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湯加減治療濕阻發熱之經驗
三仁湯是治療濕溫病的一張名方,但其具體的臨床應用或許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相信認真研讀姜老師這篇文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文/姜興俊
三仁湯見於《溫病條辨》, 原方由杏仁、白蔻仁、生苡仁、厚朴、通草、滑石、竹葉和半夏組成。
主治「頭痛惡寒,身重疼痛, 舌白不渴, 脈弦細而濡, 面色淡黃, 胸悶不飢, 午後身熱, 狀若陰虛, 病難速已, 名曰濕溫。」之證。
筆者用其加減治療濕阻發熱, 效果十分理想, 現報道如下。
一、基本處方
三仁湯加減方:生苡仁30g ,杏仁12g , 白蔻6g , 厚朴12g , 滑石30g , 竹葉10g , 木通10g , 白茅根30g。
凡濕阻發熱(無論何種原因所致), 均可在此方基礎上辨證加味。
方中藥量系成人量, 小兒用量酌定, 「辨證加味」項中藥量亦同。
處方一般開兩劑, 第一劑用於退熱, 第二劑用於清除余邪或鞏固療效。
病情輕微者一劑即可。
二、 煎服方法
每劑煎服3 ~ 6 次(具體次數視辨證加味後的處方大小確定)。
每次用武火煎15 ~ 20分鐘, 然後潷出葯汁靜置, 待溫時取上清液250ml 左右服用(小兒則根據年齡、體重酌定), 清液下沉澱物(主要系滑石, 此葯未予包煎, 乃是為了充分煎出藥效)則倒回葯鍋, 下次再煎。
每日煎服次數根據發熱程度確定:
體溫在37.5 ℃左右者,每日3 次;
體溫在38 ℃左右者,每隔4 小時1次;
體溫在38.5 ℃左右者,每隔3 小時1 次;
體溫在39 ℃左右者,每隔2 小時1 次;
體溫在39.5 ℃以上者,每隔1 小時1 次;
葯後體溫降為正常但需鞏固療效者,每日3 次。
三、適用證候
(1)發熱, 腋下體溫在37.5 ℃~ 40 ℃之間(濕阻發熱一般不超過40 ℃);
(2)口不幹不渴, 或微感口渴但不欲飲水;
(3)舌質水滑或潤而不燥, 舌苔白或白膩之上略覆黃色;
(4)咽峽部色淡, 或雖微紅而濕潤;
(5)大便稀, 或軟而不燥。
以上乃濕阻發熱之主症, 其次尚可見身膚汗出、微咳少痰、脘腹痞悶、不欲飲食、小便黃或量少不暢等症。
至於脈象, 因在本證中不具有特異性(經多年臨床觀察, 濕阻發熱可見滑、滑數、緩滑、細數和浮數等多種脈象, 其中以滑數和緩滑脈較為多見), 故不作為辨證依據。
四、組方思路
(1) 明確濕阻發熱的發病機理
濕阻發熱四季可見, 其既可因外感濕邪所致, 亦可因內傷飲食而生, 或內外相兼而發病。
因外感濕邪者多見於夏秋之季, 尤其當久熱卒雨或雨後暴晒而熱蒸濕騰時最易發病, 其它時節相對少見。
因內傷飲食者常見於嬰幼兒, 多由飲(乳)食不節, 或恣食生冷, 使脾胃受損, 運化失司, 濕邪內生所致, 成人相對少見。
若內外相兼而發病者, 多先有濕邪內蘊, 後再感受暑濕或風寒之邪而誘發。
無論外感、內傷或內外相兼, 只要形成濕阻發熱之證, 其主要病因均為濕邪, 病機均為濕氣阻滯, 郁而發熱。
(2) 掌握濕阻發熱的臨床特點
① 由於濕性濡潤, 故患者雖然發熱,腋下體溫在37.5℃~ 40℃之間, 但卻上無口乾口渴(即使熱勢較甚而微感口渴, 亦因濕氣浸潤而不欲飲水)、下無大便乾燥之症。
② 濕隨熱升, 上浸於舌, 必然舌潤或水滑,苔白或白膩, 即或熱勢較甚而見覆黃之苔, 亦必潤而不燥。
③ 濕與濕生之熱相合, 其熱被濕裹, 難成上炎之火,故咽峽淡紅, 若有紅腫, 必兼夾熱毒。
