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名家解讀:內關穴
內關穴,出自於《靈樞·經脈》,為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自古至今,針灸名醫取穴內關治療某些臨床病證,大多取得了立竿見影之效。今天小編就分享一篇針灸名醫韓祖濂屢用內關穴的臨床心悟以供大家參考。
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位於手腕掌面橫紋上2寸兩筋間。凡屬胸腹部病患,如胃及心臟諸疾取用本穴,常奏良效,故近代在「四總穴歌」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胸脅內關謀」一句。
針刺手法
1. 取內關穴時,應做伸肘仰掌位,手指自然伸開,手腕部稍加墊襯,使前臂肌群放鬆、舒展,切忌繃緊肌肉。局部常規消毒後,以2寸長,28~30號不鏽鋼針迅速刺入內關穴,然後徐徐捻進,如重症患者可透外關。此時局部有酸、麻、脹等針刺感應,可向指端擴散,若針尖略向上斜刺,則針感可沿手厥陰心包經向上達肘、上臂、腋、胸等處。
2. 斜刺、透刺時不宜穿透皮膚,務求做到刺手、押手的密切配合,嚴格掌握進針深度,避免穿透對側皮膚,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 鑒於本穴鄰近肌腱,肌膚菲薄,血管豐富,感覺靈敏,故不宜做大幅度的提插、捻轉,更不宜施行強烈的搗針法,以免產生瘀血、出血、疼痛,以及感覺異常的發生。
4. 不宜用做瘢痕灸。由於本穴靠近手腕關節,並與兩筋相鄰,脈絡浮現,感覺甚為敏感,故不宜用瘢痕灸法。
5. 患者一般應採取半卧位,年老體弱者及對針刺有恐懼心理者,應採取卧位,以防暈針。
臨床應用
內關穴的主治範圍較為廣泛,據《中國針灸手冊》(陳漢平等編)所載,內關穴主治「腋腫、肘臂攣痛、肋間神經痛、胸悶、胸痛、心悸、失志、善驚恐、癲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無脈症、妊娠惡阻、胃痛、噁心嘔吐、健忘、頭痛、休克、腦動脈硬化、失眠、癔症、暈車、暈船、醉酒」。《針灸大成》謂,「(內關)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根據我們的臨床應用,內關穴的作用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類。
1. 止吐:針刺內關穴對治療嘔吐有一定的效果,包括神經性嘔吐、暈車嘔吐,以及妊娠反應所引起的嘔吐。我曾治療妊娠劇吐數例,取內關穴配足三里,經數次針刺治療而愈。
2. 強心: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藥物反應而致的心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較顯著的強心作用;對心率有雙相調節作用,使心率較快者減慢,使心率較慢者加快。
3. 止痛:對胃痛、胸痛、肋間神經痛、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咽喉腫痛,以及各種手術後疼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4. 其他:如癔症、癲癇、休克、失眠、哮喘、瘧疾、暈船、醉酒、膈肌痙攣、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伸舌症、脫肛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內關穴治急症
1. 治療青黴素反應
患者為我自己,32歲。我因3天前患牙齦炎,於1965年7月25日下午至口腔科診治,予肌注青黴素80萬單位,每天2次治療。首次注射前曾做皮試為陰性,至第3天上午已注射5次,均無不良反應。至第3天下午第6次注射完青黴素40萬單位1~2分鐘後,即感覺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全身乏力,胸悶欲塞,特別是心跳迅速加快,如同劇烈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心臟欲跳至咽喉部一樣。我急以半卧位斜躺在藤椅上,測脈搏為148次/分鐘,心音亢強,精神煩躁。我此時神志尚清醒,急囑其他醫師及一位學生,各針一側內關穴,雙側同時進針,行輕微震顫手法,自針刺內關穴後不到1分鐘,即感覺心率逐漸下降,胸悶、心慌欲塞等癥狀逐步減輕,繼續針刺2~3分鐘,心率顯著減少,胸悶消失,測脈搏減至92次/分鐘,遂停止運針,留針1小時出針,出針時測脈搏為80次/分鐘,仍有全身乏力。又半卧位休息1小時後,面色轉為正常,體力恢復,諸恙消失。
2. 治療潑尼松龍、普魯卡因反應
