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王舍城神變石雕,犍陀羅地區出土,約公元3世紀

(巴基斯坦拉合爾博物館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於公元前6世紀產生於印度,創始人為喬答摩?悉達多 (Gautama Siddhārtha),屬釋迦族,被尊稱為釋迦牟尼 (?ākyamuni),意即「釋迦族聖人」。他宣稱覺悟真理,自稱佛陀 (buddha),意即「覺悟者」,佛教由此得名。針對印度正統婆羅門教的「梵我論」,釋迦牟尼提出「無我」的思想和實踐體系,制定戒律組建僧團。佛教逐漸聲勢壯大,並走出印度傳遍亞洲大部分地區,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婆羅門教:古代印度正統宗教,以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所建立的吠陀文明為基礎,其三大原則: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8世紀經改革後,稱為印度教。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和類型。自佛陀開始傳道至佛教分裂之前,稱為原始佛教。佛陀滅度後百年(約公元前4世紀),印度佛教逐漸分裂為不同的部派,稱為部派佛教。公元前1世紀前後興起一種自稱為「大乘」 (mahāyāna)的佛教思潮,稱為大乘佛教,這一時期的其他佛教部派則被貶稱為小乘佛教(hīnayāna)。六七世紀前後印度佛教開始與怛特羅 (Tantra) 結合而趨向神秘化,稱為密教。8世紀之後,佛教日趨式微,在伊斯蘭入侵的打擊之下,於13世紀初在印度消亡。19世紀時佛教又從斯里蘭卡等國回傳。

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公元前6世紀,相傳印度有十六大國紛爭割據,這些國家多分布於恆河流域,其中最強者為東部的摩揭陀國 (今比哈爾邦南部) 和中北部的居薩羅國 (今北方邦東北部),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即是後者的附庸國。東部的本土思想較為活躍,從西北部進入印度的吠陀文明在東部根基尚淺,佛教就在這裡產生並傳播。

吠陀(Veda):現存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獻,最初由遠古先民口頭創作,後人彙編成集,是婆羅門教的根本聖典。最古部分約產生於雅利安人的一支離開伊朗進入印度之際,主要內容是神的頌歌、禱文和咒語,涉及大量宗教思想,也包含印度最初的哲學觀念。

雅利安人 (āryan):泛指古代操雅利安語即印歐語的人群。其祖先為游牧民族,原居於南俄羅斯和南烏克蘭草原一帶,後向外遷徙,向東的一支來到伊朗,並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過阿富汗,從西北進入印度,征服了土著文明,建立了吠陀文明,尤尚祭祀。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這一時期印度的物質文明大獲發展,吠陀時期以來的階層排序——四種姓發生了深刻變化。剎帝利由游牧部落的首領轉變為定居國家的王族權貴,財富和權力都大大增加,與位列第一的婆羅門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佛經中普遍將剎帝利列於四姓之首,也反映了當時宗教話語權的爭奪。同時,擁有大量財富並在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吠舍,在很多方面也與掌握教權的婆羅門形成對立。

種姓:印度的社會、宗教階層的劃分。婆羅門教認為人由出身而分屬不同的階層。精通吠陀、掌管宗教事務的祭司為婆羅門種姓,掌握政權的王族和武士為剎帝利種姓,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為吠舍種姓,從事低賤勞役者為首陀羅種姓。四種姓之外地位更低的是賤民,也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或旃荼羅。《梨俱吠陀》稱這四種姓分別出自人類始祖原人的口、臂、腿、腳。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這種社會背景為思想發展提供了溫床。印度思想界開始對傳統婆羅門教的祭祀文明進行審視與反思,進而分化為兩大陣營——婆羅門 (Brāhma?a) 與沙門 (?rama?a),前者在擁護吠陀權威的原則之下進行哲學化梳理改造,後者則直接舉起反吠陀的旗號進行新的理論構建。佛教與耆那教即是沙門思潮中的兩大派別。


原始佛教

相傳釋迦牟尼誕生於喜馬拉雅山山麓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園(今尼泊爾境內),其生卒年代尚有爭論,這裡暫取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之說。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姓喬答摩,是統治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當時迦毗羅衛國處於列國爭霸的夾縫之中,國王凈飯王希望兒子成為「轉輪聖王」來改變宗族的命運,而年輕的釋迦牟尼卻感悟人生無常,選擇放棄王位出家訪道。在尋訪了幾位著名的沙門思想家而未得到滿意答案之後,他決定實踐當時沙門中較為流行的做法——苦行。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釋迦牟尼苦行像,犍陀羅地區出土,約公元3世紀

(巴基斯坦拉合爾博物館藏)

經6年而無果,於是釋迦牟尼放棄苦修,沐浴進食以恢復體力,在菩提伽耶獨坐樹下冥思,終於悟道,成為了覺者佛陀,時年35歲。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塔與菩提樹

