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另類的科舉,同樣是進士出身但含金量很低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平民走向仕途的主要途徑,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開科取士只有兩類,其一為文舉,其二為武舉,也就是所謂的文進士和武進士。但在清代,有一種很特別的科舉,名為翻譯科,考中後稱為翻譯進士。
清代的翻譯科也分童試、鄉試、會試,但考生只限定於八旗子弟,漢人沒有資格參與。翻譯科考內容則以滿文譯漢文,以滿文作論,或以蒙文譯滿文。
童試,最初並無定製,乾隆後才形成固定程序,由原來的三年兩考改為三年一考。考童生者須在本旗內報名,有佐領出具文書,由都統考核騎射以及滿文、漢文合格後,再送到順天府參加正式考試。
童試的考試地點在貢院的至公堂、聚奎堂,在考試前一日點名入場。滿翻譯將漢書四書直解限三百字內為題,翻譯滿文一篇。蒙古翻譯於滿字日講四書內限三百字為題,翻譯蒙古文一篇。
考試的試題一般由皇帝欽定,後來改為滿翻譯由南書房出題,蒙古翻譯由軍機處出題。童試僅考一場,一日考完後,再到聚奎堂進行複試,錄取情況一般是滿翻譯十餘人取一人,蒙古翻譯十人取一人,每次童試約取生員數十名。
道光二十三年(1843)開始舉行駐防八旗的翻譯考試。童生先考騎射後封門考試,由將軍聘人閱卷,五六名取一名,一次不得過五名,即使考生再多,錄取名額的上限也只有八名。
翻譯科的鄉試、會試,雍正元年(1723)定為三年一次。鄉試考一場,會試考二場。鄉試滿文題有論一篇,翻譯漢字四書題一道;蒙古翻譯為滿文四書題一道。
到了嘉慶以後,翻譯科考生由原來的數百人逐次銳減到數十人,翻譯科也因此不受重視,道光二十年(1840),蒙古翻譯科考生僅六人,只得下令停止蒙古鄉試。
翻譯會試始於乾隆四年(1739),當時經過六科鄉試,已經積累了有百餘名舉人。這些人在參加會試之前,先由各旗及兵部考取馬步弓箭合格後才准參加會試。
會試考二場,每場三日,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滿洲試題:頭場試四書滿字文一篇,孝經性理滿字論一篇;二場試漢字題翻譯一篇。蒙古題用滿字四書性理等書內一道為首題,用滿字奏事一道為次題,翻譯蒙古文二篇。
滿蒙試題或由欽命,或由主考出題,錄取名額須皇帝欽定,五六人中一名。道光以後,京營八旗約中二三名,駐防八旗約中八九名。
會試結束後還要進行複試,這和文舉中的殿試是一樣的。複試合格者賜進士出身,頭等以六部主事用,次等在主事上學習行走,其餘照文進士例選用。
蒙古翻譯科的舉人、進士一般在理藩院擔任官職。因為翻譯科無殿試,故翻譯進士只能在部院任職,一般沒有機會進入翰林院。
但也有特例,道光二十七年(1847),滿洲翻譯進士優秀者可為翰林院庶吉士,限定每科一至三名。此為皇帝對滿洲翻譯的優待,漢軍與蒙古八旗翻譯不在此例。
翻譯科進士雖也是憑著本事考上來的,但論起含金量和仕途前程,卻遠遠不及文科進士,有清一代翻譯進士升任大學士、軍機大臣的沒有明確記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乾隆快死的前兩年,嘉慶的日子過得極度鬱悶
※明朝皇帝怠政且宦官當道,但從未出現後宮和外戚干政
※將皇位傳給咸豐,道光難道真是瞎了眼?
※末代親王將電影廠告上法庭,獲賠13億後依然窮困潦倒
※除了貪,和珅還創下了另一個不可打破的官場記錄
TAG:左都御史 |
※戲劇中常有人說自己是「兩榜出身」,「兩榜出身」都是進士嗎?
※一進士貼了副對聯炫耀自己,有個窮秀才改了些筆畫,進士氣得昏倒在地
※這個人寫文章太大膽,考官不敢錄取,一同科進士憤然說出十二字
※只因不是進士出身,大宋一代名將被歌女侮辱後鬱鬱而終
※同名同科同進士,兩個重華有清名
※進士出身的大將軍年羹堯書法: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別再被戲劇誤導了,「兩榜出身」的官員並不都是進士
※為什麼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或進士!
※中國有一個市,古代出進士最多,現代出將軍最多,地名很有福氣
※這位賣葯寫詞出名的「逍遙哥哥」,不用考試就被宋太宗欽點為進士
※這位宰相十八歲中進士深得皇帝賞識,不是同性戀為何卻不近女色?
※古代的舉人如果沒考上進士,能夠做什麼官?
※考中進士後,朝廷分配工作有講究,五條路決定著不同的人生
※你覺得這進士寫的草書怎麼樣
※少年進士參加科舉,一看題目全部做過,直言給我換題,皇帝大驚!
※清代進士知多少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死對頭龐太師不姓龐,將女兒嫁給進士慘遭拒!
※這位陝甘總督是舉人出身,62歲突然要考進士,慈禧一聽慌了
※古代進士們的知識體系究竟有什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