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圖片來源: Will Ludwig/C&EN

科研不易,夜以繼日。你是否曾為了一個產物做實驗到夜深人靜?是否曾因沉迷一篇文獻直到東方既白?是否曾迫於收數據的壓力挑燈夜戰?美國化學會C&EN 求職專欄作家 Chemjobber 分享了他求學和工作期間關於熬夜做科研的故事,並提出了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


在實驗室加班加點是你的常態嗎?你是否願意犧牲睡眠換取實驗結果?歡迎在文末投票,並留言參與討論。


撰文 Chemjobber (美國化學會專欄作者)


翻譯 楊晚鈺

審校 張士超


在讀研期間的諸多故事裡,有一個場景總是頻繁出現:持續開反應、過柱子一周之後,我仍然需要熬夜待在實驗室里,用寶貴的的中間產物再開一個反應。我原本打算完成後立即回家補上難得的一覺,然後再神清氣爽地回到實驗室,把產物投入下一步的合成。


那晚我得到了重要的教訓:付出的大把時間不一定會帶來回報。因為,事實情況是我違背了之前美好的打算,再一次騎車回到實驗室,開始又一個艱辛的合成。那時已是凌晨2點。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似乎是因為科學時刻呼喚著那些願意為之付出大把時間的人。總會有另一個實驗要開,另一種條件要試,或是另一篇文獻等著我們下載閱讀。


我們都知道,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實驗室有個非常成功的同行曾說,做實驗就像在賭博中連勝——做成一次反應之後,你還會想再做一個、再做一個……在化學的前沿領域,苦幹許久顆粒無收是常事,急於收穫的你要是能在「連勝」終結之前撒手不幹,簡直就不可思議。雖然這種一帆風順的機會並不多,但用不了幾次就能產生有說服力的實驗結果,然後就可以寫論文申基金走上職業巔峰。因此,為得到這些福利,人們每周花60~70小時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人們願意待在實驗室還有一些特殊的理由。比方說,與世隔絕的實驗室可以當作提供慰藉的避難所,使我們遠離生活壓力,逃避和親戚朋友的衝突。我們也常常告(qi)慰(pian)自己:我們工作時間更長,就能成為更好的化學家。


「又失敗了!」這是也我們最熟悉的加班理由,在研究領域更是如此。方案失敗了,因此我們相信要加班加點做更多實驗,找到能成功的方法。很多情況下倒是能找到。但我們卻誤認為,正是長時間工作帶來了那些有用的新數據。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圖片來源:WeKnowMemes.com


那麼問題來了,當化學家面對一個時間緊迫的龐大項目時,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應當儘可能避免這種情形。有些人長於規劃和自律,並以此避免過度工作。他們深知自己何時最有效率,並能在動力不足時立刻覺察,然後想辦法扭轉。

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常常覺得反正計劃了也會失敗,因此熬夜成了我不可避免的事。這種情況下,可以設置一些拆分開的小任務(「純化完這個化合物後我要回家」),以及設定底線(「星期日不工作」或是「我要抽時間運動」),這些小策略能巧妙地保證我們在艱難時刻來臨時,依舊保持健康的心智。


現在我在一家企業上班,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發現自己對夜班電話越發抗拒。即便如此,我也並不能完全避免夜班。最近,我正在做一個重要的反應,它關乎一個項目的成敗。由於部分反應物毒性很大,我不放心把它們放在一邊自己反應。於是我決定堅持到晚上9點,直到反應完成,這意味著我不能和家人共進晚餐了。但我的妻子貼心地送來了晚飯。就在我對著快速冷卻的義大利面狼吞虎咽時突然意識到,我又沉迷實驗室了!


