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點擊播放 GIF/2046K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夫子之道不是忠恕而已。道不行,要乘桴浮於海,難道孔子連忠恕都做不了嗎?不是這樣的,夫子之道,它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葉曼


當代國學名家葉曼先生(1914——2017)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上午十點(北京時間16日凌晨兩點)在洛杉磯家中辭世,享年103歲。先生往生時身無病痛,安詳自在,身前諸事悉皆安排妥當。


葉曼先生多年來擔任《儒風大家》學術顧問。今編輯部同仁重新編髮《儒風大家》第5輯專訪葉曼先生文章,謹以此追悼葉曼先生!

葉曼: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文/李路


儒釋道的異同是什麼,儒釋道三家在歷史上是怎樣合流的?作為儒學文化,我們應該從中繼承什麼,又有哪些是需要批判的呢?


葉曼:你們的雜誌叫《儒風大家》,以儒風立言,對於儒家我有一些批評,孔夫子實在是被我們後代人捧得厲害,特別是從漢朝的初年,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到漢武大帝時又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談到真正治國,我認為老子是了不起的,等到佛法進來以後,像《後漢書》就說:儒道釋,儒道釋三大家是中國三大文化的基本。所以我們一談中國文化就談起儒道釋。


孔子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他提出來:「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他把自己的政治標準標語式地表述出來了,但是放到國家的治理政策操作層面,儒家不如法家講得詳盡;真正標明領導人應該怎麼做,儒家不如道家高明辯正。這並不是貶低儒家,儒家也有儒家的特長和優勢。

我個人認為,老子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從權術角度看,《道德經》是一個大的權術。儒家提出「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道家提出的是本體——常。我感覺有些人把《道德經》講誤會了,《道德經》是唐玄宗定下來的,稱它為經,因為唐王朝起源於中原之外,它自己要成為這麼大一片領土的領袖,它就一定要在中國找一個祖宗,孔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找的老子,它讓老子姓李名聃,和他們李家一樣。


儒家談「智、仁、勇」,道家的本體談出來了,「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三寶是後來佛家借用了道家的這一辭彙,老子提出來「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才能做領袖,這就是謙虛的謙。


佛家也提出三寶:佛,法僧。佛法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所以儒家有儒家的三寶,道家有道家的三寶,佛家有佛家的三寶,我們在後漢已經把佛家這一外來的宗教列為中國的三大文化之一。


但是三大家各家的表述對象不同。儒家是世間法,專門教你怎麼處事、怎麼待人。好比說,儒家夫子有一天說:「吾道一以貫之」,後面沒有下文,孔老夫子就走了。他的弟子說「何為也」,曾子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錯了,你想想,夫子說道不行,他將「乘桴浮於海」。忠恕,這是我們一般做人最簡單最樸實的條件,從事曰忠,待人曰恕,這是大家都應該有的,不是夫子之道。夫子是說我們要平天下,先要治國,治國先要齊家,齊家先要修身,修身先要正心,正心先要誠意,誠意先要致知,致知先要格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才是夫子之道啊,不是忠怒而已,所以把「一貫」就解釋錯了。所以你們現在以儒風立言,把這個糾正過來,夫子之道不是忠恕而已。道不行,要乘桴浮於海,難道孔子連忠恕都做不了嗎?不是這樣的,夫子之道,它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儒家文化作為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化的主幹和底色,在歷史上對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五四」以來,它被屢次評判,受此影響,現在許多人對儒學的態度並不明確,葉先生您認為在當代如何傳承與應用儒學,或者說,在新時代人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態度去學習和認識儒學?


葉曼:孔子很可憐,他只做過魯國京城的市長,做了沒有多久,他老人家一看「燔肉不至」,不幹了,走了。他為什麼那麼注重「燔肉」,因為齊國的君臣送了女樂到魯國去,魯國的君主為此連祭祀都忘了。祭祀都忘了,燔肉也沒有,孔夫子雖然可以不吃肉,但是一個國君怎麼可以因為女樂而忘了祭祀呢,孔子是主張以祭祀治國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啊,怎麼可以輕視禮儀呢?怎麼可以對士人無禮呢?孔子一看,國君好色不好德,燔肉又不至,「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就乾脆走人了。


