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暴死後,多爾袞無奈之餘擁立侄子福臨為帝
皇太極暴死之後——多爾袞稱帝野心覆滅無奈之餘擁立侄子福臨為帝
皇太極一生一直努力維護皇權一統,但在他死前,竟然沒有明定儲君。
皇太極一共有11個兒子:長子豪格(時年35歲)、次子洛格(1611—1621年,11歲卒)、三子洛博會(1617—1623年,7歲卒)、四子葉克舒(時年17歲)、五子碩塞(時年16歲)、六子高塞(時年7歲)、七子常舒(時年7歲)、八子無名(1637.7.8—1638.1.28)、九子福臨(時年6歲)、十子韜塞(時年5歲)、十一子博穆博果爾(時年3歲)。
在皇太極11子中,除了三個兒子早死以外,尚有8子。按理說,從這八個兒子中選擇一個當繼承人,肯定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根據長子繼承製,皇太極崩後,豪格嗣位,應該就是順理成章。
但在皇太極活著的時候,他自己就排除了豪格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其一是在後金、清朝初期「子以母貴」時代,皇太極後宮基本都是蒙古貴族女子,蒙古五宮並立,而豪格生母不過是烏拉貝勒博克鐸之女(阿巴亥的堂姑),屬於繼妃,地位低下;其二,雖然豪格相貌魁偉,廣有智謀,身經百戰,但皇太極曾經當面痛斥他「懷異心以事朕」,對這個長子沒有信任感。
至於皇太極的其他兒子,17歲的葉克舒母親是庶妃,地位低下;16歲的碩塞母親地位稍高,是側妃葉赫那拉氏,但在後宮地位仍然偏下;至於7歲的高塞、常舒,5歲的韜塞,三個小孩子的生母都是庶妃,所以他們自己的爵位都只能是公爵;3歲的博穆博果爾,之所以能夠得封「和碩襄親王」,倒是因為他母親是懿靖大貴妃,乃蒙古博爾濟吉特氏。
因此,皇太極在世之時,他如果選擇繼承人,肯定要從自己的科爾沁五宮后妃所生的孩子裡面挑選。崇德二年(1637年,崇禎十年)七月初八,關雎宮宸妃海蘭珠生下了皇八子。為此,皇太極高興至極,很快就在篤恭殿大會文武,頒詔大赦,暗示要立皇八子為「皇嗣」。可惜,這位孩子福薄,不到七個月就夭折。兩天之後,也就是崇德三年(1638年,崇禎十一年)的正月三十日,皇太極的永福宮庄妃布木布泰有喜訊傳出:皇九子福臨誕生!
但是,這位皇九子福臨一直長到快六歲,皇太極也沒有再提立嗣問題。這幾年中,皇太極一直全神貫注打天下,猛攻明朝,發展清朝勢力。
松錦大戰中,他帶病縱馬賓士,操心國事,使得病情不斷加重。崇德八年(1643年,崇禎十六年)四月初六日,皇太極病重,清朝大臣們通過朝鮮李朝世子館尋找醫生,最後讓朝鮮醫生朴柳達為診治,當時的診斷為「風眩」,大概也就是今天的高血壓癥狀。
從此,半年之間,皇太極病情時好時壞。到了當年的九月初九夜間,這位皇帝忽然「暴逝」。按照邏輯推理,他應該是死於因高血壓引起的忽發腦溢血……
皇太極暴崩,所以來不及立儲。但在他心目中,長子豪格不是理想人選,十四弟多爾袞更不是——皇太極慘淡經營17年,甘願冒得罪不少滿洲宗室貴族的風險,就是要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皇權。「家天下」的皇權理念,不可能考慮讓弟弟來繼承皇位。
正當清軍對明戰爭取得節節勝利之時,皇太極暴崩,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內部,在皇位繼承問題上,馬上就產生出尖銳的矛盾。
既然皇帝生前沒有指定皇嗣,而當時最有力量爭奪皇位者,非皇太極長子豪格和皇太極十四弟多爾袞莫屬。
根據《清世祖實錄·卷三十七》記載,皇太極死訊傳出之後,皇太極自將的正黃、鑲黃兩旗馬上表示要擁立豪格(他還是正蘭旗主)為帝;圖爾格、索尼、圖賴、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八人,也忙往豪格家開會,表示擁立之意。
看到索尼等人如此表態,豪格命何洛會、楊善往告鄭親王濟爾哈朗說:「兩旗大臣,已定立我為君,尚需爾議」。
一直在群臣中排名第一的濟爾哈朗,也馬上表示擁戴。接著,從謹慎起見,他又說茲事重大,應該叫來多爾袞細加商議。
不用說,多爾袞和其弟多鐸所統帥的兩白旗,肯定主張擁立多爾袞為帝。多爾袞兄弟中,弟弟豫王多鐸和哥哥英王阿濟格,當時就急赤白臉,跪勸多爾袞馬上繼承大位」(《清世祖實錄·卷六十三》)。
當時的多爾袞,有當皇帝的想法嗎?當然有!
