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豆瓣書評:歡愉,在虛無的愛情與真相背後

豆瓣書評:歡愉,在虛無的愛情與真相背後

本文作者「dante」,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當你在一個部落里待了差不多兩個月時,你終於覺得自己對這個地方有那麼一點了解。突然間,你覺得它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可其實那是一種錯覺,你在那裡才待了八個星期而已。接下來你會遭遇徹底的絕望,你會覺得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懂。可當你親身經歷那一刻的時候,你真的會覺得這個地方完完全全屬於你。那是一種最短暫、最純粹的歡愉。"


自從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出現,探索世界的熱望一直未曾中斷。人們的探索道路千千萬,但本質上來說,也不過兩種:一種是外向的,以投身世界的方式去尋求答案;另一種是內省的,藉助不斷地自我審視,領悟世界的真相。無論探索是向外或是向內,最終都會演化成雙向的——進入廣袤世界的進程,不可避免地成為認知自我的過程,而以自我為審視對象的內觀,也是與世界連接的幽微路徑。然而,不管一個人選擇了怎樣的道路,他在道路盡頭尋得的答案,或許也終歸會受到自身視角的限制,淪為個人化的解讀。

在小說《歡愉》中,作者莉莉·金虛構了一個獨特而極端的情境——三位人類學家置身遠離「文明世界」的新幾內亞小島,研究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和風俗。在這個過程中,三個人都對探索和真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懷疑。而更讓他們痛苦和惶惑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自己的隱秘和慾望也漸漸浮出水面,迫使他們不得不去直視它們,並且做出自己的選擇。


敘述:生於真實罅隙中的迷幻之夢


《歡愉》構建在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上。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她的《薩摩亞人的成年》幾乎是所有文科生的大學必讀書)和第二任丈夫Reo Fortune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開展研究,在那裡,他們遇到另一位人類學家Bateson,三個人旋即開始了一場長達五個月的瘋狂三角戀。這件學術史上的緋色事件成為了莉莉·金創作的觸發點,但《歡愉》並未止步於對往事再現,它走得更遠。借米德經歷的外殼,莉莉·金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人物,並賦予了他們和真實歷史迥然相異的命運;《歡愉》的故事並不屬於瑪格麗特·米德,它有自己的生命。


小說在旖旎的熱帶氣氛中徐徐拉開序幕。芬和內爾是一對人類學家夫婦,他們的相識富於戲劇性。在一艘郵輪上,剛剛結束考察的他們顯得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這讓他們漸漸生出了親近感,並很快熱戀。婚禮一結束,他倆立即啟程前往新幾內亞,開始新的人類學考察。此時的內爾已經把上一次考察的成果整理成著作出版,大獲成功,成為人類學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丈夫芬卻苦於自己無所建樹。在新幾內亞的兩座島嶼上,他們與不同的土著居民接觸,花費了近兩年工夫卻一無所獲,二人的婚姻也岌岌可危。他們心灰意冷,打算前往澳大利亞。在臨行前的聖誕聚會上,他們碰見了同在新幾內亞考察的人類學家班克森。班克森是一位溫和敏感的年輕人,正經歷著一場精神崩潰。他邀請內爾夫婦前往自己的考察區域,幫他們在平靜安寧、有著獨特文化構成的塔姆部落安頓下來。自從一見面,內爾和班克森便感到對方擁有無法抗拒的魅力。研究工作進展緩慢,每個人都被焦慮和虛無感壓得透不過氣來,一種新理論的雛形卻漸漸浮現在他們腦際。內爾和班克森在構建新理論的同時深切意識到彼此靈魂的契合,他們壓抑情愫,慾望卻在暗中積聚。身陷情感漩渦的三個人都對此心知肚明,芬試圖有所行動,卻引發了難以想像的後果,一切開始分崩離析,演變成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

簡單地轉述《歡愉》的情節,只會令這個故事的魅力消減大半。小說於字裡行間蘊藏的氛圍和情緒,具有令人心醉神迷的魔力。莉莉·金採用了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敘述策略,打破了時間和人物視角的限制,營造了充滿迷幻感的文本體驗。作為小說的敘事主人公,班克森擁有近乎全知全能的視野,小說開篇,內爾和芬在他的講述中完成了登場亮相,他本人卻還沒有在小說中出現過。邏輯上講不通的蒙太奇製造出了強烈的宿命感,彷彿這一切都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宇宙中上演,主人公對此早就瞭然於心。具有相似效果的還有班克森在多個破碎時空中跳躍的敘述,從故事開始的上世紀30年代,直到70年代,讀者很難預測他的下一段講述會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然而,這種跳躍並不會讓讀者費解,無論時間是向前推進,或是向過去回溯,它們永遠指向共同的焦點。於是讀者明白了,班克森永遠地滯留在了故事發生的那幾個月之中,「當下」變為恍惚可疑的淺夢,記憶卻成為永恆的現實,一遍又一遍地循環上演。