孔夫子很愛吃肉,「自行束脩以往,吾無誨也」。你給我拿一塊干肉來,沒有我不教他的。孔子很難伺候,每頓飯都要吃肉,肉要割的四四方方,「割不正,不食」,「不撤姜食」,每一頓都要吃薑,然後孔子喝酒,「唯酒無量』,他老人家很能喝酒,但是「不及亂」,不會做錯事,所以這位老人家很難伺候。人家說「孔子出妻」,我懷疑,怎麼太太「蒸藜不熟」就離婚了呢?我懷疑這個孔師母實在覺得這位老先生太難伺候了,乾脆我走吧,這一段事情一直成為後人的爭論,說是沒有這個事。這個事情很可能有,所以就有了「孔子出妻」的事情,而他出妻的原因都不在七出之列,所以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後來歷代的君臣捧孔子,因為孔子非常注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國家的領袖,把男人,捧得很高。我們在追溯到以前,是母系社會,姓名的姓,是「女生」,因為古時候雜交,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我們的姓,最古老的姓如周朝的姬、姜、嬴等裡面都包含女字,因為沒有定六禮以前,男女的關係是雜亂的,因為雜交真不知道父親是誰,在母系社會男人很可憐、我給其它取名叫「遊走男」。在母系社會不是長男而是長女繼承,所以讀歷史從最老的時候講起來。為了不讓這種關係如此混亂,周公就定六禮了。等到周公定六禮,男人的地位,男女的關係,一切的習俗都給定下來了。儒家是被帝王推起來的,為什麼?現代最要緊的是怎麼讓眼前的社會安定?眼前的社會安定啊,就是各思其位。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儒家就被歷代領導者所捧。


但真正的治國是老子,老子提出來的治國之術,非常的權術。我認為《道德經》確確實實是一本讓執政者如何執政的書,它是一本帝王書,如何做帝王,在現在就是如何做領導。他從根本上談到了本體,這個本體,是現在的名詞,但是《道德經》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這個「常」是本體,「名可名,非常名」,「故常無欲」,在本體裡面,有一個空,為的什麼呢,「真空生妙有」,以觀其妙;這個本體裡面呢,常有,「故常有欲,以觀其徼」。空,一個字說完了;有,沒完。我們曾經天黑了就要回到洞里睡覺,一直到發明了火,然後到處打獵,打完了就要搬地方,等到伏羲知道養小畜生了,定下來了,跟著神農知道耕田了,我們住下來了,一步一步的來做,到了舜的時候我們住房子了。不必要住洞了,茅茨土階,那時候也沒有大理石,沒有紅琉璃瓦,茅草蓋頂,土堆起來做台階。後代說他真是儉省,不是儉省,是那時候根本沒有。


我們談起來,舜是很了不起的,父頑母囂,加上一個可惡的弟弟,他處在那個情形之下,他從來不怨不恨,舜「孝感動天」,所以堯聽到這個之後,棄二女、然後讓自己的兒子和他來往,觀察他,我感覺古人在這方面,做領袖的人真是把老百姓放在最前面。因此,堯禪舜,舜禪禹,都是找一個好的繼承人,自己都有兒子都不傳,這是真正了不起的,所以,我說真正民主是中國人的,是中國人發明的。


然後中國人到了春秋,比如孟子見齊宣王,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法國《民約論》的作者盧梭就說,他的思想來源於中國的孟子,民本思想。然後因為《民約論》,像華盛頓、富蘭克林,宣揚民主,美國的民主共和國。美國的民主思想來源於《民約論》,而《民約論》的作者說他的思想來自孟子。現在年輕人都有個手機,人家恭維發明手機的人,他說不是我首先發明的,7000年前中國就有了, 大家都奇怪,7000年前大家有手機嗎?他說伏羲的先天八卦。手機的原理,二進位。我感覺做手機的人真的很有學問,連中國的文化都研究了,八卦一陽一陰,就陽陰,把他放的地方不同組合不同,代表男女、天地、山澤、水火、雷風等等天地萬物。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自信。

追悼國學名家葉曼先生:儒家的根本理想是「平天下」



科技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一日千里,那麼放到現代,中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中國要做好什麼?傳統文化在這其中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葉曼:我一直告訴年輕人要有文化自信。中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不但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GDP增長還在10%左右,這真不得了。外國特別是美國非常嫉妒,但我們要處變不驚,「不招人嫉是庸才」,所以中國被人嫉妒不要怕。


現在我們在GDP或者說國家富強方面不如美國,這還需要時間,這幾年進步之快,簡直讓人驚訝,因為過去的160年是屈辱的歷史,人家是欺負我們,現在大家突然開始用另一種眼光看中國,而且找我們的茬。中國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處變不驚。正如拿破崙說的,我們是睡覺的獅子,現在獅子醒了,記得要居安思危。


我們對社會大眾,我覺得要學儒家;對於高級的知識分子,用道家的;對於執政者,可以學習管子的和孫子。孔子所談的是對執政的人賦予他的權利多,但是老子告訴執政的人怎麼執政,告訴人怎麼做領導。


其中還有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既是哲學家,又是軍事家的是孫子。真正執政的人表面談儒家,事實上做的不是管子就是孫子。


早在奧運之前,我就說中國一定強,奧運再加上金融危機,中國是不是很強?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怎麼應付外交的問題,因為全球誰都影響誰,誰都不能夠沒有誰。中國的路子到底是什麼路子?所以我們現在千萬不要驕傲,千萬不要自滿。


我們到非洲去,把外國都急得不得了,特別是美國。我們為什麼受歡迎?我們不附加任何條件幫你們蓋房子、建工廠、修路。你說他們能不高興嗎?但事實上,我們在那裡真正得到了民心,讓他們得到實惠,我們不要求什麼,而事實上最終我們會得到,這些東西都是黃老的智慧。


那麼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去做?


