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勒·柯布西耶背後的女人與畫作
她只有一個願望
就是讓世人看到柯布西耶的畫作
「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讓勒·柯布西耶的畫作及雕塑得到世人認同,這是他應得的。他的畫作和雕塑應該聞名於世。」 ——海蒂·韋伯
Le Corbusier by Willy Rizzo. Photos Willy Rizzo.
2017年2月28日,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的焦點,將聚集於海蒂·韋伯博物館珍藏的勒·柯布西耶畫作。此前,人們很少見到柯布西耶的繪畫創作,對他的印象也更多的停留在「建築師」的層面之上。
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現代建築運動主將,與密斯·凡·德·羅、弗蘭克·賴特以及格羅皮烏斯並稱為「四大現代建築大師」。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 – 1965)
提到這個名字,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建築成就:薩伏伊別墅、馬賽公寓大樓、朗香教堂......這些完成於半個世紀甚至近一個世紀以前的建築傑作,在今天仍然在以其獨有的現代氣息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 法國,馬賽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 朗香教堂
拉羅歇·讓納雷別墅 Maison La Roche, 法國,巴黎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設計提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1. 底層架空 2. 自由立面 3. 橫向長窗 4. 自由平面 5. 屋頂花園。他充分發揮這些特點,設計了同傳統建築完全異趣的住宅建築。儘管有些設計在當時不被人們接受,但時間證明了這些結構和設計形式的價值:逐層退後的公寓、懸索結構的展覽館......柯布西耶的理論在今天被建築師們廣泛應用。
薩伏伊別墅是柯布西耶的經典代表作,詮釋了「新建築五點」
但就好像這位建築師本人所說的那樣:「人們只知道我是一位建築師,但我卻是通過繪畫獲得建築靈感。」繪畫一直伴隨著勒·柯布西耶的一生,人們卻很少知曉他身為藝術家的一面。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 朗香教堂(內部)
不止是建築師
柯布西耶與繪畫的聯繫還要追溯到他的童年。1887年,勒·柯布西耶出在瑞法邊境一個藝術氣息濃厚的家庭,父親是鐘錶匠,母親是鋼琴教師。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對視覺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15歲時進入當地的藝術學校進行與鐘錶製造相關的應用藝術學習,三年後繼續修讀與裝飾藝術有關的課程。
有趣的是,同另兩位建築大師弗蘭克·賴特和密斯·凡·德·羅一樣,柯布西耶從未受過學院派的建築教育。自學和青年時期在歐洲各國的遊歷,幫助他形成了後來革命性的建築理想。在這一過程中,不間斷的速寫、繪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統計,柯布西耶總共留下大約7000件紙上作品,450件油畫作品,還有雕塑等等。然而,他很少向藝評家及公眾展示這方面的作品,而是更多的將它們作為建築設計的來源保留在了工作室當中。
Le Corbusier, Sailboats in the Sea of Marmara, with Constantinople in the background, in pencil, ink and watercolour
Le Corbusier, Flower studies, pencil and watercolour on paper
在2017年2月底的佳士得拍賣中,人們不僅有機會看到勒·柯布西耶的四幅紙本作品,還有三幅完成於1920至1940年代的油畫:《手風琴、玻璃水瓶與咖啡壺》、《門前的灰色女人、紅色男人及骨頭》、《靜物與人物》。
勒·柯布西耶, 手風琴、玻璃水瓶與咖啡壺,1926
勒·柯布西耶,門前的灰色女人、紅色男人及骨頭,1931
勒·柯布西耶,靜物與人物,1944
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勒·柯布西耶精彩的繪畫作品很少為人所知,而這些繪畫作品的保存、宣傳、推廣,都離不開一個人——海蒂·韋伯。
勒·柯布西耶背後的女人——海蒂·韋伯
勒·柯布西耶的「首席代言人」、「精神上的女繼承者」、「良師益友」......光是從外界給予海蒂·韋伯的外號中,我們就能看出她對柯布西耶有多重要。而勒·柯布西耶本人則形容她為「極為堅毅、投入和充滿熱誠的『怪物』」。
海蒂·韋伯 Heidi Weber(1976年)
1958年夏天, 海蒂?韋伯與勒?柯布西耶於法國南部卡馬爾坦首次相遇,繼而造就了一段緊密合作、碩果累累的友誼。而這一切都緣起於更早些時海蒂購買的一幅柯布西耶的作品。海蒂的筆記還原了她當時的心情:「我賣了自己心愛的車子,為了購買第一幅勒·柯布西耶的原作——一件小的拼貼作品。作為這件原作的擁有者,我十分驕傲的將自己想像為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
勒·柯布西耶和海蒂·韋伯
身為室內設計師的海蒂·韋伯十分欣賞柯布西耶的作品,格外渴望再收藏一幅他的油畫創作。通過朋友的介紹,她登上了前往南法的飛機。在卡馬爾坦的一家餐廳里,兩人第一次相見。「感覺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年......彼此相互理解的秘密、我們之間的友誼,就在我們第一次見面握手時產生了。往後,我們每次握手,每次交談,柯布西耶都讓這份信心、尊重和友誼更加堅定。在我們合作的七年之間,無須多言。我們對彼此有著巨大的信心。他有力的握手,向我傳遞著能量,他的意願、他的希望、他的學識。」
這一年,勒·柯布西耶71歲。海蒂·韋伯31歲。
Exhibitions in Studio "Mezzanin" – Heidi Webers Studio of interior design
兩人相識後,海蒂·韋伯懷著無限的熱忱與決心,積極展開一連串合作項目,成為了勒·柯布西耶最重要的資助人。一年後,海蒂·韋伯策劃的第一個展覽《勒·柯布西耶:油畫 - 織物 - 紙本 - 石板印刷》開幕。之後,柯布西耶授權海蒂銷售自己的油畫、紙本作品、雕塑、水彩、拼貼等作品。除此之外,海蒂還成功將勒?柯布西耶的傢具設計商業化並投入工業生產,為對方出版平面設計作品,並為他建立和拓展市場。
1960年,海蒂·韋伯邀請勒·柯布西耶設計一座博物館,用以收藏、展示他本人的藝術創作。此前,從來沒有人設想過這樣規模如此龐大的項目,更何況,在當時的瑞士還沒有任何一家私人博物館是由一位女性實現或主導的。然而,一旦這座博物館實現,它將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一間由柯布西耶設計的、展示有柯布西耶作品的非凡博物館!
