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孩子一味地快樂算得上是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孩子沒有憂傷、沒有悲痛、沒有悲憫、沒有感動,算得上是一個有質量的生命嗎?」


我爸是那個時代小城裡為數不多,對小孩進行早期教育的人。那個小孩,幸運或者不幸,就是我。那時候的人都窮,而我爸專程去武漢,就是為了買一套《零歲方案》。長大之後我爸說起這件事,眉宇間仍充滿著驕傲。我還能記得那時我們住在爸爸的職工宿舍,甚至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但牆壁上都是滿滿的。爸爸手抄的古詩和漢字,一頁一頁粘在牆上,家裡所有的傢具,上面都貼上了漢字。爸爸抱著我讀古詩,形成了我幼兒時期最初的情景記憶。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我2歲開始識字、背詩,4歲開始學寫字,5歲就可以自己閱讀兒童讀物。我不能武斷地說早教好還是不好,但它毫無疑問為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閱讀。記得有一年爸爸出差去成都,回來時兩手空空,唯一給我帶的禮物是兩本故事書,媽媽罵他傻,但我想遠方帶回來的故事也許會更加精彩吧。


上小學後,自從讀完第一本書開始(我已然不記得是什麼書了),我貪婪的吸吮著所有可以讀的文字,天文地理、經典名著、當代文學、兒童文學、以及家裡上世紀的雜書:朝鮮戰爭、沈醉文集、塘魚養殖、赤腳醫生大全……書的內容對我而言並不重要,純粹是因為想讀,想知道文字里到底是怎樣一個世界。那時候看過的書現在全然不記得了,但那種印象深深地留在腦海中,不可磨滅。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他們為我構築了一個比我現在所處的更大更真實更複雜的世界。那裡的人們性格有的像四季一樣分明,有的像貓一樣難以捉摸。那裡有我居住的南方小城沒有的高山、沙漠、海洋和島嶼,有我從未見過的白人黑人、印度人西班牙人,有我從未到過的地球之外。我還能夠想起,第一次接觸到宇宙概念、意識到地球只是漂浮在黑暗宇宙中的一個小小星球的震撼!那讓我對天文無比迷戀,我知道了太陽系、水金地火木土,抬頭仰望星空,尋找獵戶座的蹤影,腦海里總會有無數遐想。假設那時候有人願意教給我更多有關星星的知識,我想我現在也許已成為天文學家了(笑)。


同時迷戀的還有海洋,海底是另一個美麗的世界,海星海馬珊瑚,還有魚群風暴,我簡直沉迷在海底。好在兒童的注意力十分容易轉移,下一本書開啟的又是另一個世界:三毛的撒哈拉、伍爾夫的房間、魯濱孫的荒島、雷克雅未克的熱泉、東京的雪……那是我的小小王國,我的秘密花園。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我想早期的閱讀經歷,對一個孩子而言,既有開創性的一面,也有毀滅性的一面。他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美,藉由文字之眼看到世界,足不出戶亦能暢遊無邊無際的思想國度。但他也失掉了童年應有的純真,也許會變成一個心事重重的「大兒童」,過早地閱讀到人性的多重與複雜,感受到成人世界中的種種矛盾和衝突。他會喪失那種兒童的單一和純粹,變得世故和圓滑。他也許會變得經常憂傷,因為他所知的比同齡人甚至父母更多,和他們的交流顯得更加乏味,這可能會讓他與集體格格不入。