其後,釋迦牟尼來到鹿野苑(今印度瓦拉納西東北),對最初的五位追隨者講法,被稱為「初轉法輪」。這五位比丘 (bhik?u,意為乞士)成為佛教最初的僧團。僧即「僧伽」(Sa?gha),和合眾之意。此次說法的內容首先是對「中道」的闡釋,即避免苦行的自我折磨與縱慾的盡情享樂兩個極端。苦行與縱慾是沙門中常見的兩種路線,體現了對傳統婆羅門教的叛逆。初轉法輪的內容還有「無我」、「四諦」和「八正道」等,這些思想構成了原始佛教的理論核心。自此佛教的三要素(三寶)——佛、法、僧都已齊備。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佛陀初轉法輪像,鹿野苑出土,約5世紀

(印度鹿野苑博物館藏)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鹿野苑遺址

初轉法輪之後,釋迦牟尼開始了長達四十餘年的說法歷程,其足跡西至馬圖拉和毗蘭若,東至鴦伽(孟加拉),北止於迦毗羅衛,南止於菩提伽耶。至於遠赴克什米爾和斯里蘭卡的說法,則不足採信。佛陀接納了最初幾位弟子之後,允許這些弟子各自接收新的門徒,佛教的隊伍逐漸壯大。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佛陀離開摩揭陀國,北渡恆河,途中患病,行至拘屍那迦城娑羅雙樹林,對弟子作臨終囑託之後,於夜晚安然入滅,享壽80歲,佛教稱為「大般涅槃」。僧團首領大迦葉主持焚化佛陀,舍利遺骨被八王分領,起塔供養。

涅槃(nirvā?a):意為 「止息」,又稱滅度,指滅除煩惱、脫出輪迴的境界。解脫之後尚存身而未死,稱為「有餘涅槃」,若身滅則為「無餘涅槃」。小乘所說涅槃即是證得阿羅漢,亦稱「羅漢」,是佛教修行者(狹義指小乘)證得的最高果位。

大迦葉聞佛即將入滅而率眾趕赴之時,見有比丘感言終於可以為所欲為。於是,大迦葉召集僧團代表(號稱五百羅漢)在王舍城外之七葉窟舉行結集,以規範教團,維護正法,史稱第一次結集。

第一次結集據說由阿闍世王贊助,歷時數月,其間並未出現大的分歧。「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即佛陀的言教,「持律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即教團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議事制度。佛教文獻的另一組成部分——論藏,即經義的闡釋,在這次結集上尚未形成。當時印度重記誦而輕書寫,所以這次結集只是將佛陀的言教與戒律回顧一遍而取得了統一認識,並未形成書寫文獻,因此出現了分工記憶而專持一部的僧人,如經師、律師等。此次結集所用的語言已不可考。據載佛陀曾鼓勵比丘用「自己的語言」來傳教,而反對用上層社會通用的梵語。

第一次結集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巴利語五部經藏以及漢譯四部阿含之中,尤其是巴利語《相應部》和漢譯《雜阿含》。其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即判斷正法與否的標識。其中,「無我」指的是業力因緣的生命輪迴之中沒有一個貫穿主體,這是三法印的核心,被稱為「印中之印」。


部派佛教

佛滅度時,佛教的流布區域還僅限於恆河中游地區,其後百餘年間,摩揭陀國不斷擴張,佛教在王室支持下也向西和西南方向擴展,逐漸深入民眾,現出世俗化端倪。加之地域廣大而距離阻隔,各地異俗影響僧律,當時的僧團又缺乏足夠權威的領導力量,於是先是由於持律的不同,後來也因為見解的差異,各地僧團逐漸分裂為多個部派。

幾個大的佛教部派從出家受戒到安居布薩都遵循著不同的規範制度,並逐漸形成了各自體系的經、律、論三藏,分支傳承於印度各地。關於部派分化過程以及各自主張,雖有大量古代記述,但彼此說法不一,成為一段難以釐清的歷史。

佛教典籍公認的僧團第一次重大分裂,也叫根本分裂,一般認為發生於佛滅後百(余)年、迦羅育王(又稱黑阿育王)在位時期(有說公元前396年~前360年)。當時在印度東部的毗舍離有些比丘們開始違背戒律規定接受金錢布施,一位來自西邊的比丘耶舍對此表示反對,雙方發生爭議,於是約集有威望的上座(長老)前來仲裁,裁定接受金銀等「十事非法」。為了統一認識,僧眾隨後舉行了結集,稱為第二次結集,也稱「七百人結集」或「毗舍離結集」。毗舍離一帶占多數的比丘並不接受此次決議,而是另行結集,形成自己的戒律,據說有萬人參加,稱為「大結集」。此後僧團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兩派,其後的幾百年間這兩部繼續分裂,相傳有十八部。

第二次結集後不久,摩揭陀國更迭為難陀王朝,公元前4世紀末又變為孔雀(Maurya)王朝,其第三代就是阿育王(A?oka,公元前268~231在位)。阿育王的連年征戰使印度首次獲得統一,其版圖覆蓋了除南端之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阿育王信仰並極力弘揚佛教,使得佛教流布範圍更廣,僧團人數激增,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僧團之中魚龍混雜,導致一些正常的僧伽管理程序和誦戒儀式不能實行。眾人一致認為應請出德高望重的目犍連子帝須長老主持大局。於是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帝須主講法義,肅清僧團,恢復了寺院的正常僧務。為進一步鞏固成果,約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帝須召集高僧千人舉行結集,史稱第三次結集。據傳這次結集編輯了一部《論事》以記載各派觀點。

