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不管是「朵花款」,還是「花冠款」,不管是清秀低調,還是洛可可式的奢華浮誇,「簪花」似乎一直是女性的專寵。卻多有不知,非也!這「花」,在歷史的某一個時期也曾被男子不徑摘走!這個時期,就是宋朝。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貨郎圖 (宋)蘇漢臣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京劇《黑旋風李逵》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湖南嶽陽巴陵新編歷史戲《遠在江湖》以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為話題,弱化作者范仲淹,將重心放在好友滕子京身上,講述了一個心憂天下的歷史人物滕子京的故事。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短命二郎阮小五 戴敦邦


宮廷禮制簪花

「萬數簪花滿御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面花多少,但見紅雲冉冉來」「北望全如花世界」「都人瞻仰天表,御街遠望如錦」。


宋代「宮廷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有明確說明。「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元豐中神宗嘗幸金明池,是日洛陽適進姚黃一朵,花面盈尺有二寸,遂卻宮花不御,乃獨簪姚黃以歸。」「後曲燕宜春殿,出牡丹百餘盤,千葉者才十餘朵,所賜止親王、宰臣,真宗顧文元及錢文僖,各賜一朵。」宋代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好賞花、簪花,賜花,「花痴」多多。


官宦雅集簪花


「紅葯而黃腰,號『金帶圍』。初無種,有時而出,則城中當有宰相。韓魏公為守,一出四枝,公自當其一,選客具樂以賞之。時王歧公為倅,王荊公為屬,皆在席。缺其一,莫有當之者。會報過客陳太博入門,亟召之,乃秀公也。酒半,折花歌以插之。四公後皆為宰相。」講的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且簪了同樣一朵富貴吉祥花的四位主人公——韓琦、王珪、王安石、陳升之在後來的三十年中先後高坐相位。這就是著名的「四相簪花」故事,也是「雅集簪花」的典型案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官宦聚會,附庸風雅,簪花也當是一種湊興。北宋大科學家沈括亦將其載入了他的《夢溪筆談·補筆談》。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四相簪花圖 (明)仇英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簪花圖 (清)錢慧安


飲酒娛吟簪花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宋黃庭堅詞《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藉草成眠,簪花倚醉,狂歌扶手。」(宋劉辰翁詞《水龍吟·征衫春雨縱橫》)「記年時、多少詩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宋陳著詞《水龍吟·好花天也多慳》)


有流傳下來的酒令,「花酒(指花指酒)滿筵有(指席上),酒滿金杯花在手(指酒指花),頭上戴花方飲酒(以花插頭舉杯飲),飲罷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發盡相思調(作彈琵琶手勢),更向當筵口舞袖(起身舉兩袖舞)。」(無名氏《調笑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程序中的「插花」動作。


良辰佳節簪花


「簪花」在民間禮服中亦稱「禮花」,有曰或與今日「胸花」有關聯。民間所好,素有壽慶簪花、嫁娶簪花、節日簪花之俗。


民間做壽,無論是壽星及主家上下人等,還是祝壽的賓客,皆好簪花。有宋詞寫,「笑釵符、恰正帶宜男。還將壽花簪。」(宋鄧剡詞《八聲甘州·壽胡存齊》)「華筵布巧。綠繞紅花枝鬧。朵朵風流。好向尊前插滿頭。此花妖艷,願得年年長相見。滿勸金鐘,祝壽如花歲歲紅。」(宋王觀詞《減字木蘭花》)


民間嫁娶,新郎「簪花」。《水滸傳》第五回,周通搶親,「頭戴撮尖干紅凹面巾,鬢傍邊插一枝羅帛象生花。」(象生花即假花,亦稱彩花,多以羅、帛、絹等製成。)或多備「簪花襆頭」。「婿具公裳,花勝簇面,……」「先三日,男家送催妝花髻……,女家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襆頭、綠袍、靴笏等物。」婚禮中,「向者迎新郎禮,其婿服綠裳。花襆頭,於中堂升一高坐,……」其中所提新郎服之「綠色」未見傳承,而「戴花襆頭」之風則至少沿襲到了民國。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大儺圖 (宋)佚名


三教九流簪花


探花簪花。「寶津南殿,宴坐近天顏,金杯酒,君王勸。頭上宮花顫。」(宋陳濟翁詞《驀山溪》)「宮花」即「及第花」——杏花,源自新科進士宴前先行「探花」之舉。明陶宗儀《說郛》引唐李淖《秦中歲時記》,「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罰。」「探花」作為「三鼎甲」第三名的代稱,源於唐,立於北宋晚期,與「花」真切相關。另有聞喜宴「簪花」禮記載,「押宴官以下俱興,就次,賜花有差。少頃,戴花畢,次引押宴官以下並釋褐貢士詣庭中望闕位立,謝花再拜,……」此服制被沿用,新科進士戴「簪花」垂戴襆頭走馬遊街的造型在明《徐顯卿宦跡圖》中仍可清晰看到,而「狀元插花」則演變為戲曲首服的一個程式。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北宋挾茵褥男侍石刻


