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37天沒有皇帝,首輔力挺新帝登基,自己卻被削職為民
楊廷和是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他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為武宗、世宗兩朝的內閣首輔。《明史》中稱他:「扶危定傾,功在社稷,即周勃、韓琦殆無以過」。
楊廷和,天順三年(1459)出生於四川新都。楊廷和自幼聰慧,讀書用功,十二歲時即中舉人。成化十四年(1478)殿試居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弘治二年(1489),楊廷和因為編撰《憲宗實錄》有功,被擢升為左春坊大學士。正德二年(1507),楊廷和以詹事進入東閣。因他在講筵時冒犯劉瑾,被改官南京吏部左侍郎。同年五月,遷南京戶部尚書,八月,因修書有功被召還京師,授文淵閣大學士,並開始參預機務。
正德三年(1508),楊廷和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再加光祿大夫、柱國,遷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當時,因武宗失德,寵信宦官劉瑾,楊廷和多次上疏規諫,他雖「邑邑不自得」,但仍勤於政事,忠於職守。
正德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朱寘鐇發動叛亂。楊廷和「草赦詔,請擢邊將鉞,以離賊黨。鉞果執寘鐇」。劉瑾伏誅以後,楊廷和論功進封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
正德七年(1512)十二月,李東陽致仕,楊廷和繼任內閣首輔。因為武宗移居豹房,沉迷於尋歡作樂,不理朝政,而正直大臣敢怒而不敢言,楊廷和也只能艱難地行使首輔的職責。他曾借著乾清宮火災,敦請皇帝下「罪己詔」,作出深刻檢討,以廣開言路。
但武宗照樣置之不理,繼劉瑾之後又開始寵幸江彬、錢寧、許泰等小人,並賜以國姓,收為義子,出入豹房同起卧,遊獵巡幸無時日。
正德十年(1515)三月,楊廷和的父親病故。深感無奈和失望的楊廷和向皇帝請求回籍守制。
正德十三年(1518)楊廷和丁憂期滿,回到內閣首輔的崗位。武宗依然我行我素,不理朝政,在江彬的陪護下到處巡遊,他多次勸諫毫無結果,請求辭官回鄉又得不到批准。在這種形勢下,楊廷和雖身為宰輔,處境卻十分艱難,很難施展抱負,只能虛與委蛇。為此,他也曾遭到一些人的非難,說他不作為。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朱厚照駕崩。這個荒淫怪誕的皇帝留下一大堆棘手的問題,大明王朝「安危俄頃」。武宗無子,為了確立新君,楊廷和引《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為據,請立武宗堂弟朱厚熜為帝,得到皇太后准許後,他擬發「遺詔」,迎候朱厚熜回京繼位。
在新君尚未抵京的一月之餘,楊廷和借遺詔行事,勵行新政,革除武宗朝所留弊政;打擊宦官秉政的惡勢力,遣散江彬矯旨改建的威武營及其進獻的美女、取消「皇莊」、「皇店」等多餘工程。
最後,楊廷和還說服太后,計擒江彬,並與世宗朱厚熜即位後當眾處決,榜示天下。在皇位空置,權力真空的這一段時間,楊廷和總理朝政37天,其大刀闊斧的改革之舉,意義深遠,使大明朝轉危為安。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熜抵達北京即位,是為世宗,改元嘉靖。楊廷和對世宗抱有很大的希望,自信可以重振大明王朝。因而他多次上疏,勸世宗務民義,勤學問,慎命令,明賞罰,專委任,納諫諍,親善人,節財用。
但是,一場不期而至的「大禮儀」卻斷送了楊廷和的政治生命。所謂的「大禮儀」就是議論世宗朱厚熜父親的主祀與尊號。
因為武宗無子,世宗朱厚熜是以外藩入嗣大統,按封疆禮教,應該尊孝宗為皇考。但世宗節外生枝,開始堅持要尊本生父母為帝後,後來又想改稱孝宗為皇伯考,對此楊廷和等閣臣則引經據典,力言不可。由此開始了堅持數年的「大禮儀」之爭。
嘉靖三年(1528)二月,楊廷和被迫「乞休」,結束了自己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但是,楊廷和的致仕並沒有平息大禮儀之爭。
嘉靖七年(1528),《明倫大典》修成,世宗下詔定論諸臣之罪,已告老懷鄉的楊廷和也被削職為民。
嘉靖八年(1529)六月二十一日,楊廷和病故,享年七十一歲。後來到了穆宗隆慶初年,楊廷和才得以官復原職,贈太保,謚文忠。
※康熙朝三大太監,一個自盡、一個抄家、只有一人善終
※降級、革職、永不敘用,清代官員處罰有何講究?
※康雍乾三朝唯一的紅人,死後一件寶貝被張作霖佔為己有
TAG:左都御史 |