莉莉·金在《歡愉》中還嵌入了另一個文本——班克森意外獲得的內爾日記,這既從邏輯上完善了整個故事,又豐富了班克森的敘事層次。我們可以推想,在經年累月反覆閱讀那本日記之後,其內容已同班克森自己的記憶融為一體,他的敘事也因此具有了雙重視角,他的視角,內爾的視角。


視域的交錯賦予故事強大的張力,給小說中如夢幻一般的片段和細節提供了棲身之地,它們只有在這部小說獨特的情境中才能成立:班克森為在田野調查中留下滿身傷口的內爾包紮時的情慾涌動;內爾夫婦和班克森在湖中夜泳深談,凝望星辰;班克森和內爾在細雨中跳起求雨的舞蹈,口中呼喚他們知曉的語言中所有代表「雨」的單詞;三位人類學家在一個嶄新理論初現雛形時內心的悸動和高於語言的默契……這些情節帶有強烈的超現實的美感,它們令小說的愛情主題掙脫俗套的窠臼,呈現出詩性特徵。


主題:人與世界關係的預言


作為一部優美而且技法精湛的小說,《歡愉》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層次感。愛情主題只是小說中最表層的主題;在更廣闊的意義層面,讀者會感受到《歡愉》是一部包羅萬象之書,莉莉·金將我們的世界抽象成一個令人迷惑的矛盾體,並將看似矛盾的事物——男權與女權、理性與慾望、文明與野蠻、意義與虛無——不偏不倚地置於天平的兩端,卻儘可能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小說暗示我們,對這些矛盾體的認識中,包含了對世界的認識。在這個意義上,《歡愉》是一部關於人類與世界關係的寓言。

在書中,三位人類學家都曾遭遇過虛無時刻,質疑自己的研究是否真能拓展人類對於世界和其他種族的認知。他們的研究都受自身視角限制,更何況那些土著居民也並不情願向他們展示自己生活和文化的真諦。他們三個跋山涉水,遠離人寰,冒著生命危險,甚至有時要靠打獵為生;付出了這麼多之後,回饋給他們的真相似乎少之又少。想到日後人們如何認識這些土著部落全取決於他們不可靠的描述,連他們自己都感到絕望。


嚴肅的研究越來越像一場自欺欺人的冒險遊戲。想要憑藉自身的力量去認識世界似乎太過自不量力。相反,因為跳出了自己所屬的文化情境,束縛著他們的觀念和見解「像陳年的油漆一樣層層剝去」,這反倒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廣闊的內觀視域。他們觀察別人,認識的反倒是自己。


小說中將內爾三人的愛情故事同塔姆部落的男人女人對主導權的競爭並置在一起。土著居民的男權女權之爭實際上也成為他們三個情愛糾葛的隱喻——塔姆女人們擅長手工和經商,主導經濟大權,男人雖然可以用錢買來多位太太,但能不能拿出彩禮還要看妻子的臉色。男性權威的衰落讓男人們總是隱隱流露出焦慮和不自信。這暗暗應和了內爾和丈夫之間女強男弱的關係;芬對這種關係感到壓抑和絕望,通過粗暴的性行為來確定自己的控制權。但是,以此建立起來的脆弱平衡,因為班克森的出現而被打破。在內爾和班克森關係深入的同時,讀者也跟隨他們了解了更多塔姆島上的真相——女人間有專門的儀式來獲得性的快感,男性卻要在特殊儀式中靠著在胯下佩戴形狀獨特的葫蘆來展現自己的雄威。值得玩味的是,附近幾個部落都有在儀式中佩戴象徵雄性器官的傳統,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佩戴者有時是男人,有時則是女人。這無疑是兩性競爭的表徵,佩戴行為本身意味著對性別權威的消解。


內爾和班克森在這種背景下生髮的愛情卻是理想化的。在他們的關係中,智性和慾望水乳交融,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權利和控制是不存在的。智慧碰撞的時刻,對他們來說是一場心靈性愛,更重要的是,內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我和芬的交談讓我感覺有生以來第一次說出了,也聽到了,我心裡最真實的聲音。」


在《歡愉》中,愛情和其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一樣,其終點也是對於自我的認識。

結局:必然的犧牲和代價


《歡愉》中最為璀璨的章節,莫過於內爾、芬與班克森發現並完善「網格理論」的部分。受到內爾前任女友(是的,內爾是一位雙性戀,而現實中的米德也曾與一位女友過從甚密)的啟發,他們三個人感到一種天啟般的靈感注入腦際。在這個時刻里,他們彼此完全理解,就如在對方頭腦里爬進爬出一般。


