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壽仁中醫獎學金」的由來
江西名老中醫集萃之九:譽滿杏林的許壽仁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名中醫工作室/蓮花路門診部 黎崇裕
許壽仁先生(1904一1970年) 字昌,又名兆基,徽州區西溪南鄉石橋人,名中醫,農工黨員,是江西醫教前輩。1919年遷居江西南昌並受業於江西鄱陽名醫江仲孫。1928年參加南昌市政府醫師考試,獲甲級第一名。1930年懸壺於南昌「安徽會館」。1947年集資創辦江西中醫學校任校長。招生兩屆,畢業生遍布贛、粵、鄂等地。曾任南昌市中西醫聯合診所長,南昌市中醫補習班主講。曾為南昌市中醫藥學會主任委員。先生遵經法古,並有不少獨特見解,治病多奇效, 精通內婦兒科,尤以婦女病擅長,在省享有盛名。撰有《許壽仁驗方》、《時病論歌括》、《長壽新編》。卒後,門人及子侄又整理成《許壽仁經驗集》一書。
1904年,許先生生於安徽省歙縣石橋,青年時代受業於江西鄱陽縣名醫江仲孫先生,寒暑三載,盡得其傳。1928年參加南昌市中醫師考核,獲甲等第一名,之後在南昌「安徽會館」懸壺問世,盡展其才。他審病縝密,遣方嚴謹,環環緊扣,步步為營,葯契病機,往往手到病除。數度春秋,即名滿全城。
先生繼承中醫傳統,廣收門徒,朝而誦讀,晝而見證,夜則釋疑解惑,先後帶出了徐克明、黃國祥、蔡安平、章真如、楊遇春、胡枝鳳、劉德遠、許道仁、許秀平等高徒。先生又深感僅靠帶徒方式,遠不能滿足人民求醫求葯的需要,必須辦學興教,於是決定創辦「新中醫講習所」,並擬定了規章守則和課程。不料日寇東侵,此願未遂。抗日勝利後,他立即用自籌的資金,創辦了「江西中醫學校」,自己任校長,又親自授課,並延請吳公陶、江公鐵、盧蔭曾、張海峰、熊夢等醫藥界名流共襄盛舉。上海名醫陸淵雷、江西名醫姚荷生亦交之以心,肝膽相照,鼎力扶助。先生親自製定「勤讀精研、仁慈濟眾」的校訓,要求學生做醫技精湛、醫德高尚的人。辦校三年,招收學生160餘人,遍布贛、粵、鄂等地。在學生畢業時,先生又語重心長地寫道:「諸子之業勿謂已有所成,彼此之間,互求砥礪。是皆為同學錄之所必刊也。三年相依,偶然相別,諸子志於道勿志於谷,不以術漁利也。請業宿彥,問道江湖,不固步自封也。臨證處方,審慎周詳,不粗率誤人也。知則為知,不知不強謂知,不剛愎僨事也。余之心蓋如是而已,特為臨別贈言。」(《首屆畢業紀念冊?序》)其良苦用心,躍然紙上。
先生治學先難其所難,後易其所易,初涉中醫,系統學習了《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為自己奠定了紮實的理論根基。後及諸家學說,頗欣賞李東垣、朱丹溪、葉天士、王清任、程國彭諸位醫家,他廣收博採,擇善而從,曾謂「仲景之書,有法有方,示人以規範,金元四大家之學,各有所長,分而讀之,似有所偏,辨證用之,則全面矣。吾人臨證,應全面分析,分別採納可耳」。
他讀古人書,靈機活潑,深求善悟,進得去也出得來,決非泥古不化。他的名方退腫湯(麻黃、桂枝、白朮、黃芪、薏苡仁、通草、茯苓皮、赤小豆、冬瓜皮、木香、陳皮、獨活)即據《金匱要略》的有關理論和方劑化裁而出,其弟子杜勉之主任醫師,30多年來運用此方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水腫取得顯著療效。先生還發明了退熱湯、四葉湯、調補丸、滋腎丸、女寶丸、四物疏肝散、疏肝消核丸、久咳調理丸、梅毒丸、長壽丹、補腎丹、補血丹、肺病草、滅淋草、腳氣粉、育兒粉、胃痛精、補腎固精酒、婦科至寶酒、化毒散等,可見其變通成法,自出機杼之一斑。他善於汲取西醫知識,借鑒其辨病的長處,中西匯通。他為中醫學校擬的「校歌」寫得明白:「中醫學校,創立贛疆,融通中外,保健萬方。」許先生治病取法乎上。上者,治未病也。他之所以青睞程國彭《醫學心悟》,這是一重要因素。程氏將《醫中百誤歌》、《保生四要》置於卷首,用意很明顯,就是為了勸導世人愛惜身體,預防疾病,有病早治,莫入誤區。「病家誤,早失計,初時抱恙不介意,人日虛兮病日增,縱有良工也費氣(《醫學心悟》)」,何等明白曉暢。若仔細揣摩《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之「不治已病」四字,這斷然拒絕的口吻,不正是古代仁人重視預防疾病的菩薩心腸嗎?先生還不失時機地向病友講保生四要,傳授飲食療法,推廣按摩健身,既將其開業30年來所搜集的單驗方彙編成「許氏驗方」,又將其發明的各種良藥和精選一部分養生延壽的方法,編成《長壽新編》公之於眾,時人無不撫掌稱快。許先生於婦科疾病最有經驗,在「氣、血、痰、郁」的探討上別具慧眼。肝主藏血,肝經環繞陰器,沖任二脈隸屬於肝。許先生認為,「女人體陰而用陽,其經行以厥陰為主(《濟陰綱目?卷五》)」。婦科諸恙往往離不了肝,從調肝入手,用藥自然有良效,為此,他擬定疏肝解郁、疏肝理脾、疏肝軟堅、疏肝化瘀、疏肝瀉火、清肝和胃、溫肝通絡、疏肝養血、肝腎兩補、瀉肝利濕的「調肝十法」,驗之臨床確是頗有效果的治法。
1990年歲末,許先生的門人及親屬相聚南昌,參加江西省中醫學會紀念許先生誕辰86周年暨學術研討會。受先生高尚品德的感染,想到先生生前惟一心愿即希望中醫藥事業後繼有人,後繼有術,於是會上許秀平率先提出設立「許壽仁中醫獎學金」,以獎勵後學、嘉惠杏林,並帶頭捐資。許秀平話音一落,門人及親屬紛紛響應,欣然解囊。自此,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只要品學兼優,或有所創新,皆在獎勵之列。其後又設立了「許壽仁中醫藥優秀論文獎」。這些舉措影響深遠,正是許先生盛德深藏,曠達遠識的遺風流韻的體現。
以上資料來自;
【1】朱炳林先生寫的《壽世育才仁心傳道——紀念許壽仁先生百年誕辰》 中國中醫藥報 第2273期
【3】婺源旅遊網《徽學研究:徽州區中醫世家概述(2)》http://www.wuyuan168.com/huizhou/5304_2.html
※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尋烏縣的蘭花寶庫
※客家人的過年習俗:年初一要食齋
※尋烏客家俗諺集錦之一:項山的糯
※探秘江西南大門的豆腐村
※長畲的谷——長畲村的穀物出新章
TAG:中醫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