第三次結集後,阿育王分派上座去各地弘揚佛教,所到一處,自成一派。曇無德到了西部,後來形成了法藏部。大天到了南印案達羅東部,後來在此形成了制多部。大天認為阿羅漢有五點不如佛,稱為「大天五事」,對此法藏部表示反對。由「大天五事」也可窺見大乘思想的萌芽。

分派至西北印度的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地區)及犍陀羅地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的上座形成了另一個大派——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主張三世實有,大行經院哲學之風。其另一特點是一反早期佛教抵制梵語的慣例,開始使用梵語重新編輯經典。後來從有部分出經部,反對有部的以論藏為中心,轉而注重經藏,故而得名。經部是最晚分出的部派。有部、經部與大乘的中觀派與瑜伽行派合稱印度佛教有代表性思想的「四宗」。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有部所傳梵文《長阿含經》

有部所傳梵文《長阿含經》,吉爾吉特出土,抄於約8世紀

公元之後迦濕彌羅與犍陀羅發展成為有部的兩大中心,分別稱為東方有部和西方有部。東方有部較為保守,集有巨著《大毗婆沙論》,自恃有部正統。西方有部則較為開放,並逐漸接受了經部思想,至世親(Vasubandhu)造《俱舍論》集其大成,對《大毗婆沙論》有所批判與總結,傳習甚廣。眾賢曾造《順正理論》以東方立場來破斥《俱舍論》,但他也受到了《俱舍》的影響,對東方傳統有所革新,又稱為新有部。

上座部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之後,形成了代表保守思想的大寺派。該派僧人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將口傳的三藏經典以巴利語寫出。這一時期在錫蘭也出現了無畏山寺派,接受了大乘以及後來的密教思想。5世紀時印度僧人覺音(Buddhaghosa)來到錫蘭大寺,整理註解巴利三藏並作撰述,自此巴利三藏成為現在的形態。上述兩派長期對立,至12世紀時錫蘭國王取締無畏山寺派,扶持大寺派為正統。錫蘭大寺派將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語經典傳至東南亞各國,發展成為南傳佛教,也稱上座部(Theravāda)佛教。

大乘佛教興起之後,各個小乘部派依然強盛,據7世紀玄奘和義凈記述,如果將各個小乘部派合計起來,則比大乘更為流行。


佛教藝術初興

印度各地出土的阿育王石柱雕刻,是孔雀王朝藝術的傑出代表,其中一件精品是鹿野苑出土的四獅子柱頭,象徵佛教傳遍四方,被選用為印度國徽圖案。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和巴爾胡特佛塔遺迹是早期佛教藝術的代表。桑奇大塔始建於阿育王時期,至巽伽王朝擴建,其大塔石門的雕刻堪稱精品。建於巽伽王朝時期的巴爾胡特佛塔,包含大量佛本生故事浮雕。這一時期佛教藝術的一大特點是不用人形描繪佛陀,而是以菩提樹、法輪、傘蓋、腳印等符號暗示佛的存在,稱為「不表現原則」。關於佛在世時優填王造佛像的傳說應是後世杜撰,佛像的出現一般認為始自公元1世紀前後的犍陀羅以及馬圖拉地區。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桑奇大塔與石門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為波斯匿王說法

為波斯匿王說法,桑奇大塔北門門柱雕刻,約公元1世紀

中下部的菩提樹代表佛陀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國家博物館藏)

三十三天下凡,巴爾胡特佛塔雕刻,約公元前2世紀

寶階頂部與底部各有一隻腳,代表佛陀從三十三天下到人世。

更多信息關注微信公眾號wl570158985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大米之「大」——「大」在改寫了中國歷史
不僅劍刺、刀劈——盤點歷史上那些暗殺的武器
呂布背叛董卓 到底誰的問題更大?
情人節——最喜歡你那一「刀」的溫柔

TAG:刀客江湖 |

您可能感興趣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下)
十分鐘讀完印度歷史(一)
十分鐘讀完漢傳佛教史!
十分鐘讀完印度佛教史——那些精美的佛像竟然有希臘血統 (下)
十分鐘讀完《三體》之大全集
三分鐘讀完日本歷史
五分鐘讀完書法史
十分鐘讀完《三體》之「死神永生」
十分鐘讀完《文明是副產品》
電光史火 ‖ 三分鐘讀完秦朝歷史
三分鐘讀完《優秀的綿羊》
十分鐘讀懂中國古代書畫
一分鐘讀完《金瓶梅》
西域史上最為傳奇的故事:三分鐘讀懂《班超傳》
三分鐘讀懂中國書法三千年!
世界上最強大的人,教你九分鐘讀完人類史
教你3分鐘讀懂體檢報告
一分鐘讀完《歡樂頌2》里的7個人生道理
20分鐘讀完《人人都能用英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