「網格理論」始於這樣的假設:如果一種文化在某方面影響力特別突出,一定是以犧牲某方面為代價的。以此為出發點,內爾想把自己熟知的文化都放置進一組坐標軸之中,坐標指向的東南西北意味著四種特徵:北方堅毅、固執、好競爭;南方敏感、同情、愛服從;西方務實、理性善組織;東方內向、創造、重精神。每一種文化都可以根據其特質被在這組坐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不僅僅是文明,每一個個體的人也都可以被納入這個體系。他們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放置其中,繼而就輪到了他們自己。三個人的特徵和缺陷都在這個體系中袒露無遺,內爾和芬因此爆發了一場必然的爭吵——連男女關係也可以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坐標軸上,他們似乎可以看清怎樣的性格和氣質才能融洽相處。內爾和班克森都是南方性格,而芬卻是北方性格。

不同的文化特徵不意味著優劣高下,不同的性格也一樣,儘管在內爾和班克森的世界裡,芬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就像是一個錯誤。然而,每個人都必須背負自己性格帶來的結果,就像每種文化必然要承受自己的缺陷,並走向那必然的結局。內爾、芬和班克森都做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並承受必然的代價。「網格理論「是小說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理論形成之時,個人的命運已經寫就,再無改寫的餘地,故事從此急轉直下,向不可挽回的崩塌奔涌而去。


在故事的最後,班克森聽說內爾已死,芬失去蹤影,只留下他孤獨一人,靠著撰寫「網格理論」的論文徒勞挽留那段時光。但他想不到的是,對他來說宛如情書的「網格理論」,後來會被納粹利用;而他在新幾內亞島嶼留下的記憶,竟為當地居民找來了殺身之禍。造化弄人,人類無法揣度世事的因果。一切似乎都淪陷於不可知論之中,讀者會發現,不僅認識世界、認識其他種族是不可能的,就連認識往事的真相也是困難的。內爾日記中的記載和她眾說紛紜的結局完全相悖,她究竟是生是死也是一個無解之謎。而芬的隱遁更顯得十分可疑——是因為悲傷,還是出於謀殺者的原始恐懼?


因此,當小說跳躍至四十年後,班克森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幅死亡面具上發現了屬於內爾的紐扣,讀者的心也會跟著劇烈跳動。這顆神秘的紐扣傳遞了怎樣的訊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永遠無法領會。但它也確確實實地證明,內爾存在過,她的歡愉存在過,她的探索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誠如班克森總愛引用的那句詩歌所言:「眼淚不是流不盡的,我們的已經流幹了。」為了探索世界,人類已經付出了太過高昂的代價。但探索永不能止步。即便它的結局註定是虛無。



豆瓣書評:歡愉,在虛無的愛情與真相背後



(全文完)


本文作者「dante」,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7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dante」關注Ta。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一次貓事友好訪問
豆瓣日記:《驢得水》中的平凡之惡
豆瓣日記:第一個在情人節推廣送巧克力的人是誰?
豆瓣日記:痕迹調查系列——鮑魚殼
豆瓣日記:那些童年記憶中的野花——東北野花名稱(二)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矯情的虛無感
時間是虛無的,為何我們還能感覺它的流逝?愛因斯坦給出答案
女生傷感心痛的句子:愛情本身不過虛無縹緲的感覺
愛情,虛無縹緲,想伸手去抓住這幸福,卻是那般的無能為力
輕小說推介丶在妄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追求虛無縹緲戀情的故事
輕小說推介|在妄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追求虛無縹緲戀情的故事
中國的軍力真的大於印度四倍嗎,外媒的報道究竟是真還是虛無?
如果沒有了萬有引力,我們的世界會怎樣?你相信一切都將成虛無嗎
不要讓自己處在痛苦狀態中!如何讓身體處在恬淡虛無的,自然健康狀態中呢?
當時間與空間兩皆虛無,我依然不悔地凝視著你
虛無的本質是什麼?看完他的照片你可能會知道
關於背誦的「虛無」及「我有」之「線」的思考
觀心得道,乃至虛無
你說你像那空中的烏雲般,虛無縹緲,暗淡無光
是誰在抹黑我們的民族英雄,良心何在?打擊歷史虛無主義人人有責
老子之道:存在與虛無
前奏開啟,身心淪陷,旋律空靈優美,好聽到讓人遁入虛無!
前奏開啟,身心淪陷,旋律空靈優美,好聽到讓人遁入虛無!
太極境界:道兮,德兮,圓滿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