又熱蒸濕氣,或可汗出, 但熱被濕羈, 難以隨汗而出, 故雖可汗出而發熱不退, 即使用西藥退熱, 也多是熱降而復升。
此外, 濕阻發熱尚可因濕阻上焦, 肺失宣降而見微咳少痰之症。
濕阻中焦, 胃氣獃滯而見脘腹痞悶, 納食減少之症。
濕阻下焦,熱邪壅生而見小便色黃或澀少之症。
(3) 針對病因病機擬法組方
由於導致濕阻發熱的主要病因為濕邪, 病機為濕氣阻滯, 郁而發熱, 故治宜化濕行氣與利濕清熱法並舉。
化濕行氣用生苡仁、杏仁、白蔻仁和厚朴, 該組藥物可化解中上二焦之濕氣(其中生苡仁利濕、厚朴下氣,又可使在上之水濕得以下行而後由利濕清熱法祛之)、宣暢中上二焦之氣機, 從而廓清中上二焦之邪氣。
利濕清熱用滑石、竹葉、木通(本地所用木通系川木通,經多年臨床觀察, 從未發現該葯有任何毒副作用發生)和白茅根, 該組藥物可清利下焦, 使濕邪與濕生之熱由小便盡出而發熱自退。
兩組葯合而為方, 即為三仁湯加減方。
五、辨證加味
夏季發病, 或午後、夜間體溫升高者, 加青蒿15g清解暑熱或清透陰分之熱;
舌苔白而厚膩, 加佩蘭、藿香各10 ~ 15g 芳香化濁;
舌苔黃膩或白苔之上略覆黃色,加黃芩15 ~ 30g 清化濕熱;
微感口渴, 加蘆根15 ~30g 生津清熱;
若有口苦, 輕者加黃芩15g 、甚者再加梔子10g 和茵陳蒿12 ~ 15g 清肝膽之熱;
咽峽紅腫, 輕者加銀花、連翹各15g 透熱清咽, 甚者再加大青葉10 ~15g 清熱解毒;
咽喉疼痛, 加射干10g 、薄荷15g 清咽止痛;
聲音嘶啞, 加蟬衣、木蝴蝶和桔梗各10g 利咽開音,若見咽喉有水濕浸潤狀, 再加茯苓15 ~ 30g 滲利水濕,以助開音;
若咳嗽咯痰較重, 易咯出者加半夏15g 燥濕化痰, 不易咯出者加浙貝母15g 清化黏痰;
噁心嘔吐,加姜半夏15g 和胃止嘔;
脘腹脹滿, 水谷不化, 加焦山楂、炒神曲、炒麥芽、炒檳榔各10g 和炒萊菔子15g消食導滯;
若大便稀而一日數次, 一般用茯苓30g 利濕止瀉即可, 甚者再加蒼朮6~ 10g 燥濕止瀉、荷葉10g 升清止瀉;
大便溏滯不暢(嬰幼兒可見大便努責或便時哭鬧不安), 加黃連和廣木香各6~ 10g , 清理腸道濕熱;
偶有大便數日不行者, 可加酒川軍1 ~ 3g 通行穀道;
嬰幼兒夜卧不寧(如身體頻頻翻動)加連翹6 ~ 10g 清心安神, 夢中驚哭加蟬衣6g 定驚安神;
若兼外感風寒濕邪而惡寒(嬰兒則蜷卧母懷)無汗者, 夏秋(本地秋季亦多濕邪)之季加藿香10 ~ 15g 化濕透表, 冬春之季加紫蘇葉10~ 15g 散寒解表;
渾身酸痛, 加羌活、獨活各10g 和川芎15g 除濕止痛;
有噴嚏者, 加荊芥10 ~ 15g 、防風10 ~ 15g和蟬衣10g 祛風止嚏;
鼻流清涕, 輕者加紫蘇葉15g 和茯苓30g 、稍重者再加蒼耳子10 ~ 15g 和石菖蒲6 ~ 10g除濕止涕, 甚者還可加蒼朮6 ~ 10g 燥濕止涕;
若鼻流稠濁涕者, 加蒼耳子、白芷各10~ 15g , 黃芩15~ 30g 。
六、注意事項
(1)非因濕氣阻滯而發熱者不宜用本方。
(2)因外感所致的濕阻發熱一般多系病毒感染,用上述方葯治療即可, 但若化驗外周血象屬細菌感染者(相對少見), 可借鑒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成果, 輕者加黃芩, 重者再加黃連、黃柏和梔子解熱、抗炎和抗菌,甚至可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黴素即可)配合治療, 如此可加快疾病痊癒的速度。