文末許多科研人員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節選如下:


ZBV:


我是一名研究員,並在讀博期間就已經成家。在我看來,導師的壓力是我們連夜奮戰的直接原因。我理解一些人在熬夜實驗後得出成果的那份激動之情。通常來說,導師的風格決定了你是否會日復一日玩命苦幹。有些團隊不會熬夜或周末加班,不過要是導師晚上11點突然降臨實驗室,並表示要在明早7點看最新結果,那就不好說了。還好我的老闆十分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為我們營造出愉快又安心的工作氛圍。過度工作會對實驗室安全造成隱患,我們不能低估。


Organic Chemist:


作者你是認真的嗎?我認為這真是一篇可怕的文章。如果我來面試你,聽你說出這段故事後,可能就不雇你了。不知道是因為缺乏睡眠還是別的原因,很顯然,你沒有合理使用實驗室記錄本。回到反應本身,如果你已經那樣神智不清,你危害的就不僅是你自己,還有你的同事們!實驗室安全應當放在首位。現在我只能說,沒和你在一家公司工作真是幸運。


John Duchek:


我百分之百地贊同 Organic Chemist 的觀點。實驗室對於睡眠不足的人而言是個危險的地方。我現已退休,但很早就意識到在實驗室待了9~10小時後就需要離開。有一次我午夜回來輪班,凌晨3點時,我的反應在通風櫥里炸了。雖然及時關上了通風櫥,但我只是眼睜睜看著反應物在裡面四處飛濺,站在一旁傻笑。第二天睡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應對方式欠妥。顯然,這事要發生在白天,我肯定不會那樣做。化學事故沒有後悔葯,我們要尊重這一事實。


Thomas H Pritchett :


我負責維護我們系大部分儀器設備,解決故障。每次總是禁不住誘惑,不管費多長時間總想試各種方法直到問題解決,特別是有學生的實驗被中斷,正等著故障排除好繼續用的時候。但不得不說,有時不如先放一放,在潛意識裡慢慢想處理方法。好幾次我休息後再回來解決問題時,新的靈感就從潛意識裡蹦出來了。


Stephen Cook:


作為一名工業界研究員,我認為自己很適合回應這篇文章。工業生產操作要求全過程已受到廣泛認可,且技術發展已成熟,研究員並不真是「研究」員。再者,即使一種物質已經通過了周密的風險評估,研究員或多或少還是會遇到一些未知風險。毫無疑問,睡眠缺乏導致的反應遲鈍甚至錯誤的操作,可能會把反應變成一場災難。對那些單獨操作的人員來說,缺少監管、支持和及時的幫助,只會把問題變得更嚴重。


匿名:


事實上,很多時候,團隊的帶領人決定了實驗室的工作狀態,「五加二、白加黑」再正常不過了。作為一名學生,你現在的工作機遇,獲得綠卡的機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師對你的印象。所以研究生願意待在實驗室、睡沙發、大半夜發郵件,表現自己多認真勤奮。但不要再騙自己了:那些寫滿了重複反應的論文並沒什麼用。或許像一位銷售代表所說:現代奴隸制的最後堡壘就是大學的有機化學實驗室。


Thomas H Pritchett:


「現代奴隸制的最後堡壘就是大學的有機化學實驗室。」更準確地說,研究生項目不是奴隸制而是賣身契。這還是有區別的。


Cellulose:


延長工作時間不如改進工作方式。在找不到確定「中止點」的長期合成中,長時間工作或許不可避免,但趕進度卻不能成為加班加點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做好規劃。在實驗記錄本上規劃好合成步驟,用電子版也好,或是用紙和筆也好,再列一份實用的備忘清單,就能有效地避免過度工作及其帶來的各種差錯。最後,有句你或許很想說卻不一定管用的話:「你瞎定計劃,搞得我很狼狽。」那些設定時間期限的人,分配任務時也當考慮到這點。


Andrew Ekstrom:


了解下人員因素(human factor),就知道人類思維集中的時間使有限的,管你是有名的的醫學博士還是快餐店的油炸師傅。當你集中精力一段時間後,思維就渙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犯錯增多,顯然繼續待在實驗室也難有成效。如果你工作12小時,其中的4小時的工作都要返工,那麼熬夜工作的意義何在?人類是需要時間睡覺和做其他事情的。納稅人和投資者都不希望你浪費時間,還有他們的錢。所以回家吧,看看電視然後睡一覺!你會因此更高效。用70個小時幹了40個小時的活兒,不代表你工作勤奮,而是工作低效!