博物館的實現困難重重,海蒂生動地記錄了她從市政府獲得博物館修建許可的過程:「1960年,我去市政廳分別拜訪7位非常敬業的議員。勒·柯布西耶的健康情況不是非常好,所以時間非常緊迫。我不得不利用自己年輕的能量,甚至是女性魅力和外交上的天賦去贏得這些紳士們的心,讓他們對這個項目感到好奇和興奮。」
博物館的雛形
20世紀60年代,瑞士的女性連選舉權都沒有,與政治相關的話語權更是非常之低,海蒂·韋伯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去拜訪財務主管前,她決定裝扮成一位十分富有優雅的女性,來符合對方對如此巨大項目的負責人的期待。「我還很年輕,但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追求過奢侈的珠寶或者優雅的著裝。不過我還是從一位喜愛購買昂貴珠寶的朋友那裡借來了一個大鑽戒和一個金手鐲。當時財務主管對著大鑽戒瞪大了眼睛。在那一剎那我為自己感到羞愧,但無論如何,我成功讓7位議員都成為了項目的支持者。」
1966年,博物館開始修建,海蒂在施工現場
1973年,海蒂在建成的博物館前
令人遺憾的是,柯布西耶本人在1965年因一次游泳的意外不幸離世,並沒能親眼看到博物館的建成。海蒂·韋伯繼續了博物館的項目,最終完成柯布西耶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海蒂?韋伯博物館勒?柯布西耶中心。
海蒂?韋伯博物館勒?柯布西耶中心
海蒂?韋伯博物館勒?柯布西耶中心
海蒂·韋伯和勒·柯布西耶的友誼甚至在柯布西耶離世後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正是這段鮮為人知的友誼,讓我們在今天,仍有機會了解這位建築大師在建築創作之外的一面。正如海蒂·韋伯本人所說的那樣:「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讓勒·柯布西耶的畫作及雕塑得到世人認同,這是他應得的。他的畫作和雕塑應該聞名於世。」
Le Corbusier by Willy Rizzo. Photos Willy Rizzo.
資料參考:
http://www.centerlecorbusier.com/en/anekdoten.html
編輯吳小霜
圖源於網路
/ Y T 原 創 未 經 允 許 不 得 轉 載 /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如何用藝術實現La La Land中的「愛情濾鏡」?
※鍾飆:再別黑橋
※早婚早育的小護士重燃單身貴族對家庭的渴望
TAG:YT藝術雲圖 |
※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色彩理論,化作了這套倫敦公寓
※佳士得將拍賣世界著名建築師柯布西耶的畫作
※設計出悉尼歌劇院的丹麥建築大師,沒有開掛的人生
※已故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的繪畫作品
※巴黎郊外的薩伏伊別墅,勒·柯布西耶現代建築五項理論的實踐之作
※不忘扎哈,熱愛斯蒂文·霍爾:中國最受歡迎的建築大師之一
※這個為衚衕里的大爺大媽孩子們。設計公共浴室兒童圖書館的建築師,獲得了阿爾瓦·阿爾托獎,此前獲獎的唯一一個亞洲人,是安藤忠雄
※上世紀在外蒙古駐紮的蘇聯人,那時的建築都是中式的
※迪拜,最大的人工島,這裡的奇特建築都有哪些?
※致母親:勒?柯布西耶的建築情書
※莫斯科郊外小鎮:古老建築完好,空無一人陰森森
※人像與建築的二重奏,愛對了人,世界都是你的遊樂場
※初見莫斯科:童話建築與漂亮的俄羅斯女人
※外國人最欣賞的世界建築,中國上榜的建築在哈爾濱!
※貝爾格萊德,歷史街區和建築是最具吸引力的
※大愛這種多彩對稱的建築,柏林設計師作品
※這是西非一個與世隔絕的古老民族的建築,很奇特
※科莫湖,湖畔的小鎮融合了意、瑞兩國的建築風格,別具一格
※老道外是哈爾濱的根 消逝的建築、美食、人情都是最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