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該養脾:讓身體生機勃勃!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到達黃經330°。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下面先分享一首春雨的詩篇,滋潤滋潤大家!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生氣、多夸人可護肝!
春季陽氣生髮速度開始快於陰氣的速度,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肝喜疏泄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
因此,春天不應該鬱悶、生氣。這段時節,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稱讚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保持好心情,也是護肝的一個竅門。
防過度興奮,所以最好不要飲用白酒,吃太多辣椒以及雞肉、羊肉等溫熱食物,否則,易生邪火,火攻心肺,讓人苦不堪言。同時老、壯年都要防中風。邪火攻心者可以用蘇打水泡青菜(生菜)生食,可讓身體舒服很多,也可起到防止的作用。
晚睡早起、宜動不宜靜!
春天后,很多人都有春困的情況,雷仕君提醒,雨水後應少睡多運動。
《黃帝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意思就是說,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與自然相對應。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減少睡眠的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讓肝氣慢慢地上升。但因為雨水很多,最好不要晨練。
雨水養脾是關鍵!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節氣最應該養脾,少吃酸多吃甜。
立春過後就是春天的開始了,甘味的東西都是養脾的,此類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藥、芋頭、茯苓、甘蔗等,推薦健脾湯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黃花菜湯等。
「雨水」濕氣重 健脾祛濕食芡實。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比如芡實蓮子苡仁湯。
風濕患者可點艾草祛濕保暖。
中醫認為,春天雨水增加,風氣很重。這個季節,風濕病容易發作,家有風濕病患者的,可以經常點燃艾草。因為艾草性溫燥,芳香而辟穢,可以祛濕。此外,也可以點艾灸熏足三里等穴位,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經常用艾條熏三陰交、陰陵泉、湧泉等穴位,可以健脾祛濕,溫陽利水。從現代觀點來說,春天細菌繁殖很快,艾條燃燒所產生的煙霧能殺滅很多種類的細菌。
※雨水節氣:養生重在健脾祛濕
※雨水節氣 一年中養脾胃的最佳時節到了
※這個星座脾氣有點大,表面溫以為很好欺負,其實內心脾氣大的可怕
※脾氣越大越旺夫的星座女
※脾胃不和不妨喝點養生湯!推薦三大健脾養胃食補湯
TAG:脾 |
※祛濕健脾 雨水節氣養生重養脾
※雨水節氣:養生重在健脾祛濕
※雨水節氣吃什麼?雨水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雨水養生,重在祛濕邪,養脾胃!
※雨水養生 雨水節氣有什麼養生方法
※節氣養生|今日雨水,春捂防寒、調養脾胃、對抗春燥,養生做這些就對了!
※雨水節氣,薺菜幫你降血壓、緩解胃病
※節氣養生 | 今日雨水,春捂防寒、調養脾胃、對抗春燥,養生做這些就對了!
※順應天時,雨水節氣怎樣正確養生?
※春分雨水多 養生要幫身體祛祛濕
※雨水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雨水時節,小心春寒侵襲你的身體!
※雨水時節健脾祛濕養生系列之蝦仁娃娃菜
※雨水習俗,雨水節氣養生注意四大要點
※好雨知時節,雨水節氣話養生 除濕祛濕是關鍵
※雨水時節,最養脾胃,該這麼喝茶
※雨水節氣,春意盎然
※雨水時節健脾祛濕養生之板栗玉米排骨湯
※雨水浸泡後,肉肉該怎樣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