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武德九年八月,六十歲的唐高祖被迫讓位於李世民,退居為太上皇。到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去世,高祖建唐一共做了九年的皇帝,又做了九年的太上皇。

在封建社會裡,皇帝剛登基沒幾年就主動讓位的情況並不多見。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地位已經確立,做皇帝只是早晚的事。對於李世民這種殺兄屠弟的手段,高祖不寒而慄,這次突發事件對他來說,讓位比不讓位要保險得多,正是唐高祖認清了這種形勢,不得巳讓位。


高祖做了太上皇后,不僅被剝奪了皇帝擁有的一切權力,也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優越生活待遇,成為聽任擺布的太上皇。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受到高祖的猜忌,對於高祖偏袒太子建成,對自己打擊和壓制頗為不滿。剛即位不久,李世民就肆無忌憚地對高祖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評,並加以改變。同時,打擊唐高祖的親信寵臣。


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便追復劉文靜官爵,同年。裴寂因事牽連被罷官,唐太宗指責他在武德年間,辦事不公,致使綱紀紊亂,將其貶官,併流放靜州。


此時高祖尚在,而唐太宗不顧其臉面地貶斥他的寵臣,又為劉文靜宣布平反,無疑也是對高祖的直接批評。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唐高祖對這一切不可能不知道,可是知道又沒有什麼用。只有忍氣吞聲,小心翼翼地過著謹慎的日子。


退位後的高祖仍居住在太極宮,而李世民登基後,一直居住在東宮,日常聽政處理朝事就不太方便。李世民在三年後,即在貞觀三年四月,以高祖認為弘義宮有山林美景為理由,把高祖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並改名大安宮。


弘義官位於太極宮之西,地勢低下潮濕,且狹窄不堪。高祖自從遷到大安宮,實際上是被李世民軟禁起來,在這裡,他無可奈何地度過了一生中最寂寞、凄涼的歲月。


高祖在大安宮,沒有大臣去朝見他,他也不能隨便和外人往來,昔日的輝煌和尊貴,一切已經不復存在了。身為太上皇的李淵,在大安宮不能隨心所欲,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擅自離開大安宮,一切都在李世民的嚴格控制之下。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李世民為了自己避署的需要,修葺了隋朝的仁壽宮,改名為九成宮,以後每逢盛夏,便去九成宮避署,卻沒有讓高祖一同前往。


在炎炎酷熱的夏天,李世民在九成宮享受著清涼的愜意,而唐高祖留在悶熱的長安,呆在大安宮遭受酷暑的煎熬。


高祖已是六十九歲,年高體衰,身體多有不適,貞觀八年七月,李世民大概覺得自己這種做法有些過分,有損於明君的形象,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自己父親那種隔膜心理也漸漸淡漠了,所以這一次便邀請高祖一同前往九成宮避署。但是高祖卻因那裡是隋文帝被殺之處,推辭不去。

隋文帝死於仁壽四年(604年),是其兒子楊廣指示人乾的,大概他聯想到自己與李世民不睦的關係,所以堅決不願同往九成宮,可見玄武門之變的陰影始終在其腦海中縈繞。


李世民見狀,為了證明自已的清白,便於同年十月,下令為已患病的高祖修建大明宮,作為李淵以後居住之所。但在貞觀九年(634年)五月,大明宮還未營建好,高祖便已去世,終年七十歲。謚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



揭秘唐高祖李淵讓位後的凄涼處境



這年十月,李世民將高祖葬於倉促修建的獻陵。至此,唐高祖在大安官寂奧、凄涼地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歷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學堂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為什麼一生不愛財
王陽明的為官心術:不動聲色地驅策他人為自己做事
朱元璋賜給劉伯溫一個姬妾,結果世事難料
王定國與謝覺哉的姻緣
顏真卿:離奇的生命絕唱

TAG:問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唐高祖李淵被迫禪位
唐高祖李淵是如何禪位的?唐高祖李淵為何禪位給二子李世民?
廣平王李俶、唐肅宗李亨,與唐高祖李淵差在哪
揭秘:李淵是怎麼奪得帝王之位的?
離職之後的唐高祖李淵都幹啥去了
李唐王朝的血腥王座:來自唐高祖李淵的「詛咒」
在玄武門之變中被逼退位的唐高祖李淵,之後的人生怎麼樣?
大唐戰神李靖曾經為何要向隋煬帝告發唐王李淵謀反?
唐高祖李淵的皇后竟是比武招親得來的,卻是李淵的幸運星
大唐秘史:李淵之子李建成 被歷史扭曲的太子
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唐朝君主
唐高祖李淵真的是因為「懦弱無能」才決定放棄河東地區的嗎?
隋朝末年,各路諸侯均向突厥「稱臣」,有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最終推翻隋王朝的李淵,竟是楊廣的兄弟,楊廣是怎樣欺負李淵的?
李淵登基 李淵造反如何將隋煬帝推向深淵的?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只因給皇帝帶頂綠帽子,揭竿起義反倒名留青史
唐高祖李淵退位後的凄涼生活,整天戰戰兢兢,害怕被兒子謀害!
李暠和李淵是什麼關係 李暠的妻妾子女
歷史上真正的禪讓發生在南宋,不是堯舜禹,不是曹丕楊堅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