但他也會有更為敏銳的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他會愛上自然,對四時之景有更多敏感細膩的體悟。他會珍惜日出日落,他會愛上日暮時分,他也許會嚮往遠行。他的青春期會變得模糊,因為他在閱讀里已經經歷過了,甚至經歷過別人的一生,見過了出生與死亡,見過為人父母的煩惱。這些經歷也許會讓他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敏感,或者讓他更加敏感,會讓他思考得更多,能夠轉換不同的視角,做出更多的嘗試。但這些提前經歷的事情究竟會給他往後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我說不上。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這種成人世界和兒童世界的轉換,會讓他感到有些困惑。但我想書中會教他如何應對。就像安房直子寫的《狐狸的窗戶》:故事裡狐狸把獵人的手指染成藍色,用手指搭成窗戶形狀就能看到過去的回憶,當獵人把手上的桔梗花汁液洗掉之後,一切都消失了。閱讀對他而言也像狐狸的窗戶,把書放下,那個世界就消失了。這個憂傷的童話會讓他意識到成人與孩子的界限,在這個界限里調整自己,順滑地從這個世界過渡,與人交往相處。同時始終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永遠保護自己的藍手指。但這樣很困難,比想像的還要困難,有時候他得不到理解、不得不與世界對抗,來保持自己內心的完整。

我想最安全的辦法就是讓他保持和同齡人一樣的步調吧,這樣也許會快樂一些。至少煩惱要少一些。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但就像寫《草房子》的曹文軒說的:「孩子一味地快樂算得上是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孩子沒有憂傷、沒有悲痛、沒有悲憫、沒有感動,算得上是一個有質量的生命嗎?」我如今,仍能記起小時候腦子裡混沌的憂傷,對遠方對自然的敬畏和嚮往;站在灌滿風的天台,看著遠山和日落,心中充溢的那種無法言說的幾乎要落淚的感動。記起那時候窗外的樹林,半夜火車鳴笛的聲音。記起小學時,某個無所事事的下午,讀到書櫃里,父母曾用在我的教育上的《零歲方案》時,無來由地感到心酸,並由此開始了對我的教育、對生命成長思考,對父母之心有了更深刻卻更感傷的體悟。我現在去了很多的地方,真真切切地見過海洋、沙灘、飛機中的雲層、深夜的大海、荒涼的沙漠和戈壁,那些童年的閱讀記憶就這樣從腦子裡浮現出來,一一印證如同隱喻。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因此我還是堅持認為培養早期的閱讀習慣對人的一生將有重要意義。我希望我的孩子,他善良並知曉人性,知曉人性中超越個人的普遍意義。我希望他熱愛並敬畏自然,知曉人類命運的宏大敘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我希望他熱愛生活,保持敏感,知道什麼是美,知道怎麼創造美。我希望他有自我意識,在人群中保持靈魂的獨立性,能與自我獨處……


我想這些閱讀可以幫我帶給他。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為讀者投稿。


如果你自認為是個碼字奴,寫得一手好文章卻無處發表,歡迎給《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發送稿件至:zhuangao@lifeweek.com.cn


稿件字數三千字以內為佳。


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真的特別有競爭力!


期待你的文字。

關於童年的閱讀記憶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年度美食刊環球尋味記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歲朝清供有水仙
破解成長煩惱 成為智慧父母
小年夜 祭灶神 家家怡
彭薇:畫皮,還是畫心?
強勢媽媽與我第一次例假時的那塊「創可貼」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易·閱讀 夏天的記憶
存朴‖關於時間與記憶‖鄞珊散文閱讀札記
關於閱讀的名言
我的閱讀
結婚壹周年記——兼《愛的五種語言》閱讀筆記
世界讀書日,今天你閱讀了嗎?
「少兒報刊閱讀季」啟動迎接讀書日
夏日閱讀 插畫
美文閱讀——記憶的雪片
閱讀敏感期?不同年齡段兒童讀書指南
【閱讀經典】《懺悔錄》
當莎士比亞「撞」上世界讀書日 「讀書大會」共話閱讀
淺閱讀,還要深閱讀
閱讀關乎救贖
史家的「童心」:《史記》閱讀體驗
記錄親子悅讀 閱讀存摺第54天
世界閱讀日:尋找在地鐵上閱讀的你
閱讀是為了活著,關於讀書的十本書
近兩天閱讀筆記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