錢某,女,56歲,農民,住桐鄉縣錢林鄉高家灣,1988年7月3日就診。訴1個多月前因患左側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來我科針灸門診治療,當時由另一位醫師接診,予潑尼松龍5mL及2%普魯卡因10mL,分5次進行局部封閉。第1次局部注射後患者無任何不適反應,故囑患者將藥液帶回家,每周來院治療1次。後患者因夏季水稻搶收搶種,勞動較忙,故1月余後才來複診,謂上次局封后左腕橈側腫脹已稍有減退,要求繼續治療,並由我接診。患者面色萎黃,面帶倦容,形瘦,素有支氣管哮喘病史,平時亦有氣促、咳嗽,每逢秋冬季節癥狀加劇。我將潑尼松龍和普魯卡因混合後注射於患者左側橈骨莖突腫脹處。不料注射藥液後不到1分鐘,患者即出現嚴重呼吸困難,鼻翼扇動,張口抬肩,並出現潮式呼吸,脈搏亦不易捫得,與此同時面部、鼻尖、口唇及雙手十指尖由青紫色迅即轉變為紫黑色。此種情況是心肺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所致,患者病情急轉直下,十分危險。針灸科未備急救藥品,急請內科醫師會診。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我當即讓患者半卧位,囑一位學生與我同時為其針一側內關穴,用30號2寸長毫針刺入3~4分深,用輕微震顫手法。刺入後不到1分鐘,患者呼吸開始和緩,繼續針刺3~4分鐘後,患者面部、鼻尖、嘴唇、雙手十指尖由紫黑色轉為深紅色,呼吸亦逐漸轉為平穩,再繼續針刺4~5分鐘後出針,當時患者全身情況好轉,癥狀穩定。隨即用擔架將患者抬至急症室,予靜脈注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等藥物,注射完後,患者癥狀完全消失,觀察一夜,身體健康,平安回家。
3. 治療昏厥(氣厥)
朱某,女,68歲,住桐鄉縣梧桐鎮星橋弄,1981年6月30日初診。鄰居代訴:患者因行走不慎,跌倒後即不省人事,隨即請我出診。此時患者昏厥已達1小時之久,見其仰卧於床,神志昏迷,面色蒼白,目合口閉,兩側瞳孔等大,對光反應存在,四肢弛緩,不能動彈,心音微弱,心率緩慢,58次/分鐘,脈遲而細,血壓60/40mmHg。此系跌仆於地,氣機逆亂,鬱閉神機,陽氣虛弱,不能上承,致心神乏養,元神之府受擾所致。證屬昏厥(氣厥)。治以醒腦開竅,寧心安神。治療首選人中穴,針刺入後以45°角向上斜刺4~5分深,施以輕微捻轉手法4~5分鐘,患者毫無反應,遂出針,改刺雙側內關穴,左右兩穴同時進針,刺入3分深,輕微震顫與捻轉兩種手法交替使用。約1分多鐘後,患者微張其目,並呼出了一大口氣,按其脈應指有力,心率70次/分鐘,手足能輕微移動,神志清醒,面色略有紅潤。
4. 治療膽結石、急性膽囊炎
姚某,女,60歲,退休職工,1992年4月4日初診。訴半年來已發作數次右上腹疼痛,疼痛放射至右肩。經本院B超檢查,膽囊內有綠豆大結石10餘粒,膽囊明顯擴大。診為膽結石、膽囊炎。住院後應用大量補液及抗生素治療,並禁食禁水,病情逐步好轉。現再次發作已3小時,請針灸科會診。診見患者面色灰暗,痛苦不堪,煩躁不安,額有冷汗,右上腹絞痛拒按,舌質紫絳,舌苔灰膩,脈弦而數,96次/分鐘。診為膽結石、膽囊炎急性發作。治以疏肝利膽,解痙鎮痛。治療取肝俞、膽俞,刺入後行捻轉補法4~5分鐘即出針;膽囊穴及上巨虛用捻轉瀉法數分鐘後留針半小時,其間每隔5~6分鐘捻轉1次。出針時癥狀未見改善,遂再針雙側內關穴,進針3分深,予中度捻轉及震顫手法交替施行,並留針。4~5分鐘後,患者訴欲嘔吐,立即出針,當即嘔吐出大量未消化食物,吐後腹痛逐漸緩解。次晨患者能進食半流質飲食,3天後恢復正常飲食。觀察2月,疼痛未複發。
體 會
1. 據有關實驗表明,針刺內關穴的作用為:
①雙向調整心率,即對心率在51次/分鐘以下者,能加快心率,對心率過快者,可以減慢心率;②能調整冠脈流量和血氧供給,促進側支循環建立,減輕心肌耗氧量;③可雙向調節血壓;④調整腦部血流及甲周皮膚微循環。另外,針刺內關穴,對呼吸衰竭者的呼吸頻率、節律和各種異常呼吸,均有一定改善。
2. 例4中,患者姚某為膽結石、膽囊炎急性發作,按常規取膽俞及膽囊穴等乏效,後改用吐法,即針刺內關穴催吐,減輕胃腸張力,從而使腹痛緩解並消失,膽囊炎症也得以治癒。
本文選自《針灸心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韓祖濂著,徐樹民整理),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如何能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體質,該如何調養?
※劉渡舟:《傷寒論》中的七個寒熱錯雜方
※婦科名醫劉雲鵬:子宮肌瘤的中醫療法
※當實踐與書本「衝突」之時,如何選擇?
TAG:雲南中醫 |
※針灸名家解讀:委中穴
※名家解讀「永字八法」
※知名專家為你解讀啤酒真相
※專家解讀:如果美韓開戰,中國應該這樣做
※《黃帝內經》解讀筋與脈的關係
※解讀房地產中的那些名詞
※營養專家解讀與咖啡有關的N個疑問
※馴養:婚姻裡面的另類關係解讀
※關乎天蠍座男人最全面的解讀
※耳朵解讀你的名氣
※剖宮產手術專家共識解讀
※非著名專家解讀岳飛死因:咎由自取
※【名詞解讀】天道
※獨家解讀:關停部分網站視聽節目服務,意味著啥?
※專家解讀哪些原因會殺精?
※解讀關元穴,您會灸了嗎?
※專家解讀:英國「脫歐」關跨境破產什麼事兒?
※中日之戰,聽聽排球界六名業內人士如何解讀?
※解讀:俄美領導人會晤「外冷內熱」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