但願望和現實之間的距離還是很大,滿洲宗室諸王和貴族子弟,人心不一,所以,多爾袞未敢冒然應允兄弟之請,而是伺機多方面尋求支持,觀察形勢。
皇太極死後第五天的八月十四日,多爾袞召集諸王大臣到宮,共同議立嗣君。當天黎明時分,兩黃旗大臣盟於大清門,並令兩旗精銳護軍張弓注矢,環立於宮殿周圍,擺出一副兵戎相見的架勢。
會議之前,多爾袞曾經徵詢黃旗大臣索尼的意見,問到底立誰為帝合適。索尼也乾脆,回答了一句話,就讓多爾袞徹底死心:
「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會議剛剛開始,又是這個索就馬上表態,力主立皇太子親生皇子為帝。作為當初的努爾哈赤長子,禮親王代善也表示說豪格當承大統為帝。豪格在場,出於禮貌,馬上表示謙遜辭讓。
阿濟格和多鐸這時候趕緊表態,他們認為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睿親王多爾袞應該繼承帝位。
看兄弟二王如此表示,代善老滑頭,馬上又說:「睿王(多爾袞)若允,我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也就是說,從此時起,代善開始不再堅持立豪格為帝。
看自己同母兄弟支持自己當皇帝,當時多爾袞臉皮還薄,未敢應允。
此時,兩白旗的統領們也都跳出來,他們堅決反對立豪格為帝。
膠著中,本性躁急的多鐸看哥哥多爾袞沒表示,就「挺身而出」,表示說不如自己當皇帝,或者就讓年長位尊的代善當皇帝。
看到弟弟醜態畢露,多爾袞大怒,馬上表示不同意立多鐸為帝。代善人精年長加滑頭,以自己年老為辭,轉身走人了,宣布退出了擁立會議。
未等多爾袞兄弟再做他想,一直承當皇太極禁衛任務的兩黃旗將領忽然入殿,他們佩劍而前,激憤表示說:
「吾屬食於帝(皇太極),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瀋陽狀啟》癸未年八月廿六日。)
看到這些擁有兵權的禁衛軍將領都表示要擁立皇太極的兒子為帝,多爾袞不敢觸犯眾怒,只得暫時壓抑下自己的為帝野心,建議扶立皇太極第九子、時年六歲的福臨為帝。而後,由他本人和濟爾哈朗輔政。待福臨年長後,馬上歸政。
多爾袞這個方案,各方都感到還算折衷,就再沒人出來反對。所以,皇太極死後空出來的帝位,就讓給了那位當時不到六歲的娃娃福臨。
可是,就在定議立福臨為帝兩天之後,代善之子貝子碩托、其孫郡王阿達禮,又圖謀推翻成議,擁立多爾袞為帝。
事發當天,多爾袞即把二人露體綁縛,匆忙審訊後,即下法司誅殺。
多爾袞此行,一直被許多當時後世的諂諛之人捧為識大體,重大局。其實完全不是。對於碩托和阿達禮串聯諸人擁立自己為帝的事情,多爾袞一直心知肚明,但最後關鍵在於代善本人「大義滅親」,老頭兒自己首告兒孫二人大逆不道。至此,多爾袞為帝美夢破滅。
為了殺人滅口,為了顯示自己的「大義」,多爾袞對外表示,自己曾經「堅拒」碩托和阿達禮二人對自己的擁立,而且他即刻主持誅殺了想擁立自己的其他幾個同謀,順帶還清除了皇太極長子豪格的一些人馬。
清朝皇位繼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對於清朝國祚來說,關係十分重大。1643年,正值清軍入關前的關鍵時刻,皇太子幼子福臨即位,避免了滿洲貴族的公開分裂,最終使得清軍內部專註於經營中原。