Emil M Friedman:


有一個物理學家總是很晚回家。有一次已經凌晨2點半了,他穿著又破又舊的襯衫,衣領上還有口紅的印記,頭髮也一團糟,簡直落魄不堪。他的妻子在門口抓住他,質問他為何這麼遲才回家。


他回答說:「好吧,今天下班後,我和幾個朋友約出去酒吧喝酒。我們遇到幾個年輕美女,喝酒就停不下來了。事情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就像你現在看到的一樣。等我酒醒過來才發現已經很晚了,就匆忙地趕回家。」


他的妻子大喊:「你這個騙子!你就是又待在實驗室了,還說不是嗎?」


Patti LiWang:


長時間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因為許多實驗都難以一次成功。勤奮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是有相關性的。不過也要有自知之明,比方說什麼時候你最清醒?如果你是夜貓子,就不要強迫自己8點半起來,因為你知道自己至少有一個小時都在桌旁發獃。所以准許自己繼續睡下去,然後工作到深夜。(當然這說起來容易,還要有一個體貼的家庭支持你。)如果你是早起者,一切就緒就舒適地去工作吧;順利地工作一天,5點就回家吃晚餐,然後去運動。


Pat B:


抑制不住熬夜工作的慾望?作為一名研究生,我從沒有過你說的那種經歷。只有抑制不住回去睡覺的慾望。晚上待在實驗室我什麼都做不了。熬夜會使我一周都昏昏欲睡,很可能釀造一場災難。我的研究很順利,並在4年內取得了博士學位,這可和熬夜一點關係也沒有。日工作時間長期超過8小時的人總會少些什麼。


Steve C:


在我研究生期間,一次在實驗室待到凌晨2點半,我的導師就懲罰我說「我希望你再試一次,修好那個真空乾燥泵」(每一個活塞的重新安裝和之後的抽真空檢驗過程至少都要2個小時)。然後呢?我再也不熬夜了。但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我在她眼裡成了一個平庸之輩。


現在我做了一名經理,對於額外的工作我都計入工時。如果員工在辦公室待得太久,或是我看到他們時間表上超量的工時,那就是時候勸他們回家休息了。

犧牲睡眠搞科研,值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後招聘
馬的演化歷史顯示新物種和特徵可能並不同步演化
NASA 新發現7個臨近的類地行星,十年內可研究其生命跡象
全國科研三維圖像建模及渲染專題學習會
如果我是老闆……?

TAG:科研圈 |

您可能感興趣

翻牌!養肉居然還能搞科研?
一文讀懂諾獎晝夜節律分子機制!失眠的果蠅和熬夜的科學家:科研無僥倖!
你真的會吃雞蛋嗎?最新科研結果證明我們真的錯了!
你既然這樣窮,為什麼搞科研?
科研這麼浮誇,不怕把自己嚇死么?
如果評職稱不用論文,就不需要科研啦……是嗎?
又看病又科研,醫生承擔的是不是太多了?
科研汪的感情、生活和科研,不幸躺槍了!
英國科研人員發現:這7種食物二次加熱,會變成致癌食物!捨不得也別玩命!
科研經費真的都用在科研上了嗎?
什麼鬼?英國科研顯示:矮胖收入少,越笨越賺錢!
「不吃主食多吃肉」是誤讀科研成果
科研人的待遇究竟怎麼樣?
科研這麼苦,靠啥來減壓?
中國醫生既要會看病,還要寫文章做課題!醫生如何做科研?
文化 | 什麼鬼?英國科研顯示:矮胖收入少,越笨越賺錢!
科研新知:黃瓜能有效防止脫髮,但要注意搭配!
動漫里的奇葩科學家,搞科研的都這麼不正常嘛?
與做科研的人一起吃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