(3)體溫較高的濕阻發熱患者, 多會在午後或夜間出現體溫攀高的現象, 故對於下午就診而服藥時間不長即出現此情形者, 務要寬慰患者或家屬, 並叮囑其繼續服藥, 一般無須另行處理, 待子時過後多會退熱。
七、病案舉例
病案一、夏季發病案
陳某, 男, 5 歲。2002 年8 月5 日初診。
發熱1 天。患兒昨日上午開始發熱, 體溫38 ℃, 經輸液、打針治療後, 體溫未降, 並於夜間上升至39.2 ℃,皮膚亦見散在紅色小丘疹, 於是今日來我處就診。
刻診:發熱, 體溫38.9 ℃,唇微干, 口不渴, 聲微嘶, 咽峽部充血, 大便不幹, 舌微紅水滑, 苔微膩略覆黃色, 脈緩滑。
外周血象中白細胞總數4.6 ×10^9/ L ,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46%,中性桿狀核粒細胞2 %, 淋巴細胞52 %。
近期本地持續高溫,3日前卒降大雨, 雨後復又暴晒,患兒好在外玩耍, 故感受熱蒸濕騰之氣而發病。
證屬濕阻發熱, 兼夾熱毒。
治宜化濕利濕, 清熱解毒。
處方:生苡仁30g , 杏仁10g , 白蔻仁6g , 厚朴15g ,滑石30g , 川木通10g , 竹葉10g , 白茅根30g , 青蒿15g ,黃芩15g , 銀花15g , 連翹15g , 大青葉15g , 蟬衣10g , 蘆根20g 。
1 劑, 水煎5 次, 每次取沉澱後上清液250ml 左右, 分2 次服用。今日內每隔2小時服1 次, 直至夜間10 點, 計服6 次;明晝每隔4 小時服1 次, 計服4 次。
結果:葯後1 小時即開始退燒, 到傍晚時體溫已降至正常, 皮疹亦隨之消失;為鞏固療效, 翌日仍遵醫囑服藥, 葯盡而痊癒。
按:患兒高熱、口不渴、大便不幹、舌質水滑, 為濕阻發熱證, 故用三仁湯加減方主治。
此外, 夏季發病,且夜間體溫升高, 加青蒿清解暑熱和清透陰分之熱。
舌苔略覆黃色, 加黃芩清化濕熱;咽峽充血、舌質微紅, 加銀花、連翹和大青葉清解熱毒;聲音微嘶, 加蟬衣輕宣開音;口唇微干, 加蘆根生津, 並清氣分之熱。
至於皮疹, 乃熱入血分所致, 三仁湯加減方中有白茅根涼血止血, 導熱下行, 無須再加其它藥物。合方總使濕除熱清、毒解咽利而病患速愈。
病案二、春季發病案
楊某, 女,42 歲。2000 年3 月3 日初診。
發熱與鼻塞、流涕4 天。4 天前患者出差到北京受涼,翌日即發燒、鼻塞、流涕與咽痛, 在北京某醫院輸液、打針和服藥治療均未獲效, 遂返回綿陽就診。
刻診:發熱, 體溫38.8 ℃, 鼻塞流涕, 口不幹渴, 咽喉疼痛,咽峽色淡, 微咳咯痰, 痰質清稀, 小便黃, 大便不幹, 舌淡潤邊有齒印, 苔黃膩, 脈滑數。
外周血象中WBC 9.6×10^9/ L ,W-SCR 0.375 ,W-LCR 0.625 。
患者素嗜辛辣厚味,本有濕邪內蘊, 再遇風寒外束, 則濕氣內阻而發病。
現乃濕阻發熱、風寒滯鼻之證。
治宜化濕利濕, 散寒通鼻。
處方:生苡仁30g , 杏仁12g , 白蔻10g , 厚朴12g , 滑石30g , 川木通10g , 竹葉10g , 白茅根30g , 半夏15g , 黃芩30g , 蘇葉15g , 蒼耳子10g , 辛夷10g , 白芷15g 。
2 劑水煎服, 每劑煎服6 次, 當天每隔2 小時煎服1 次, 直至夜晚11 點;第2 和第3 天每日煎服4 次。
結果:電話詢知, 葯後當夜體溫即降至正常, 翌日諸證俱失, 第三日黃膩苔亦漸消退, 遂告痊癒。
按:本案發病雖在春季, 但其發熱、口不幹渴、咽峽色淡、微咳咯痰、大便不幹、舌淡潤等, 乃濕阻發熱之證,故用三仁湯加減方主治。
此外, 痰質清稀, 加半夏燥濕化痰;舌苔黃膩, 加黃芩清化濕熱;鼻塞流涕, 加蘇葉、蒼耳子、辛夷、白芷溫通鼻竅。