但是,後人也一定要注意的是,根據當時多爾袞擁立福臨的舉動,我們就站在清朝立場上稱讚多爾袞「顧全大局」、「高瞻遠矚」啥的,也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多爾袞當時稱帝,是想為而不能為,不敢為!作為長子的正蘭旗主旗豪格,身後有兩黃旗的擁立。加上豪格自己的一旗人馬,這樣一來,就明確有三旗人馬支持豪格;而濟爾哈朗作為鑲蘭旗旗主,也傾向擁立豪格;而正紅旗主代善,首選也是豪格或者皇太極其他皇子。至此,八旗之中,最少有五旗已經是明確表明不支持多爾袞為帝。
在這樣的情勢下,羽翼未豐的多爾袞強自為帝,加上他當時還沒有日後入主中原後的顯赫功勞,其後果難以預料。
對於皇帝寶座,顯然多爾袞慾望強烈,深刻覬覦。特別是他日後也曾經宣洩過對皇太極的深刻怨望之情::「太宗文皇帝之繼位,原系奪立。」——既然太宗皇太極的皇位都是奪來的,那麼其子福臨繼承大統,肯定也算不上名正言順,由此推之,說多爾袞沒有稱帝的野心,顯然就是掩耳盜鈴。
無論如何,在入關前最重要的歷史時刻,多爾袞擁立福臨為帝,確實在客觀上緩解了滿洲貴族上層的公開決裂,使得清朝上下日後能夠在對明戰爭中齊心協力,最終入關奪取了全國政權。但是,如果把這樣的歷史結果全部歸結為多爾袞主觀上的自願自為,那顯然就是對這個歷史人物別有用心的硬性拔高。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滿清陰險奴才趙良棟和大義凜然吳世璠
※?秋後算賬狂報復——滿酋康熙帝的陰險面目
※?恩怨盡時論濁清——康熙帝 「以漢殺漢」取得「三藩起事」之勝
※母子通姦後宮亂——多爾袞青少年滿洲酋長家族的血肉相殘
TAG:赫連勃勃大王 |
※多爾袞搶皇位失敗只能立福臨為帝,自己做皇父控制朝廷
※多爾袞保住福臨江山死後卻被他鞭屍,大玉兒是怎樣同意的
※立福臨為順治帝,多爾袞為攝政王,這一點不得不說多爾袞的雄才大略和大局觀很強。
※福臨登基,既非豪格大度謙讓,也非多爾袞擁戴之功,她才是真正決定帝位繼承的幕後操盤手
※多爾袞本和皇位只差臨門一腳,最終為何沒稱帝,選擇支持福臨?
※福臨登基既非豪格謙讓,也非多爾袞擁戴,她才是真正的幕後操盤手
※她是福臨的寵妃,不是宮斗底子差,竟是天妒紅顏!
※皇太極死後,年僅六歲,不受重視的福臨為何能登帝?
※福臨是哪個皇帝 順治皇帝福臨真的出家了嗎
※多爾袞戰功顯赫,又為何願讓皇位給福臨,只因睿親王說了一句話
※前半生辛苦坎坷,後半生就是五福臨門,命途特別順利!
※山裡頭長著「五隻眼」的果子,卻稱「五福臨門」,還對燒傷有良效
※菩薩保佑,下半年祿星駕臨,貴星入宮,五福臨門的三大生肖!
※順治帝福臨為什麼多次祭奠崇禎?還詭異地哭喊崇禎為大哥?
※長著「五隻眼睛」的果子,自古視為「五福臨門」,眾人冒危險採摘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入帝王家——少年天子福臨
※這三大生肖財星高照,五福臨門,一輩子富貴多金!
※多爾袞為何甘願支持福臨登基?根本原因只有一個,但卻與孝庄無關
※順治皇帝賞穿黃馬褂的福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