優伶簪花。「駕登寶津樓,諸軍百戲,……有花裝男子百餘人,皆裹角子向後拳曲花袱頭(襆頭),半著紅,半著青錦襖子,義襴束帶,……」宋朝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民間狂歡活動最多,「時節相次,各有觀賞」,散樂百戲迅速從神壇走向瓦肆、勾欄、樂棚。從業於樂工、歌舞、雜劇等的優伶多以男子為主,「簪花襆頭」是為流行之演藝行頭。典型考證可見:山東溫縣西關三街磚雕、河南偃師酒流溝磚雕、山西稷山馬村的宋金墓群磚雕以及河北宣化的遼張匡正墓壁畫。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河北宣化遼張匡正墓壁畫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河北宣化遼張匡正墓壁畫中的胡人門吏


死囚、獄卒簪花。《宋史》記,「紹興間,……郡獄有誣服孝婦殺姑,婦不能自明,屬行刑者插髻上華於石隙,曰:『生則可以驗吾冤。』行刑者如其言,後果生。」講的是孝媳被誣殺婆,行刑之時她托劊子手將頭上的簪花插於石縫,立誓若花活即證清白。有研究指,此含冤叫天之孝婦或為元戲劇家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原型之一。其中「髻上華」即為死囚之受斬妝束,此奇事宋洪邁《夷堅丁志》《漢陽石榴》中則更詳實,曰所簪之花為「石榴花」。亦有插紙花的,《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宋江、戴宗大限,獄卒為其「綰個鵝梨角兒,各插一朵紅綾子紙花」。行刑前「插紅花」多有向凶人表達道賀,賀其解脫的意思。另有記載,宋代皇帝大赦,為宣示聖恩、天恩,「開封府大理寺排列罪人在樓前,罪人皆緋縫黃布衫,獄吏皆簪花鮮潔,聞鼓聲,疏枷放去,各山呼謝恩訖」。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春社醉歸圖(南宋) 李唐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春社醉歸圖局部(南宋) 李唐


緇素簪花。「宮廷簪花」之盛景造就了宋代特殊的官方文化,也直接影響世俗民間的潮流。「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初,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在《牡丹記》中歐陽修有載,在《效趙學士體成口號獻開府太師》中司馬光亦有載,圖像記錄於宋蘇漢臣、夏景畫的各種《貨郎圖》更是多見。又記,「淳熙間,龍舟十餘,綵旗疊鼓,交午曼衍,粲如織錦。內有曾經宣喚者,則錦衣花帽,以自別於眾。」細想,這看龍舟賽戴「簪花」帽子,與今人看世界盃在臉上畫國旗條又有何異?大抵都屬於超級粉絲?與宋時花開四季的少俊頭相比,老人頭亦不落伍。你看那宋李唐的《春社醉歸圖》,劉松年的《香山九老圖》,「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宋黃庭堅詞《南鄉子·諸將說封侯》)……更有甚者,宋時嶺南僧人坐賈致富,婦女多嫁,為此「市中亦制僧帽,止一圈而無屋,欲簪花其上也。」竟形成當地特有的僧帽製作工藝,帽不封頂,以備僧人新婚「簪花」之需。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貨郎圖局部 (宋)蘇漢臣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可見,作為一種普遍的民俗,宋代對「簪花」的特殊感情真是自上而下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除了國難、忌辰,再沒有什麼能阻攔他們「簪花」的。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岳陽巴陵新編歷史戲《遠在江湖》劇照


醉心宋朝,感慨不已。「唐代文化像一道壯麗的瀑布,而宋代文化則是承接這個瀑布的深潭。」僅仁宗一朝,匯聚的大家就不勝枚舉,范仲淹、司馬光、韓琦、柳永、黃庭堅、蔡襄、程頤、米芾、沈括……更不用說「唐宋八大家」——八把交椅宋朝佔了六個!是他們培養了兩宋三百年豐厚的文化沃土,是他們開啟了一個文化的新時代!這一朝「風雅」,叫人如何不感恩太祖與他那旨決定整個王朝定位的遺訓?「不得以言論之故處死士大夫。」


從宮廷禮制化到民間娛玩,「男子簪花」現象恰好折射了那個時代的一種普世態度、全民審美歸宿以及精神認同。「花」與「瑞」成為這個時代的關聯詞。秦時黑,漢時紅,唐時黃,元時白……亦如周以降,每換代「易服色」,一個時代總有一個自己的標識。應該說,每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都有它的歷史審美,而它的興起、存在與消亡又都必有它的歷史原因。而代入時代人文觀念,準確地將歷史中時代的性格融入傳統戲曲,是必推動我們的戲曲歷史劇人物造型設計走向更高更寬廣的藝術境界。


翹首回望,宋朝值得我們去圈紅點贊的,去深拜的,的確太多太多。


遠在「江湖」,別樣美!

