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哲言 | 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哲言 | 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來源 | 國館(ID:guoguan5000)









我們要給孩子們減負,卻一不小心,把孩子必須得受的教育也減掉了。


——國館君






去年年底的某個下午,信陽某高中內,語文課上一陣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老師說:「誰有手機,自覺出去。不要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沒人回答




過了一會手機又響了。




手機主人黃同學再也憋不住了,自動走出教室。




課後,語文老師把黃同學帶到辦公室批評了一番,又叫他給父親打電話。結果,黃父親來到學校之後,帶著一身酒氣和滿嘴髒話,竟然將語文老師痛打了一頓。




類似的事件,最近發生了不少:

湖北赤壁某初中老師,批評了逃課去網吧的同學,結果學生索性離家出走六天,老師苦尋之下才找回來;

安徽亳州某初中課堂上,老師令學生交試卷,學生不交,最後幾個學生還糾合成一團動手打老師;




……




難怪連《人民日報》都發表評論說:

這年頭,老師都不敢批評學生了!」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極端的個案。但卻引出了現今如何教育子女的反思。




此前幾十年的應試教育體制內,學校是絕對主導,對處理學生有極大威權,過度壓榨學生自由時間、甚至體罰學生。




有鑒於此,近年已經開始有很多人提倡「快樂教育」,要保護孩子,還孩子以幼小的尊嚴、自由學習的快樂。




家長出於愛犢之情,也偏向於寵愛孩子,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孩子不僅在家裡是「小皇帝」,到了學校也受不了老師的指指點點,一不小心,玻璃心碎一地,尋死覓活並不罕見。




總之,一切以孩子為先,更確切地說,以孩子感到快樂為先。










但是,著名學者錢文忠早就發出呼籲:

教育裡面有痛苦的成分,不要給孩子讓步!




他提起英國的一條法規,大意是「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也就是勸說無效,可以直接動手。




我們只看到西方教育中人性化的一面,羨慕他們的孩子下午兩三點放學,作業超少,而最重要的作業就是讓家長陪自己玩耍、嬉戲,感受生活;

我們只看到西方教育中的鼓勵教育,無論孩子考試多少分,家長和老師給的都是一個鮮紅的蘋果,以示獎勵。




於是,我們學會了人家的形式,卻拋棄了教育的精神。我們強調的快樂教育,往往矯枉過正,變成了只要快樂,而不要教育。











田田是留美高中生,來美國之前,她就已經聽過美國學校的自由:早上八點鐘上學,下午三點鐘就可以放學了。




可是當她進入美國的學校之後,她有點吃驚了:她聽到的傳聞是真的,不過是對於小學生而已。




美國的中學,瘋狂程度一點都不比中國的中學弱。




在一本叫《夢想的學校》的書里,記錄過美國高中的典型生活:4個小時睡眠,4杯拿鐵,4.0。




學生瘋狂學習,為了拿到最高績點4.0,甚至有每天只睡4個小時、喝4杯拿鐵咖啡的。




而田田的中學生活是這樣熬過來的:




下午三點雖然放學了,但是作業量巨大,有一次為了研究美國奴隸制的問題,她完成了一篇17頁紙的小論文;




考試的時候有七八十道選擇題,老師雖然說過不需要死記硬背,但面對長得那麼像的各項答案,不下死功夫記憶怎麼頂得住;




美國中學的自由在於你可以自由選課,但是大學招生的時候,如果面試官見你選的都是容易學的課程,覺得你並沒有挑戰自我,常春藤名校估計也與你無緣;




美國中學生也要參加大量培訓班,目的是挖掘特長,在大學面試時增加談資;




……




「為了孩子的前途,美國家庭拼教育的勁頭絲毫不輸給中國家庭。」







斯賓塞在《快樂教育》中寫道:

「教育是使人獲得有目的的快樂。」




真正好的教育,也許不必過分依賴考試成績證明自己的優秀。你可以很快樂的學習,但你的快樂必須是有結果的。




比如,你快樂地享受音樂訓練,你長成了音樂家;


你快樂地探討辯論技巧,你長成了演說家;


你快樂地進行私人寫作,你長成了小說家;


……




你可以成為任何人,但你必須得成人。











我們引入「快樂教育」這些概念,糾正應試教育對考試成績的過分偏重,十分有必要。

但不要忘記教育的本質: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否定自己的無知和幼稚,長成身心健康、思想獨立的人。




而這個過程,必然是痛苦的。




孩子沒有自制能力,放任自流只會讓他們沉溺於「無目的的快樂」。因此必須有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外在作用,引導他走上學習的道路。




一旦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習慣,懂得了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價值,從而能夠在學習中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才可以真正退居幕後,不必操心。




因此,在讓孩子自由飛翔之前,先要幫他們把翅膀長硬,才算對得起他們的青春。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推薦一個富有內涵的公眾號




歷史雜碎


ID:lishi1600



推薦理由

:正史野史一鍋燉,滿足你所有的閱讀慾望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圖文 | 中國50處世界遺產榜單,個個都是中國驕傲!
探究 | 古裝劇常提及的「西域」到底是指哪些國家和地區?
解讀 | 漢武帝的這一舉措,沒想到竟引發了幾百年後的亂世
探究 | 一場兄弟間的家庭冷戰,曾國藩到死也沒弄清原因
品讀 | 西遊記中最深情的妖,十多年面對女妖誘惑沒一次出軌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國館|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明知道這樣教育孩子不對,很多父母卻還是忍不住去做!
正確愛孩子如此簡單,很多父母卻不知道
你知道嗎?愛發脾氣的父母永遠也教不好孩子
孩子的教育好不好,真的會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嗎?
子不孝父之過,很多父母都無法真正理解這句話
25個父母都應該知道的教育法則,很多家長都看了
孩子表達情緒的好處有多少?多數父母都不知道
實用 | 育兒沒有後悔葯!做什麼樣的父母最理想?多數人不知道!
這才叫教育!兒子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中國父母,你不知道的事
這才叫教育!兒子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兒科醫生揭秘你不知道的看病真相,多數父母都想不到!
聰明的父母,不炫富也不哭窮
這才叫教育!女兒和母親的經典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中國父母育兒不知道的事
鈣元素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都非常重要,但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知道孩子缺鈣!
致父母,我也不想遠嫁,但同城真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