葉曼:我感覺來到齊魯大地特別是來到濟南特別高興,地理的關係,風水的關係,濟南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所以在這麼濟濟多士的一個地方,《儒風大家》應該發起帶頭作用,除了必須要談儒風以外,你們發起談點道家的東西,特別是管子。學術是老子,實行家是管子、孫子。


你們年輕人現在抓緊學習,要先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搞明白,時間逼著我們趕緊上路,不是有人開玩笑說嘛:現在不想當領袖都不成,人家逼著我們領導全世界。現在許多人都認為美國的時代正在過去。


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是在政治上安定、在經濟上發展、在文化上發揚廣大。我們不但在物質文明上有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精神財富更是了不起,所以說我們不要做不肖的子孫,真正的把我們祖宗給我們的東西發揚、發展、再發達!達到一個孔子、老子都想達到的一個境界,不但治國還要平天下啊,這才是孔子真正的目的。


所以真正的儒風,孔子真正的想法是全人類的。天下為重,所以我們中國一直不止是一個小小的圈圈。大,非常大!那時候儒家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佛家說得範圍更大,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曰明」,老子也提出來了,他說「常」裡面是空的,常無,老子的常,「道可道,非常道」。連朱熹都誤解的,不是尋常不是平常,是本體的道。所以「道可道」不是本體的道,「名可名」不是本體的名,是常。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所以說眾生芸芸,也是看到天下,提起的是眾生,不是哪個國家,哪個政府。「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你看著說的多明白啊!這個「常」就是他第一章的,「非常道」的「常」。我真奇怪,為什麼連朱熹也沒有理解到這一點?「不知常」,亂七八糟地做,不知本體,「妄作,凶」啊。知常就和日月一樣的聰明了。所以我們知道我們有這三大法寶。


孔夫子所提的是世間如何處世待人,所以他就談出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看看現代的社會風氣、社會道德,大家越來越覺得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讓人不能從容地安身立命,請問葉曼先生,您認為社會道德的根本是什麼?


葉曼:社會的道德主要是把教育辦好。教育我們的還是「智、仁、勇」,但是要研究也要說說道家的老子和法家的管子,甚至於孫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都成了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俗話。所以在歷史上我很佩服這幾個人,他們實際地提出政策來了。老子告訴我們怎麼做一個領袖;孔子告訴我們怎麼做一個人;孫子告訴我們怎麼做一個元帥。這幾個人也把一般做人需要的基本要素告訴了大家,但主要的目標是做什麼事情,處在什麼地位而談。


佛家告訴我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受皆苦」,是「苦、空、無常、無我」與「常、樂、我、凈」,這一切也都不著的中觀中道,更高深,他談的不但是世間的,出世間的,還談到超世間的。


我們使一個國家興起來容易,守成比開發還難啊。我們知道我們有個目標,當我們的目標達到了,就要考慮怎麼使這個目標繼續發揚光大。所以古時候「富不過三代」,頭一代努力發財,第二代還可以看到父輩怎麼忙碌還老實點,到第三代太享福了。美國了解這一點,孩子念完書立刻去做最普通的職員,讓其知道大局,知道整個的情形,不是讓後代立刻做總裁做總經理,從小就要先實踐,這樣的話才有美國的這些大企業,很了不起。


有許多重要的組織決策者和有朝氣的年輕人都會看你們的雜誌,這個影響是非常大的。告訴孩子們,多讀書,多涉獵到中國其他的東西,不但拿破崙的箱子裡面有《孫子兵法》、有《老子》,連小布希箱子裡面都有《孫子兵法》。所以再過十年,中國更不得了。


(選自《儒風大家》第5輯,文/李路)


葉曼,女,原名劉世綸,1914年生,祖籍湖南,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幼承庭訓,六歲以《左傳》開蒙,1935年被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先生特別錄取,就讀北大法學院經濟系。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八十年代與原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先生相遇並成為知交。個人著作頗豐,主要有《葉曼拈花》《葉曼講金剛經》《葉曼講心經》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徽州:一個名字,一個地方
曾國藩的八大堅持,從愚夫走向君子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名家徐永振暢談:白鹿原春秋里的故事
「名家翰札」元 · 劉繼益《致叔方學士札》
民國名家筆下的中秋
錢三強夫婦的顯赫家世:雙方家族都是名家百年來罕見
京劇名家葉少蘭:中國人想懂中國歷史,就應該愛國粹
韓國女書家金美蘭,師從名家王鏞,書作以形取勝俊逸靈動!
日本美女最多的地方 竟是海老名家鄉
民國名家們的中秋
名家筆下的老師
最美中國蘭,歷代名家筆下的蘭花圖
記中華長江之子——中國書畫名家唐啟剛先生
名家筆下,夏天的可愛
名家誦讀:我們的節日——中秋
名家筆下的秋天
柴澤俊:從輟學娃到古建築名家
書畫名家:馬彥斌
師從名家旭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胡立民,書作自然靈動!
名家筆下的毛主席故居:韶山
名家畫筆下的《中國母親》,這才是最美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