜,盜墓者挖到墓葬距地表四丈深的地方時,便有青色氣體緩緩冒出,這時恰巧天上飛過一隻鳥,竟然被墓中冒出的氣體熏死,當場墜地而亡。盜墓者大駭,再也不敢進入這座古墓。
墓毒之源水銀池
《史記正義》中引的《括地誌》中有這樣一條記載:「齊桓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崗,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金蠶數十箔,珠襦、玉匣、增彩、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的墓葬被盜於西晉末年,此時距齊桓公去世已經有近900年,墓內仍有很重的毒氣,以致人不能進入,盜墓者們只能在墓外等了幾天,然後牽著狗在前邊帶路,才進入齊桓公墓。齊桓公墓中的墓毒,就是那座水銀池。
水銀池是古代製造墓毒時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正史中便有很多關於水銀池的記錄。如《南史·齊高帝諸子列傳》中記錄了南朝時益州(今重慶地區)發現的一座古墓正是「以硃砂為阜,水銀為池」。
為什麼墓葬中的墓毒多選用水銀呢?由於毒是封墓之前安放好的,所以必須保證修建工匠的安全,也就是說修墓者不中毒,而盜墓者中毒。那麼,如何才能使墓中之毒準確「識別」同樣處在墓室中的修墓者和盜墓者呢?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墓毒在放置之時並沒有毒,或這種毒在當時對人體的危害微乎其微,而在日後常年封閉的狀態中,毒素逐漸揮發,形成足以致命的毒,以毒殺後來進入的盜墓者。什麼樣的物質毒性大又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呢?當然首推水銀。建水銀池就是利用水銀的揮發氣體毒殺妄圖盜取墓中隨葬品的盜墓者。
水銀,化學名稱為汞,其狀為銀白色,密度很大,易蒸發,在常溫狀態下為液體。水銀很容易被皮膚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是一種可以在生物體內積累的毒物,口服、吸入或接觸後可以導致腦和肝損傷。純水銀的毒性要低於其化合物的毒性,毒性最高的汞有機化合物是二甲基汞,人的皮膚只要接觸數微升的這種物質,就會導致死亡。因此,水銀成為古代墓葬防盜措施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之一。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秦始皇陵
說到以水銀為墓毒的墓葬,就不能不提到秦始皇陵。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千古以來,人們對這段記載頗有質疑,認為司馬遷對秦始皇陵的描寫過於誇張,在古代,縱然是秦始皇的墓葬,也很難做到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但是考古工作者通過對秦始皇陵園的調查,證實《史記》中的記載並非誇大其詞。
通過科學勘探,考古工作者們在秦始皇陵地宮上方發現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強汞區,這個強汞區位於秦始皇陵園內城的中央地區。很顯然,這就是秦始皇陵地宮中水銀鑄就的百川江河大海。經過周密分析,專家推論得出,地宮中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有學者推測,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噸甚至上百噸。那麼,這上百噸水銀從何而來?這將是秦始皇陵的又一個謎團。
屍毒之謎
與墓毒相比,還有一種更加匪夷所思的可以致盜墓賊於死地的毒,那就是屍毒。屍毒,顧名思義,就是墓主人屍體中的毒。為何已經死去的墓主人屍體中會含有毒素,這些隱藏在屍體中的毒又是怎樣發揮其神奇作用毒死盜墓者的呢?其實這些所謂的屍毒就是硃砂。
硃砂,又稱丹砂、辰砂,主要成分為汞的硫化物,可入中藥,有鎮靜、安神、殺菌等功效。純度較高的硃砂呈硃紅色。硃砂中汞的含量高達86.2%,是鍊汞最主要的礦物原料,毒性自然很高。漢代以後,尤其在魏晉時期,很多人痴迷於煉丹和服食丹藥,認為服食這種以硃砂為主要原料煉出的丹藥可以長生不老。尤其在彌留之際,會大量服食,一方面可以治病,另一方面可以在死後起到屍體防腐作用。人死之後,生前服食的硃砂沉積在骨骼中,經過一段時間,沉積的毒素散出,於是就形成屍毒,成為基葬防盜的有力武器。
屍毒不僅會在墓內揮發出致命的毒氣,甚至還會給墓葬外的周邊環境帶來危害。《太平廣記》中記載,一次,曹操出兵征討匈奴,路過一片寸草不生的高崗,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指出這裡應該是一座大墓,墓主人死前服了生礜石,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墓主人死後,這種物質從屍體內蒸發出來,形成毒素,導致墓葬外草木不生。曹操下令將這片土崗鑿開,下邊果然是一座古墓。
如果說人們生前服食硃砂是為了死後屍體不腐,只是無心插柳地起到防盜作用,那麼,也有一些墓葬中的墓主人在死後口含一些毒液,專門對付那些膽敢盜取隨葬品、褻讀墓主人屍體的盜墓賊。元代著名盜墓賊朱漆臉就遭遇了這樣的屍毒。這個故事在前面《宋代私盜的代表》一篇中已經講過。為了防盜,古人在下葬前會給逝者服劇毒物質。若干年後,當盜墓者進入墓中搬動墓主人屍體時,屍體腹腔內的液體受擠壓噴射出來。幸運者如朱漆臉,不幸者則會中毒身死墓中。
屍毒往往與遺體防腐相結合,一般防腐的藥材在體內沉積日久,便會形成毒素,盜墓者一旦靠近屍體,便會被屍體中散發出的毒素毒傷甚至毒死。無論墓毒還是屍毒,都是殺傷力極強的防盜方式,這種防盜方式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墓葬免遭盜劫,更是要嚴懲盜墓者,令後人不敢凱覷。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皇帝、皇后乘坐的御轎與皇杠需多少人抬?
※揭秘:宋英宗趙曙母子猜疑因何起?
※華夏民族的始祖母是中國婦女首丑
TAG:古今奇聞趣事談 |
※最具殺傷力的墓葬防盜措施——墓毒從何而來?
※古代墓地防盜的機關,個個狠毒無比,讓盜墓者心驚膽戰、命懸一線
※古代墓葬防止盜墓賊的四種防盜機關術,一個比一個毒辣
※防災防腐防盜墓——論古墓中放置長明燈的作用
※鬼吹燈中多次提到的屍毒真的存在嗎?盤點古墓最常見的防盜方法
※防盜墓手段數元朝最神秘,特殊墓葬方式至今無人能破!
※盜墓防禦的流派:古代有哪些防盜墓技術?
※古代皇帝掌握一門陵墓防盜絕技,讓盜墓賊恨之入骨,毫無辦法
※建於宋代的客家圍屋,防火防水防盜防入侵,刀槍不入,水火難攻
※中國古代墓葬中10種防盜機關,盜人家的墓,怎能怪墓主狠毒?
※古代皇帝的陵墓為防盜墓賊,可謂機關重重
※曹操盜墓養活全軍,自己的陵墓設疑冢防盜卻還是被找到!
※古代墓葬的機關防盜大全,讓盜墓賊有命進來,無命出去!
※既能用於戰場又能防盜墓賊的炫酷兵器:塞門刀車
※古代陵墓四大防盜機關,個個陰狠毒辣
※墓主太聰明修2個假墓室防盜墓賊,躲過盜墓賊,出土大批珍貴文物
※養蘭怡情,防盜傷神
※這種防盜措施堪稱盜墓者的墳墓,無法進入墓室,進去就出不來
※古代防盜墓的幾種方法,其中有一種最為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