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在我國生活著一種形同蜥蜴的哺乳動物,它們在上世紀60年代還是比較常見的,如今已面臨絕滅。

人們的印象中似乎都是身披柔軟光滑的皮毛;在陸地上步伐矯健,跑得飛快;有的性情溫和,有的張牙舞爪的動物形象。儘管絕大多數的哺乳類就是如此,但其中也有個例。有這麼一種動物,從頭部一直到尾部的背面長有相互疊壓的角質鱗片,由於四肢又短又粗,因此行走時腹部看起來接近地面,使早期的科研工作者誤以為這是大型的蜥蜴,而這種動物就是穿山甲。


能「穿山」的「鐵甲」


「穿山甲」這個名字給人第一感覺很奇怪,不太像動物的名稱,不過這名字卻充分體現出這種動物的習性與樣貌。穿山甲通常生活在既炎熱又潮濕的森林中,挖洞是它們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為了打造住所、覓食和躲避敵害,它們挖出的洞穴內往往會有岔路,有的岔路會通往其它出口,而每隻穿山甲最多能有200個藏身之所,在4平方公里的活動區域中,每天都會藏在不同的洞穴內,因此很難被發現。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洞穴對穿山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棲身之所


穿山甲屬於夜行動物,常會選擇夜深人靜的夜間外出覓食,一對鋒利的前爪釘進樹榦,帶動身體向上爬行,依靠敏銳的嗅覺尋找螞蟻、白蟻等蟻類,用類似挖掘機般的前爪撥開蟻窩,從口吻中探出約有20公分長並附有粘稠唾液的舌頭伸入窩中來回沾食螞蟻來吃。與其他昆蟲相比,螞蟻含有更多的維生素B和礦物質,它們為穿山甲的鱗片提供了充足的營養來強化硬度。為了尋找食物,穿山甲每日會消耗身體一半的熱量,由於消耗量大,因此每天只能行動約4個小時。即使它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也會因為能量消耗過多而突然睡著。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台北動物園的穿山甲企圖夠到棲架上的取食器


穿山甲體長30到55厘米,尾長21到38厘米。除了面部和腹部外,它們渾身都被300多塊鱗片所包裹。鱗片,作為穿山甲的重要標誌,其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當穿山甲正大快朵頤地吃著螞蟻的時候,鱗片可以緊緊閉合,以防止螞蟻大軍的反擊。如若遇到危險時,它會立即彎下腰,將臉扎進後腿之間,尾巴環繞到背部,將全身捲成為球狀,同時鱗片會把最尖銳的一端指向敵人,這樣完美的防禦措施,保障了自己的要害不會受到外敵攻擊。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渾身布滿鱗片的穿山甲家族在哺乳動物中絕無僅有

但也並非總能為它提供便利。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下,穿山甲偶爾也會跑出來活動。因為它們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緣故,鱗片很快會升溫,這時候,需要立刻找到能夠避暑的地方,否則就會暴晒而亡。如果附近實在找不到遮陰之所,泡水塘倒是不錯的選擇。別看它們平時走起路來不緊不慢、大搖大擺的,狗刨式泳技卻相當不賴。在划水的過程中,尾巴被當做槳來使用,不停擺動,這樣獨特的游泳身段,令人遠遠望去,誤以為是魚,因此穿山甲還有「鯪鯉」這個名字。


絕種危機從口中來


一直以來,人們相信只有穿山甲的鱗片在治療風濕病和神經痛、通經下乳等方面效果顯著。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穿山甲的鱗片只是通過皮膚角質化形成的,成分和我們的指甲相同,都屬於角質素。根據科研人員檢測,穿山甲片與豬、牛、羊的蹄甲作氨基酸和無機物分析無顯著差異。臨床試驗將穿山甲片與豬蹄甲煅燒後研磨成細粉,分別入葯,在婦產科病房採用雙盲法試驗,發現二者的催乳功效無異,這也難怪多年來沒有報道患者吃了假冒穿山甲片出事或抱怨無效的。由此可見,所謂穿山甲片特有的神奇功效只不過是古人的癔想所致,完全可以找到替代品。


從前,我在網上見到一則消息,有人匆忙搭乘凌晨的一班飛機,為的就是到一個地方吃一頓難得的穿山甲大餐,理由居然是「穿山甲現在越來越少了,再不吃以後可就吃不到了。」首先,穿山甲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非法買賣、捕殺、甚至吃均屬違法行為。可是一部分人還是抱著僥倖心理,到一處極度隱蔽的非法餐館來消費。到底什麼原因令穿山甲淪為餐桌上的「常客」呢?出於迷信,人們覺得食用野生動物能夠「大補」;身體不適的食客以為穿山甲的肉能夠用來「食療」;甚至還有孕婦認為穿山甲肉有「下奶」的功效,因此生完孩子後要燉一鍋穿山甲湯來吃;更有人心生越是瀕危的動物,吃起來越能夠炫耀身份的畸形消費心態。事實上,野生環境下的穿山甲每天都要在洞內呆20個小時,由於棲息地經常下雨,所以洞內非常陰暗、潮濕,使穿山甲身上到處都是寄生蟲和細菌。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曾對穿山甲做過體檢,發現穿山甲的鱗片下布滿好幾種寄生蟲,他用指甲進行簡單處理,不一會兒,地上掉落了上百隻吸血蜱蟲。這樣「不衛生」的動物,很難想像人吃下去能對身體有什麼益處。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本應保護穿山甲的鱗片竟會對其帶來滅頂之災