合方總使濕除熱清、鼻竅通利而病癒。
病案三、冬季發病案
家父, 73 歲。2002 年1 月23 日初診。
清涕、咳嗽1 周, 發熱半小時。家父在家鄉1 周前受涼感冒, 微有清涕和咳嗽咯痰, 因自覺病情很輕而未治療。
昨日來綿過年, 途中先乘汽車風吹寒襲;後乘火車, 因空調過熱而渾身汗出;下火車又遇冬季下雨, 寒濕閉表, 由此病情加劇。
今日清涕不斷, 咳咯稀痰, 晚飯後開始發燒, 體溫38.5 ℃, 口不幹不渴, 咽喉不紅, 雙耳流清水樣膿汁, 大便不幹, 舌微紅水滑, 苔白略覆黃色, 脈滑數。
此乃先寒後熱, 外寒化汗, 內寒化濕;復又寒濕閉表, 外遏內阻而發病。證屬濕阻發熱與寒濕滯鼻。
治宜化濕利濕, 散寒止涕。
處方:生苡仁60g , 杏仁15g , 白蔻10g , 厚朴15g , 滑石30g , 川木通10g , 竹葉10g , 白茅根30g , 青蒿15g , 黃芩15g ,紫蘇葉15g , 蒼耳子12g , 石菖蒲10g , 茯苓30g 。
1劑, 水煎服。
結果:當日下午7 點半開始服藥, 1 小時後即感臻臻汗出, 渾身輕鬆, 體溫降至正常, 清涕亦止;9 點時再次服藥, 隨後安靜入睡, 翌日諸症俱失, 病告痊癒。
按:本案發病雖在冬季, 但其發熱、口不幹渴、咽喉不紅、大便不幹、舌質水滑, 以及咳咯稀痰等, 乃濕阻發熱之證, 故仍用三仁湯加減方主治。
至於雙耳流清水樣膿汁(慢性中耳炎複發), 乃濕盛之象, 三仁湯加減方亦可治之。
此外, 傍晚時發熱, 加青蒿清透陰分之熱;舌苔略黃, 加黃芩清化濕熱;鼻竅寒濕過重, 清涕不斷,加紫蘇葉疏散風寒, 蒼耳子、石菖蒲、茯苓除濕止涕。
由於葯證合轍, 故服藥兩次即告痊癒。
文摘自《上海中醫藥雜誌》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1,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大家中醫」APP即可下載使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一味元參治風熱頭痛
※小兒常見病的簡易療法之——風寒感冒
※經方診治慢性前列腺炎
※小兒中耳炎慎用藥,明礬花椒油有奇效
※陰虛乾咳久不好,芝麻核桃補有效
TAG:大家中醫 |
※從引火湯淺析李可治療晚期癌症的臨床經驗
※中醫「三白五蟲湯」治療面癱經驗分享
※重度胃炎患者,我的治療之路的經驗分享
※施今墨診療糖尿病(四):寒熱虛實論治經驗
※防治過敏性鼻炎的「三板斧」老中醫治療鼻炎經驗
※大柴胡湯治急性胰腺炎經驗分享
※中獸醫治療家禽濕熱性腸炎經驗
※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中醫「初中後」三期論治經驗分享
※育陰清熱,疏氣化痰行瘀-治療甲狀腺疾病的經驗
※壯陽補腎:真武湯治療糖尿病經驗
※辛溫蠲飲 苦寒泄肺——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經驗
※反流性食管炎經常吐酸胸痛,中醫通陽法治療經驗分享
※腎陽虛導致經常咳嗽吐痰,中醫治療經驗分享
※中醫「止痙化毒湯」治療局灶性病毒性腦炎經驗分享
※學習劉景源教授治療皮膚瘙癢與痤瘡臨床經驗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經驗
※中醫辨證治發熱,6型發熱藥到病除之經驗總結,各附經典醫案
※干祖望治療慢性鼻炎經驗分享
※火針治療經驗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