宋朝男子咋就這麼「花」?



男人戴花,唐已有之。不過,不甚普遍。明清時期,偶有為之。唯有兩宋,男人戴花蔚然成風。不信,回頭再去讀一遍《水滸傳》,你會發現梁山好漢簡直就是「花團錦簇」:病關索楊雄,「鬢邊愛插芙蓉花」;浪子燕青,「鬢邊長插四季花」;阮小五「斜戴著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而劊子手、滿臉橫肉的蔡慶,生來愛戴一枝花,於是人家乾脆叫他「一枝花」蔡慶……


小說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大宋民間敢如此肆意地戴花,當然是有官方的時尚潮流在前面引領。其中最具時尚標杆作用的當數風流君主宋徽宗。宋徽宗每次出遊回宮,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從駕的臣僚、儀衛,也都賜花簪戴。宋徽宗不僅崇尚戴花,還要制定一些規則,他賜給隨身的衛兵每人衣襖一領,翠葉金花一枝。有宮花錦襖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內。男人簪花發展到宋朝,幾近極致。一朵小小的簪花,甚至成為上層社會身份的標識、等級的象徵。在宋代重要的史料筆記《鐵圍山叢話》里,對此有詳細的記錄。每逢重大節慶,例如郊祀迴鑾、宮廷會宴和新進士聞喜宴等,皇帝都要賜花給臣僚。皇帝賜給臣僚們的簪花還分品位:生辰大宴又有遼使在場時,用絹帛花;春秋兩宴,用羅帛花;陪同皇帝遊玩的小宴,則用滴粉縷金花……賜花時,還按官員的品階決定多少。可謂尊卑有序、多寡有數。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這是詩人楊萬里的戲作,而我卻從中看到一個被花海浸泡、淹沒的大宋王朝。兩宋的國情似乎確實有別於前後朝,那就是以文治國。這是大宋開國皇帝、出生於傳統武將門庭的宋太祖趙匡胤定下的方針。為了讓後世子孫徹底貫徹他的精神,他還留下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遺訓,並將其刻在一塊石碑上,藏於深宮密室。每當新帝即位時,一個秘密儀式便是恭讀遺訓。密室只有皇帝可以進入,因此包括重臣都不知道「石刻遺訓」的存在,直到宋太祖死後150年,汴梁被金兵攻陷,皇宮遭到蹂躪,這塊石碑才被發現。


宋太祖留給子孫的遺訓是什麼呢?「不得以言論之故,處死士大夫。」遺訓只有兩句,這是其中之一。試想一下,一位君王在安排後事時,該有多少千叮萬囑的事啊,可宋太祖偏偏留下了這麼一句,可見他有特殊用意。或許他認為,文人再怎麼胡說八道,也不會扛槍造反,所以盡可以讓他們自由發言。不管怎麼說,這個遺訓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文人揚眉吐氣,翻身做主。宋人爭做文人,並熱衷於享受生活,崇尚文學藝術。文人氣氛如此之濃,所以很難不把一切事關風雅之事都發展到極致。這其中便包括把原本屬於風情、愛好、習俗的男子戴花,演變成為一個國家的禮制。


說到簪花,除了鮮花,宋人還戴人造花。有一種是用琉璃即玻璃製成的,度宗時,宮中即流行簪戴琉璃花,世人爭相仿效。有詩人便賦詩道:「京城禁珠翠,天下盡琉璃。」琉璃——流離,有識之士認為這是「流離之兆」。確實,度宗逝後五年,南宋即告滅亡。這是否可以說是文而誤國呢?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手之美
張其翼——通靈入神的手筆!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心如這麼漂亮 姊妹的孩子怎麼這麼丑!還哭個撒子
小S那麼美三個女兒卻這麼「土」,趙本山兒子這是發福版張翰吧?
明朝男子為何瘋狂自宮?為當太監這麼拚命?
孩子,你為什麼這麼熊?
看這妹子這麼瘦小,要給她讓座嗎?
母女花仙子瑜伽爆紅網路,好想要一個這麼萌的女兒!
沈夢辰,你就這麼想紅嗎?
妹子養個寵物都這麼霸氣,這樣的妹子你敢撩么?
妹子做的什麼啊?怎麼看著這麼邪惡呀
為什麼男人這麼花心?
這麼奇葩的椅子你想坐嗎?
天哪,漢朝的「剩女」居然這麼牛!
妹子喜歡你,就該這麼做!
粽子,這麼吃才對!
吃這麼多年飯,你知道筷子為何叫「筷子」?啥人最早叫「筷子」?
這個瑜伽體式就是這麼牛~對子宮好,還瘦小肚子
劉墉:人就這麼一輩子
荔枝為什麼這麼紅?
摟腰道別,黃子韜在孫楊身邊怎麼這麼小鳥依人!
清朝女人真的有那麼丑嗎?看看這幾張老照片你就不這麼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