儘管如此,我國每年對穿山甲的需求量竟高達20萬隻,其中作為藥用和食用大致各佔一半。在2008年的調查顯示,我國的穿山甲數量大約在25000到49000隻之間。由此可見,如果我國消費的穿山甲全部來自於國內,那麼這些穿山甲還不夠一年消費量的五分之一。


也許有人會很疑惑,既然穿山甲的市場需求量這麼大,養殖場來搞養殖利用行不行?實際穿山甲在國內確實沒有養殖成功後上市銷售的先例。曾有少數養殖機構做過嘗試,無論從飼料配備、生長繁育、疫情防護等環節的難度之大超乎想像。即便真的成功繁殖,成年穿山甲一年只能繁殖一胎,還需要幾年的成長階段方可成年。這種緩慢的繁殖速率和種群基數,根本無法作為商業利用。就算有養殖場聲稱繁育穿山甲很成功,可以投入市場銷售,這背後一多半是打著養殖的招牌,暗地裡非法捕捉野生穿山甲。


既然穿山甲的鱗片可以找到替代品,肉沒有滋補功效,還是請放過它們吧。


穿山甲為何需要保護?


穿山甲這個名稱從狹義上來講特指中華穿山甲這個物種,上文介紹的動物就是這種;廣義上來說,穿山甲又指哺乳綱-鱗甲目下的所有種類,而鱗甲目下只有一個穿山甲科。穿山甲科中只包括8個物種,分別是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印度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大穿山甲、長尾穿山甲、樹穿山甲。其中前4種生活在亞洲,而後4種生活在非洲。我國共分布有3種穿山甲,即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曾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廣泛分布的中華穿山甲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定義為極危物種。極危是個什麼概念?僅僅距離滅絕有一步之遙!原因是嚴重被人類盜獵取肉、剝鱗。

在悲劇中掙扎的穿山甲



被救下不久的馬來穿山甲,表情還是那麼失魂落魄,顯然在獲救前受了不少罪


曾經有人這樣問我。穿山甲要滅絕就滅絕吧,又不會對我的生活造成影響,保護野生動物有什麼用?這是一個有針對性而又很嚴肅的問題。


在包羅萬象的自然界當中,每一個物種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物種之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一個物種的滅絕,將會使周遭物種相繼消失,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的生態災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老鼠是深受人們所憎惡的動物,倘若它們的天敵如黃鼠狼都被製成毛筆了、野貓都被做成大衣了、赤狐都被做成圍脖了、貓頭鷹都被鷹販子捉走了等,人類把老鼠的天敵都消滅了,結果會怎樣呢?鼠群會充斥大街小巷,引發各種疫情蔓延。


我們都知道穿山甲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蟻類,其中白蟻靠腸道內共生的鞭毛蟲,可以消化掉一切富含纖維和半纖維物質,因此對農業、林業甚至建築業等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它們會無聲無息地蛀蝕家中的傢具、衣物、書籍、鋼筋混凝土等,而一隻穿山甲在一夜之間能夠吃掉300到400克的白蟻或其他蟻類,並且取食量會隨著體重增長而增加。我們可以換算一下,如果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被非法交易,那麼將會有30噸蟻類得以倖存,這不得不說對生態所造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因此,就算不出於人道主義保護,為了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穿山甲刻不容緩!


文 / 動拍伽利略


百度真動物迷吧吧主。


用鏡頭記錄那些鮮為人知的中國本土動物。


「縱然行千里之徒,只為拍心中的它。」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把細菌穿在身上,讓它們為你站崗放哨
日本新幹線的前塵往事
你是否患上了自戀型人格障礙
棗「瘋」了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成也鱗甲,亡也鱗甲」所有中華穿山甲的悲哀
成也穿山甲,敗也穿山甲!求穿山甲的心理陰影,怪我咯?
受傷的總是穿山甲
穿山甲公子:我吃的不是穿山甲,是狗肉| 國產洋蔥
男子在泥塘里挖了個怪東西,以為是穿山甲,洗乾淨後樂壞了
獅子捕殺穿山甲,穿山甲一招讓獅子無奈離去
走私者竟然將穿山甲鱗片和象牙藏在這裡
花豹這次看到穿山甲真是開始發愁了,最後還敗倒在穿山甲身邊!
小獅子捉到穿山甲,既咬不碎又不肯放走穿山甲
獅子捕獲穿山甲,卻無法下口,穿山甲毫髮無傷的逃走了
穿山甲之後,中國富豪又盯上了美國龜,倒霉
穿山甲全身鳞片化战甲护体,令草原之王狮子无从下口
一隻中華穿山甲的前生今世
穿山甲之旅一一由甘溪溝穿越至洞溪
被吃掉的穿山甲的一生
母獅遇到穿山甲,竟被穿山甲的一個舉措給困住,最後眼神無奈極了
黑腹穿山甲寶寶被救助快樂成長,亞洲藥用導致穿山甲每小時都被殺
被當成中藥材的穿山甲,在國外黑市是常見的哺乳動物
這個外形像穿山甲的林中小屋 也是間環保型奢侈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