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返金本位

重返金本位

重返金本位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翻譯:魯維 風靈


(摘自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所著《全能政府》第11章)


金本位制是一種國際本位制。它保證了匯率的穩定。它是自由貿易與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因此,那些贊成國家社會主義和激進貿易保護主義的人毀謗金本位,并力主廢除之。他們成功了。


即使在自由主義政府的鼎盛時期,也沒有放棄將寬鬆貨幣政策付諸實踐的嘗試。公眾輿論並不打算將利率視為一種市場現象,不能夠因政府干預而取消。每個人對於可用在今天消費的一塊麵包的評價都高於在10年或一百年後才能消費的一塊麵包。只要這是實情,每種經濟活動都必須將之納入考量。即使是社會主義的管理部門也不得不高度重視這一點。

在市場經濟中,利率具有反映商品現值與期值之間差額的趨勢。誠然,政府可以在短期內降低利率。他們可以增發紙幣,可以利用銀行進行信貸擴張。因此,可以創造人為的繁榮和興旺的表象。但是,這樣的熱潮勢必遲早都會崩潰,並帶來蕭條


金本位限制了政府寬鬆貨幣的計劃。不可能在放縱信貸擴張的同時堅持由法律所固定的永久性黃金平價。各國政府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是金本位制,要麼是長期而言會帶來災難的信貸擴張政策。金本位制沒有崩潰。政府摧毀了它。它適用於自由貿易,而與國家社會主義格格不入。各國政府脫離金本位制,是因為他們急於使國內的物價及工資上漲,高過世界市場的水平,並且他們想刺激出口,限制進口。固定匯率在他們眼裡是禍根,而非幸事。


如果政府想回到金本位制,無須任何國際協議或國際計劃。每一個國家,不論富裕或貧窮,強大或軟弱,都可以在任何時候重新採用金本位制。唯一的條件是放棄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放棄用貶值來打擊進口的努力。


這裡涉及的問題不是一個國家是否應該回到它過去曾建立並早已拋棄特定的黃金平價。這種政策現在必然意味著通貨緊縮。但是,每一個政府都可自由地設定本國貨幣單位和黃金之間當前的固定兌換率,並保持這一比率的穩定。如果沒有新的信貸擴張和新的通貨膨脹,金本位或金匯兌本位制的機制便能再度運作。


然而,所有的政府,都下定決心不放棄通脹和信貸擴張。他們都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寬鬆貨幣的魔鬼。每個管理者都能以擴大支出來討民眾的歡心,這太舒服了!因而公眾輿論會將由此(寬鬆貨幣)而導致的繁榮歸功於當前的統治者。不可避免的衰退會延後發生,包袱丟給了繼任者。這是典型的「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政策。凱恩斯勛爵,這項政策的捍衛者說:「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死了。」但不幸的是,幾乎我們所有的人都不是旦夕將亡。我們註定要用數十年來為幾年寬鬆貨幣的狂歡付出代價。

通貨膨脹本質上是反民主的。民主控制是預算控制。政府僅有一種收入來源——稅收。未經議會同意,徵稅是非法的。但是,如果政府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它就能逃脫這種控制。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真正的民主政府應當告訴人民真相。它必須說:「我們不得不為獨立而鬥爭。公民們必須負擔這個責任。你必須付更多的稅,因而會限制你的消費。」但如果執政黨不想因重稅而危害它的人氣,它將求助於通貨膨脹。


大多數當權者認為,匯率穩定是一種優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國的貨幣貶值,已經成為一種限制進口和沒收外資的常規手段。它是經濟民族主義的方式之一。現在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的國家匯率穩定。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正在同別國的貿易壁壘及別國貨幣體系的不斷貶值進行戰鬥。為什麼要冒險拆除自己的貿易壁壘呢?


一些某種新型的國際貨幣的倡導者認為,黃金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服務,因為它阻止了信貸擴張。他們主張通過一個國際性的世界權威機構或一家國際發行銀行來發行一種全球通用的紙幣,每個國家都必須保持其本國貨幣與國際貨幣的平價。世界權威機構自身將有權增發紙幣或者授權世界銀行進行信貸擴張。因此,各國貨幣體系將保持匯率的穩定,而所謂「有益」的通貨膨脹和信貸擴張將被保留。


然而,這些計劃未能考慮到至關重要的一點。在通貨膨脹和信貸擴張的每一個實例中有兩種人,有些人賺了錢,有些人虧了錢。債權人蒙受損失;他們的損失成了債務人的利潤。但是不僅如此。通貨膨脹帶來的更致命結果源於這一事實,即它所導致的物價和工資的上漲對不同種類的商品及勞務而言,上漲的時間有先後之別,程度有大小之分。一些種類的物價及工資比其他的上漲得更快、上漲的水平更高。在通貨膨脹之下,有些人興高采烈,因為他們從所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的漲價中受益,而他們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根本沒漲或漲價的幅度較小。這些人藉助其幸運位置而賺大錢。對他們來說,通貨膨脹是種好生意。他們的收益來自其他人的損失。受損者是那些處於不幸位置的人,他們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根本沒有上漲,或其上漲的程度不及他們購買用於自己消費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程度。兩位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大衛?休謨和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煞費苦心想要建立一個通貨膨脹的變化表,表中所有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或工資都會在同一時間上漲同樣的程度。他們殫精竭慮,卻均以失敗告終。現代貨幣理論給我們提供了確鑿的證明,即不均衡性及不同時性是貨幣和信貸數量的每個變化中的必然特徵。

在世界通貨膨脹或世界信貸擴張的體系下,每個國家都渴望自己是受益者而不是受損者。它將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儘可能多的紙幣或信用配額。因為沒有辦法消除上述的不平等,且不可能發現公平的分配原則,(國與國之間)將由於沒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而產生對抗。例如,亞洲人口眾多的貧困國家,倡導平均分配,及一個能使他們所產的原材料價格比他們所買的製成品上漲更快的方式。富裕國家則會要求根據國民收入或總營業額或其他類似的標準來分配。毫無希望能達成一致協議。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笛卡爾的最後一堂課,是給瑞典女王說愛恨情仇,之後他就長眠了,哭!
為什麼我不再是左派
列奧·施特勞斯為什麼 以及怎樣批評卡爾·施米特
金正男案撲朔迷離 印尼女嫌犯稱拍惡搞片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錢幣的金本位銀本位到底是什麼意思
美國離金本位又近一步?
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幣市場還有上升空間嗎?
金本位、看不見的手——一些市場經濟相關概念的釐清
精品展示交易: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 金本位幣壹圓
不見硝煙的戰爭:明清「白銀帝國」與西歐「金本位」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